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什麽?”綠冬瞪著眼睛問。


    “叫……”皇妃也不知道該叫什麽,她隻是覺得這個應嫂嫂實在是叫的不順口。“……就叫我大家姐吧。”


    “啊?”綠冬聽了哭笑不得,這是哪門子的叫法?再說了她是應哥哥的老婆,可不得跟著叫她應嫂嫂嗎,這有什麽別扭的?


    “你以後有人的時候叫我應嫂嫂,就我們兩個人就叫我大家姐,這樣才顯得親嘛。”皇妃道。


    “難聽死了,我才不叫呢。”綠冬道。


    應皇子見她們兩個一下子變得這樣熟絡,又是高興,又有些好奇,看看這個,看看那個,問道:“你們倆個這是……”


    “是什麽?”綠冬一梗脖子道,“隻許你們倆好,不許我們好嗎?”


    應皇子笑著點頭,“允許,允許。”


    皇妃吃飽了,見外麵月色皎明,便起身出來。跨過門檻時,裙擺被絆住了,差一點摔倒。卻聽一聲“小心!”隨即一隻有力的大手把她扶住了。


    “謝謝。”皇妃吐了口氣,說道。抬頭才看見扶住她的竟是三皇子。三皇子起的急了,把椅子都帶到在地,人也傾斜著幾乎跌倒。可一隻手卻穩穩扶著皇妃。見皇妃站住了,才忙縮回手,隻點點頭,扶起椅子坐下。


    綠冬也跟了過來,問:“沒磕著哪裏吧?”


    皇妃搖搖頭。回頭看了三皇子一眼,見三皇子還是如往常一樣,麵無表情,視線低垂,沒人搭理他,他也不理會別人,如入無人之境。可皇妃卻忽然覺得,這是全世界最孤獨的一個人。


    酒足飯罷,已是月上中天。一群人便信步出來欣賞這月下山景。山裏晝夜溫差大,人們乍一出來,隻覺寒氣透人毛發冷,都不禁打起哆嗦來。卻見皇妃早穿著輕薄的棉襖,懷裏還給應皇子抱著一個。這才知道皇妃那一車的行李真不是白拉的。


    綠冬身上穿的也是皇妃的厚衣服,看到眾人皆在那裏打顫,心裏那個優越感。倒是應皇子,見大家都凍著,自己怎好去穿那件衣服,見身邊的白蓮花凍得瑟瑟發抖,便將棉襖隨手遞給了她。


    “奴家謝過皇子。皇子如此體恤奴家,真叫奴家……”白蓮花見應皇子單把衣服給自己,便覺臉上有光,嘴裏誠惶誠恐,一雙眼睛卻不無得意的看向皇妃。


    卻聽皇妃說道,“皇子你也真是粗心。人家……”皇妃已經是說白的嘴型了,又改口過來說道,“人家唐姑娘如此嬌小,你這衣服讓人家怎麽穿嘛。還是讓她穿我的吧。”


    “皇妃有心了。奴家怎敢穿皇妃的衣服。就這一件就好。”白蓮花說著就要過來拿皇妃手裏的衣服。


    “哦?”皇妃一伸手把衣服拿開,看著白蓮花道,“怎麽?不敢穿我的衣服,倒能穿皇子一個大男人的衣服,難道皇子的衣服穿起來比較暖和嗎?”


    白蓮花又羞又氣,滿臉通紅說不出話來。


    “我來穿這件!”綠冬過來拿過衣服,三下兩下就換上了,把脫下的衣服遞給白蓮花道“白姑娘,你要不嫌棄的話,就穿我這件吧。我也是剛剛穿上的。不髒的哦。”


    白蓮花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僵在那裏。還是封氏說道:“綠冬姑娘也是好意,你就穿著吧。”她這才接了過來。


    這時黃文氏也走了過來,抱著胳膊對皇妃說道:“還是皇妃想得周到,知道山裏冷,隻是也不提醒我們一聲。”


    “出門在外,要夏備冬衣,你們連這也不懂嗎?”皇妃道。


    皇妃生應皇子的氣。就從他身邊走開。可四周黑漆嘛烏的,又不敢走太遠,就在附近溜達。


    “那白姑娘果真不是什麽好人,還想穿應哥哥的衣服。真不知羞。”皇妃不用回頭就知道是綠冬跟了過來,這小家夥,一下成了她的跟屁蟲了。


    “你應哥哥要不給她,她能穿的著嗎!”皇妃說起來還是一肚子氣。這男人也不知道是不是真沒心沒肺,那白蓮花對她的敵意都那麽明顯了,而且還有過那麽一段故事,怎麽應皇子還看不出她的心機,還把衣服給她。


