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繇!劉表!你們兩個老賊洗幹淨脖子等我!”孫策咬牙說道。


    後續當孫策見到孫堅那已經有些腐爛的屍體之時,他的怒火立即被點燃了!


    先前吳氏和荀彧交待的全都被幾乎快要失去理智的孫策拋之腦後,此時此刻他隻有一個想法,那便是殺劉繇斬劉表!


    “傳我命令,收拾糧草輜重,明日兵發揚州,為我父報仇雪恨!”孫策咆哮道。


    此時的孫策用怒發衝冠來形容毫不為過,隻見其臉色通紅,眼眉豎起,一對虎目中盡是熊熊燃燒的怒火。


    看著嘴唇緊抿、牙齒咯咯作響的孫策,程普連忙勸道:“少主、主公息怒,眼下並非對揚州動兵的上佳時機。”


    “您想動兵末將不反對,因為末將同樣時時刻刻都在想著為主公報仇。”


    “所謂‘攘外必先安內’,在動兵之前,您得先將江東各地的軍民給安撫好了。”程普拱手道。


    孫策聽後擺了擺手:“程公,您不必和小子說這些。”


    “小子隻問您一句話,倘若您父親被歹人所害,您第一時間想的是不是手刃仇恨,為亡父報仇雪恨?”


    “此乃為人子最基本的東西,如今您卻叫小子等等再去報仇,這是哪門子道理?”孫策瞪著眼睛道。


    聞言程普頓時歎了口氣:“哎!主公,末將不是攔著您,隻是江東剛剛易主,眼下實在不宜出兵。”


    “適才程公您也說了江東易主之事,那如今江東便該是我孫策說的算了吧?”孫策聽後搖頭道。


    “我孫策欲出兵為父報仇,誰讚成?誰反對?”鐵了心的孫策朗聲道。


    話音剛落,一道中氣十足的聲音便由遠及近的傳了過來:“老身反對!”


    孫策聽後頓時不複先前的囂張氣焰,整個人如同被霜打的茄子一般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蔫了下來。


    “你這逆子,氣煞老身了!”來到近前,吳氏氣衝衝的說道。


    “孫伯符,你好大的官威啊!”吳氏冷笑道。


    “這才過了幾天,你便忘了先前老身同你說的?”


    “你要為報仇便自己去,單槍匹馬取了劉繇的首級獻於你父親墓前,那才叫英雄!”


    “你想找死沒人攔著你,但你休要拉著大夥!”


    “老身先喪夫、再喪子,豈不快哉?”吳氏冷笑道。


    在吳氏出麵一頓臭罵後,孫策這才算是老實了下來,閉口不提報仇一事。


    而後孫策把精力都放在了安撫軍民上,有程普等人和荀彧相助,江東很快便恢複了以往的安定。


    ……


    徐州,東海郡,厚丘縣。


    討董結束後,劉備便帶著關越等人返回了此處。


    眼下的劉備依舊是那個偏安一隅的小小縣令,參加諸侯聯軍雖然叫他的名聲有所增長,但基本全是負麵的。


    從劉皇叔到劉皇孫的心酸曆程,叫劉備許久都沒能釋懷。


    看過了董卓的聖旨,劉備的臉上盡數嘲弄之意:“這董賊還真能看得起我!”


    在將使者打發了之後,陳宮立即拱手道:“主公,這交州萬萬去不得!”


    “先生不必擔憂,本來備也沒想去交州。”劉備出言道。


    “雖說備稱不上是機警過人,但董賊的這點小伎倆還是騙不到我的。”劉備複道。


    “那交州地處邊陲,氣候惡劣,外加各方勢力盤踞,別說交州刺史了,就是董賊封我做交州王我也沒法去啊!”說到此處,劉備笑著搖了搖頭。


    陳宮聽後如釋重負:“主公英明!”


    “這厚丘縣雖然隻是個彈丸之地,但此處的百姓全都打心底認可了您。”


    “如此一來,無論是征兵還是納糧,百姓們都會欣然支持。”


    “董賊這聖旨一出,各地必會陸續燃起戰火,您正好趁此時機招兵練兵,積蓄糧草。”


    “待時機成熟了,您再往外擴張也不遲。”


    “眼下您根基尚淺,無論做什麽都得徐徐圖之,萬不可操之過急!”陳宮拱手道。


    聞言劉備重重的點了點頭:“先生所言甚是!能得先生相助,此乃備之幸也!”


    ……


    在接到聖旨後,公孫瓚看完便直接將其扔在了一旁,如同丟垃圾一般毫不在意。


    他的想法跟劉備相差不多,他並不認為自己有能力奪取青州。


    眼下公孫瓚同樣抱著猥瑣發育的打算,他想要在雁門招兵買馬,待實力強大後再兵發並州各郡。


    公孫瓚的手下多是騎兵,往南走根本玩不轉,隻有在平原地區才能馳騁沙場。


    而且公孫瓚並不覺得青州要比並州強,雖說二者的富庶程度不可相提並論,但公孫瓚這個武夫向來對騎兵情有獨鍾,若是真叫他選,他寧願要並州也不會選擇青州。


    ……


    與曹操等人的歡天喜地、開懷大笑相比,劉岱、陶謙等諸侯的心情卻是截然相反。


    得知董卓的操作後,劉岱等人頓時如同吃了死蒼蠅一般惡心,更要命的是他們對此毫無辦法,就連想先下手為強都做不到。


    劉岱等諸侯的手下並無太多可用之才,他們跟“兵多將廣”這四個字壓根就不沾邊,充其量就能占個糧草充足的優勢。


    被封為刺史的曹操和袁紹等人都隻占據著一郡之地,倘若劉岱等人來犯,曹老板他們大可集中兵力堅守避戰。


    而劉岱等諸侯的情況卻是完全反過來了,他們地廣兵稀,貿然動手很容易被人偷家。


    再者說被封為刺史的是曹操他們,劉岱等諸侯要是先動了手,那大義便會直接跑到對麵去。


    沒錯,大義這東西不會消失,但會轉移!


    百姓們可不會管聖旨出自何人之手,他們隻知道這聖旨是天子下的,如此當臣民的便得自覺遵守,這是天經地義之事。


    所以眼下擺在劉岱等人的麵前的處境很是艱難,要是守的話盤子太大,兵力分的太散,容易被逐個擊破;


    可若是搶先動手消滅潛在威脅,這事卻又不占理,稍有不慎便會成為口誅筆伐的對象。


    尤其是揚州的劉繇,最近這段時間他愁的連飯都吃不下了。


    孫策之勇他早就有所耳聞,江東兵的戰鬥力更是有目共睹,可偏偏董卓把他的揚州分給了孫堅。


    在這事上李儒還玩了手騷操作,得知孫堅身死後,李儒立即重新發了道聖旨,將孫策封作了揚州刺史。


    孫策欣然接旨,因為在殺父之仇麵前,他跟董卓之間的過節可以稍微往後放一放,等幹死劉繇和劉表再去處置也不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開局武力拉滿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蒼山淺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蒼山淺陌並收藏三國:開局武力拉滿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