蜿蜒曲折的蘿北縣陸家村小路上,塵土飛揚,一位中年男子正吃力地走著。他身材精瘦,臉色黝黑,仿佛被烈日炙烤了無數個歲月。最引人注目的是,他隻有一條胳膊,空蕩蕩的左袖在微風中輕輕飄蕩。他的頭上戴著一頂褪色的草帽,帽簷低垂,遮住了大半張臉,隻露出下巴上稀疏的胡茬。


    身上穿著一套洗得發白的藍色帆布工作服,衣服上滿是補丁,仿佛在訴說著歲月的滄桑。他用僅存的右臂吃力地挑著扁擔,扁擔兩頭掛著沉甸甸的貨物,壓得他肩膀微微傾斜。隨著他的步伐,扁擔發出咯吱咯吱的聲響,與他手中的撥浪鼓聲交織在一起,形成一種奇特的韻律。


    他一邊走,一邊搖晃著手中的撥浪鼓,發出清脆的嘩啦嘩啦聲,同時扯著嗓子喊著:“找頭發換針嘍——賣糖豆、木梳、頂針、針線花頭繩嘍!”


    他的聲音沙啞而低沉,在寂靜的鄉間小路上回蕩。偶爾,他會停下腳步,用期盼的眼神望向路邊的房屋,希望能有人出來換取他的貨物。


    然後,他又繼續向前走去,重複著他的叫賣聲:“收頭發、收長頭發!找頭發換針——賣糖豆、木梳、頂針、針線花頭繩嘍!”他的身影漸漸消失在小路的盡頭,隻留下那悠長的叫賣聲在空中飄蕩。


    邊海春一邊走,一邊搖晃著手裏的撥浪鼓,撥浪鼓發出清脆的響聲,在寂靜的村莊小路上回蕩。他時不時地吆喝著,目光像雷達一樣掃視著周圍,期盼著能多一些顧客,這樣自己就能多打探點消息。


    聽到邊海春的吆喝聲,村裏的人們紛紛放下了手中的活計。老太太們拄著拐杖,眯著眼睛,仔細地辨認著聲音傳來的方向;年輕的媳婦們抱著孩子,好奇地張望著;大姑娘們則互相竊竊私語,討論著賣貨郎會帶來哪些新奇玩意兒;孩子們更是興奮地又蹦又跳,迫不及待地想要看看賣貨郎的擔子裏有什麽寶貝。


    這就是八九十年代農村常見的景象,一個賣貨郎就能引起全村的轟動。他們就像移動的小商店,為村民們帶來了各種各樣的商品,也帶來了快樂和希望。他們通常會背著一個大大的包袱,或者用扁擔挑著兩個貨箱,裏麵裝著琳琅滿目的商品:小玩具、氣球、哨子、口風琴……還有一些針線、剪刀、襪子、手電筒、小燈泡等日常用品。這些商品雖然價格低廉,卻能滿足村民們的基本需求。


    因為走街串巷非常辛苦,所以賣貨郎們不會攜帶太重的東西,他們總是輕裝上陣,走哪裏賣到哪裏。如果村民沒有錢,還可以用頭發來交換商品,這也是他們找頭發換針的由來。


    以前我一直不明白為什麽他們特別喜歡換長頭發,後來查閱了一些資料才知道,在那個年代,廣東地區的工業發展迅速,各種假發非常流行,電影電視劇劇組也需要大量的假發。那時候,長頭發很值錢,賣貨郎們用從廣東批發來的低價小商品換取村民的長頭發,再將頭發賣到廣東,從中賺取差價,這真是一舉兩得的好生意。


    見到了賣貨郎,村裏大人小孩都圍了過來,不少人手裏還拿著平時積攢下來的頭發,看著賣貨郎將挑在擔子上的貨箱打開,大家也紛紛挑選了起來。


    一位年輕的媳婦,她穿著打著補丁的花布衫,在貨郎的箱子裏翻找著,眼神裏閃爍著期待的光芒。她拿起一包鋼針,針尖在陽光下閃著細碎的光。她又拿起兩卷針線,一卷是普通的黑色,另一卷是鮮豔的大紅色,仿佛能給平淡的生活增添一抹色彩。最後,她挑出一根紮頭繩,上麵綴著幾朵小小的塑料花,在微風中輕輕搖曳。


    她把這些小東西緊緊攥在手裏,像是捧著珍寶一樣,然後從懷裏掏出一把用布包著的頭發,小心翼翼地遞給邊海春,輕聲問道:“大哥,這些頭發能換這些東西嗎?”


