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1章 投資未來的韓國財閥
重回1958,打造世紀豪門 作者:水下野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1000多?第三,那日本現在最大的院線,有多少電影院?”楊文東反問道;
鄒紋懷道:“排名第一的是鬆竹株式會社,在日本一共有差不多2000座院線,基本上占了日本市場的20%。”
“日本一共有一萬院線?”楊文東驚訝問道。
鄒紋懷道:“對,這些也是算上了一些城鎮的小型電影院,日本擁有差不多一億人口,平均差不多一萬人一間電影院;
香港那邊400萬人口,也有超過200家院線,比例方麵雖然差一點,但考慮到日本有很多小城鎮、經濟也更發達,對比起來也就差不多了。”
“嗯,倒也對。”楊文東點點頭;
這個時代的電影院與前世內地還是不一樣的,前世是不可能平均一兩萬人一間電影院的,但現在卻有可能;
一方麵現在的電影院都是一間電影院一個屏幕,規模小,前世內地則是平均十幾個,規模大多了;另一方麵娛樂手段不一樣,這個時代,除了電視劇,電影幾乎就是唯一娛樂了,所以很多人沒事就會想著去電影院。
鄒紋懷接著道:“楊生,目前想要快速擴大規模,繼續收購小型院線就是最佳的方法,所以我準備繼續收購,至少要將我們的院線數量提升到1500家左右。”
“東南亞我們現在有多少院線?”楊文東又問。
鄒紋懷道:“差不多800家,那邊倒是可以自己建,可因為城市內部勢力繁雜,特大城市建完後,進入其他城市我們就得要謹慎一點,與當地人合作,所以進度慢了點。”
不同國家要有不同的投資策略,日本這種已經發展很好的國家,人群周圍都已經建了院線,自己再去建那就是惡性競爭,且大概率討不了好,所以適合收購現有電影院;
東南亞那邊就反過來了,人群居住處周圍沒有院線,加上地價便宜,自己投資就最合適了。
隻是東南亞這種地方太亂,特別是中小型城市,魚龍混雜,強龍過去也得與地頭蛇合作,這自然就拖慢了進度。
“嗯,能這樣已經很不錯了,。”楊文東點點頭道:“那行,既然我們本身就準備在日本大規模投資物業,你就繼續收購院線吧;
不過最方便的還是收購其他大型院線公司,這方麵與鬆竹、東寶商量過嗎?”
鄒紋懷道:“商量過了,但這些電影公司背後也都有大財團,根本不差這點錢,所以都不願意收購,這些院線的背後其實也是掌控娛樂公司的。”
“倒是跟美國不一樣了。”楊文東笑了笑,道:“那就這樣吧,我們香港電影如今在日本怎麽樣?”
香港電影,可不僅僅是在東南亞爆火,在日韓甚至中東如今都有了一些成績了,特別是李曉龍,就是一個全球巨星,在很多地方的知名度,比美國其他明星強多了;
這也是為什麽好萊塢巨頭願意高價請李曉龍的原因,甚至李曉龍還得到了電影票房分成的權利。
鄒紋懷道:“李曉龍的電影在日本很暢銷,不管是港片還是好萊塢的,其他香港電影,也有幾人在日本有些名氣,這些年我也特意在日本宣傳,他們也在日本參與了一些綜藝節目,不過目前還是屬於二線明星的級別,遠比不了李曉龍。”
“一步一步來吧,能夠這樣已經很不錯了。”楊文東點點頭道:“想要在日本出名,不僅僅要靠著資本,資本隻能夠鋪路,想要真正的紅,還是得靠著自身的演技以及電影內容才行。”
如同自己在美國的渠道一般,可以通過資本來擴張,但自己的產品想要在美國賣的好,核心還是自己的質量;
娛樂行業也是如此。
鄒紋懷笑道:“明白,靠著海外市場,如今我們集團給明星群體的回報是以前的三五倍,已經有很多香港有能力的人參與進來;
不管是無線培訓班還是我長興電影培訓班,都有著大量的優質青年,我想再過幾年,這其中必然會誕生亞洲頂級的明星。”
楊文東道:“這也是我當初的目的了,繼續深挖亞洲以及好萊塢的市場,給香港娛樂行業足夠的回報,這樣一來整個市場自然會自己發展。”
