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皇妃老睡著,越睡越糊塗。”
奶媽走的遠了,還回身說道。
不知道是吃藥犯困的緣故,還是如老話說的越吃越饞越睡越懶。她現在特別的能睡,常常和腦袋她們說著話呢,人就已經昏睡了過去,一覺能睡一兩個時辰。把剛開始的負罪感丟到了爪哇國去。好像她上輩子是個困死鬼,這輩子是來補覺來的。看的腦袋她們隻有羨慕的份兒。那時候雖然還沒有失眠一說,但老年人都說掙這一覺。就像腦袋的爺爺,都六七十歲的人了,還在地裏耕作,腦袋現在還記得爺爺那累的佝僂的身板兒,就隻有天黑上炕的時候才能舒展開來,呻吟一般說道:“老天爺呀!可算是掙下這一覺了。”那要依腦袋爺爺這麽說,皇妃這是掙下多少覺啊?
伺候著皇妃吃過藥睡下,腦袋便督促著丫頭們裏外收拾著。聽到外麵的丫頭通傳說皇子來了,忙丟下手裏的活計俯身拜倒。
“皇子!”
“都起來吧,”應皇子沉聲說道。並不看地下的丫頭們,徑直走到床前,看了看床上的皇妃,這才問一邊的腦袋,“皇妃今日怎麽樣?”
“皇妃好的很多了,今日都能坐起來了。”腦袋站起身來,先感激的瞥了眼皇子,這才說道。
應皇子俯視著熟睡的皇妃:“那怎麽還總是在睡覺?”
“哦,皇妃每日早上吃過藥後都會睡一兩個時辰。”腦袋忙道,“許是吃了藥以後犯困的緣故。”
“哦。”皇子隨口應了一聲,在床邊坐了下來。熟睡中的應皇妃臉上沒有了往日的那股戾氣,看起來柔和多了。雖然還是嘟著嘴眉頭微皺,可卻像個小孩子一般,沒有一點攻擊性。
皇子側轉頭,不動聲色的看了看皇妃的右耳耳垂背後。那裏有一粒很大的黑痣,像個耳洞一樣。以前同床共眠的時候,皇子每每夜裏睡不著,都會看著這粒痣出神。在他失焦的眼神中,這粒黑痣會漸漸放大,像一片黑霧,把他的視線所及全部籠罩。直到他像溺水似的,大口的喘息著,才能擺脫出來。
“皇妃還發脾氣嗎?”他咳了一聲,轉過頭問道。胸口仍感到一陣憋悶。
“皇妃,昨日還發了一通脾氣,可卻不像以前那般生氣。”紫玉道。
“因為何事啊?”應皇子問。
“皇妃自醒來以後就一直鬧著要吃西瓜。奴婢想著皇妃正在吃藥不能吃寒涼之物。便好言哄勸住了。可昨日又鬧騰起來。”
“西瓜?”
應皇子也頗感奇怪。此地嚴寒,一過八月便是入冬了,怎麽還想起來吃西瓜?
“是啊。皇妃自幼愛吃西瓜。沒想到病了這一場竟還沒忘。”腦袋道。
皇子問,“有沒有讓人過去告訴老夫人一聲?”
