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將軍留步
方寸之間,重現華夏千年 作者:玄塵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狂暴的象兵與視死如歸的馬其頓槍兵展開了一場沒有半點退路的血戰,這一場戰鬥的激烈程度,就是站在山丘之上觀戰的諸葛一也為之歎服。
除了暫時沒有看到兵魂特性出現,其他頂尖軍團該有的威勢,在這兩支軍團,不足萬人的對決人數中展現的淋漓盡致。
萬道殊途,終究同歸,從這一點也可以看出,如今西方棋路日益發揚光大絕非僥幸,在他們完善的曆史體係,和眾多公式化的棋招之下,真正的天驕們同樣不斷在維新著自己的棋路,隻不過這個過程不像傳統棋路這被隨心所欲。
徹底狂暴的象兵在阿米爾的指揮下,化作真正的無敵坦克,正麵推進之下,敵我俱死,不管你是重甲與否全無幸免,大量的傷亡在希臘士卒中間產生,但就是這種慘烈傷亡都沒有改變這些士卒的意誌。
戰爭秩序,正是這重甲軍團的絕配道境,重甲步卒隻要有了足夠的抗壓能力,那麽當他們麵對戰象臨身,還毅然決然的刺殺掉戰象之上一兩位戰兵時,這一場戰爭就注定沒有那麽簡單。
一小時後,希臘軍團陣亡超過八百,戰象兵團百頭戰象也不過損失十餘頭,可打當戰場進入到三小時之後,一切都變了,希臘軍團的傷亡確實在繼續攀升,從八百多直接到了折損過半。
可,最大的變化在於,天竺戰象兵團已經有超過20頭戰象倒地,如果這個數字並不直觀,那麽接下來的損失已經讓阿米爾意識到了不妙。
百頭戰象,除去損失23頭象死人亡外,更關鍵的是,竟然另有56頭戰象之上的戰兵或多或少折損嚴重,近乎三分之二的剩餘戰象之上,已經空無一人。
這意味著什麽,精通象兵的阿米爾太清楚了,他的狂暴道境隨著他棋魂力的減弱在不斷削減,目前這個級別的他根本無法持續維係這種高強度的道境,當然這一點他相信對方也一定如此。
但,這有用麽?尚存戰鬥力的象兵還有20頭左右,僅剩下五分之一,真正分毫未損象兵已經不超過十頭整體戰鬥力銳減超過八成。
這種情況下,即使自己和對方同時結束道境,那麽結果也不言而喻。
隻不過阿米爾同樣沒有放棄,因為當象兵身上的戰兵被一個個解決後,固然戰鬥力和靈活性會有所降低,但在狂暴之下,其殺傷力才真正達到了巔峰。
並且,阿米爾哪裏還不知道自己此時是被擺了一道,而且擺他的一定是自己陣營的,一邊全力超負荷催動維持暴象道境,一邊火速派遣許多還活著的士卒前往四周求援。
此時他給出的利益就是全力以赴,重創對方,並承認此戰是受到對方指揮。
這個條件在他看來,已經是無條件投降了,一旦對方接受,自己相當於被對方整編,失去了爭奪這一星位執棋者的希望。
可同樣,他至少可以在這個星位繼續前行,戰之星位技不如人,按照他們天竺的傳統禮儀,加入對方繼續作戰並不丟人。
幸運的是,因為戰象狂暴狀態下的殺傷力確實驚人,再加上馬其頓方陣此時根本無法分心他顧四散的士卒,阿米爾的求援部隊除了一個倒黴蛋盡數找到了【諸葛軍師】布置下的八方地帶。
不幸的是,阿米爾的條件確實很誘人,如果換了一個其他棋手,可能會沒有絲毫負擔的答應,不過很可惜,諸葛一此時的棋手權限低得可憐,【諸葛軍師】也不過是一個區區小隊長。
姑且不說什麽利益問題,諸葛組合此時壓根沒有半點權限或者說合理性去接受這一次阿米爾的求援,於是阿米爾從暴躁到怒罵最終到絕望,一連四五波求援信使全部有去無回。
入營的時候,那些普通士卒哪裏知道這群人意味著什麽,隻能通過傳令兵上報,最終被好客的諸葛組合一一款待留在了中軍,和他們一起觀看著難得的步卒象兵直接慘烈的廝殺。
半日過去,內斯特最先收回了道境加持,他的棋魂力還沒有到枯竭的地步,可再次使用已經有些超負荷了,倒不是他不肯拚命,實在是戰場之上,哪怕沒有了他的道境,此時還剩下的八百多精銳希臘馬其頓戰兵也足以圍剿最後十餘頭還在負隅頑抗的戰象。
至於象兵?抱歉,除了最後一位象王之上的敵軍指揮官,已經幾乎看不到戰象身上的人影了。
可以這麽說,象群的狂暴一旦結束,就是對方象兵以及這位對手真正覆滅之時。
相較於內斯特的自信,阿米爾現如今隻有苦澀,自己已經透支了大量棋魂力持續維係暴象道境,可以這麽說,哪怕這一戰他獲勝了,接下來的時間內他可能十多個回合都無法使用棋魂力,縱勝猶敗。
更別說,此時此刻,他明白迎接他的隻有覆滅。
到了這一步,阿米爾也不再想著這位設局於他的棋手為何不出兵收拾殘局,不去接受他的投誠,但這一切都已經和他沒有什麽關係了,座下的象王仿佛感受到了自己主人內心的悲壯,突兀的發出一聲震天的象吼。
這一刻,原先狂暴的象兵全部開始恢複了神智,但麵對如今的絕境這群戰象卻沒有半點逃亡的意味,在象王長吼之下,最後十餘頭戰象仿佛化作了一道整體,一頭崩騰的巨象,朝著八百整裝以待的重槍兵發起了無畏的衝鋒。
伴隨著長槍貫穿阿米爾的身軀,這一支天竺最為精銳的象隊也終於悲壯的宣告全軍覆沒。
與此同時,內斯特感受著自身暴漲的戰分,終於,這一戰他如願以償!
