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府內,太子蕭恒正襟危坐在上首,臉色陰沉地看著眼前的謀士鄔遠攸。
“哼!這王翦表麵看上去和善,實際上卻是個油鹽不進的主兒。函穀關現在已經被他死死握在了手裏,如今他又突破到天人境界,更是難以拉攏。”蕭恒咬牙切齒道。
“殿下莫要著急,既然我們無法從王翦這裏打開缺口,不如另辟蹊徑。”鄔遠攸冷靜地分析著局勢。
“哦?你有何良策?”蕭恒眼神一亮,急切地問道。
“殿下不妨加大對關寧鐵騎的拉攏力度,那袁崇煥和祖大壽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他們手下的關寧鐵騎更是一支實力強勁的軍隊。
隻要能將這支軍隊掌握在手,殿下就有了與其他皇子一爭高下的資本。”鄔遠攸眼中閃過一絲狡黠。
“嗯……這倒是個好主意。不過,想要拉攏關寧鐵騎可不容易啊。”蕭恒皺起眉頭,心中暗自盤算。
就在這時,一名侍衛匆匆走了進來,呈上了一封書信。
“啟稟殿下,方才有人送來一封信箋,說是務必要交到您手上。”侍衛恭敬地說道。
蕭恒接過信箋,拆開一看,隻見上麵龍飛鳳舞地寫著四個大字:“王上加白”。
“這是什麽意思?”蕭恒疑惑地看向鄔遠攸。
“殿下,此乃字謎。”鄔遠攸若有所思地答道,“王字頭上加一個白字,乃是‘皇’字。”
“‘皇’?難道說……”蕭恒眼睛一亮,似乎明白了什麽。
“不錯,殿下。送信之人或許是在暗示您,要想成為皇帝,需要找他。”鄔遠攸解釋道。
“哈哈,原來如此!看來天助我也!”蕭恒大喜過望,心中頓時湧起一股豪情壯誌。
“殿下,此事還需謹慎行事。畢竟,我們現在還不清楚送信人的真實意圖。”鄔遠攸提醒道。
“無妨,本太子自有分寸。”蕭恒自信滿滿地笑道,“不管怎樣,這次機會絕對不能錯過!”
“那送信之人可留下什麽話?”蕭恒對侍衛問道。
“那送信之人說,太子殿下閑暇之餘可去僧錄司一同探討佛法。”侍衛恭敬地回答道。
“僧錄司?”蕭恒眉頭微皺,疑惑地重複了一遍。他心中暗自思忖著這個陌生的名字。
在大乾,儒家和法家被視為正統學說,備受尊崇。而佛教、道教等其他流派則相對不那麽引人注目。因此,聽到“僧錄司”這樣一個佛教機構的名稱,蕭恒不禁心生疑慮。
“僧錄司乃是先王建立的,與之相對應的還有一個道錄司,不過這兩司存在感不高。
這僧錄司突然出現恐怕目的不純?”站在一旁的鄔遠攸輕聲提醒道。
他皺起眉頭,眼中閃過一絲警惕之色。作為蕭恒的心腹謀士,他深知宮廷鬥爭的複雜性和危險性。對於任何可能威脅到蕭恒地位或安全的事情,他都會保持高度警覺。
“哼!”蕭恒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自信的笑容,“這乾都還有人敢打本太子的主意?真是不自量力!”他的語氣中透露出一股霸氣和威嚴。身為大乾的太子,他自然有足夠的實力和底氣來麵對各種挑戰。
“不過……”蕭恒頓了一下,目光閃爍,“既然如此,不妨就去會一會這位神秘人物。”他心中暗自好奇,想要知道對方究竟有何企圖。
“老鄔,你隨本太子一同前往僧錄司,看看這人到底在搞什麽名堂。”蕭恒轉頭看向鄔遠攸,眼神堅定。
“諾。”鄔遠攸拱手應道,他明白蕭恒的意思。
蕭恒和鄔遠攸二人來到了僧錄司,終於見到了姚廣孝。姚廣孝拱手行禮道:“在下僧錄司左善世見過太子殿下。”
蕭恒皺起眉頭問:“就是你找我?”
姚廣孝回答說:“不錯。”
蕭恒繼續追問:“你那紙條是什麽意思?”
姚廣孝回答道:“字麵意思。”
這時,一旁的鄔遠攸忍不住開口道:“僧錄司在朝堂並無多少話語權,你憑什麽相幫太子殿下?”他一見到姚廣孝便心生反感,因為他感覺這個人跟自己很相似。
俗話說得好,學我者生,似我者死。
姚廣孝緊緊地盯著鄔遠攸,釋放出強大的威壓,淡淡地回應道:“就憑我。”
鄔遠攸不禁驚呼:“天人境界!”
蕭恒感到十分詫異,連忙問道:“你既然有天人實力,為何不去投靠我父皇呢?”
姚廣孝微微一笑,看著蕭恒說:“錦上添花又怎能比得上雪中送炭?”
蕭恒有些不悅,反駁道:“我需要雪中送炭?”