    邊海春接過頭發,展開布包,仔細地看了看,又用手撚了撚,然後搖搖頭,說道:“姑娘,你這頭發也太少了,這可不行啊,我得虧本了。”


    小媳婦一聽,急了,連忙說道:“大哥,我這頭發可是攢了好久的,你看,又黑又亮,多好啊!”


    邊海春指著小媳婦手裏的東西,說道:“你這又是鋼針,又是針線,又是頭繩的,就這點頭發可換不了這麽多東西啊。”


    “那你說怎麽辦?”小媳婦問道。


    邊海春眼珠一轉,說道:“這樣吧,你要是隻換鋼針或者頭繩,這點頭發也夠了,但是你要換這麽多東西,還得再加五毛錢。”


    “加五毛錢?”小媳婦的聲音提高了八度,“你這也太黑了吧,就這點東西,還要加錢?”


    “大妹子,話可不能這麽說,”邊海春解釋道,“我這東西都是從城裏批發來的,成本也不低啊,再說我這來一趟也不容易,路費、住宿費,哪樣不要錢啊?”


    “那你也不能漫天要價啊,”小媳婦寸步不讓,“你這針線能值幾個錢?最多給你兩毛!”


    周圍買東西的人也紛紛附和道:“就是啊,你這貨郎也太黑了!”


    “你這東西這麽貴,誰買得起啊?”


    “大兄弟,你這挑來挑去的,也不容易,你就便宜點吧,換成錢或者頭發,它不輕快麽?”


    邊海春看著周圍的人群,知道今天這生意不好做,於是連忙擺手說道:“老鄉們,老鄉們,你們聽我說,我這也是小本生意,不容易啊。”他指著自己曬得黝黑的胳膊,“你們看看我,風裏來雨裏去的,容易嗎?”


    “我一個人挑著這擔子,走了幾十裏路,前麵還被當兵的攔下來了,不讓過,害我又繞了十幾裏路。”邊海春說著,還跺了跺腳。


    “你們看看,我這鞋都走壞了,還得我自己花錢買新的。”說著邊海春鼻子哼了一聲,“真是奇怪了,上次來的時候還沒這麽多當兵的,你們這是幹哈呢?”


    邊海春這麽一抱怨,像是一塊石頭丟進了平靜的湖麵,頓時激起了一圈圈漣漪,村民們紛紛附和,開始訴說戒嚴帶來的種種不便。有人抱怨說,現在去趟隔壁村都得繞一大圈,以前走小路穿過樹林,不到半個小時就能到,現在得繞山路,走上一個多小時,要是碰上雨天,路泥濘不堪,簡直寸步難行。還有人抱怨說,戒嚴之後,山貨也難賣出去了,以前總有城裏人開車來收購,現在路口設了關卡,城裏人進不來,山貨都堆在家裏,眼看著就要爛掉了,這日子真是不知道啥時候是個頭啊。


    “俺聽說那邊挖出寶貝啦!”一個村民神秘兮兮地壓低聲音,湊到其他人耳邊說道,“聽說是一種石頭,可稀罕了,跟咱們平時見到的石頭不一樣!”


    “石頭?啥石頭啊?這石頭還能稀罕?”另一個村民撇撇嘴,表示不信,“石頭滿地都是,有啥稀罕的?”


    “這你就不懂了吧!”先前說話的村民得意地揚起眉毛,“俺聽說啊,那石頭裏麵全是金子!金光閃閃的,老值錢了!”


    “金子?”旁邊一個大嬸嗑著瓜子,眼睛都亮了,“真的假的?那俺家後山那麽多石頭,是不是也能挖出金子來?”


    “俺看懸,”一個大爺吧嗒吧嗒地抽著旱煙,“俺也聽說了,那可不是普通的石頭,是啥……墨!就是寫字用的那玩意兒!”


    “墨?”一個年輕人嗤之以鼻,“墨有啥值錢的?還不如石頭呢!現在誰還用毛筆寫字啊?”


    “這你就不知道了,”大爺慢悠悠地說道,“那墨可不是普通的墨,是什麽特殊材質的!老值錢了!”


    “墨汁?根本不可能呢,石頭裏怎麽能出墨汁呢?”眾人議論紛紛,對古董這個詞充滿了好奇。


    “真的,就是墨水!”一個戴眼鏡的年輕人推了推眼鏡,“我聽專家說,那是一種特殊的墨,用料非常珍貴,現在已經失傳了,所以才值錢。”


    “失傳了?”眾人更加驚訝了,“那得多值錢啊?”


    “不知道,反正絕對很值錢,比之前雲山村那幫人手裏的古董還值錢!”戴眼鏡的年輕人伸出一根手指,神秘一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93:開局退婚迎娶白富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金生水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金生水起並收藏重生93:開局退婚迎娶白富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