“老夫人每日都會打發人來問詢皇妃。一早還讓人過來說,老夫人知道皇妃好了很多了,本想親自過來,可這兩日有些咳嗽,怕風。讓我們好生伺候著,需要什麽隻管跟門上的人說。”腦袋說道。
“嗯。”皇子看著院外風塵不動的豔陽天,點了點頭。
他自然知道老夫人是怎麽想的。老夫人一向講究多,皇妃這死去活來不明不白的,老夫人怎麽會以身涉險。不過嘴上還是要說一些好聽的了。就像匆匆忙忙給他成親。明明是她老人家覺著身體不妙,想借著給他成親衝衝喜,再多活個幾年。嘴上卻說,能看著她的孫兒成家立業開枝散葉,她便是死也能瞑目了。
他對此倒是毫不在意。一來是已經習慣了。再者,自保是人的天性,連他這個被套在繩上的螞蚱還想蹦躂兩下,不願束手就擒呢。更何況是老夫人那般尊貴的人。
“奴婢想問問皇子,能否在天好的時候,讓皇妃出來曬曬太陽。或者做點什麽以消磨時間?皇妃老是喊悶……”
腦袋見皇子隻是出神,隻得又說了一遍。可在皇子抬起眼來的一瞬間,聲音卻不由的低了下去。
那日皇妃再次昏倒醒來,府裏的管家召她們問話,問皇妃怎麽又會昏倒。有應皇子吩咐,她們便照著說是皇妃自己昏倒的。管家雖是一臉不信,可見她們神色自若,不像是撒謊,便什麽也沒說就放她們回來了。回到屋裏,幾個人感念應皇子的寬厚仁義,腦袋更是幾乎落下淚來。私底下對幾個陪嫁丫頭說道:“皇子如此體恤,我們更需自重,不能仗著皇子的庇護忘乎所以。”
可皇子卻看著完全像沒那麽回事一樣,再見了還是那樣冷淡疏遠,跟往常一樣。
皇子隨便應了一聲,就轉身出來。
耳朵後麵有痣。確定是皇妃本人無疑了。心裏說不上是什麽感覺,好像略略有些失望,又好像本該是如此。皇妃去世曾多少讓他覺得有些解脫,但是現在,一切又都恢複如常了。
出了內院,也沒叫門上的人伺候,自去馬廄牽了匹馬出來,去往義王府。
人生如戲。皇子彼時雖然沒聽過這句話,可就已經知道他的身世比起再離奇的戲文來都毫不遜色。有過之而無不及。
他的生母叫蘇氏。是和義王下了三媒六聘之禮,就差拜堂成親的未過門兒的媳婦兒。那年逢著太後——也就是當今聖上的親娘——千秋聖誕,各王府和有品級的大臣府裏的女眷都奉旨入宮隨侍。蘇氏家裏也是名門望族,也得傳召,跟隨其母進宮。誰知怎的就和聖上搞到了一起,大了肚子。聖上可能還想著在秋後選秀女的時候把蘇氏收入宮中。可沒想到太後見蘇氏如此不守婦道,敢在她大壽之期跟聖上胡搞,便死活不允。說此女進宮必定穢亂後宮。其實是看蘇氏狐媚彪悍,怕進宮之後會危及她的侄女也就是聖上的正宮娘娘昭皇後的地位。並給聖上放話:要想讓她進宮,先送你老娘出宮。封建社會,最重視的便是孝道。尤其聖上貴為天子,更得做萬民的表率。所以不敢違拗,隻得將蘇氏連人帶肚母子兩個又歸還給了義王。義王便是因此被封的王,——‘義’王。成為了這天下第一的綠帽子王,盡人皆知。
皇子彼時尚未出生,隻是通過他們後來各自的口述,外界的傳言,再結合自己的分析,得知的以上經過。更何況這麽多年了,大家都把這當作了公開的事情,誰也不會刻意隱瞞。他也就知道的更加詳實,但大致經過就是這些。
義王深明大義,雖然受辱,卻表現大度。一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君要臣綠臣不得不綠的坦然,在朝堂上走動依舊昂首挺胸毫不在意。對應皇子這個野種更是視如己出,便是在蘇氏死後,也一直將皇子留在身邊。為了留住皇子還不惜跟蘇氏的胞兄蘇彬兄弟兩個翻臉。險些對簿公堂。而且在蘇氏死後,再沒有另娶,守著萬貫家財卻做了一輩子鰥夫,膝下無一男半女傳宗接代。隻一心一意守著應皇子,新建的豪華府邸,自己不住,給應皇子住。自己的老娘不跟著自己,跟著應皇子。銀子這些的更是可著皇子使。便是親爹怕也做不到的這些事情,義王這個後爹都做到了。
——他這個當兒子的應該感到很幸福才對。
既有聖上這個親爹的無上尊榮,又有義王這個後爹的無盡財富。親爹和後爹,地位和財富,他都有。自古都是有權的摟錢,有錢的買權。權和錢就像那魚和熊掌,人人都想兼而有之,可卻不能如願。可他呢,隻是隨隨便便一出生,就什麽都有了。
除了當今聖上,誰還能有他這樣的好命?
“哼!”
