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九千歲34
快穿:萬人迷炮灰的遊戲指南 作者:仔仔哎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二日,整個京城都知道了清河王的孫子,在南風館被錦衣衛抓了個正著的事。
將世子抬走時,所有人恨不得捂住自己的眼睛,因為實在是太辣眼了!
當然最想捂住臉的就是世子本人。
但捂住了上麵捂不住下麵,隻因世子被錦衣衛抓住時,正與三個彪形大漢正在酣戰。
據“路人”所說,當時世子的赤色鴛鴦腰帶,還掛在三個狂徒的腰間。
四人顛鸞倒鳳,不知天地為何物。
對此京城上下表示:這個瓜實在太香甜了!
他們忘記了什麽九千歲,什麽攝政王,走親訪友第一句話就是,
“哎,你知道嗎,我的舅爺爺的侄子的姑姑的兒子在南風館倒夜香的,他和我說清河王世子菊大如洞…”
“那場麵…前所未有啊!”
“嘖嘖嘖!”
官員不能去青樓,更不能去南風館,先帝極厭惡此事,故而對這方麵更是嚴打。
世子才任了金吾衛,按照先帝的規矩必定是要撤了官職。
而且還正在滿京城的貴女中挑選未來的妻子,清河王在是為數不多的實權宗室,未來會席爵的世子原本更吃香。
此事一出滿京城的適齡貴女們要不就是有未婚夫了,要不就是家中說年紀太小還想要留兩年,更有甚者說家中女兒與佛有緣,要帶發修行。
總之沒有一個想和清河王這支聯姻的。
清河王:…
清河王完全沒臉當這個宗正,直接向著皇帝請辭。
原本應該三辭三讓,但萬俟恪實在太討厭這個死老頭了,立馬就同意了清河王致仕的有些,惹得清河王老臉青一塊紅一塊。
萬俟恪不顧他的臉色,誰讓這老頭平時一進宮就罵他。
這也就算了,
最讓萬俟恪難以忍受的就是罰蘇渺跪祠堂。
渺渺身體弱,哪裏經得起死老頭的故意磋磨。
尤其是他那個孫子,更是惡心,總是用令人厭惡的眼神偷窺蘇渺。
蘇渺每每不厭其煩卻隻能讓錦衣衛偷偷套他麻袋打一頓,還得摁住萬俟恪不讓他發瘋。
誰讓清河王是宗室柱石,得罪了他就是得罪宗室,即使是蘇渺也得壓下這股氣。
蘇渺慢悠悠地喝茶,心想這次總算是逮到機會。
清河世子被錦衣衛帶走的時候還神誌不太清楚,隻顧著捂臉,後麵藥效過了就大喊大鬧說有人故意陷害他,他原本是去青樓的!
太醫去了診脈,沒發現任何用藥的痕跡,清河世子傻眼了。
然後就被暴怒清河王又狠狠抽了一頓,連夜拉著這個敗壞家門名聲的廢世子去了城郊的莊子。
藥麽自然是蘇渺下的,好不容易抓到清河世子落單的機會,他原本是想把他扔豬窩裏的。
但不知道哪裏來的人,也許是他自己覺醒了新愛好,總之,血滴子的人下完藥就發現他在南風館樂上了。
蘇渺聽著錦衣衛的上報唏噓,再惡心的猥瑣男直腸也是暖的。
蘇渺自然是睚眥必報,清河世子原本跟著蕭遙光曆練身上也有一份功勞,於是才讓這個廢物加入金吾衛。
可這個傻逼竟然敢用那麽下流惡心的視線看他,還想給他下藥,自然要給個教訓。
還有清河王,蘇渺冷笑一聲。
以為他不知道嗎,太後聯合宗室要壓皇帝一頭硬娶皇後,最先響應的就是清河王!
所以他一家還是快點去死吧。
君子報仇,十年不晚。
他是小人,他有仇就報。
他美滋滋的打開自己的小匣子,裏麵都是很貴重的寶石,珍珠,金子…這些可都是他的跑路的盤纏呀!
加上裴長君昨天給的銀票,不多不少夠蘇渺維持好幾輩子奢靡的生活。
昨日裴長君折返歸來,就是為了給他銀票。
蘇渺看裴長君瞬間順眼了起來,他隻是投了銀子進去,後麵鋪子莊子都是裴長君打理的,他隻需要躺著分紅就行。
裴長君這個會生錢的金疙瘩,蘇渺當然是用了還想繼續用。
對他來說,這可是很難得的評價。
想到裴長君離去時明顯不悅的神色,蘇渺又抿起了唇。
裴長君想要和蕭遙光爭個高下他是知道的,隻是首輔一位他不欲插手,既然他還生氣,那最近的髒活不給裴長君就是了。
蘇渺將玉扳指扔回匣子,枕著他的百寶箱美美入睡。
.
