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上提著籃子跟木桶,兩個孩子也帶上了。


    “二嫂。”柳茵茵長話短說,“就住在我隔壁的那個薔薇,她不是懷孕了嘛,想找個人幫她幹點家務活,一個月有二十八塊錢。”


    “你看看你能幹不?”


    “......啥?”柳二嫂眼睛一亮,“二十八塊錢?就幹點家務活?”


    柳茵茵嗯了一聲:“幫她洗衣服做飯,打掃衛生,再看著她點,就是一些家裏麵的活。”


    “幹啊,我能幹!”柳二嫂忙不迭道。


    有錢說會不樂意賺?


    再說了,就幹一點家裏的活,一個月就能有二十多塊錢的工資,不比尋常的工人少多少。


    柳二哥一個月差不多有三十塊錢。


    她要是也有工資......夫妻倆個加起來,一個月都快有六十塊錢了!


    柳二嫂按捺住心裏的激動:“小妹,謝謝你啊,給我介紹了一個這麽好的工作。”


    柳茵茵笑了笑:“你等會兒就可以去她家問問看。”


    她隻是幫忙牽個線,別的事情,柳二嫂得自個跟鄭薔薇商量。


    還要趕著去上班,柳茵茵就沒多留,說完了事就走了。


    年後,天氣一天比一天暖和。


    島上的生活已經恢複了正軌。


    隻是,可能是手頭上缺錢了,最近,供銷社供應的海鮮產品很多。


    聽王嬸子說,上回島上大集,之前劃分好的地方,都快擠不下擺攤子的村民。


    “唉。”王嬸子歎了口氣,“造個房子把家底都給掏空了,這會兒不得拚命啊。”


    島上村民唯一賺錢的法子就是出海打魚。


    賺到的錢得買一家子的糧食,買家裏的各種家用,蓋房子......


    其實日子過得也不容易,要是碰上天災,命都容易丟了。


    不過,還有幾個月才到禁海期,柳茵茵也不急著曬海鮮幹。


    每天隻買一些新鮮吃的就行。


    今天,供銷社供應了一大批紅蝦......


    是大清早漁民從海上送來的。


    紅蝦還是鮮活的,這玩意野生產量不高。


    頭大身子小,但是肉質非常鮮嫩,所以,在海蝦中,紅蝦的價格是有點貴的。


    而且,紅蝦蝦頭大,裏頭蝦黃也多,可以熬出香噴噴的蝦油......


    用於煮粥,燉湯都很合適,又鮮又好吃。


    供銷社供應的海鮮產品,一般都是家屬院的人買的多。


    今天的紅蝦,還剩下很多。


    到下班的時候,柳茵茵直接買了八斤紅蝦幹。


    多買點紅蝦回去曬幹,到時候給黃小月寄點,自己也可以囤一兩斤吃。


    王嬸子猜道:“怎麽,買回去曬幹?”


    柳茵茵點點頭:“給老家寄點。”


    王嬸子“嗐”了一聲:“還是你們幹部家庭覺悟高,有什麽好東西都惦記著娘家。”


    柳茵茵:“......”


    王嬸子是個藏不住話的,跟柳茵茵嘀咕道:“上回海草給家裏送了兩斤豬頭,可把她婆家的人給氣壞了。”


    海草嫁的是不錯,隻是,婆家的人有點小心眼兒。


    恨不得時時刻刻盯著海草,就怕她往娘家倒騰東西。


    之前海草給鄭薔薇家做事,賺的錢都被她婆家的人要走了,說是怕她亂花錢。


    說到底,還不是怕海草往娘家倒騰東西?


    柳茵茵淡淡的笑了笑,這種事情,她也不好說什麽。


    回去的路上,柳茵茵碰到許真真了。


    托兒所還沒開門,許真真暫時不用上班,沒事幹的時候,就喜歡到海邊挖點小海鮮。


    這會兒,也是才從外麵回來。


    許真真今年過年也沒回去,她男人出任務去了,沒空。


    忙活了一下午,許真真壓根沒挖到什麽東西。


    剛經曆了雪災,這段時間,到海邊趕海的人都多了許多。


    沒點經驗,還真挖不到什麽海鮮。


    好在許真真幹這個隻是打發打發時間,沒有收獲也談不上失望。


    許真真告訴柳茵茵:“過完元宵,托兒所正月十六就開門。”


    柳茵茵點點頭:“到時候我送炎炎過去。”


    這幾天,她暫時帶著顧炎炎上班。


    許真真打聽道:“供銷社這幾天有糯米不?還有花生跟芝麻,元宵節我想包點湯圓給兩個孩子吃。”


    柳茵茵也不清楚:“這幾天供銷社都沒有糧食供應,到元宵節應該會有吧,你要的話,回頭我給你留幾斤?”


    糯米柳茵茵家也沒有,隻有花生跟芝麻。


    供銷社要是來了糯米,她也得買幾斤。


    過元宵節嘛,是得做點湯圓吃。


    許真真自然求之不得:“行,省得我到時候還要去排隊,還不一定能買上。”


    島上的緊俏貨就是這樣,供應的量少,買的人又多,自然會有人買不到。


    柳茵茵邊走邊說:“花生跟芝麻我家裏就有,你要是有需要,就去我家拿。”


    許真真點點頭,想到什麽,隨即又說:“聽說島上馬上又要來一批官兵駐島。”


    跟柳茵茵家獨門獨戶的小院子不一樣,她住在家屬樓裏麵,鄰裏鄰居多,各種消息也比較靈通。


    柳茵茵也聽顧成說過這個事情,目前島上的駐軍規模是一個旅。


    之後,規模應該會擴大很多。


    本來,在規劃家屬院的時候,建的房子就多。


    到現在,還有一大半的房子都是空著的。


    以後家屬院肯定會越來越熱鬧。


    柳茵茵昨天晚上跟顧成說安排柳葉葉到部隊學校讀書的事情,還聽說了一個消息。


    “上麵說,要在島上建一個新小學,包含小學和中學,島上的村民要是有意,也可以把家裏的孩子送到學校讀書。”


    來家屬院隨軍的人越多,對學校的需求也越大。


    之前臨時蓋的兩間教室,肯定是不夠用的,也不太專業。


    這不,上麵就決定重新建一所學校。


    一方麵,是為了照顧跟著來隨軍的幹部子女。


    另一方麵,島上其實也有村民想送家裏的孩子去讀書。


    這樣,也免得島上有些想念書的孩子念不上書。


    許真真高興道:“到時候島上可熱鬧了。”


    她大兒子馬上也可以念小學了,心裏肯定盼著島上的教學條件越來越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六零軍婚,我在饑荒年代種田囤糧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果子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果子橙並收藏六零軍婚,我在饑荒年代種田囤糧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