話雖說的好聽,可蘇宇根本不是這麽想的,他隻是在不停給自己加籌碼,就像後世的企業家,不停捐款,不停擴大工廠一樣。


    一個近十萬人的大廠,如果你要讓他關門,請問如何取締他呢?


    十萬人,這可是十萬個家庭,一旦倒閉就意味著失業,試問哪個市長,哪個省長擔得起?


    你解決不了後顧之憂,有時候就不得不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當然前提是別太過火,就像是煉鋼廠,很多已經是違建,違規生產了,但無法取締,也隻能繼續補貼維持。


    話題扯遠了,總之就是蘇宇可以帶村裏人致富,也可以帶動全公社奔小康,但前提是要上他的車,和他捆綁在一起,否則真當他是活菩薩呢?


    第二天送走嶽父,大舅哥等人,一切仿佛邁入了正軌,按部就班,蘇宇偶爾進山打打獵物,積攢一下技能點,以備不時之需。


    短短幾個月,養殖場邁入正軌,受到了上級領導的重視,還親自來三水灣視察過,事後更是提供專家指導,為三水灣村的養殖戶進行專業指導。


    可能是苦命人,天不負,別看條件艱苦,可雞鴨鵝還真就沒生病,並沒有發生後世那種大麵積死亡的情況。


    畢竟這個時代很少有化工汙染,天還是藍色的,雞鴨鵝幼崽還是孵出來的,所以耐造一些。


    村支書更是安排村裏的老娘們輪流喂養,輪流看守,這三年用村支書的話講,就是學習經驗的,成功了,他們賺到一個養殖場專業團隊,失敗了,蘇宇自負盈虧,村裏怎麽都不會吃虧。


    所以她們不僅要認真學,更不能偷懶,畢竟除了蘇宇,你去哪裏學去?誰給你提供一個平台讓你安心學?還不用在意成本盈虧?


    這簡直是學習技能的聖地啊,三年可以培養多少養殖戶?何況他們家家戶戶都養了雞,這要是學會了,大雞孵小雞,三年後自己都能幹養殖場了。


    聽說雖然有些天方夜譚,但並不是觸不可及,何況三年後村裏就可以分潤一半的利潤了,這是村集體的錢,年底要挨家挨戶分錢的。


    人人有份,家家戶戶都可以當老板,這種好事,你不認真學,以後你也別想在養殖場擔任什麽職務。


    畢竟村裏占股一半,大部分職務都是村裏人擔任,而蘇宇很少管,他隻管分紅就可以。


    經營,養殖都交給村裏了,也就是頭三年,蘇宇需要自負盈虧,所以他不得不管,村裏也無話可說,但三年後,主動權就在村裏了,蘇宇隻有分紅權,會把權利逐漸交給村集體。


    當然退出管理層也有好處,那就是不用管事了,是賺是賠蘇宇都不用管,年底等分紅即可,也不用他操心。


    當然這時候還沒有那麽多彎彎繞,蘇宇想管還是能說上話的,之所以說三年後蘇宇會退居幕後,那是因為個人和集體,蘇宇的話語權肯定會被削弱。


    而蘇宇也隻需要三年就能回本,回本後他們愛幹嘛幹嘛,反正賺多少都是純賺,蘇宇一點不帶虧得,這個項目就是給村裏人找點事幹,別老盯著他就行。


    高調過後,蘇宇就開始低調了,他深知高層可能沒注意到他,因為他那點家底不算什麽,雖說萬元戶在當下是件了不起的事,但對於有權有勢的人來說,萬元戶也就那麽回事。


    但高層不注意他,不代表不法分子不會關注到他,從蘇宇暴露出來的財富來看,蘇宇前前後後拿出來了兩三萬元,為全公社提供了援助。


    也就是說,蘇宇起碼存款五六萬,否則他不會那麽大方。


    而這隻是猜測,實際上蘇宇存款早就突破五十萬了,正在朝著百萬進軍,其中黃金占比很大,他這些年暗中收集的黃金,數量可不少,尤其是糧食緊缺的這一年,蘇宇在黑市用糧食換了不少黃金。


    當下雖然不能花,但它可是實打實的財富。


    否則光靠打獵那點收入,給鋼鐵廠送一趟獵物,收入就算兩千,隔一天送一次,一個月也才收入三萬,可你別忘了,送一次獵物收入兩千是好的時候,很多時候都是不足兩千的,也就一千,一千五居多。


    五十萬,需要多久?兩千一次算還需要16個月呢,一年多,何況最好才兩千,多數達不到,這就需要兩年,甚至更久,畢竟獵物是越打越少,不可能越打越多,雖然大山深處的獵物很多,但你要的幹進去才行。


