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國典禮前夕,大家異常忙碌,樓鎮烽將要事交予親信,和林嶽快馬加鞭的趕回來,好在是趕到了。
雖說樓家軍是樓綰岑掌控,但是還是有人覺得話語權在樓鎮烽手上,有的甚至在想,樓鎮烽如果知道女兒胳膊肘往外拐的配合誌同會,到時候定會格外生氣。
卻不想風平浪靜,樓鎮烽甚至很自然的出席後麵的會議,對誌同會的態度分外客氣,跟他們猜測的那樣,截然不同。
莫不是樓家軍跟著打了江山,到頭來要將大權拱手讓人?那握在手裏的可是實實在在的兵權啊——對於權力的歸屬,那些反水大雍的舊臣其實比兩家都要著急。
然而誌同會那幫文人養氣的功夫了得,幾番打聽,隻說“很快就知道了”,不論怎麽問,統統搪塞過去,從武的更是了,撓著腦袋呲著牙,一問三不知。
反過來倒是他們被打散安排進那些個部門——誌同會完全自成一套的體係,讓他們有些自顧不暇,後麵便也沒時間問東問西了。
製定設計好的國旗,已經掛在了宣政殿“正大光明”牌匾的下麵,小旗幟在正式的典禮那一日,將會四處漫延,化作紅金色的海洋。
紅色旗幟中央,一輪金色的旭日噴薄而出,光芒萬丈,祥雲簇擁,那溫暖而耀眼的金色仿佛能驅散一切黑暗與陰霾,充滿生機與希望......
方入春的天亮的還晚,遠方隻剩蒙覆著黑漆的漫漶青藍,點點燈火在挺定微芒,春雨才發出窸窣聲就轉瞬即止。
凝練的厚重灰雲悠散地浮在緊貼夕陽邊的天際處,金藍交輝,熇熇的光愈加下墜,一團漆黑的雲壓製不住韜光,似炸開一般,金輪雲碎頓時落了滿天。
齊兆書等人不待天光大亮,便早早起身準備,不少人興奮的輾轉反側,幾乎是挺著眼,怔怔看著天邊泛起魚肚白。
大家匯聚在宣政殿,滿懷期待,榮祥等人見齊兆書一身文臣打扮,便是樓綰岑和樓鎮烽等武將也是一身武官模樣,有些吃驚,摸不著頭腦——難不成皇帝另有人選?!可是還能有誰配坐這個位置?!
“這大典不確立君主嗎?”
“不是期待立君麽?稍會兒便知道了。”齊兆書語氣淡淡。
得了此話,舊臣們七上八下的心才放回肚子裏,卻覺得他們藏的嚴實,猜測起人選。
去往城上還要走一條大道,站位不局限著,一張張麵孔不分身份,皆是眉目帶笑,在前麵的齊兆書等人邁步,大家便都跟上行進,腳步輕快,卻穩當。
環佩脆響,鞋履踢踏,眾人逆光行。
一路走來,曆史恰似泛黃的卷冊,他們以英雄忠義之氣,鬱鬱芋芋,積於筆墨間,書寫萬裏華章。
萬裏沉屙中,有一雙手試圖探向混沌,有一行腳印踏開了泥濘,一聲驚響,傳來破空的鍾聲,也做得開天辟地的大事。
他們沐浴在一片暖色的黎明曙光中,使得他們的臉龐都變得柔和通亮,他們神態各異,卻隱約都朦朧了,透著悲憫。
伴著第一抹光亮,好似初陽,光影通過他們的遮擋,在地上漫漶成圖,風鼓動著衣衫,卻使得畫麵流動起來,鮮活而明亮。
光點在他們身上跳動著,烏雲破曉,好像連上天都為之傾慕。
宮門大開著,頭一次對黎庶敞開,露出裏麵顏色。
早早守在外麵,等眾人上城牆的人們,和等候在上麵的舊臣,被這一幕看的有些癡了,恍惚著,莫名的,心跳劇烈鼓動。
有的人不自覺看著城上飄揚的旗幟,上麵的金輪波光絢爛,被晃的眨了眨眼,眼眶泛酸。
齊兆書上去眾目睽睽的第一句話,就如平地驚雷般炸開了。
“我們當中,沒有君王,隻有臣子。”
“皆為臣也,然則誰為君乎?!”
