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的三方勢力打的熱鬧,大宋的邊軍看的也是一頭霧水。
以前是金軍和揚威軍齊頭並進,一起欺負遼國,大宋在看戲。
不久之前是揚威軍以一挑二,四處出兵,同時進攻金國和遼國,接連攻城掠地,擴大地盤,劫掠人口。
之後金國企圖扳回麵子,派兵反擊,進攻揚威軍的地盤,卻在一座座城池之下損兵折將,被揚威軍的火炮、炸藥包打的毫無脾氣。
遼國原本還想和金國談判,暫緩戰鬥,一致對外,共同對付揚威軍,可金國卻並沒有答應。
此時,揚威軍已經停止對金國的進攻,在與金國接壤的土地上以防守為主,守的無懈可擊,轉而重點進攻遼國的土地。
金軍在揚威軍各處城池下吃了敗仗,最後發現還是遼國的地盤更好打,便轉過頭繼續瓜分遼國的土地。
當這場混戰持續了一個多月之後,揚威軍已經占領了遼國南部大部分區域,遼國的國土麵積縮小到了不足原來的1\/4,金國雖然被揚威軍攻陷了一些城池,把戰線往北推移了不少,但金國又在遼國占領了更多的土地。
最終的結果,揚威軍的地盤翻了一倍有餘,成為了這場混戰最大的贏家。
金國雖然吃了一些小虧,可也在遼國那邊把吃的虧又補了回來。
最終,隻有遼國受傷的結果達成。
原本,三方的態勢還是遼國占據著地盤和人口優勢,金國其次,揚威軍底盤最小。
經過這一場戰鬥之後,形勢就完全逆轉了。
如今的揚威軍,已經是北方最大的勢力,金國仍舊是老二,遼國反而成了最小的。
此時,金國已經暫停了戰爭,開始消化占領的土地。遼國也在拚盡最後的力量,苟延殘喘。
並且,已經有不少遼國的貴族,開始私底下與揚威軍接觸,準備提前跳槽。
而此時的揚威軍,也開始把重點放在西進的魯達軍上。
如今,遼國的中京被揚威軍和金軍三麵包圍,岌岌可危,隻能不斷的從西方調集兵力進京防守,這也導致了遼國西部地區各處城市防守空虛。
當魯達和史進帶兵進入遼國西部之後,幾乎是沒費什麽功夫,就占據了數州之地,隨後就開始按部就班,穩紮穩打,一路直奔遼國的西京。
當察覺到不對的大宋朝,也想要趁機北上進攻遼國,分上一杯羹的時候,揚威軍的人馬已經占據了大同府,與大宋的西軍對峙了起來。
與此同時,析津府中。
陸誠將家眷全部安頓好之後,特意和趙玉盤單獨相處。
此時的趙玉盤,正帶著三個月大的女兒在後花園裏曬太陽。
“玉盤,在這裏可還適應?”
“還行吧,不如陸家莊待的舒服。”
“再等等吧,等過兩年,我們說不定就可以重回陸家莊了。玉盤,委屈你了,這兩年可能都無法返回汴京,去見你的父皇和母後了。”
“嗯,有女兒陪著我就夠了。隻可惜,沒能給官人生個兒子。”
“著什麽急?你還年輕,我也年輕。你看看金蓮,最開始不也是生了個女兒?現在兒子都生了倆了。這一路辛苦了,最近先養好身體,也不要多想。”
安慰了幾句之後,趙玉盤猶豫了一番之後,開口問道:“官人,若是…若是你又一日攻入汴京城,會如何對待我父皇?”
