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氏聽了二嬸的話,才想起來自己那些年無意中說的狂妄之語。


    那時候怎麽就那麽傻呢,老宅裏有那麽多的人,自個為什麽要多管閑事?


    李光輝掙紮著在旁邊的排椅上坐下來道:“團囡你出去,別哭哭啼啼的,這樣子確實不好。”


    團囡是小王氏的小名,可見這夫妻兩個也是很恩愛的。


    小王氏小時候是王家幾代裏最胖的娃,全家都覺得這個小姑娘有福氣,所以叫團囡。


    還別說,這王家人的感覺是對的,小王氏被丈夫體貼,被大女兒孝順,要是自己丈夫的官沒有被擼了,那將是一輩子的呼奴喚婢好日子。


    雖然如今有些好事情被作沒了,但沒有妨礙她還是能豐衣足食。


    隻是這樣一個妨礙了娘家全家的始作俑者,不知道她那些地底下的娘家人都是怎麽想的。


    李光輝見二叔過了秤,讓下人將自家麻袋騰出來,一抬手就將麥子收了,這樣的仙家手段,他自己卻不能用,又傷心了一次。


    好在這個人百折不撓,很是撐得住,這也說明李家的基因確實不錯,過得了富貴受得了淒涼,沒有被這次那麽多木料的大驚嚇給氣趴下了。


    不過一會兒他就自信了起來,糧食和木頭,那麽多能有多少錢賺呢,自己有什麽好生氣的?


    就像他看著白坡桃園的人山人海,銅錢滴溜溜的在那個盤子裏打轉後消失在孔洞中一樣,覺得不過就是賺個辛苦費。


    養著那麽多的人工,聽說過年過節還發很多的錢和東西,這不是看著熱鬧是什麽?


    收糧食很多,刺人的眼睛不過是因為糧食能吃,在饑荒年糧食就是無價之寶,太平年間糧食其實根本不貴,賣不出什麽價錢來。


    所以李光輝特想得開。


    全民富裕了,他家也是小富之家,比之當年二叔家的貧困,那可真是天壤之別呢。


    這樣一想這家夥就平衡了,神抖抖的出了門,坐上他們家的毛驢車揚長而去。


    孔雪兒疑惑:“剛才要死要活的,怎麽一下子就更加精神起來了呢?”


    李洪濤笑道:“他要是沒這點能耐,恐怕早死千百次了,這麽些年遇到的打擊還少嗎?正是這樣才好玩兒,要是一次就給氣死了還有什麽意思?”


    孔雪兒撇了撇嘴:“又不是我們故意要氣他,他可以把糧食送到響山那邊。”


    李洪濤冷笑:“所以說明他根本就不傻,麥子拉到那邊他還要扛上山,像個真正的苦力似的一袋一袋扛上去,這個投機取巧的人怎麽會願意呢?”


    想了想他又道:“說他投機取巧也不恰當,他肯老老實實的種地真的是一件很怪的事。這麽務實又貪婪的人我從來沒有見過。”


    阿寶聽父母高高興興地講了李光輝看到木料以後的反應,也是詫異道:“我可沒想氣他,我就是真的想做琵琶的。


    那些木料要擱夠一年才好,能彈出金石之音,餘音繞梁就更美了,我需要一件最能體現我氣質的本命法器。”


    她這體現自己氣質的話,激得全家人都笑起來。


    李洪濤甚至想到了無數個痛苦的早晨,阿寶坐在三樓上唱歌,唱的都是那些聽不懂的東西。


    阿寶唱的歌絕大部分都是上一世自己學過的,和這個時代的夾子美聲唱法不同。


    但是還是有很多是悲歌,讓李洪濤一聽就心酸,實在是聽不下去。


    好幾次直接衝上來:“別唱了行不行,這歌兒聽著讓人的心拔涼拔涼的。”


    阿寶後來都不敢在一家人住的樓上唱歌了,隻能回到五華境再唱。


    她上一世學過手風琴和鋼琴,不是她有錢學的,是因為二哥是個音樂教師,自己買了架二手鋼琴回家裏樓上擺著,誰想彈一下就跑去彈一下,她著魔一般的學了一年多。


    手風琴幾乎耗盡一家的半數家產買回來的,是全國頂尖的最好的手風琴。


    那時候全家都討厭阿寶,見她沒個好臉色,因為她前期彈奏的特別的難聽,兩個多月以後才有所好轉,能成調成曲了。


    隻有二哥誇她:“還成,你比我的好多同學進步還要快,比我現在的學生就更好了。


    我已經習慣了更糟糕的聲音,你這簡直是仙音妙樂。”


    鍵盤比弦樂更難學,琴弦可以根據感覺來熟悉,會鍵盤的能很快學會弦樂,真的是一通百通。


    這一世的阿寶出生以後就會彈琴,無師自通,家裏人不知道她上一世已經學過,隻是覺得她比較聰明而已。


    她又開始摳琵琶背了,一般兩天能摳出一個來,包括精心打磨打砂紙,上油漆再安前板調絲弦。


    一隻琵琶好一點的兩三百兩銀子,差點的一百多兩,最好的上萬的都有。


    其實賣琵琶是個好生意,阿寶將自己不愛的琵琶都送出去寄賣了。


    給店家提成二十個點,有幾把琵琶一支竟然賣了五千多兩銀子。


    孔雪兒與阿寶道:“我要是你呀有這麽多材料就開一個琵琶店,那銀子還不像淌水一樣的來。”


    阿寶邊撥弄自己的琵琶邊問:“你覺得我的錢在一千年之內用得完嗎?”


    孔雪兒道:“你這樣的用法肯定用不完啊,吃穿用度什麽都不要錢,走遠路也不需要住店,這樣省錢的生活怎麽可能用得完呢?”


    阿寶道:“所以我為什麽要賺錢?要不是因為這些琵琶占地方,我自己看著有些心煩,我都不想賣。”


    這個不是高調炫富,是她真的並不想賺錢,用李光正的話說是:“那麽多堆山塞海的銀子,多了就是占地方,能使掉的就趕緊使掉,太多了妨礙夏國內部銀兩的流通。”


    仙修手上的銀子是最多的,但是很多法器裏麵要放金銀錘煉保證其質地,所以要說真多,也算不得什麽。


    小仙舟就有近兩成金銀在裏麵,一條小仙舟價值不菲。


    出了電焰爐後,夏國開始製造有軌電車,整個國家的百姓因為有活幹,整天忙忙碌碌的,都快速的富裕了起來。


    家家蓋起了別墅樣的三層五層樓,華美非常。


    國家也富強了起來,國庫的錢多得堆不下了,都用上了儲物袋編號管理,這些儲物袋需要三個人的神識才能打開,都是一些特殊玩意兒。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之我們全家修仙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鳥說玄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鳥說玄幻並收藏穿越之我們全家修仙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