城上城下皆是一片嘩然——沒想到這誌同會費盡心思拿了位置卻不打算上去坐,樓家也跟被下了降頭似的,也不吭聲。
齊兆書輕笑,聲音在廣闊的場上卻異常的清醒。
“世人拜天子,拜的是萬方生計,是千秋帝業,然今時今日,當知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
君為何?為天下也!吾等皆為天下臣!”
大家噤聲,不知所以,隻見齊兆書看向一個舊臣:“你可為君。”
那人連連搖頭很是惶恐,齊兆書又看向出身貧民,一臉呆滯的護衛:“你亦為君。”
“你我皆可為君!”
齊兆書一圈下來,不解的人皆是齊齊後退,被驚的無話可說。
“天命如此,無人可違——我們的啟元,不是誰的啟元,而是大家的啟元!”
於浩歌狂熱之際中寒,於天上看見深淵。於一切眼中看見無所有,於無所希望中得救。
萬家墨麵沒蒿菜,敢有歌吟動地哀。心事浩茫連廣宇,於無聲處聽驚雷。
這支起義軍與曆朝曆代的起義軍都不一樣,他們的追隨與匯聚不為封侯拜相,不為從龍之功,不為改朝換代後的一句皇帝萬歲,而是——黎庶萬歲。
古往今來的山川脈絡,人民為筋骨。
在震驚無言,各個呆滯的眼睛下,不等大家從激蕩的言語中回過神來,齊兆書大手一揮,龍椅被抬了上來。
根本不待眾人反應,就這麽幾息時間,齊兆書拔劍劈砍,隨著劈裏啪啦的坍塌聲,那象征著皇權和權力的龍椅,四分五裂。
齊兆書舉劍高呼:“黎庶為天,萬歲千秋!”
誌同會皆是附和,揮舞起胳膊:“黎庶萬歲!”
一套下來,如同一道驚雷,就這麽劈頭蓋臉的砸過來,衝擊著在場的人的每一個神經,在城牆上那激昂的呼喊聲中,整個廣場仿佛被注入了一股前所未有的力量。
人群中,有的人熱淚盈眶,有的人握緊拳頭,那一聲聲“黎庶萬歲”如同洶湧的浪潮,聲音漸漸附和的越來越多,從雜亂變得整齊,如同一柄利劍,直直插入舊秩序的壁壘,劃開裂痕。
大家的胸腔充斥著一股勁氣,麵紅耳赤的呼喊,心中有什麽在悄然發芽。
看著情緒激動的百姓,在舊臣們惶恐驚懼的神色下,齊兆書回首,與身後眾人相視一笑,心中皆是明白。
“此途坎坷,但吾道不孤!”
他逆風執炬,縱有千萬人逆之,他仍不避。
天上的月亮,掛的高了,才能照亮更廣闊的山河。
未離海底千山黑,才到中天萬國明。
真正的革命才剛剛開始,頑固勢力隻多不少,建立新國,隻是誌同會邁出的第一步。
歲月難改,但是有他們開了先河,後人的身上,都將瞥出幾分他們的身影。
精神不滅,靈魂不死。
摸索又迷失,燃燒再明誌,因為這人間大義,大愛與不可摧折,奮進勇氣與砥礪堅持,因為這曆史中永懸不落的星火,所以匯聚成一整個煌煌曠世。
誌同會的出現,如初春細雨,一來便潤了人間。
初陽破雲,金滿大地,春風吹來,載著新生。
“春天來了啊......”
“嗯,春來了。”
眾人舉杯,同春共盞,杯酒宴新朝。
從此亂世淒涼斷筆,因曆史深處,已蕩起錚鏦絕響。
————————
熇熇[ hè hè ]熾盛貌。熾熱貌;熾烈貌。興盛貌。
錚鏦,讀音zhēng cong,漢語詞語,基本意思為象聲詞。 常形容撞擊聲、樂器演奏聲等。
中文名: 錚鏦
皆為臣也,然則誰為君乎——都是臣子,那麽誰來做君王呢?