“嶽父大人其實並不適合做皇帝,不過,他做個書畫家,還是很合適的。放心吧,即便是隻看在你的麵子上,我也不會為難你的親人。”
“嗯~官人去忙吧,玉盤會照顧好自己的。”
如今的鄆城縣陸家莊,已經基本被搬空了,除了一些故土難離的老人,就連那些莊戶、百姓,也都陸陸續續的轉移。
與此同時,汴京城禦香樓裏的李師師和趙元奴,也在某天晚上突然離奇消失……
政和八年末,宋徽宗也不知道是不是閑的無聊,把自己的年號兒又給改了,於是,政和八年又變成了重和元年。
重和二年(公元1119年)春,或許是因為陸誠的影響,大宋境內各地也提前爆發了起義,淮西王慶,河北田虎,山東宋江,江南方臘,紛紛豎起反旗,攻城掠地,被大宋朝廷稱為四大寇。
在這四大寇中,山東宋江並沒有侵占州縣,僅在梁山泊一帶割據一方。其餘三股勢力迅速擴張,攻占州縣,擴充兵馬,聲勢越來越大。
宋徽宗原本還在考慮要不要派兵北上,這下子根本不用考慮了,後院兒都起火了,隻能先平定盜匪。
隻是,大宋的八十萬禁軍早已腐朽不堪,各地的廂軍完全沒有戰力,一時間竟然對付不了那些造反的匪寇。
如今,大宋朝最精銳的兵馬隻有西軍和後來編練的新軍。
西軍還要在西北防備西夏和揚威軍,自然不可能輕易調動。
於是,關勝、盧俊義等人帶領的新軍,就成了救火隊員,四處征戰。
但這新軍乃是出自陸誠之手,宋徽宗多少有些懷疑,再加上高俅等人在背後使絆子,克扣糧餉,拖慢進度,導致新軍發揮不出全部的戰力。
在征討宋江之時,五萬新軍原本占據著絕對的優勢,卻因糧草不足,指揮不當,被梁山兵馬偷襲。
最後,高俅等人企圖把一切罪責都推到關勝、秦明、盧俊義等人身上,趁機將這幾員將領鏟除,並安排自己人上位,好徹底掌控這支訓練有素的軍隊。
隻是,就在關勝、秦明、盧俊義等人被問罪下獄之後,突然冒出來一批人馬,將這幾人安全救走。
並且,在這五萬新軍之中,還有一些中下層將領帶兵叛逃,之後化整為零,消失不見。
大半個月後,析津府中。
陸誠微笑著走向關勝、秦明、盧俊義、花榮等人:“幾位,都是因為陸某,讓你們受苦了。你們若不是被陸某舉薦,也不至於落到今日這般下場。”
“將軍切莫如此,都是那高俅等人嫉妒將軍,且沒有容人之量。我們在他們手下做事,真是處處受製,還不如趁早離開。今日能來到將軍手下,我等必將盡心竭力,報效將軍大恩!”
“不必多禮,既然來了這裏,都是自家兄弟。我這裏也正是用人之際,定會讓你們有機會建功立業,封妻蔭子。你們一路車馬勞頓,先下去休息一晚,明日一早,我會給你們安排新的工作。”
“謝將軍!”
秦明是一個不錯的先鋒大將,關勝更是有勇有謀,可以坐鎮一方。盧俊義本領也不差,武藝更是不用多說。就連那盧俊義身邊的燕青,也是一個心思機巧,很有遠見的人才……
以前是金軍和揚威軍齊頭並進,一起欺負遼國,大宋在看戲。
不久之前是揚威軍以一挑二,四處出兵,同時進攻金國和遼國,接連攻城掠地,擴大地盤,劫掠人口。
之後金國企圖扳回麵子,派兵反擊,進攻揚威軍的地盤,卻在一座座城池之下損兵折將,被揚威軍的火炮、炸藥包打的毫無脾氣。
遼國原本還想和金國談判,暫緩戰鬥,一致對外,共同對付揚威軍,可金國卻並沒有答應。
此時,揚威軍已經停止對金國的進攻,在與金國接壤的土地上以防守為主,守的無懈可擊,轉而重點進攻遼國的土地。
金軍在揚威軍各處城池下吃了敗仗,最後發現還是遼國的地盤更好打,便轉過頭繼續瓜分遼國的土地。
當這場混戰持續了一個多月之後,揚威軍已經占領了遼國南部大部分區域,遼國的國土麵積縮小到了不足原來的1\/4,金國雖然被揚威軍攻陷了一些城池,把戰線往北推移了不少,但金國又在遼國占領了更多的土地。
最終的結果,揚威軍的地盤翻了一倍有餘,成為了這場混戰最大的贏家。
金國雖然吃了一些小虧,可也在遼國那邊把吃的虧又補了回來。
最終,隻有遼國受傷的結果達成。
原本,三方的態勢還是遼國占據著地盤和人口優勢,金國其次,揚威軍底盤最小。
經過這一場戰鬥之後,形勢就完全逆轉了。
如今的揚威軍,已經是北方最大的勢力,金國仍舊是老二,遼國反而成了最小的。
此時,金國已經暫停了戰爭,開始消化占領的土地。遼國也在拚盡最後的力量,苟延殘喘。
並且,已經有不少遼國的貴族,開始私底下與揚威軍接觸,準備提前跳槽。
而此時的揚威軍,也開始把重點放在西進的魯達軍上。
如今,遼國的中京被揚威軍和金軍三麵包圍,岌岌可危,隻能不斷的從西方調集兵力進京防守,這也導致了遼國西部地區各處城市防守空虛。
當魯達和史進帶兵進入遼國西部之後,幾乎是沒費什麽功夫,就占據了數州之地,隨後就開始按部就班,穩紮穩打,一路直奔遼國的西京。
當察覺到不對的大宋朝,也想要趁機北上進攻遼國,分上一杯羹的時候,揚威軍的人馬已經占據了大同府,與大宋的西軍對峙了起來。
與此同時,析津府中。
陸誠將家眷全部安頓好之後,特意和趙玉盤單獨相處。
此時的趙玉盤,正帶著三個月大的女兒在後花園裏曬太陽。
“玉盤,在這裏可還適應?”