應皇子短促的笑了一聲。清俊的臉上表情一時有些扭曲,又帶著一種說不出的悲涼。
路過的行人都翹首注目著這個騎著高頭大馬的貴公子,腳下不自覺的往路邊避了避。
如果可以,他願意跟這街上的任何一個人交換身份,不管他是瘋子傻子還是苦力乞丐。
“皇子!”有個聲音在身後傳來,把他從紛亂的思緒中拉了回來。皇子回身一看,是府裏的小廝小麻花。
“你怎麽來了?”他問。
“我正在門口等撒子哥,看見皇子牽馬出來,知道你是要來義王府裏,便跟著來了。”小家夥眨著機靈的大眼睛,甕聲翁氣的說道。說完又問,“皇子你是要去義王府吧?走錯路了。”
皇子抬頭一看,可不是走錯了嗎,光顧著胡思亂想,差點從另一條路上去了。趕緊一收韁繩,掉轉馬頭。
“撒子回去了嗎?”他問。
“我走的時候還沒呢。估計這會兒該回去了吧?他每日都是這個時候回來的。”小麻花道。
“你也回去吧。”皇子對小麻花說道,“這前麵便是義王府了。不用跟著了。”
“皇子等等!我還是跟你一起去吧!”小麻花說著打馬追了上去。
義王府是多年的老宅了。初建之時,朝歌還隻是蜷縮在護城河內的一座小小城郭,這條老街也是朝歌之中最為繁華的街道。義王祖上世代經商,據說這一街之中有一大半的產業都是他家的。祖宅便也建在此處。隨著時間推移,城區擴建,此地已經不再如先前那樣繁華,但義王念舊,仍是居於此處。
此時正是中午,街道兩邊擠滿了擺攤兒的小販,一個個扯著嗓子吆喝著,路上也是人流熙攘。主仆兩個好不容易才穿過街道,來到後麵的住宅區。這裏先前居住的都是一些商賈之流,有錢人家。府宅無不建的高大巍峨,極盡華麗。現在雖然看著有些破敗了,可細看仍能看出屬於老宅的那獨有的氣派。尤其是義王府,門口的白玉獅子,門楣上那金匾提額,都在顯示著主人不凡的實力。
應皇子把韁繩丟給小麻花,自己從開著的偏門進去,一邊問門上的門子:“義父可是在書房?”
“是啊,皇子。老爺一上午都在書房沒有出來。連午飯都是叫人送進去吃的。”沒等門子開口,義王府的管家徐福正好出來,迎過來接口說道。
徐管家也五十多歲了,可看起來還是跟他小時候一樣。精壯的身體挺的筆直,一張圓盤大臉紅光滿麵,隻是唇邊蓄起了密密的青須。
“小的正還想著要不要進去看看呢,正好,皇子來了。”徐福滿麵堆笑,一直微微躬腰,側身麵對著皇子,亦步亦趨的說道。
“那就有勞徐管家通傳一聲吧?”皇子語氣輕鬆的說道。任誰也不會從中睽出他此刻的真實情緒。——在這府裏生活多年,他已習慣將麵上的表情和內心的情緒分離開來,互不相擾。
“皇子稍等。”徐福又一躬身,緊走幾步,走到了前麵。
皇子略停了停,放眼望了望周遭熟悉的景物。一切還都是老樣子。什麽都沒變。跟他小時候看到的一模一樣。他的眼中似乎又看見了那個小男孩兒,一個人跌跌撞撞的在院中的假山上玩耍。一個矮胖的婆子衝了過來,咬牙切齒的罵道:“說了多少回了,不讓你來前麵亂跑,你還敢不聽!再讓你不聽話!再讓你不聽話!”那婆子說著,揚起手就在男孩兒屁股上狠拍了幾下。男孩兒哇的大哭起來,那婆子一見他哭,手下越發加重了力道,男孩兒直哭的聲嘶力竭。這是尚沒有胡子的徐福走了過來,皺著眉道:“行了行了!快把他弄回後院去,老爺一會兒該回來了,別讓老爺看見他。”說著嫌惡的看了一眼男孩兒:“一天起來就知道嚎喪!”
皇子看著假山輕輕的笑了。那笑容清冷而飄忽,帶著百歲老人一般的悲憫慈愛,倏忽消失不見。
“皇子,老爺叫你進去呢。”徐福匆匆出來說道。正看見皇子收起笑容,便也笑著問道:“皇子看見什麽了這樣好笑?”