真正的大資本,並非去捧紅某個人,而是捧紅整個行業;
即使是今天他開發出了星爺、發哥、成龍這些明星,或許能夠獲得不少收益,但遠比不過如今掌控整個市場帶來的暴利,同樣市場的反饋也讓更多的人賺到錢,又更加吸引年輕人加入,形成良性循環;
當然,李曉龍除外,但楊文東特意去找他,也是為了給香港電影尋找一個破局的鑰匙,一旦香港電影成功進軍亞洲市場,那即使李曉龍沒了,也還能持續很長一段時間;
鄒紋懷點頭道:“是啊,還是楊生厲害,這些年來,我們集團已然成為亞洲最大的院線了,再發展下去,好萊塢很多大電影公司,都得被我拿捏了。”
“沒那麽誇張,不要瞧不起美國佬,他們仍然會是我們的最強競爭對手。”楊文東笑了笑。
90年代美國大片以及亞洲國家逐步對香港娛樂行業的封閉,會是一個隱患,但這個問題離現在還有15年,暫時也不急,反正破局的方法也有,那就是抓住大陸市場,與大陸娛樂行業融為一體,這一點,等改開之後自己再逐步布局,也有10年的時間準備,完全來得及。
鄒紋懷道:“我知道,美國最近拍的電影,的確也很不錯,香港這邊很多導演,現在就是直接模仿,連版權費都不給,搞的美國那邊電影公司都找我投訴,不過我也不管這事。”
“高仿?這的確很聰明。”楊文東點點頭。
根據骨架再大改一下內容,那的確很難斷定抄襲,且即使是美國公司,在亞洲與香港電影公司打官司,也是吃力不討好的。
鄒紋懷又問:“楊生,我們需要進軍韓國院線嗎?”
“韓國?很難吧?”楊文東反問;
這個時代的韓國,還是處於特殊時代的,直到70年代末才有所改變,這一點,楊文東相信自己的蝴蝶效應,應該是影響不到的;
不過即使時代特殊,今天的韓國經濟發展速度還是很快的。
鄒紋懷道:“也是可以的,韓國如今雖然軍管,但各種商貿活動也是正常的,就是重工等行業管控的比較多;
娛樂行業,也會審查的比較嚴,香港電影也很難進去,但一年也會有幾部,而且我這邊是進去投資院線,安全性應該更高。”
“那如果我想去韓國投資其他行業呢?”楊文東反問道;
院線什麽的進入韓國是小事情,能不能成功都無所謂,但韓國的未來可是有著多家財閥巨頭的,如今也還有一些規模不是很大,如果能夠正常投資,那對自己來說也是一個不錯的機會。
鄒紋懷愣了下,道:“這我就不太清楚了,具體要看您投資什麽行業,鋼鐵石油化工這些肯定很難,其他產業還是可能成功的。”
“那現在去韓國會不會有什麽不安全因素?”楊文東又問道。
鄒紋懷道:“是有這個可能性,所以楊生您即使要投資韓國,也不要親自去,安排人去就行了。”
他們這種打工仔,哪怕地位很高,卻也改變不了本質,去一些相對不那麽安全的地方問題也不大,但楊文東這個亞洲頂級富豪,就不一樣了;
楊文東點點頭道:“也對,那你就自己看著辦吧,韓國那邊如果也能自持物業,那就自持物業發展院線,收購或者自建,你決定就行;”
韓國也就比灣灣大一些,遠小於日本,這個時代的經濟也不比東南亞一些國家強,去投資也花不了多少,這種小事他也不會在意的。
4月18日,楊文東返回香港,休息一天後,楊文東立刻叫來了方先名,問道:“韓國那邊大公司的資料,你這邊有嗎?”
“韓國?倒是沒有專門準備,但基本資料還是有的。”方先名立刻回道:‘如果需要詳細資料,給我兩天時間,我可以準備好。’
“行,那兩天後給我。”楊文東點點頭道;
韓國未來還有很長的發展時間,他也不在乎這兩天時間。
兩天後,方先名帶著一份資料來到了楊文東的辦公室,楊文東也認真看了起來,過了會問道:‘這裏麵,你覺得哪些是我們能夠投資的。’
“楊生,韓國如今的情況您也知曉,這些大型企業都是與zf高度綁定的,主業也是關乎國家安全與經濟,外資是很難參與的。”方先名很是委婉的回道;
老板都讓他查資料了,他自然也明白是想去投資,因此也做好了被詢問的準備。
楊文東道:“這個我知道,如果我不選擇鋼鐵、重工、化工這些呢?”
