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1章 交換
大唐:天上掉下個銅板都得姓李 作者:錢富貴er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眼睜睜的看著大筆錢,就是掙不著,就是跟他們沒關係,心裏得可著急了。”
“加上臣弟年年在莊子上大興土木,又是擴建書院,又是給莊戶們蓋房子,口碑也是會傳出去的,名聲有了,莊戶們都說臣弟是好人,那這話讓別人聽了去,心裏更不是滋味兒。”
“再加上修行宮,這些林林總總的加起來,大筆的錢財花出去。”
“說到底,是見到臣弟太有錢了,往外撒錢撒的太瀟灑了,他們嫉妒了。”
李複笑眯眯的說著。
這還隻是看得見的。
看不見的還有送進宮中的那些。
送進宮中之後,他們能肉眼可見的,就是李二鳳出手越發的大方了。
這都是錢鬧的。
所以說,歸根結底,所有的矛盾,無非就是利益二字。
錢,權,名聲,都包括在其中。
“看得見,想方設法的要弄到手,結果付出諸多代價,還沒有得到,那這個心態可就不一樣了。”李複淡然笑道:“若非二哥當初賞賜王府兩衛,守著那個莊子,那涇陽縣的莊子人手顧全不過來,必然露的跟篩子一樣。”
“就說這次的事情,要是沒有蘇定方,他們去書院搗亂,恐怕也要讓他們得手了,到時候,書院難看,朝堂上必然也會有參奏臣弟的奏章。”
李複緩緩說著。
“還得是人手多啊。”
李世民微微一笑。
“王府兩衛總共一千人,夠嗎?不夠的話,朕還可以為你調派一些。”
李世民早就知道,涇陽縣的莊子有多重要了。
除卻茶葉生意之外,那裏也是源源不斷的來財之地。
李複連連擺手。
“不必了,一千人已經足夠用了,莊子上養活這一千人,剛剛好。”李複說道:“現有的營地,糧倉,以及養豬場,食堂,這些規模,都是按照一千多號人的規模來建造的,眼下莊子上的工程已經夠多了,請了五千多工匠,再增加人員,又是一陣折騰。”
“臣弟可不敢再加新的活兒了,不然還要請人。”
“更招人眼紅了好吧?”
“二哥以為,他們派人到莊子上來搗亂,因為啥?”
“唉,說起來,還是臣弟太招搖了,臣弟人這麽低調,但是莊子上的事情不低調啊。”
“可是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李複雙手一攤,滿臉無奈:“莊子上有這個需求,臣弟也沒想到,他們好好的在長安城裏,不琢磨著怎麽升官,淨想著怎麽發財了。”
李世民也是歎息一聲。
這些事,他何嚐不知道。
就是因為知道,所以心裏才擔憂。
李複給宮中帶來的財富是他所不能割舍下的,一定要保!
“這件事發生之後,朕借著這個機會,從世家手中,收回鹽鐵權,但是,即便如此,過程也不會太容易,朕給王珪三個月的時間,實際上,也是給自己三個月的時間,這三個月,就是緩衝期,雙方都想想辦法。”李世民抬手揉了揉自己的腦袋。
“大家都難啊。”李複笑道:“所以,大家都勉為其難吧。”
“讓他們就這麽交出來,勢必心有不甘,不甘心,就要生事。”李複感慨:“所以,還要想個不讓他們生事的法子才行。”
“朕就是這個意思。”李世民點頭應聲。
“臣弟倒是有個提議。”李複說道:“茶葉生意,咱們也做了四年了,大唐的茶山,徽州那邊,是涇陽王府的,畢竟臣弟下手早,剩下的,若說有十成,七成在朝廷手裏掌控著,這還是因為朝廷下手晚了的緣故。”
在朝廷頒發政令之前,世家就已經著手買茶山了,隻是他們的動作快,朝廷的動作也快。
搶在朝廷政令頒布之前,他們買下了三成的茶山。
但是,到現在,他們也沒研究出個一二三來。
連鑄鐵鍋這一關都沒過,後麵的自然沒的說。
“先前長孫家,杜家,將鹽鐵權交給朝廷,他們兩家,拿到了服務區的一些經營權。”李複說道:“而眼下,朝廷要拿走世家手裏的鹽鐵權,就因為拿住了這樣一個把柄,什麽都不給他們,他們必然是要鬧的,而且,心裏還會不平衡。”
“可是現在要給他們,也不能給的太過。”
“不然,這就對長孫家和杜家,不公平了,人家可是率先站出來,支持二哥的。”
至於裴家,那就不說了。
他家不算。
“給他們?那豈不是成了朝廷與他們交換?”李世民瞪大雙眼:“那這樣一來,朕苦心將他們拉到這件事裏......”