“沒有什麽。”皇子頭也不回的說道,“隻是想起了兒時的事情。”
徐福臉上的笑容頓時僵住了。
奶媽走的遠了,還回身說道。
不知道是吃藥犯困的緣故,還是如老話說的越吃越饞越睡越懶。她現在特別的能睡,常常和腦袋她們說著話呢,人就已經昏睡了過去,一覺能睡一兩個時辰。把剛開始的負罪感丟到了爪哇國去。好像她上輩子是個困死鬼,這輩子是來補覺來的。看的腦袋她們隻有羨慕的份兒。那時候雖然還沒有失眠一說,但老年人都說掙這一覺。就像腦袋的爺爺,都六七十歲的人了,還在地裏耕作,腦袋現在還記得爺爺那累的佝僂的身板兒,就隻有天黑上炕的時候才能舒展開來,呻吟一般說道:“老天爺呀!可算是掙下這一覺了。”那要依腦袋爺爺這麽說,皇妃這是掙下多少覺啊?
伺候著皇妃吃過藥睡下,腦袋便督促著丫頭們裏外收拾著。聽到外麵的丫頭通傳說皇子來了,忙丟下手裏的活計俯身拜倒。
“皇子!”
“都起來吧,”應皇子沉聲說道。並不看地下的丫頭們,徑直走到床前,看了看床上的皇妃,這才問一邊的腦袋,“皇妃今日怎麽樣?”
“皇妃好的很多了,今日都能坐起來了。”腦袋站起身來,先感激的瞥了眼皇子,這才說道。
應皇子俯視著熟睡的皇妃:“那怎麽還總是在睡覺?”
“哦,皇妃每日早上吃過藥後都會睡一兩個時辰。”腦袋忙道,“許是吃了藥以後犯困的緣故。”
“哦。”皇子隨口應了一聲,在床邊坐了下來。熟睡中的應皇妃臉上沒有了往日的那股戾氣,看起來柔和多了。雖然還是嘟著嘴眉頭微皺,可卻像個小孩子一般,沒有一點攻擊性。
皇子側轉頭,不動聲色的看了看皇妃的右耳耳垂背後。那裏有一粒很大的黑痣,像個耳洞一樣。以前同床共眠的時候,皇子每每夜裏睡不著,都會看著這粒痣出神。在他失焦的眼神中,這粒黑痣會漸漸放大,像一片黑霧,把他的視線所及全部籠罩。直到他像溺水似的,大口的喘息著,才能擺脫出來。
“皇妃還發脾氣嗎?”他咳了一聲,轉過頭問道。胸口仍感到一陣憋悶。
“皇妃,昨日還發了一通脾氣,可卻不像以前那般生氣。”紫玉道。
“因為何事啊?”應皇子問。
“皇妃自醒來以後就一直鬧著要吃西瓜。奴婢想著皇妃正在吃藥不能吃寒涼之物。便好言哄勸住了。可昨日又鬧騰起來。”
“西瓜?”
應皇子也頗感奇怪。此地嚴寒,一過八月便是入冬了,怎麽還想起來吃西瓜?
“是啊。皇妃自幼愛吃西瓜。沒想到病了這一場竟還沒忘。”腦袋道。
皇子問,“有沒有讓人過去告訴老夫人一聲?”