韓國的“漢江奇跡”,其實本質上也是強權政府的強權控製,如同最近幾年的灣灣一樣,政府投資重工業或者指導大資本投入重工業;
重工業回報率低,大部分資本是不太願意參與的,即使是楊文東這個穿越者,有著對未來的了解,也不太願意進入,投資太高了,唯獨國家層麵才不計得失;
事實也證明了,正是因為國家層麵不計得失的投資,才會有未來經濟的騰飛,日本、韓國也都如此,未來的內地也是一樣。
整個50-70年代,雖然很窮,但重工業、基礎教育與水利農業也都打好了基礎,這才有了改開之後的連續40年經濟騰飛,要不然,就隻會像越南那樣,即使短期內經濟發展很快,但核心命脈如電力、鋼鐵、煉油的產業,都被海外掌控,人家一勒脖子就歇菜。
方先名道:“如果非大財閥、或者非重工業,其他輕工業還是有機會的,房地產也應該行的通,但規模大不了。”
“房地產就算了,我不稀罕。”楊文東擺擺手,道:“我想投資的也是一家大財閥,不過是它旗下的一個非重工業務,三星集團旗下的三星電子。”
“三星電子?”方先名顯然也知曉,便道:“楊生,這三星電子是三星集團旗下的一個小業務,主要是做黑白電視機與普通冰箱洗衣機的,跟我們的榮耀家電業務有些類似;
規模方麵,三星電子的電視機在韓國本土非常暢銷,也有很多出口東南亞等地區,但是非常低端的,所以跟榮耀的競爭也不大。”
榮耀十年前也是主打黑白電視等低端產品,但隨著與rca的合作,以及自己技術的進步,逐步的升級,如今主打高端黑白電視以及普通彩色電視;
甚至如果不是因為與rca有一定的合作協議,那都有可能進軍高端彩電領域了.不過這個市場也很難成功,小日本都難做到,所以榮耀也沒有強求,目前主打的還是街機與遊戲。
楊文東又看了一眼資料,點頭道:“對,這就是我要投資的,你派人去一趟韓國,與三星電子方麵溝通一下。”
“這沒問題。”方先名頓了頓,又道:“楊生,三星集團在韓國本土也是大型集團,類似我們長興集團在香港,我就這樣去想投資,他們那邊直接同意的可能性不大。”
楊文東也覺得有道理,於是問道:“那你想怎麽樣?”
方先名道:“我們集團在亞洲與美國都有著一定的家電渠道,三星電子對這方麵的需求肯定很高,所以我覺得以這個為誘餌,引導他們,會比較合適。”
“你倒是挺聰明的。”楊文東笑了笑,道:“可以,三星電子如果能夠接受我的投資,我在美國亞洲的渠道可以對他們開放。”
即使有一點競爭也沒關係,家電市場太大了,他們二家都是其中小玩家而已;
未來的韓國電子巨頭,是被美國刻意扶持來對付日本電子公司的,所以崛起幾乎是必然的,自己如今適當投資一點,也必然會有著高收益;
且在供應鏈打造這一塊,自己也未必比的過三星,以後可能還是需要依賴一些三星的。
ps:求月票
鄒紋懷道:“排名第一的是鬆竹株式會社,在日本一共有差不多2000座院線,基本上占了日本市場的20%。”
“日本一共有一萬院線?”楊文東驚訝問道。
鄒紋懷道:“對,這些也是算上了一些城鎮的小型電影院,日本擁有差不多一億人口,平均差不多一萬人一間電影院;
香港那邊400萬人口,也有超過200家院線,比例方麵雖然差一點,但考慮到日本有很多小城鎮、經濟也更發達,對比起來也就差不多了。”
“嗯,倒也對。”楊文東點點頭;
這個時代的電影院與前世內地還是不一樣的,前世是不可能平均一兩萬人一間電影院的,但現在卻有可能;
一方麵現在的電影院都是一間電影院一個屏幕,規模小,前世內地則是平均十幾個,規模大多了;另一方麵娛樂手段不一樣,這個時代,除了電視劇,電影幾乎就是唯一娛樂了,所以很多人沒事就會想著去電影院。
鄒紋懷接著道:“楊生,目前想要快速擴大規模,繼續收購小型院線就是最佳的方法,所以我準備繼續收購,至少要將我們的院線數量提升到1500家左右。”
“東南亞我們現在有多少院線?”楊文東又問。
鄒紋懷道:“差不多800家,那邊倒是可以自己建,可因為城市內部勢力繁雜,特大城市建完後,進入其他城市我們就得要謹慎一點,與當地人合作,所以進度慢了點。”
不同國家要有不同的投資策略,日本這種已經發展很好的國家,人群周圍都已經建了院線,自己再去建那就是惡性競爭,且大概率討不了好,所以適合收購現有電影院;
東南亞那邊就反過來了,人群居住處周圍沒有院線,加上地價便宜,自己投資就最合適了。
隻是東南亞這種地方太亂,特別是中小型城市,魚龍混雜,強龍過去也得與地頭蛇合作,這自然就拖慢了進度。
“嗯,能這樣已經很不錯了,。”楊文東點點頭道:“那行,既然我們本身就準備在日本大規模投資物業,你就繼續收購院線吧;
不過最方便的還是收購其他大型院線公司,這方麵與鬆竹、東寶商量過嗎?”