蕭府遠不如宮中平靜,接替上一任暗衛首領的暗衛叫徐老大,他小心翼翼地茶顏悅色,發現今日公子的心情實在不錯。
他端了杯茶放在公子身前,道:
“九千歲給世子下了藥,想把他扔在豬圈中,我們的人得了公子的吩咐,找了三個窮凶極惡的殺人犯…”
蕭遙光歎了口氣,感歎道:
“小乖真是心軟,隻是想折磨他一夜,殊不知他敢覬覦小乖就夠死千百次的了。”
徐老大:…
心軟…這是形容九千歲的嗎?
公子你濾鏡真大哎。
但上一任暗衛首領的前車之鑒還近在眼前,徐老大自然絲毫不敢評價九千歲的。
蕭遙光看著情報若有所思,徐老大試探性地開口,
“九千歲同公子是心有靈犀…”
蕭遙光具有壓迫感的視線落在徐老大身上,令他汗毛聳立,不知自己這個馬屁是不是拍到了馬腿上。
似乎過了許久,蕭遙光挪開冰冷的眼神說:“自然如此。”
徐老大:…公子你還真不謙虛啊。
“以後不許去監視小乖,他不喜歡。”
徐老大低頭應下,公子讓他們監視九千歲已有兩年,那時的他們還很單純,隻是因為公子監視這個奸佞是為了大昭。
沒成想…
光風霽月的公子才是最黑的。
徐老大心中淌淚,總感覺知道太多的人會死得很早!
.
幾位托孤重臣俱回到京城輔佐皇帝,幾方勢力也粉墨登場爭個高低,但此時都維持了一種詭異的平靜。
打破這場平靜的是一封原先無人在意的奏折。
裴長君手底下的人看到這封奏折時,隻是隨手扔開了,彈劾九千歲的奏折沒有一千也有一百,又沒什麽用。
不久後的將來卻令滿京城震驚,隻因在豫州竟然有流民集結成了叛軍四處作亂。
將世子抬走時,所有人恨不得捂住自己的眼睛,因為實在是太辣眼了!
當然最想捂住臉的就是世子本人。
但捂住了上麵捂不住下麵,隻因世子被錦衣衛抓住時,正與三個彪形大漢正在酣戰。
據“路人”所說,當時世子的赤色鴛鴦腰帶,還掛在三個狂徒的腰間。
四人顛鸞倒鳳,不知天地為何物。
對此京城上下表示:這個瓜實在太香甜了!
他們忘記了什麽九千歲,什麽攝政王,走親訪友第一句話就是,
“哎,你知道嗎,我的舅爺爺的侄子的姑姑的兒子在南風館倒夜香的,他和我說清河王世子菊大如洞…”
“那場麵…前所未有啊!”
“嘖嘖嘖!”
官員不能去青樓,更不能去南風館,先帝極厭惡此事,故而對這方麵更是嚴打。
世子才任了金吾衛,按照先帝的規矩必定是要撤了官職。
而且還正在滿京城的貴女中挑選未來的妻子,清河王在是為數不多的實權宗室,未來會席爵的世子原本更吃香。
此事一出滿京城的適齡貴女們要不就是有未婚夫了,要不就是家中說年紀太小還想要留兩年,更有甚者說家中女兒與佛有緣,要帶發修行。
總之沒有一個想和清河王這支聯姻的。
清河王:…
清河王完全沒臉當這個宗正,直接向著皇帝請辭。
原本應該三辭三讓,但萬俟恪實在太討厭這個死老頭了,立馬就同意了清河王致仕的有些,惹得清河王老臉青一塊紅一塊。
萬俟恪不顧他的臉色,誰讓這老頭平時一進宮就罵他。
這也就算了,
最讓萬俟恪難以忍受的就是罰蘇渺跪祠堂。
渺渺身體弱,哪裏經得起死老頭的故意磋磨。
尤其是他那個孫子,更是惡心,總是用令人厭惡的眼神偷窺蘇渺。
蘇渺每每不厭其煩卻隻能讓錦衣衛偷偷套他麻袋打一頓,還得摁住萬俟恪不讓他發瘋。
誰讓清河王是宗室柱石,得罪了他就是得罪宗室,即使是蘇渺也得壓下這股氣。
蘇渺慢悠悠地喝茶,心想這次總算是逮到機會。
清河世子被錦衣衛帶走的時候還神誌不太清楚,隻顧著捂臉,後麵藥效過了就大喊大鬧說有人故意陷害他,他原本是去青樓的!