    “誰讓她要挨著應哥哥的。”綠冬為應皇子辯解道。


    “你應哥哥要是一個窮光蛋,你還會喜歡他嗎?”皇妃問綠冬。


    “你什麽意思?”綠冬警覺的問。


    “沒有。”皇妃一甩頭道,“我希望你們所有人喜歡皇子,都是因為他這個人,而不是因為別的。”


    “你把我說成什麽人了!”綠冬氣急道,“我才不跟那白一樣呢。”


    綠冬連姑娘二字都不願說,以示對白蓮花的輕蔑。


    “人家是唐好不好。”皇妃笑。


    這時聽見人群那邊像是在說什麽,便走了回去,站在後麵聽著。原來,此時一輪明月正緩緩升起,山間空氣清透,那明月真如玉盤掛在碧天,瑩瑩閃爍。給天地之間灑下朦朧的光亮。那李文亭是才子出身,見此便不由詠起詩來。他這一來,引得別人也動了雅興,四皇子便也跟著詠了一首。


    皇妃對這些詩呀詞的沒興趣,正欲走開。聽到應皇子說話了。她還沒聽過應皇子念詩呢,便不由的停住腳。


    “這月中之意,乃先天法象之規繩也。月至三十日,陽魂之金散盡,陰魄之水盈輪,故純黑而無光,乃曰晦。此時與日相交,在晦朔兩日之間,感陽光而有孕。至初三日一陽現,初八日二陽生,魄中魂半,其平如繩,故曰上弦。至今十五日,三陽備足,是以團圓,故曰望。至十六日一陰生,二十二日二陰生,此時魂中魄半,其平如繩,故曰下弦。至三十日三陰備足,亦當晦。”


    皇妃雖聽得稀裏糊塗,卻覺得應皇子所說如此高深玄妙,不由得又露出癡笑,滿眼都是崇拜的小星星,早把生氣丟在了腦後。


    這時聽見三皇子道,“皇兄此言雖當,隻說的是弦前屬陽,弦後屬陰,陰中陽半,得水之金;更不道水火相攙各有緣,全憑土母配如然。三家同會無爭競,水在長江月在天。”


    皇妃不由跟綠冬對視了一眼。心說原來這三皇子也是會說話的,不止會說話,還會念詩。


    “三哥哥從小就聰明好學,比別人都強呢。”綠冬看出了皇妃的意思,馬上說道。


    皇妃想逗逗綠冬,可看看她又沒有說。她沒看錯,這小屁孩兒不止有情有義,連看人的眼光都跟她一樣,是個可交之人。


    皇妃其實一直在回想三皇子扶住她的那個瞬間。真的是一瞬間,連在她身邊的應皇子都沒來得及反應,可隔著兩三個人的三皇子卻那麽迅疾的,以那麽別扭的姿勢扶住了她。——這是不是說明,他一直在暗暗的注意著自己的一舉一動?並且在她要摔倒的時候,那樣奮不顧身的出手相助?


    這想法讓皇妃心裏一陣煩亂,又像是溫暖,又有一種說不出的排斥。可卻又控製不住的想要去觀察三皇子。


    雖然此時草木初發,山中鳥獸俱還羸瘦。可既來了圍場,哪能隻是騎騎馬就回去的。第二天一早吃過早飯,男人們便又騎馬出發了。皇妃吃飽了肚子,換過衣服鞋子鞋子,也出發去爬山。紫玉要跟著她去,可剛走到山腳,就崴了腳。皇妃卻是身輕如燕,打發紫玉回去後,一個人身輕颯利的就上了山。


    好久沒有這樣痛快的感覺了。皇妃喘著粗氣,一邊往上爬,一邊欣賞著周圍的山景,隻覺心曠神怡。聽見後邊有腳步聲,她還以為跟著應皇子他們去打獵的綠冬半路又回來了。可覺得聲音不對,忙要回頭看。聽見一聲,“小心腳下!”才知道是三皇子。


    皇妃一腳上一腳下的站在原地,看著腳下的群山。好一會兒才回頭道:“好巧啊,三皇子。”


    三皇子看著皇妃嘴角那譏誚的微笑,知道她誤會了。可他生性木訥,一時張口結舌,卻不知怎樣解釋。


    “三皇子這也是爬山?”皇妃看著三皇子道,“還是有什麽別的事?”