“若是沒有這件事,就算是想跟他們做這樣的交換,他們也不樂意啊。”李複撇了撇嘴:“沒辦法不是?”
“哪樣更掙錢,這不是明擺著的嗎?”
李世民皺眉。
心中不滿。
讓世家從他兜裏掏錢,這真是比殺了他都難受的滋味兒啊。
“那你說,如何交換?”李世民好奇問道。
“一切,無非都是因為利益,他們想要什麽,給他們點什麽就是了,不然往後鬧事的時候還多著呢。”李複笑道:“但是,就算是給,也不能全給,不然,養的他們貪得無厭,還以為是皇室怕了他們。”
“茶葉的生意,大唐這麽大,天下這麽大,攬在手裏,做不完的。”
況且,等到鑄鐵鍋的事情傳揚開來,這買賣,也就不是他一家能做了。
與其這樣,不如提早製定規則,壟斷下來。
雖然七成茶山在手,可是茶葉這玩意兒,有山頭,也是能人工種植的。
朝廷壟斷現有的茶山,沒有多大的用處。
“你想把茶葉生意分出去?不行!朕不準!”李世民一甩袍袖。
這跟挖他的肉有什麽區別?!
“陛下,您先聽我說啊。”李複說道:“先不要著急生氣,先聽聽臣弟的建議。”
“皇室壟斷茶葉的生意,但是陛下您可以給批‘茶引’”啊,憑借茶引,去各地茶莊以低價拿茶葉,賣到哪裏去,賣什麽價錢,在他們。”
“掙多少錢,就看他們的本事了。”
“而茶引的多少,控製權不還是在您手裏。”李複說道:“往後但凡不是自家鋪子,沒有茶引,一兩茶葉都出不去。”
“隻有拿著您簽了字,用了印的茶引,才能低價拿到成品茶葉。”
“這買賣,能做。”李複說道:“給出去一點甜頭,可是源頭還是在咱們手裏,咱們穩賺不賠。”
“另外,還有一方麵,臣弟也想征得您的同意。”李複拱了拱手。
李世民心情有些煩躁,他無法去想,茶葉要分給那些世家。
揮了揮手。
“你說。”
“還是茶葉的生意,臣弟想著,讓宗室進來。”李複說道:“實際上,這個問題,臣弟也考慮過了,宗室靠著朝廷的封賞過日子,正經過日子想要過的好一點,家裏花銷也大,靠著俸祿,也算勉強,都是在咱們老李家打天下的時候,出過力的,太上皇對他們以禮相待,到了二哥這裏,二哥雖然有心,但是礙於朝廷實在是不富裕,出手也就沒有那麽大方了。”
“前兩年削減封王,削減賞賜,讓宗室們有了意見,如今,正好趁此機會,二哥再收攏宗室的心。”
李世民皺眉。
“你想怎麽做?”