“那為何乾皇沒有將定乾劍賞給太子殿下?”姚廣孝問道。
蕭恒臉上閃過一絲怒色:“本殿也百思不得其解!”
姚廣孝緩緩道:“依老臣之見,關鍵在於軍功二字。”
“此事何由?”蕭恒疑惑地問道。
姚廣孝解釋道:“大乾以武定天下,定乾劍自然要封賞給軍功卓著之人。”
蕭恒眉頭微皺,道:“可本殿從未上過戰場,又何來軍功?”
姚廣孝微微一笑:“殿下莫急,老臣已有計策。”
“哦?先生有何辦法?”蕭恒急忙問道。
姚廣孝沉聲道:“關寧鐵騎。”
“關寧鐵騎?”蕭恒吃了一驚,沒想到姚廣孝與鄔遠攸想法相同。
“拉攏關寧鐵騎嗎?此事我已經在做了。”蕭恒不屑道,心中不禁有些失望,這姚廣孝也不過如此,刨除天人實力,他的謀略並不比鄔遠攸強多少。
姚廣孝搖了搖頭:“不,單單拉攏還不夠。函穀關有王翦在,袁崇煥就不會有出頭之地,應當想辦法將袁崇煥調任北疆。”
“北疆?”蕭恒皺起眉頭,有些詫異。
“不錯,北疆,太子可還記得乾皇調馬騰與西涼鐵騎前往北疆之事?”姚廣孝語氣平靜地問道。
“這不是為了懲罰九弟嗎?”蕭恒還是有些不明白,他認為乾皇這樣做隻是想給馬騰一個教訓。
姚廣孝輕輕搖了搖頭:“乾都一場鬧劇竟會波及到武威郡守的職位,太子殿下難道就從未感到一絲疑惑嗎?”他的目光中透露出一絲深意。
蕭恒微微一愣,然後緩緩點頭:“確實,我也覺得有些奇怪,但一直沒有找到答案。”
姚廣孝笑了笑,繼續說道:“其實,這一切都是因為北疆有戰事要發生。”
“北疆有戰事?”鄔遠攸眼中閃過一絲驚訝,似乎意識到了什麽。
姚廣孝點了點頭,解釋道:“沒錯,前方匈奴破關,他們對大乾的仇恨並未消除,我們必須做好應對的準備。而馬騰和西涼鐵騎正是為此而被調離的。”
“北疆有戰事,那關寧鐵騎豈不是剛好可以派上用場?”鄔遠攸忽然想到了什麽,興奮地說道。
姚廣孝點頭表示讚同:“不錯,關寧鐵騎乃是精銳騎兵,正適合對付匈奴。他們的存在將成為北疆防線的重要支撐。”
“哼!這王翦表麵看上去和善,實際上卻是個油鹽不進的主兒。函穀關現在已經被他死死握在了手裏,如今他又突破到天人境界,更是難以拉攏。”蕭恒咬牙切齒道。
“殿下莫要著急,既然我們無法從王翦這裏打開缺口,不如另辟蹊徑。”鄔遠攸冷靜地分析著局勢。
“哦?你有何良策?”蕭恒眼神一亮,急切地問道。
“殿下不妨加大對關寧鐵騎的拉攏力度,那袁崇煥和祖大壽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他們手下的關寧鐵騎更是一支實力強勁的軍隊。
隻要能將這支軍隊掌握在手,殿下就有了與其他皇子一爭高下的資本。”鄔遠攸眼中閃過一絲狡黠。
“嗯……這倒是個好主意。不過,想要拉攏關寧鐵騎可不容易啊。”蕭恒皺起眉頭,心中暗自盤算。
就在這時,一名侍衛匆匆走了進來,呈上了一封書信。
“啟稟殿下,方才有人送來一封信箋,說是務必要交到您手上。”侍衛恭敬地說道。
蕭恒接過信箋,拆開一看,隻見上麵龍飛鳳舞地寫著四個大字:“王上加白”。
“這是什麽意思?”蕭恒疑惑地看向鄔遠攸。
“殿下,此乃字謎。”鄔遠攸若有所思地答道,“王字頭上加一個白字,乃是‘皇’字。”
“‘皇’?難道說……”蕭恒眼睛一亮,似乎明白了什麽。
“不錯,殿下。送信之人或許是在暗示您,要想成為皇帝,需要找他。”鄔遠攸解釋道。
“哈哈,原來如此!看來天助我也!”蕭恒大喜過望,心中頓時湧起一股豪情壯誌。
“殿下,此事還需謹慎行事。畢竟,我們現在還不清楚送信人的真實意圖。”鄔遠攸提醒道。
“無妨,本太子自有分寸。”蕭恒自信滿滿地笑道,“不管怎樣,這次機會絕對不能錯過!”