世人拜天子,拜的是萬方生計,是千秋帝業,然今時今日,當知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世人朝拜天子,所朝拜的是天下萬民的生計,是千秋的帝王基業。但是在如今這個時候,應當知道天下不是某一個人的天下,而是天下所有人的天下。
未離海底千山黑,才到中天萬國明——當月亮還沒有從海底升起時,地麵上的群山全是黑乎乎的,但隻要月亮它升起了,就是截然不同的情況,當它天空正中間時,整個世界都會被它照得亮堂堂。
(凡人線的正文大概就是這樣,建國其實還有很多事宜,比如分功勞啊什麽的,就不寫那麽詳細了,已經寫了好幾章啦。
後續凡人界的章節番外出哈)
雖說樓家軍是樓綰岑掌控,但是還是有人覺得話語權在樓鎮烽手上,有的甚至在想,樓鎮烽如果知道女兒胳膊肘往外拐的配合誌同會,到時候定會格外生氣。
卻不想風平浪靜,樓鎮烽甚至很自然的出席後麵的會議,對誌同會的態度分外客氣,跟他們猜測的那樣,截然不同。
莫不是樓家軍跟著打了江山,到頭來要將大權拱手讓人?那握在手裏的可是實實在在的兵權啊——對於權力的歸屬,那些反水大雍的舊臣其實比兩家都要著急。
然而誌同會那幫文人養氣的功夫了得,幾番打聽,隻說“很快就知道了”,不論怎麽問,統統搪塞過去,從武的更是了,撓著腦袋呲著牙,一問三不知。
反過來倒是他們被打散安排進那些個部門——誌同會完全自成一套的體係,讓他們有些自顧不暇,後麵便也沒時間問東問西了。
製定設計好的國旗,已經掛在了宣政殿“正大光明”牌匾的下麵,小旗幟在正式的典禮那一日,將會四處漫延,化作紅金色的海洋。
紅色旗幟中央,一輪金色的旭日噴薄而出,光芒萬丈,祥雲簇擁,那溫暖而耀眼的金色仿佛能驅散一切黑暗與陰霾,充滿生機與希望......
方入春的天亮的還晚,遠方隻剩蒙覆著黑漆的漫漶青藍,點點燈火在挺定微芒,春雨才發出窸窣聲就轉瞬即止。
凝練的厚重灰雲悠散地浮在緊貼夕陽邊的天際處,金藍交輝,熇熇的光愈加下墜,一團漆黑的雲壓製不住韜光,似炸開一般,金輪雲碎頓時落了滿天。
齊兆書等人不待天光大亮,便早早起身準備,不少人興奮的輾轉反側,幾乎是挺著眼,怔怔看著天邊泛起魚肚白。
大家匯聚在宣政殿,滿懷期待,榮祥等人見齊兆書一身文臣打扮,便是樓綰岑和樓鎮烽等武將也是一身武官模樣,有些吃驚,摸不著頭腦——難不成皇帝另有人選?!可是還能有誰配坐這個位置?!
“這大典不確立君主嗎?”
“不是期待立君麽?稍會兒便知道了。”齊兆書語氣淡淡。
得了此話,舊臣們七上八下的心才放回肚子裏,卻覺得他們藏的嚴實,猜測起人選。
去往城上還要走一條大道,站位不局限著,一張張麵孔不分身份,皆是眉目帶笑,在前麵的齊兆書等人邁步,大家便都跟上行進,腳步輕快,卻穩當。
環佩脆響,鞋履踢踏,眾人逆光行。
一路走來,曆史恰似泛黃的卷冊,他們以英雄忠義之氣,鬱鬱芋芋,積於筆墨間,書寫萬裏華章。
萬裏沉屙中,有一雙手試圖探向混沌,有一行腳印踏開了泥濘,一聲驚響,傳來破空的鍾聲,也做得開天辟地的大事。
他們沐浴在一片暖色的黎明曙光中,使得他們的臉龐都變得柔和通亮,他們神態各異,卻隱約都朦朧了,透著悲憫。
伴著第一抹光亮,好似初陽,光影通過他們的遮擋,在地上漫漶成圖,風鼓動著衣衫,卻使得畫麵流動起來,鮮活而明亮。
光點在他們身上跳動著,烏雲破曉,好像連上天都為之傾慕。
宮門大開著,頭一次對黎庶敞開,露出裏麵顏色。
早早守在外麵,等眾人上城牆的人們,和等候在上麵的舊臣,被這一幕看的有些癡了,恍惚著,莫名的,心跳劇烈鼓動。
有的人不自覺看著城上飄揚的旗幟,上麵的金輪波光絢爛,被晃的眨了眨眼,眼眶泛酸。
齊兆書上去眾目睽睽的第一句話,就如平地驚雷般炸開了。
“我們當中,沒有君王,隻有臣子。”
“皆為臣也,然則誰為君乎?!”
城上城下皆是一片嘩然——沒想到這誌同會費盡心思拿了位置卻不打算上去坐,樓家也跟被下了降頭似的,也不吭聲。
齊兆書輕笑,聲音在廣闊的場上卻異常的清醒。
“世人拜天子,拜的是萬方生計,是千秋帝業,然今時今日,當知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
君為何?為天下也!吾等皆為天下臣!”