接下來,這數百殘兵對他來說意義已經沒有太大,隻要他脫離戰場,就可以重新選擇更高級的軍官入局,更全麵的參與這一場戰場。
然而他帶著六百人回身想要離開戰場,行進了區區數裏之後,他錯愕的看著麵前僅由數百普通天竺士卒組成的一個軍陣攔截在了他的麵前,這群炮灰腦子是抽了?他們的指揮官呢?
這是內斯特最直接的想法,然後仿佛是應他所想,一位騎著駿馬,身材高大的青年緩緩的從對方的軍陣中出現,此人的身材配得上是一員猛將,可手中卻拿的不是什麽利器,而是一柄區區令劍,那幾乎可以看做裝飾用的將劍讓內斯特感到一股異常的扭曲感。
更離譜的是,此人仿佛意識不到雙方的差距,淡淡用令劍指了指天竺士兵放心,笑著對內斯特說道:
“辛苦將軍了,此地還請留步!”
-------------------------------------
《天弈百科》閑野雜談篇:“秩序之下”,凡戰,以秩序對敵,則百謀不侵,兵之奇的核心在於破壞原有秩序,形成奇謀突破,隻要秩序永不被破,則所有針對士卒的奇謀將難以生效,這就是秩序之下,無謀可行。——節選自內斯特《鋼鐵洪流》
除了暫時沒有看到兵魂特性出現,其他頂尖軍團該有的威勢,在這兩支軍團,不足萬人的對決人數中展現的淋漓盡致。
萬道殊途,終究同歸,從這一點也可以看出,如今西方棋路日益發揚光大絕非僥幸,在他們完善的曆史體係,和眾多公式化的棋招之下,真正的天驕們同樣不斷在維新著自己的棋路,隻不過這個過程不像傳統棋路這被隨心所欲。
徹底狂暴的象兵在阿米爾的指揮下,化作真正的無敵坦克,正麵推進之下,敵我俱死,不管你是重甲與否全無幸免,大量的傷亡在希臘士卒中間產生,但就是這種慘烈傷亡都沒有改變這些士卒的意誌。
戰爭秩序,正是這重甲軍團的絕配道境,重甲步卒隻要有了足夠的抗壓能力,那麽當他們麵對戰象臨身,還毅然決然的刺殺掉戰象之上一兩位戰兵時,這一場戰爭就注定沒有那麽簡單。
一小時後,希臘軍團陣亡超過八百,戰象兵團百頭戰象也不過損失十餘頭,可打當戰場進入到三小時之後,一切都變了,希臘軍團的傷亡確實在繼續攀升,從八百多直接到了折損過半。
可,最大的變化在於,天竺戰象兵團已經有超過20頭戰象倒地,如果這個數字並不直觀,那麽接下來的損失已經讓阿米爾意識到了不妙。
百頭戰象,除去損失23頭象死人亡外,更關鍵的是,竟然另有56頭戰象之上的戰兵或多或少折損嚴重,近乎三分之二的剩餘戰象之上,已經空無一人。
這意味著什麽,精通象兵的阿米爾太清楚了,他的狂暴道境隨著他棋魂力的減弱在不斷削減,目前這個級別的他根本無法持續維係這種高強度的道境,當然這一點他相信對方也一定如此。
但,這有用麽?尚存戰鬥力的象兵還有20頭左右,僅剩下五分之一,真正分毫未損象兵已經不超過十頭整體戰鬥力銳減超過八成。
這種情況下,即使自己和對方同時結束道境,那麽結果也不言而喻。
隻不過阿米爾同樣沒有放棄,因為當象兵身上的戰兵被一個個解決後,固然戰鬥力和靈活性會有所降低,但在狂暴之下,其殺傷力才真正達到了巔峰。
並且,阿米爾哪裏還不知道自己此時是被擺了一道,而且擺他的一定是自己陣營的,一邊全力超負荷催動維持暴象道境,一邊火速派遣許多還活著的士卒前往四周求援。
此時他給出的利益就是全力以赴,重創對方,並承認此戰是受到對方指揮。
這個條件在他看來,已經是無條件投降了,一旦對方接受,自己相當於被對方整編,失去了爭奪這一星位執棋者的希望。