“茶引,調撥給宗室一部分。”李複說道:“他們是在大唐境內賣出去也好,又或者是擴展到關外,北方草原,西域,都隨他們。”
“有茶引,茶葉可出關,出關之後,他們掙多少都是他們的。”
“反正,出錢的不再是大唐百姓,而是其他國家的勳貴,賣給他們貴不貴,對咱們來說,無關緊要。”
“臣弟,也是想借著二哥的名義,給宗室們一個賺錢的機會,先前給了變蛋的配方,但是,變蛋的買賣,還是不夠啊。”
“關內的變蛋作坊一多,價錢就下來了,這玩意兒,不是所有人都喜好,所以,肯掏錢的群體,就那些,能賺的錢,就那些,但是茶葉就不一樣了,這東西,老少鹹宜。”
“你怎麽突然關心起宗室了?”李世民聽完之後,覺得李複說的倒是有些道理。
李家的宗室,也是出過力的,雖然出了李孝常,李幼良這樣的,但是其他人無罪啊,不能一杆子都打死。
當初削減封王,削減賞賜,的確是為了給朝廷節省開支。
那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剛登基那會兒,是真的窮啊。
即便是現在,也才稍稍喘口氣而已。
“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瑤。”李複笑道:“二哥可還記得,當初太上皇為我舉行加冠禮的時候。”
李世民微微頷首。
“記得。”
“當時,在長安的宗室,都到場了,能有那般場麵,我心裏也是感激的。”
“臣弟的身世,二哥最是清楚不過的。”
“承蒙宗室不棄,如今有一舉多得的好事,臣弟也該想著他們才是,隻是,不能以臣弟的名義,還是要以二哥的名義來。”
拉攏宗室這事兒,還是要李世民出麵,他算啥?
“當年的不得已而為之,而現在,已經不是當年了,如今的法子不動國庫分號,又能讓叔伯們念二哥的好,讓其他李家宗親也知道,二哥當初是有難處的,如今有了好事,心裏還是惦念著自家人的。”
“況且,宗室進場,往後世家門要鬧什麽幺蛾子,這方麵也就不用二哥費心對付他們了,宗室裏,有的是聰明人。”
李世民認真思索,覺得此事可行。
“那你覺得,宗室之中,可牽頭負責這件事的,有何人選?”李世民問道。
李複尷尬的笑了笑。
“臣弟不知,說起來,臣弟跟宗室之中其他人,好像沒有什麽來往,就對於河間郡王熟悉一些,當初是他跟在太上皇身邊,找到臣弟的。”
李世民看向一旁的李承乾。
“高明覺得呢?”
李承乾想了想。
“河間王叔,正好。”李承乾應聲。
“怎麽說?”
“兒臣觀這兩年,河間王叔在朝堂上,好像沒有什麽動靜。”李承乾說道:“不知道河間王叔在擔心什麽,但是兒臣覺得,將這件事交給河間王叔,或許,能讓他安心一些。”
“雖然也是個操勞的活兒,但是讓他忙活這件事,他未必會不樂意。”
李世民微微頷首。
“河間郡王是戰將,讓他忙活這個,合適嗎?”李複好奇問道。
李世民哈哈一笑。
“你啊,還是不了解你的這位兄長,他啊,有勇有謀,這點小事,可難不倒他,打完了突厥之後,他正好在朝中閑散了下來,給他找點事情做,也挺好的,讓他去維係宗親,再合適不過。”
“我也時常在想,以他的功勞,以往給他的賞賜,是否不夠多。”李世民笑道:“如今啊,正好。”
“我記得,河間郡王以前,喜歡奢華的生活,和太上皇一樣,喜歡音律,家裏養了許多歌姬舞女,如此,也是一大筆開銷啊,這會兒給他找個掙錢的路子,合適,太合適了。”
這就是明裏不能再賞,卻還是暗中多加賞賜了。
“若是出了茶引,那茶莊的產量,可跟得上?”李世民好奇詢問。
“現在不僅僅隻有徽州有茶莊了,徽州的茶莊是最早的,如今經過幾次擴建,規模已經是今時不同往日了。”
“另外,在別的地方,同樣也有了茶莊,規模也隻是比徽州最早的茶莊小一些而已。”李複解釋著:“在別的地方建茶莊,也是為了節省運輸時間和成本,再者,產茶區,也不止是徽州而已,但凡茶山聚攏的地方,都有茶莊。”
早晚的事兒。
“那茶引的茶,要占幾成呢?”李世民問道。
“現在咱們的茶葉生意,攤子鋪的夠大,等到真正實現茶引製度的時候,大唐各大城池,都會有咱們的茶葉鋪子,也就不用擔心什麽搶生意了。”李複笑了笑。
“世家占據多少,這是不定量的,二哥批多少,他們就能拿多少,權衡利弊,主動權還是在二哥手中。”
“但是,大安宮那邊.......”