“老夫人每日都會打發人來問詢皇妃。一早還讓人過來說,老夫人知道皇妃好了很多了,本想親自過來,可這兩日有些咳嗽,怕風。讓我們好生伺候著,需要什麽隻管跟門上的人說。”腦袋說道。
“嗯。”皇子看著院外風塵不動的豔陽天,點了點頭。
他自然知道老夫人是怎麽想的。老夫人一向講究多,皇妃這死去活來不明不白的,老夫人怎麽會以身涉險。不過嘴上還是要說一些好聽的了。就像匆匆忙忙給他成親。明明是她老人家覺著身體不妙,想借著給他成親衝衝喜,再多活個幾年。嘴上卻說,能看著她的孫兒成家立業開枝散葉,她便是死也能瞑目了。
他對此倒是毫不在意。一來是已經習慣了。再者,自保是人的天性,連他這個被套在繩上的螞蚱還想蹦躂兩下,不願束手就擒呢。更何況是老夫人那般尊貴的人。
“奴婢想問問皇子,能否在天好的時候,讓皇妃出來曬曬太陽。或者做點什麽以消磨時間?皇妃老是喊悶……”
腦袋見皇子隻是出神,隻得又說了一遍。可在皇子抬起眼來的一瞬間,聲音卻不由的低了下去。
那日皇妃再次昏倒醒來,府裏的管家召她們問話,問皇妃怎麽又會昏倒。有應皇子吩咐,她們便照著說是皇妃自己昏倒的。管家雖是一臉不信,可見她們神色自若,不像是撒謊,便什麽也沒說就放她們回來了。回到屋裏,幾個人感念應皇子的寬厚仁義,腦袋更是幾乎落下淚來。私底下對幾個陪嫁丫頭說道:“皇子如此體恤,我們更需自重,不能仗著皇子的庇護忘乎所以。”
可皇子卻看著完全像沒那麽回事一樣,再見了還是那樣冷淡疏遠,跟往常一樣。
皇子隨便應了一聲,就轉身出來。
耳朵後麵有痣。確定是皇妃本人無疑了。心裏說不上是什麽感覺,好像略略有些失望,又好像本該是如此。皇妃去世曾多少讓他覺得有些解脫,但是現在,一切又都恢複如常了。
出了內院,也沒叫門上的人伺候,自去馬廄牽了匹馬出來,去往義王府。
人生如戲。皇子彼時雖然沒聽過這句話,可就已經知道他的身世比起再離奇的戲文來都毫不遜色。有過之而無不及。
他的生母叫蘇氏。是和義王下了三媒六聘之禮,就差拜堂成親的未過門兒的媳婦兒。那年逢著太後——也就是當今聖上的親娘——千秋聖誕,各王府和有品級的大臣府裏的女眷都奉旨入宮隨侍。蘇氏家裏也是名門望族,也得傳召,跟隨其母進宮。誰知怎的就和聖上搞到了一起,大了肚子。聖上可能還想著在秋後選秀女的時候把蘇氏收入宮中。可沒想到太後見蘇氏如此不守婦道,敢在她大壽之期跟聖上胡搞,便死活不允。說此女進宮必定穢亂後宮。其實是看蘇氏狐媚彪悍,怕進宮之後會危及她的侄女也就是聖上的正宮娘娘昭皇後的地位。並給聖上放話:要想讓她進宮,先送你老娘出宮。封建社會,最重視的便是孝道。尤其聖上貴為天子,更得做萬民的表率。所以不敢違拗,隻得將蘇氏連人帶肚母子兩個又歸還給了義王。義王便是因此被封的王,——‘義’王。成為了這天下第一的綠帽子王,盡人皆知。
皇子彼時尚未出生,隻是通過他們後來各自的口述,外界的傳言,再結合自己的分析,得知的以上經過。更何況這麽多年了,大家都把這當作了公開的事情,誰也不會刻意隱瞞。他也就知道的更加詳實,但大致經過就是這些。
義王深明大義,雖然受辱,卻表現大度。一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君要臣綠臣不得不綠的坦然,在朝堂上走動依舊昂首挺胸毫不在意。對應皇子這個野種更是視如己出,便是在蘇氏死後,也一直將皇子留在身邊。為了留住皇子還不惜跟蘇氏的胞兄蘇彬兄弟兩個翻臉。險些對簿公堂。而且在蘇氏死後,再沒有另娶,守著萬貫家財卻做了一輩子鰥夫,膝下無一男半女傳宗接代。隻一心一意守著應皇子,新建的豪華府邸,自己不住,給應皇子住。自己的老娘不跟著自己,跟著應皇子。銀子這些的更是可著皇子使。便是親爹怕也做不到的這些事情,義王這個後爹都做到了。
——他這個當兒子的應該感到很幸福才對。
既有聖上這個親爹的無上尊榮,又有義王這個後爹的無盡財富。親爹和後爹,地位和財富,他都有。自古都是有權的摟錢,有錢的買權。權和錢就像那魚和熊掌,人人都想兼而有之,可卻不能如願。可他呢,隻是隨隨便便一出生,就什麽都有了。
除了當今聖上,誰還能有他這樣的好命?
“哼!”