“還行吧,不如陸家莊待的舒服。”
“再等等吧,等過兩年,我們說不定就可以重回陸家莊了。玉盤,委屈你了,這兩年可能都無法返回汴京,去見你的父皇和母後了。”
“嗯,有女兒陪著我就夠了。隻可惜,沒能給官人生個兒子。”
“著什麽急?你還年輕,我也年輕。你看看金蓮,最開始不也是生了個女兒?現在兒子都生了倆了。這一路辛苦了,最近先養好身體,也不要多想。”
安慰了幾句之後,趙玉盤猶豫了一番之後,開口問道:“官人,若是…若是你又一日攻入汴京城,會如何對待我父皇?”
“嶽父大人其實並不適合做皇帝,不過,他做個書畫家,還是很合適的。放心吧,即便是隻看在你的麵子上,我也不會為難你的親人。”
“嗯~官人去忙吧,玉盤會照顧好自己的。”
如今的鄆城縣陸家莊,已經基本被搬空了,除了一些故土難離的老人,就連那些莊戶、百姓,也都陸陸續續的轉移。
與此同時,汴京城禦香樓裏的李師師和趙元奴,也在某天晚上突然離奇消失……
政和八年末,宋徽宗也不知道是不是閑的無聊,把自己的年號兒又給改了,於是,政和八年又變成了重和元年。
重和二年(公元1119年)春,或許是因為陸誠的影響,大宋境內各地也提前爆發了起義,淮西王慶,河北田虎,山東宋江,江南方臘,紛紛豎起反旗,攻城掠地,被大宋朝廷稱為四大寇。
在這四大寇中,山東宋江並沒有侵占州縣,僅在梁山泊一帶割據一方。其餘三股勢力迅速擴張,攻占州縣,擴充兵馬,聲勢越來越大。
宋徽宗原本還在考慮要不要派兵北上,這下子根本不用考慮了,後院兒都起火了,隻能先平定盜匪。
隻是,大宋的八十萬禁軍早已腐朽不堪,各地的廂軍完全沒有戰力,一時間竟然對付不了那些造反的匪寇。
如今,大宋朝最精銳的兵馬隻有西軍和後來編練的新軍。
西軍還要在西北防備西夏和揚威軍,自然不可能輕易調動。
於是,關勝、盧俊義等人帶領的新軍,就成了救火隊員,四處征戰。
但這新軍乃是出自陸誠之手,宋徽宗多少有些懷疑,再加上高俅等人在背後使絆子,克扣糧餉,拖慢進度,導致新軍發揮不出全部的戰力。
在征討宋江之時,五萬新軍原本占據著絕對的優勢,卻因糧草不足,指揮不當,被梁山兵馬偷襲。
最後,高俅等人企圖把一切罪責都推到關勝、秦明、盧俊義等人身上,趁機將這幾員將領鏟除,並安排自己人上位,好徹底掌控這支訓練有素的軍隊。
隻是,就在關勝、秦明、盧俊義等人被問罪下獄之後,突然冒出來一批人馬,將這幾人安全救走。
並且,在這五萬新軍之中,還有一些中下層將領帶兵叛逃,之後化整為零,消失不見。
大半個月後,析津府中。
陸誠微笑著走向關勝、秦明、盧俊義、花榮等人:“幾位,都是因為陸某,讓你們受苦了。你們若不是被陸某舉薦,也不至於落到今日這般下場。”
“將軍切莫如此,都是那高俅等人嫉妒將軍,且沒有容人之量。我們在他們手下做事,真是處處受製,還不如趁早離開。今日能來到將軍手下,我等必將盡心竭力,報效將軍大恩!”
“不必多禮,既然來了這裏,都是自家兄弟。我這裏也正是用人之際,定會讓你們有機會建功立業,封妻蔭子。你們一路車馬勞頓,先下去休息一晚,明日一早,我會給你們安排新的工作。”
“謝將軍!”
秦明是一個不錯的先鋒大將,關勝更是有勇有謀,可以坐鎮一方。盧俊義本領也不差,武藝更是不用多說。就連那盧俊義身邊的燕青,也是一個心思機巧,很有遠見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