“加上臣弟年年在莊子上大興土木,又是擴建書院,又是給莊戶們蓋房子,口碑也是會傳出去的,名聲有了,莊戶們都說臣弟是好人,那這話讓別人聽了去,心裏更不是滋味兒。”
“再加上修行宮,這些林林總總的加起來,大筆的錢財花出去。”
“說到底,是見到臣弟太有錢了,往外撒錢撒的太瀟灑了,他們嫉妒了。”
李複笑眯眯的說著。
這還隻是看得見的。
看不見的還有送進宮中的那些。
送進宮中之後,他們能肉眼可見的,就是李二鳳出手越發的大方了。
這都是錢鬧的。
所以說,歸根結底,所有的矛盾,無非就是利益二字。
錢,權,名聲,都包括在其中。
“看得見,想方設法的要弄到手,結果付出諸多代價,還沒有得到,那這個心態可就不一樣了。”李複淡然笑道:“若非二哥當初賞賜王府兩衛,守著那個莊子,那涇陽縣的莊子人手顧全不過來,必然露的跟篩子一樣。”
“就說這次的事情,要是沒有蘇定方,他們去書院搗亂,恐怕也要讓他們得手了,到時候,書院難看,朝堂上必然也會有參奏臣弟的奏章。”
李複緩緩說著。
“還得是人手多啊。”
李世民微微一笑。
“王府兩衛總共一千人,夠嗎?不夠的話,朕還可以為你調派一些。”
李世民早就知道,涇陽縣的莊子有多重要了。
除卻茶葉生意之外,那裏也是源源不斷的來財之地。
李複連連擺手。
“不必了,一千人已經足夠用了,莊子上養活這一千人,剛剛好。”李複說道:“現有的營地,糧倉,以及養豬場,食堂,這些規模,都是按照一千多號人的規模來建造的,眼下莊子上的工程已經夠多了,請了五千多工匠,再增加人員,又是一陣折騰。”
“臣弟可不敢再加新的活兒了,不然還要請人。”
“更招人眼紅了好吧?”
“二哥以為,他們派人到莊子上來搗亂,因為啥?”
“唉,說起來,還是臣弟太招搖了,臣弟人這麽低調,但是莊子上的事情不低調啊。”
“可是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李複雙手一攤,滿臉無奈:“莊子上有這個需求,臣弟也沒想到,他們好好的在長安城裏,不琢磨著怎麽升官,淨想著怎麽發財了。”
李世民也是歎息一聲。
這些事,他何嚐不知道。
就是因為知道,所以心裏才擔憂。
李複給宮中帶來的財富是他所不能割舍下的,一定要保!
“這件事發生之後,朕借著這個機會,從世家手中,收回鹽鐵權,但是,即便如此,過程也不會太容易,朕給王珪三個月的時間,實際上,也是給自己三個月的時間,這三個月,就是緩衝期,雙方都想想辦法。”李世民抬手揉了揉自己的腦袋。
“大家都難啊。”李複笑道:“所以,大家都勉為其難吧。”
“讓他們就這麽交出來,勢必心有不甘,不甘心,就要生事。”李複感慨:“所以,還要想個不讓他們生事的法子才行。”
“朕就是這個意思。”李世民點頭應聲。
“臣弟倒是有個提議。”李複說道:“茶葉生意,咱們也做了四年了,大唐的茶山,徽州那邊,是涇陽王府的,畢竟臣弟下手早,剩下的,若說有十成,七成在朝廷手裏掌控著,這還是因為朝廷下手晚了的緣故。”
在朝廷頒發政令之前,世家就已經著手買茶山了,隻是他們的動作快,朝廷的動作也快。
搶在朝廷政令頒布之前,他們買下了三成的茶山。
但是,到現在,他們也沒研究出個一二三來。
連鑄鐵鍋這一關都沒過,後麵的自然沒的說。
“先前長孫家,杜家,將鹽鐵權交給朝廷,他們兩家,拿到了服務區的一些經營權。”李複說道:“而眼下,朝廷要拿走世家手裏的鹽鐵權,就因為拿住了這樣一個把柄,什麽都不給他們,他們必然是要鬧的,而且,心裏還會不平衡。”
“可是現在要給他們,也不能給的太過。”
“不然,這就對長孫家和杜家,不公平了,人家可是率先站出來,支持二哥的。”
至於裴家,那就不說了。
他家不算。
“給他們?那豈不是成了朝廷與他們交換?”李世民瞪大雙眼:“那這樣一來,朕苦心將他們拉到這件事裏......”
