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日,永安帝再次率領奢華的祭神隊伍與文武百官前往積慶坊。


    等永安帝的車駕來到距離積慶坊那院子還有大約四五條街的地方,就聽到遠處傳來喧鬧的聲音。


    掀開車簾一看,便見禁軍副統領孟賓,正親自帶人驅趕附近的百姓。


    幾百步外的百姓簡直是人山人海,恐怕有十餘萬人。


    永安帝皺眉:


    “怎麽有這麽多百姓?”


    萬一其中有刺客,那他的處境可就很危險了。


    總管太監王忠連忙站出來回道:


    “或許是聽聞陛下要來祭神,特意來瞻仰陛下龍威的!”


    這話讓永安帝心中舒坦了許多。


    他對祭神一事廣而告之,主要是為了告知渡厄神尊。


    前次祭神讓他發現,神尊或許是並不知道他來祭拜了,所以才會出現他的禦駕都離開了一刻了,祂才現身的情況。


    所以,這次他直接張貼皇榜提前幾天公布此事。


    以免再次出現,他來祭神,神尊卻因為不在而無法及時現身的尷尬局麵。


    百姓仰慕天顏,聽說皇帝要駕臨,來瞻仰聖駕倒也是常理。


    “罷了,讓孟賓將他們趕到一條街之外就是了。”


    想了想,還是不太放心,又讓王忠去傳令再調集五千禁軍過來。


    永安帝抵達積慶坊後,再次率領文武百官,以隆重的儀式參拜渡厄神尊。


    一輪參拜之後,渡厄神尊依舊沒有出現。


    太常寺的樂隊開始演奏起了莊重的禮樂,表演祭神舞蹈。


    聚集在一條街以外,以及更遠處的百姓們,聽到這禮樂聲,也紛紛點燃香燭,向渡厄神尊祈願。


    沒錯,他們根本不是來瞻仰什麽天顏。


    這些人絕大多數都是忙於生計的普通百姓,根本沒那個閑工夫跑這麽遠來湊熱鬧。


    他們之所以會來,是因為聽說皇帝要繼續祭神,請渡厄神尊入朝做國師。


    他們比誰都希望神尊能答應皇帝的邀請。


    因此,這一日,天還沒亮他們就早早從京城各處趕來了祭神的場地外。


    隻為皇帝祭神時,他們也跟著祈神。


    人多呼聲大。


    他們也想為請神盡一份綿薄之力。


    自發參與這次祈神的,除了來自京城各方的百姓們,還有各大書院那些出身一般的有誌書生們。


    讀書人向來是最不信鬼神的。


    可經曆了瘟疫事件,他們許多人都親自體會到了神尊的偉力與慈悲。


    如今的朝廷烏煙瘴氣,也隻有渡厄神尊這般強大又公正的神靈,才有可能肅清這個滿是沉屙惡習的朝廷。


    如此,等他們入朝為官之時,才可能有出頭之路。


    讀書人在哪裏都是受尊敬的。


    書生們很快成了這些自發組織的祈神隊伍的領頭人。


    書生們走到最前方,撩開衣袍跪下,高聲疾呼:


    “渡厄神尊在上,祈求您憐憫百姓苦難,入朝做國師吧!大魏的萬萬百姓,都需要神尊的庇護!”


    百姓們也跟著呐喊:


    “求神尊入朝做國師!”


    “求神尊庇佑!”


    十數萬人的聲音,並不整齊,卻是聲勢浩大,直衝雲霄。


    這樣的聲音自然也傳到了主祭台這邊。


    永安帝這才發現,原來積慶坊聚集的那些密密麻麻的百姓們,也全部是來請神的。


    這些百姓,對渡厄神尊竟是比對他這個皇帝更狂熱。


    他心中不由自主閃過這樣一個念頭,很不舒服。


    但理智告訴他,不該對神靈有不敬的想法。


    百姓們要自發請神也不會對他造成任何影響。


    甚至,那位渡厄神尊是一位憐貧惜弱的女神,說不定還會因為百姓的祈願,增加請神成功的把握。


    於是,第二次祝告時,永安帝便改了說辭,朗聲道:


    “渡厄神尊在上,朕與萬千百姓誠心祈願,望神尊臨朝,輔佐朕安定天下,護佑黎民!”


    百官跟著下拜,朗聲重複:


    “望神尊臨朝,輔佐陛下安定天下,護佑黎民!”


    話落,耀眼的白光乍現。


    眾人驚愕地抬頭,便見前方的屋頂上,有一個無比耀眼的白色光團。


    “神尊顯聖了!”


    有人驚呼了一聲。


    永安帝下意識抬頭往光源的地方望去。


    隻見耀目的白色光團逐漸微弱,一個身穿白衣的修長人影,出現在了屋頂上。


    其廣袖飄飄,無風自動,整個人散發著奇異的七彩寶光,端的是仙風道骨不染凡塵。


    哪怕永安帝已經聽聞渡厄神尊的神跡許多次,自己也親自請神好幾次,如今卻是第一次看到渡厄神尊顯靈。


    心中的震撼,難以言說。


    更讓他震撼的是,那道身影微微一動,便如同一片輕盈的羽毛一般,眨眼之間便來到了他麵前。


    寶光消失,他終於看清了她的麵容,整個人不由自主便是一怔。


    身為帝王,他早已見慣了美人,可與眼前的神靈相比,曾經所有的美人都瞬間黯然失色。


    此刻,他竟有些理解野史記載中的紂王為何會瀆神了。


    這一世,陳青竹也是第一次如此近距離地見永安帝。


    據說這位皇帝已經年近四十,但看起來卻像三十出頭,麵容白皙如玉,五官清秀俊雅,單從長相來說,像個溫文儒雅的翩翩君子。


    不過,那帶著鋒芒的眉宇,以及深沉似海的眼眸,卻讓人一眼就能看出上位者的威嚴。


    此刻,那深沉的眼眸卻有些迷離,定定地看了陳青竹好幾息。


    陳青竹微微皺眉,臉上帶出了淡淡的不悅。


    但並不是因為永安帝的目光真的給她帶來了困擾。


    而是他此刻的反應,讓她驗證了一個不太好的猜想。


    此刻,她是釋放了所有威壓的,為的便是震懾文武百官與永安帝。


    在場官員,無不是隻抬頭看了她一眼,就因為心中的畏懼,不由自主低下了頭。


    唯有永安帝,可以像看普通人一樣,毫無障礙地一直盯著她。


    傳聞越是強大,延續代數越長的王朝,其帝王氣運就越強大。


    這與個人品行能力無關,純粹是祖宗餘德與民望所造就的。


    因此,就算是修真界,也有修行無望的修士試圖在凡人界建立國家,即使不能摸索出另外的修行前路,也可以福澤後人。


    不過,修真界往往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很少有修士真的能建立強大又長壽的王朝,也就很少有人真的嚐到氣運的甜頭。


    而如今,永安帝一介凡人,卻絲毫沒有受到她這個煉氣修士威壓的影響,便足以說明:


    在這個沒有修士,皇權就最強的世界,氣運這種力量似乎是真的存在的。


    看來,在王朝氣運耗盡之前,她應當是無法親自殺死永安帝取而代之的。


    不過,這樣的情況陳青竹先前並非沒有想過。


    如今雖說有些失望,卻並不至於真的帶來什麽打擊。


    僅僅須臾,她就已經心如止水,施展了一個揚聲法術開口道:


    “本座立誌於解救天下苦難,原不欲沾染世俗權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陳姨娘從修真界回來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芽芽學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芽芽學羽並收藏陳姨娘從修真界回來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