“那送信之人可留下什麽話?”蕭恒對侍衛問道。
“那送信之人說,太子殿下閑暇之餘可去僧錄司一同探討佛法。”侍衛恭敬地回答道。
“僧錄司?”蕭恒眉頭微皺,疑惑地重複了一遍。他心中暗自思忖著這個陌生的名字。
在大乾,儒家和法家被視為正統學說,備受尊崇。而佛教、道教等其他流派則相對不那麽引人注目。因此,聽到“僧錄司”這樣一個佛教機構的名稱,蕭恒不禁心生疑慮。
“僧錄司乃是先王建立的,與之相對應的還有一個道錄司,不過這兩司存在感不高。
這僧錄司突然出現恐怕目的不純?”站在一旁的鄔遠攸輕聲提醒道。
他皺起眉頭,眼中閃過一絲警惕之色。作為蕭恒的心腹謀士,他深知宮廷鬥爭的複雜性和危險性。對於任何可能威脅到蕭恒地位或安全的事情,他都會保持高度警覺。
“哼!”蕭恒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自信的笑容,“這乾都還有人敢打本太子的主意?真是不自量力!”他的語氣中透露出一股霸氣和威嚴。身為大乾的太子,他自然有足夠的實力和底氣來麵對各種挑戰。
“不過……”蕭恒頓了一下,目光閃爍,“既然如此,不妨就去會一會這位神秘人物。”他心中暗自好奇,想要知道對方究竟有何企圖。
“老鄔,你隨本太子一同前往僧錄司,看看這人到底在搞什麽名堂。”蕭恒轉頭看向鄔遠攸,眼神堅定。
“諾。”鄔遠攸拱手應道,他明白蕭恒的意思。
蕭恒和鄔遠攸二人來到了僧錄司,終於見到了姚廣孝。姚廣孝拱手行禮道:“在下僧錄司左善世見過太子殿下。”
蕭恒皺起眉頭問:“就是你找我?”
姚廣孝回答說:“不錯。”
蕭恒繼續追問:“你那紙條是什麽意思?”
姚廣孝回答道:“字麵意思。”
這時,一旁的鄔遠攸忍不住開口道:“僧錄司在朝堂並無多少話語權,你憑什麽相幫太子殿下?”他一見到姚廣孝便心生反感,因為他感覺這個人跟自己很相似。
俗話說得好,學我者生,似我者死。
姚廣孝緊緊地盯著鄔遠攸,釋放出強大的威壓,淡淡地回應道:“就憑我。”
鄔遠攸不禁驚呼:“天人境界!”
蕭恒感到十分詫異,連忙問道:“你既然有天人實力,為何不去投靠我父皇呢?”
姚廣孝微微一笑,看著蕭恒說:“錦上添花又怎能比得上雪中送炭?”
蕭恒有些不悅,反駁道:“我需要雪中送炭?”
“那為何乾皇沒有將定乾劍賞給太子殿下?”姚廣孝問道。
蕭恒臉上閃過一絲怒色:“本殿也百思不得其解!”
姚廣孝緩緩道:“依老臣之見,關鍵在於軍功二字。”
“此事何由?”蕭恒疑惑地問道。
姚廣孝解釋道:“大乾以武定天下,定乾劍自然要封賞給軍功卓著之人。”
蕭恒眉頭微皺,道:“可本殿從未上過戰場,又何來軍功?”
姚廣孝微微一笑:“殿下莫急,老臣已有計策。”
“哦?先生有何辦法?”蕭恒急忙問道。
姚廣孝沉聲道:“關寧鐵騎。”
“關寧鐵騎?”蕭恒吃了一驚,沒想到姚廣孝與鄔遠攸想法相同。
“拉攏關寧鐵騎嗎?此事我已經在做了。”蕭恒不屑道,心中不禁有些失望,這姚廣孝也不過如此,刨除天人實力,他的謀略並不比鄔遠攸強多少。
姚廣孝搖了搖頭:“不,單單拉攏還不夠。函穀關有王翦在,袁崇煥就不會有出頭之地,應當想辦法將袁崇煥調任北疆。”
“北疆?”蕭恒皺起眉頭,有些詫異。
“不錯,北疆,太子可還記得乾皇調馬騰與西涼鐵騎前往北疆之事?”姚廣孝語氣平靜地問道。
“這不是為了懲罰九弟嗎?”蕭恒還是有些不明白,他認為乾皇這樣做隻是想給馬騰一個教訓。
姚廣孝輕輕搖了搖頭:“乾都一場鬧劇竟會波及到武威郡守的職位,太子殿下難道就從未感到一絲疑惑嗎?”他的目光中透露出一絲深意。
蕭恒微微一愣,然後緩緩點頭:“確實,我也覺得有些奇怪,但一直沒有找到答案。”
姚廣孝笑了笑,繼續說道:“其實,這一切都是因為北疆有戰事要發生。”
“北疆有戰事?”鄔遠攸眼中閃過一絲驚訝,似乎意識到了什麽。
姚廣孝點了點頭,解釋道:“沒錯,前方匈奴破關,他們對大乾的仇恨並未消除,我們必須做好應對的準備。而馬騰和西涼鐵騎正是為此而被調離的。”
“北疆有戰事,那關寧鐵騎豈不是剛好可以派上用場?”鄔遠攸忽然想到了什麽,興奮地說道。
姚廣孝點頭表示讚同:“不錯,關寧鐵騎乃是精銳騎兵,正適合對付匈奴。他們的存在將成為北疆防線的重要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