“若是沒有這件事,就算是想跟他們做這樣的交換,他們也不樂意啊。”李複撇了撇嘴:“沒辦法不是?”
“哪樣更掙錢,這不是明擺著的嗎?”
李世民皺眉。
心中不滿。
讓世家從他兜裏掏錢,這真是比殺了他都難受的滋味兒啊。
“那你說,如何交換?”李世民好奇問道。
“一切,無非都是因為利益,他們想要什麽,給他們點什麽就是了,不然往後鬧事的時候還多著呢。”李複笑道:“但是,就算是給,也不能全給,不然,養的他們貪得無厭,還以為是皇室怕了他們。”
“茶葉的生意,大唐這麽大,天下這麽大,攬在手裏,做不完的。”
況且,等到鑄鐵鍋的事情傳揚開來,這買賣,也就不是他一家能做了。
與其這樣,不如提早製定規則,壟斷下來。
雖然七成茶山在手,可是茶葉這玩意兒,有山頭,也是能人工種植的。
朝廷壟斷現有的茶山,沒有多大的用處。
“你想把茶葉生意分出去?不行!朕不準!”李世民一甩袍袖。
這跟挖他的肉有什麽區別?!
“陛下,您先聽我說啊。”李複說道:“先不要著急生氣,先聽聽臣弟的建議。”
“皇室壟斷茶葉的生意,但是陛下您可以給批‘茶引’”啊,憑借茶引,去各地茶莊以低價拿茶葉,賣到哪裏去,賣什麽價錢,在他們。”
“掙多少錢,就看他們的本事了。”
“而茶引的多少,控製權不還是在您手裏。”李複說道:“往後但凡不是自家鋪子,沒有茶引,一兩茶葉都出不去。”
“隻有拿著您簽了字,用了印的茶引,才能低價拿到成品茶葉。”
“這買賣,能做。”李複說道:“給出去一點甜頭,可是源頭還是在咱們手裏,咱們穩賺不賠。”
“另外,還有一方麵,臣弟也想征得您的同意。”李複拱了拱手。
李世民心情有些煩躁,他無法去想,茶葉要分給那些世家。
揮了揮手。
“你說。”
“還是茶葉的生意,臣弟想著,讓宗室進來。”李複說道:“實際上,這個問題,臣弟也考慮過了,宗室靠著朝廷的封賞過日子,正經過日子想要過的好一點,家裏花銷也大,靠著俸祿,也算勉強,都是在咱們老李家打天下的時候,出過力的,太上皇對他們以禮相待,到了二哥這裏,二哥雖然有心,但是礙於朝廷實在是不富裕,出手也就沒有那麽大方了。”
“前兩年削減封王,削減賞賜,讓宗室們有了意見,如今,正好趁此機會,二哥再收攏宗室的心。”
李世民皺眉。
“你想怎麽做?”