可同樣,他至少可以在這個星位繼續前行,戰之星位技不如人,按照他們天竺的傳統禮儀,加入對方繼續作戰並不丟人。
幸運的是,因為戰象狂暴狀態下的殺傷力確實驚人,再加上馬其頓方陣此時根本無法分心他顧四散的士卒,阿米爾的求援部隊除了一個倒黴蛋盡數找到了【諸葛軍師】布置下的八方地帶。
不幸的是,阿米爾的條件確實很誘人,如果換了一個其他棋手,可能會沒有絲毫負擔的答應,不過很可惜,諸葛一此時的棋手權限低得可憐,【諸葛軍師】也不過是一個區區小隊長。
姑且不說什麽利益問題,諸葛組合此時壓根沒有半點權限或者說合理性去接受這一次阿米爾的求援,於是阿米爾從暴躁到怒罵最終到絕望,一連四五波求援信使全部有去無回。
入營的時候,那些普通士卒哪裏知道這群人意味著什麽,隻能通過傳令兵上報,最終被好客的諸葛組合一一款待留在了中軍,和他們一起觀看著難得的步卒象兵直接慘烈的廝殺。
半日過去,內斯特最先收回了道境加持,他的棋魂力還沒有到枯竭的地步,可再次使用已經有些超負荷了,倒不是他不肯拚命,實在是戰場之上,哪怕沒有了他的道境,此時還剩下的八百多精銳希臘馬其頓戰兵也足以圍剿最後十餘頭還在負隅頑抗的戰象。
至於象兵?抱歉,除了最後一位象王之上的敵軍指揮官,已經幾乎看不到戰象身上的人影了。
可以這麽說,象群的狂暴一旦結束,就是對方象兵以及這位對手真正覆滅之時。
相較於內斯特的自信,阿米爾現如今隻有苦澀,自己已經透支了大量棋魂力持續維係暴象道境,可以這麽說,哪怕這一戰他獲勝了,接下來的時間內他可能十多個回合都無法使用棋魂力,縱勝猶敗。
更別說,此時此刻,他明白迎接他的隻有覆滅。
到了這一步,阿米爾也不再想著這位設局於他的棋手為何不出兵收拾殘局,不去接受他的投誠,但這一切都已經和他沒有什麽關係了,座下的象王仿佛感受到了自己主人內心的悲壯,突兀的發出一聲震天的象吼。
這一刻,原先狂暴的象兵全部開始恢複了神智,但麵對如今的絕境這群戰象卻沒有半點逃亡的意味,在象王長吼之下,最後十餘頭戰象仿佛化作了一道整體,一頭崩騰的巨象,朝著八百整裝以待的重槍兵發起了無畏的衝鋒。
伴隨著長槍貫穿阿米爾的身軀,這一支天竺最為精銳的象隊也終於悲壯的宣告全軍覆沒。
與此同時,內斯特感受著自身暴漲的戰分,終於,這一戰他如願以償!
接下來,這數百殘兵對他來說意義已經沒有太大,隻要他脫離戰場,就可以重新選擇更高級的軍官入局,更全麵的參與這一場戰場。
然而他帶著六百人回身想要離開戰場,行進了區區數裏之後,他錯愕的看著麵前僅由數百普通天竺士卒組成的一個軍陣攔截在了他的麵前,這群炮灰腦子是抽了?他們的指揮官呢?
這是內斯特最直接的想法,然後仿佛是應他所想,一位騎著駿馬,身材高大的青年緩緩的從對方的軍陣中出現,此人的身材配得上是一員猛將,可手中卻拿的不是什麽利器,而是一柄區區令劍,那幾乎可以看做裝飾用的將劍讓內斯特感到一股異常的扭曲感。
更離譜的是,此人仿佛意識不到雙方的差距,淡淡用令劍指了指天竺士兵放心,笑著對內斯特說道:
“辛苦將軍了,此地還請留步!”
-------------------------------------
《天弈百科》閑野雜談篇:“秩序之下”,凡戰,以秩序對敵,則百謀不侵,兵之奇的核心在於破壞原有秩序,形成奇謀突破,隻要秩序永不被破,則所有針對士卒的奇謀將難以生效,這就是秩序之下,無謀可行。——節選自內斯特《鋼鐵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