    池子很大,魚很多,但你就在一個方向釣魚,魚再多也會減少,除非你換個方向釣魚,可那樣一來人就需要動起來了。


    比如進入深山,來到池子中央釣魚,那肯定要多少有多少,起碼供養蘇宇一個團隊能釣很多,但問題是蘇宇的狩獵隊進不了深山,因為太危險了。


    蘇宇雖然想賺錢,但也不得不考慮兄弟們的死活,他不可能拿人命去換財富。


    所以這五六十萬財富,更多是來自黃金,古董,以及平時蘇宇利用空間儲存的換季蔬菜帶來的收益。


    時間如白駒過隙,一晃三年過去了,這三年蘇宇如老母雞孵蛋,很少離開村裏,哪怕非要出門,他也是槍不離手,或者帶幾個狩獵隊成員,不低於三五人。


    蘇宇的彈跳力非常驚人,又有身輕如燕這種的殺器,可以說他想逃,幾乎沒人能攔住,加上他空間可以儲存槍支,幾乎立於不敗之地。


    又有精神力輔助,五六十米內,如果藏了人,他能第一時間發現。


    但他還是十分小心,出門就帶幾個人,尤其是和糧食販子有過多次不愉快後他擱在小心。


    媳婦回娘家他都是親自接送,顯得謹小慎微。


    蘇寧已經三歲半了,蘇瑩瑩同樣如此,天天在村裏瘋跑,可能是農村孩子,會跑後天天出去野,不到飯點從不回來。


    一開始是小姑姑蘇靜領著,後來蘇靜上學去了,已經十五歲的蘇靜已經長得亭亭玉立了。


    而蘇瑾已經十八歲了,蘇宇更是二十三歲了。


    一晃三年,黃夙娥懷了二胎,距離二胎落地也隻有半年了,她還是挺著一個大肚子。


    大嫂更猛,還有兩個月就生二胎了。


    要不是這些年家裏男人都太忙,估計這兩個女人懷的更早。


    “三鍋,救我……。”


    一個小不點,被一頭大鵝追的哇哇叫。


    一頭紮進了蘇宇懷裏,蘇宇順勢把人抱了起來。


    “小寧,你又不乖是不是?不是讓你帶著侄女在家玩嗎?怎麽又出來了?”


    沒錯,叫他三鍋的已經不是蘇靜了,她已經十五歲了,會叫三哥了,反倒是年紀小的蘇寧被小姑姑帶的學會叫三鍋了。


    時間不久,一個男孩牽著一個女孩的手也走了過來。


    男孩就是蘇宇大哥的兒子,蘇向東,女孩就是蘇宇的閨女,蘇瑩瑩。


    這裏麵按年齡排序,蘇向東大幾個月,其次是蘇瑩瑩,最小的反而是蘇寧。


    不過最寶貝的就是蘇瑩瑩和蘇寧了。


    蘇瑩瑩被寶貝,那是因為她是最小的女孩子,小棉襖,加上是蘇宇的愛女。


    蘇寧被寶貝,那就更簡單啦,沒人跟他爭寵,距離他年紀最小的蘇靜都已經十五歲了,他才三歲半,誰跟他爭寵?可不就是劉玉芝的心頭肉。


    當然蘇向東作為蘇河這一支裏第三代的嫡長孫,那也是擱在被照顧,首先他不用擔心學費了,哪怕別人不上學,嫡長孫也得先供出來,其次是教育,他是重點被教育的對象。


    從小有個大哥樣,雖然他隻有一個妹妹,蘇瑩瑩,蘇寧那是他小叔,輩分不一樣,雖然他比蘇寧更大,但輩分擺在那裏呢,所以他可以管教蘇瑩瑩,但無法對蘇寧怎麽樣。


    “爸爸”


    這小棉襖,是的,蘇宇沒有讓瑩瑩叫他爹,而是選擇了爸爸這個稱呼,這個稱呼要到八零年才會流行起來。


    如今還是非常前衛的,甚至有些人都沒聽過有人這麽稱呼,管父母叫爸媽,就像是讓農村孩子管爹娘叫爹地,媽咪一樣新潮。


    你不能說不知道這個稱呼啥意思,但聽上去會掉一身雞皮疙瘩。


    主要是蘇宇考慮到八零年後都會改成爸媽,蘇瑩瑩相隔八零年並不久,如果叫習慣了,很難改,不改又顯得非常土,與其如此,不如直接叫爸媽,等過幾年流行起來了,也就適應了。


    何況城裏人已經有人這麽稱呼了蘇宇就更不在意村裏人怎麽看他了。


    “乖閨女,過來爸爸抱。”


    蘇宇蹲下身,把三個小家夥都抱了起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70年,覺醒係統從打獵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戮駿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戮駿侯並收藏重生70年,覺醒係統從打獵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