“茶引,調撥給宗室一部分。”李複說道:“他們是在大唐境內賣出去也好,又或者是擴展到關外,北方草原,西域,都隨他們。”
“有茶引,茶葉可出關,出關之後,他們掙多少都是他們的。”
“反正,出錢的不再是大唐百姓,而是其他國家的勳貴,賣給他們貴不貴,對咱們來說,無關緊要。”
“臣弟,也是想借著二哥的名義,給宗室們一個賺錢的機會,先前給了變蛋的配方,但是,變蛋的買賣,還是不夠啊。”
“關內的變蛋作坊一多,價錢就下來了,這玩意兒,不是所有人都喜好,所以,肯掏錢的群體,就那些,能賺的錢,就那些,但是茶葉就不一樣了,這東西,老少鹹宜。”
“你怎麽突然關心起宗室了?”李世民聽完之後,覺得李複說的倒是有些道理。
李家的宗室,也是出過力的,雖然出了李孝常,李幼良這樣的,但是其他人無罪啊,不能一杆子都打死。
當初削減封王,削減賞賜,的確是為了給朝廷節省開支。
那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剛登基那會兒,是真的窮啊。
即便是現在,也才稍稍喘口氣而已。
“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瑤。”李複笑道:“二哥可還記得,當初太上皇為我舉行加冠禮的時候。”
李世民微微頷首。
“記得。”
“當時,在長安的宗室,都到場了,能有那般場麵,我心裏也是感激的。”
“臣弟的身世,二哥最是清楚不過的。”
“承蒙宗室不棄,如今有一舉多得的好事,臣弟也該想著他們才是,隻是,不能以臣弟的名義,還是要以二哥的名義來。”
拉攏宗室這事兒,還是要李世民出麵,他算啥?
“當年的不得已而為之,而現在,已經不是當年了,如今的法子不動國庫分號,又能讓叔伯們念二哥的好,讓其他李家宗親也知道,二哥當初是有難處的,如今有了好事,心裏還是惦念著自家人的。”
“況且,宗室進場,往後世家門要鬧什麽幺蛾子,這方麵也就不用二哥費心對付他們了,宗室裏,有的是聰明人。”
李世民認真思索,覺得此事可行。
“那你覺得,宗室之中,可牽頭負責這件事的,有何人選?”李世民問道。
李複尷尬的笑了笑。
“臣弟不知,說起來,臣弟跟宗室之中其他人,好像沒有什麽來往,就對於河間郡王熟悉一些,當初是他跟在太上皇身邊,找到臣弟的。”
李世民看向一旁的李承乾。
“高明覺得呢?”
李承乾想了想。
“河間王叔,正好。”李承乾應聲。
“怎麽說?”
“兒臣觀這兩年,河間王叔在朝堂上,好像沒有什麽動靜。”李承乾說道:“不知道河間王叔在擔心什麽,但是兒臣覺得,將這件事交給河間王叔,或許,能讓他安心一些。”
“雖然也是個操勞的活兒,但是讓他忙活這件事,他未必會不樂意。”
李世民微微頷首。
“河間郡王是戰將,讓他忙活這個,合適嗎?”李複好奇問道。
李世民哈哈一笑。
“你啊,還是不了解你的這位兄長,他啊,有勇有謀,這點小事,可難不倒他,打完了突厥之後,他正好在朝中閑散了下來,給他找點事情做,也挺好的,讓他去維係宗親,再合適不過。”
“我也時常在想,以他的功勞,以往給他的賞賜,是否不夠多。”李世民笑道:“如今啊,正好。”
“我記得,河間郡王以前,喜歡奢華的生活,和太上皇一樣,喜歡音律,家裏養了許多歌姬舞女,如此,也是一大筆開銷啊,這會兒給他找個掙錢的路子,合適,太合適了。”
這就是明裏不能再賞,卻還是暗中多加賞賜了。
“若是出了茶引,那茶莊的產量,可跟得上?”李世民好奇詢問。
“現在不僅僅隻有徽州有茶莊了,徽州的茶莊是最早的,如今經過幾次擴建,規模已經是今時不同往日了。”
“另外,在別的地方,同樣也有了茶莊,規模也隻是比徽州最早的茶莊小一些而已。”李複解釋著:“在別的地方建茶莊,也是為了節省運輸時間和成本,再者,產茶區,也不止是徽州而已,但凡茶山聚攏的地方,都有茶莊。”
早晚的事兒。
“那茶引的茶,要占幾成呢?”李世民問道。
“現在咱們的茶葉生意,攤子鋪的夠大,等到真正實現茶引製度的時候,大唐各大城池,都會有咱們的茶葉鋪子,也就不用擔心什麽搶生意了。”李複笑了笑。
“世家占據多少,這是不定量的,二哥批多少,他們就能拿多少,權衡利弊,主動權還是在二哥手中。”
“但是,大安宮那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