    “不不……”三皇子忙擺手道,“我是……”


    “既然不是,那我就先走了。”皇妃說罷擺擺手,轉身就走。


    皇妃走得很快,一邊走,一邊恨自己花癡。明明是這樣一個猥瑣小人,自己還當他是好人,還拿他跟應皇子相比,覺得他內心孤獨!那是心裏陰暗好不好!


    一氣走到一個小山頭上,才停住腳,放眼四望,真是一覽眾山小,不覺長長舒一口氣。一回頭,看見三皇子也跟上來了,就在山的另一頭,手裏還拿著一根什麽東西做掩飾,好像他是在忙著什麽事情一樣。皇妃頓時心頭火起,大步向他走過去,就要發作。三皇子正一手扶著旗杆,一手撿著石頭,要把旗杆固定住。可要不是旗杆扶不住歪倒了,要不就是石頭放不好,總之顧得了這頭顧不了那頭,看見皇妃過來,忙道:“有勞皇嫂扶著些旗杆。”


    “你這是……?”皇妃狐疑的問道,並不伸手。


    “哦。”三皇子直起腰來說道,一張臉因為倒立憋得通紅。“皇兄他們打獵回來,會先在這裏匯合。分出先後名次。”


    皇妃這才知道他為什麽要立這旗杆了,原來是終點線。她扶著旗杆又問:“那為什麽不直接回住的地方呢?”


    “這裏地勢開闊,四麵八方皆可上山。”三皇子道。


    三皇子言簡意賅,但皇妃還是聽明白了。他們住的地方雖然比這裏地勢要低,可因在山腰,背後環山,上山隻有一條路徑。而且又是房舍又是馬圈,自然不如這裏方便。


    “你怎麽不去跟他們一起打獵呢?做這個隻需要幾個小廝就可以了?”皇妃問。


    “小廝都跟著拾撿獵物去了。”三皇子用石頭圈住了旗杆,又搖了搖,覺得穩當了,這才拍著手說道。


    “那你是哥哥,怎麽不讓四皇子來做這個呢。”皇妃忍不住又替他打起抱不平來。


    三皇子抿著嘴唇不說話。


    知道三皇子得在這裏等著打獵歸來的人們,給他們記錄先後順序,統計獵物多少。皇妃便也不去爬山了,找了個樹蔭下麵坐著,跟三皇子一起等著。三皇子依舊是話不多,隻是被皇妃問的急了,才回答幾句。皇妃已經知道了三皇子的身世,也憑著敏銳的洞察力,感覺到了他的消沉和無奈,或者,應該是無助,掌握不了自己的命運,不知道未來會何去何從的無助。便說道:“你看這天,這邊是晴空萬裏,那邊卻像是要下雨了,滿天的烏雲。”


    “山裏的天,孩童的臉。”三皇子咬著根樹棍兒,看著天色說道,“最是反複無常的。”


    “對呀。”皇妃笑道,“人人頭上都有一片天。被烏雲籠罩的人或許會覺得,自己怎麽這麽倒黴,別人都是陽光燦爛,就隻有自己看不到一點陽光。可是雲在動,太陽也不會隻待在一個地方。總會有雲開日出的時候。”


    三皇子先還以為皇妃隻是單純的在拿天氣做話題,可聽著聽著,嘴裏咬著的草棍兒不動了,回頭看著皇妃。


    皇妃卻不看他,隻微笑著看著天空,又說了一句:“總會有雲開日出的時候的。”


    那天,應皇子他們個個都是滿載而歸。皇妃幫著三皇子記著回來的人的先後順序,清理著獵物的數量,可卻再沒有和三皇子說過一句話。


    晚間,男人們在院外點起了篝火,烤著打回來的獵物。這是在圍場的最後一個夜晚,都想要盡情的享受。黃羊,麋鹿,在烤架上滋滋作響,可沒有幾個人去吃。打獵對於人們來說,更多的樂趣是那種獲得的快感,而不是享用獵物本身。皇妃剛清理過這些動物的屍體,此刻更是沒有一點食欲。她想看看三皇子是否也有同感,一回頭,卻見三皇子也正回過頭來看她,兩人視線交匯,三皇子倏然一笑,就像夜空中驟然綻放的禮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鎖煙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裏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裏音並收藏鎖煙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