應皇子短促的笑了一聲。清俊的臉上表情一時有些扭曲,又帶著一種說不出的悲涼。
路過的行人都翹首注目著這個騎著高頭大馬的貴公子,腳下不自覺的往路邊避了避。
如果可以,他願意跟這街上的任何一個人交換身份,不管他是瘋子傻子還是苦力乞丐。
“皇子!”有個聲音在身後傳來,把他從紛亂的思緒中拉了回來。皇子回身一看,是府裏的小廝小麻花。
“你怎麽來了?”他問。
“我正在門口等撒子哥,看見皇子牽馬出來,知道你是要來義王府裏,便跟著來了。”小家夥眨著機靈的大眼睛,甕聲翁氣的說道。說完又問,“皇子你是要去義王府吧?走錯路了。”
皇子抬頭一看,可不是走錯了嗎,光顧著胡思亂想,差點從另一條路上去了。趕緊一收韁繩,掉轉馬頭。
“撒子回去了嗎?”他問。
“我走的時候還沒呢。估計這會兒該回去了吧?他每日都是這個時候回來的。”小麻花道。
“你也回去吧。”皇子對小麻花說道,“這前麵便是義王府了。不用跟著了。”
“皇子等等!我還是跟你一起去吧!”小麻花說著打馬追了上去。
義王府是多年的老宅了。初建之時,朝歌還隻是蜷縮在護城河內的一座小小城郭,這條老街也是朝歌之中最為繁華的街道。義王祖上世代經商,據說這一街之中有一大半的產業都是他家的。祖宅便也建在此處。隨著時間推移,城區擴建,此地已經不再如先前那樣繁華,但義王念舊,仍是居於此處。
此時正是中午,街道兩邊擠滿了擺攤兒的小販,一個個扯著嗓子吆喝著,路上也是人流熙攘。主仆兩個好不容易才穿過街道,來到後麵的住宅區。這裏先前居住的都是一些商賈之流,有錢人家。府宅無不建的高大巍峨,極盡華麗。現在雖然看著有些破敗了,可細看仍能看出屬於老宅的那獨有的氣派。尤其是義王府,門口的白玉獅子,門楣上那金匾提額,都在顯示著主人不凡的實力。
應皇子把韁繩丟給小麻花,自己從開著的偏門進去,一邊問門上的門子:“義父可是在書房?”
“是啊,皇子。老爺一上午都在書房沒有出來。連午飯都是叫人送進去吃的。”沒等門子開口,義王府的管家徐福正好出來,迎過來接口說道。
徐管家也五十多歲了,可看起來還是跟他小時候一樣。精壯的身體挺的筆直,一張圓盤大臉紅光滿麵,隻是唇邊蓄起了密密的青須。
“小的正還想著要不要進去看看呢,正好,皇子來了。”徐福滿麵堆笑,一直微微躬腰,側身麵對著皇子,亦步亦趨的說道。
“那就有勞徐管家通傳一聲吧?”皇子語氣輕鬆的說道。任誰也不會從中睽出他此刻的真實情緒。——在這府裏生活多年,他已習慣將麵上的表情和內心的情緒分離開來,互不相擾。
“皇子稍等。”徐福又一躬身,緊走幾步,走到了前麵。
皇子略停了停,放眼望了望周遭熟悉的景物。一切還都是老樣子。什麽都沒變。跟他小時候看到的一模一樣。他的眼中似乎又看見了那個小男孩兒,一個人跌跌撞撞的在院中的假山上玩耍。一個矮胖的婆子衝了過來,咬牙切齒的罵道:“說了多少回了,不讓你來前麵亂跑,你還敢不聽!再讓你不聽話!再讓你不聽話!”那婆子說著,揚起手就在男孩兒屁股上狠拍了幾下。男孩兒哇的大哭起來,那婆子一見他哭,手下越發加重了力道,男孩兒直哭的聲嘶力竭。這是尚沒有胡子的徐福走了過來,皺著眉道:“行了行了!快把他弄回後院去,老爺一會兒該回來了,別讓老爺看見他。”說著嫌惡的看了一眼男孩兒:“一天起來就知道嚎喪!”
皇子看著假山輕輕的笑了。那笑容清冷而飄忽,帶著百歲老人一般的悲憫慈愛,倏忽消失不見。
“皇子,老爺叫你進去呢。”徐福匆匆出來說道。正看見皇子收起笑容,便也笑著問道:“皇子看見什麽了這樣好笑?”
“沒有什麽。”皇子頭也不回的說道,“隻是想起了兒時的事情。”
徐福臉上的笑容頓時僵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