太醫去了診脈,沒發現任何用藥的痕跡,清河世子傻眼了。
然後就被暴怒清河王又狠狠抽了一頓,連夜拉著這個敗壞家門名聲的廢世子去了城郊的莊子。
藥麽自然是蘇渺下的,好不容易抓到清河世子落單的機會,他原本是想把他扔豬窩裏的。
但不知道哪裏來的人,也許是他自己覺醒了新愛好,總之,血滴子的人下完藥就發現他在南風館樂上了。
蘇渺聽著錦衣衛的上報唏噓,再惡心的猥瑣男直腸也是暖的。
蘇渺自然是睚眥必報,清河世子原本跟著蕭遙光曆練身上也有一份功勞,於是才讓這個廢物加入金吾衛。
可這個傻逼竟然敢用那麽下流惡心的視線看他,還想給他下藥,自然要給個教訓。
還有清河王,蘇渺冷笑一聲。
以為他不知道嗎,太後聯合宗室要壓皇帝一頭硬娶皇後,最先響應的就是清河王!
所以他一家還是快點去死吧。
君子報仇,十年不晚。
他是小人,他有仇就報。
他美滋滋的打開自己的小匣子,裏麵都是很貴重的寶石,珍珠,金子…這些可都是他的跑路的盤纏呀!
加上裴長君昨天給的銀票,不多不少夠蘇渺維持好幾輩子奢靡的生活。
昨日裴長君折返歸來,就是為了給他銀票。
蘇渺看裴長君瞬間順眼了起來,他隻是投了銀子進去,後麵鋪子莊子都是裴長君打理的,他隻需要躺著分紅就行。
裴長君這個會生錢的金疙瘩,蘇渺當然是用了還想繼續用。
對他來說,這可是很難得的評價。
想到裴長君離去時明顯不悅的神色,蘇渺又抿起了唇。
裴長君想要和蕭遙光爭個高下他是知道的,隻是首輔一位他不欲插手,既然他還生氣,那最近的髒活不給裴長君就是了。
蘇渺將玉扳指扔回匣子,枕著他的百寶箱美美入睡。
.
蕭府遠不如宮中平靜,接替上一任暗衛首領的暗衛叫徐老大,他小心翼翼地茶顏悅色,發現今日公子的心情實在不錯。
他端了杯茶放在公子身前,道:
“九千歲給世子下了藥,想把他扔在豬圈中,我們的人得了公子的吩咐,找了三個窮凶極惡的殺人犯…”
蕭遙光歎了口氣,感歎道:
“小乖真是心軟,隻是想折磨他一夜,殊不知他敢覬覦小乖就夠死千百次的了。”
徐老大:…
心軟…這是形容九千歲的嗎?
公子你濾鏡真大哎。
但上一任暗衛首領的前車之鑒還近在眼前,徐老大自然絲毫不敢評價九千歲的。
蕭遙光看著情報若有所思,徐老大試探性地開口,
“九千歲同公子是心有靈犀…”
蕭遙光具有壓迫感的視線落在徐老大身上,令他汗毛聳立,不知自己這個馬屁是不是拍到了馬腿上。
似乎過了許久,蕭遙光挪開冰冷的眼神說:“自然如此。”
徐老大:…公子你還真不謙虛啊。
“以後不許去監視小乖,他不喜歡。”
徐老大低頭應下,公子讓他們監視九千歲已有兩年,那時的他們還很單純,隻是因為公子監視這個奸佞是為了大昭。
沒成想…
光風霽月的公子才是最黑的。
徐老大心中淌淚,總感覺知道太多的人會死得很早!
.
幾位托孤重臣俱回到京城輔佐皇帝,幾方勢力也粉墨登場爭個高低,但此時都維持了一種詭異的平靜。
打破這場平靜的是一封原先無人在意的奏折。
裴長君手底下的人看到這封奏折時,隻是隨手扔開了,彈劾九千歲的奏折沒有一千也有一百,又沒什麽用。
不久後的將來卻令滿京城震驚,隻因在豫州竟然有流民集結成了叛軍四處作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