大家噤聲,不知所以,隻見齊兆書看向一個舊臣:“你可為君。”
那人連連搖頭很是惶恐,齊兆書又看向出身貧民,一臉呆滯的護衛:“你亦為君。”
“你我皆可為君!”
齊兆書一圈下來,不解的人皆是齊齊後退,被驚的無話可說。
“天命如此,無人可違——我們的啟元,不是誰的啟元,而是大家的啟元!”
於浩歌狂熱之際中寒,於天上看見深淵。於一切眼中看見無所有,於無所希望中得救。
萬家墨麵沒蒿菜,敢有歌吟動地哀。心事浩茫連廣宇,於無聲處聽驚雷。
這支起義軍與曆朝曆代的起義軍都不一樣,他們的追隨與匯聚不為封侯拜相,不為從龍之功,不為改朝換代後的一句皇帝萬歲,而是——黎庶萬歲。
古往今來的山川脈絡,人民為筋骨。
在震驚無言,各個呆滯的眼睛下,不等大家從激蕩的言語中回過神來,齊兆書大手一揮,龍椅被抬了上來。
根本不待眾人反應,就這麽幾息時間,齊兆書拔劍劈砍,隨著劈裏啪啦的坍塌聲,那象征著皇權和權力的龍椅,四分五裂。
齊兆書舉劍高呼:“黎庶為天,萬歲千秋!”
誌同會皆是附和,揮舞起胳膊:“黎庶萬歲!”
一套下來,如同一道驚雷,就這麽劈頭蓋臉的砸過來,衝擊著在場的人的每一個神經,在城牆上那激昂的呼喊聲中,整個廣場仿佛被注入了一股前所未有的力量。
人群中,有的人熱淚盈眶,有的人握緊拳頭,那一聲聲“黎庶萬歲”如同洶湧的浪潮,聲音漸漸附和的越來越多,從雜亂變得整齊,如同一柄利劍,直直插入舊秩序的壁壘,劃開裂痕。
大家的胸腔充斥著一股勁氣,麵紅耳赤的呼喊,心中有什麽在悄然發芽。
看著情緒激動的百姓,在舊臣們惶恐驚懼的神色下,齊兆書回首,與身後眾人相視一笑,心中皆是明白。
“此途坎坷,但吾道不孤!”
他逆風執炬,縱有千萬人逆之,他仍不避。
天上的月亮,掛的高了,才能照亮更廣闊的山河。
未離海底千山黑,才到中天萬國明。
真正的革命才剛剛開始,頑固勢力隻多不少,建立新國,隻是誌同會邁出的第一步。
歲月難改,但是有他們開了先河,後人的身上,都將瞥出幾分他們的身影。
精神不滅,靈魂不死。
摸索又迷失,燃燒再明誌,因為這人間大義,大愛與不可摧折,奮進勇氣與砥礪堅持,因為這曆史中永懸不落的星火,所以匯聚成一整個煌煌曠世。
誌同會的出現,如初春細雨,一來便潤了人間。
初陽破雲,金滿大地,春風吹來,載著新生。
“春天來了啊......”
“嗯,春來了。”
眾人舉杯,同春共盞,杯酒宴新朝。
從此亂世淒涼斷筆,因曆史深處,已蕩起錚鏦絕響。
————————
熇熇[ hè hè ]熾盛貌。熾熱貌;熾烈貌。興盛貌。
錚鏦,讀音zhēng cong,漢語詞語,基本意思為象聲詞。 常形容撞擊聲、樂器演奏聲等。
中文名: 錚鏦
皆為臣也,然則誰為君乎——都是臣子,那麽誰來做君王呢?
世人拜天子,拜的是萬方生計,是千秋帝業,然今時今日,當知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世人朝拜天子,所朝拜的是天下萬民的生計,是千秋的帝王基業。但是在如今這個時候,應當知道天下不是某一個人的天下,而是天下所有人的天下。
未離海底千山黑,才到中天萬國明——當月亮還沒有從海底升起時,地麵上的群山全是黑乎乎的,但隻要月亮它升起了,就是截然不同的情況,當它天空正中間時,整個世界都會被它照得亮堂堂。
(凡人線的正文大概就是這樣,建國其實還有很多事宜,比如分功勞啊什麽的,就不寫那麽詳細了,已經寫了好幾章啦。
後續凡人界的章節番外出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