鄒紋懷道:“商量過了,但這些電影公司背後也都有大財團,根本不差這點錢,所以都不願意收購,這些院線的背後其實也是掌控娛樂公司的。”
“倒是跟美國不一樣了。”楊文東笑了笑,道:“那就這樣吧,我們香港電影如今在日本怎麽樣?”
香港電影,可不僅僅是在東南亞爆火,在日韓甚至中東如今都有了一些成績了,特別是李曉龍,就是一個全球巨星,在很多地方的知名度,比美國其他明星強多了;
這也是為什麽好萊塢巨頭願意高價請李曉龍的原因,甚至李曉龍還得到了電影票房分成的權利。
鄒紋懷道:“李曉龍的電影在日本很暢銷,不管是港片還是好萊塢的,其他香港電影,也有幾人在日本有些名氣,這些年我也特意在日本宣傳,他們也在日本參與了一些綜藝節目,不過目前還是屬於二線明星的級別,遠比不了李曉龍。”
“一步一步來吧,能夠這樣已經很不錯了。”楊文東點點頭道:“想要在日本出名,不僅僅要靠著資本,資本隻能夠鋪路,想要真正的紅,還是得靠著自身的演技以及電影內容才行。”
如同自己在美國的渠道一般,可以通過資本來擴張,但自己的產品想要在美國賣的好,核心還是自己的質量;
娛樂行業也是如此。
鄒紋懷笑道:“明白,靠著海外市場,如今我們集團給明星群體的回報是以前的三五倍,已經有很多香港有能力的人參與進來;
不管是無線培訓班還是我長興電影培訓班,都有著大量的優質青年,我想再過幾年,這其中必然會誕生亞洲頂級的明星。”
楊文東道:“這也是我當初的目的了,繼續深挖亞洲以及好萊塢的市場,給香港娛樂行業足夠的回報,這樣一來整個市場自然會自己發展。”
真正的大資本,並非去捧紅某個人,而是捧紅整個行業;
即使是今天他開發出了星爺、發哥、成龍這些明星,或許能夠獲得不少收益,但遠比不過如今掌控整個市場帶來的暴利,同樣市場的反饋也讓更多的人賺到錢,又更加吸引年輕人加入,形成良性循環;
當然,李曉龍除外,但楊文東特意去找他,也是為了給香港電影尋找一個破局的鑰匙,一旦香港電影成功進軍亞洲市場,那即使李曉龍沒了,也還能持續很長一段時間;
鄒紋懷點頭道:“是啊,還是楊生厲害,這些年來,我們集團已然成為亞洲最大的院線了,再發展下去,好萊塢很多大電影公司,都得被我拿捏了。”
“沒那麽誇張,不要瞧不起美國佬,他們仍然會是我們的最強競爭對手。”楊文東笑了笑。
90年代美國大片以及亞洲國家逐步對香港娛樂行業的封閉,會是一個隱患,但這個問題離現在還有15年,暫時也不急,反正破局的方法也有,那就是抓住大陸市場,與大陸娛樂行業融為一體,這一點,等改開之後自己再逐步布局,也有10年的時間準備,完全來得及。
鄒紋懷道:“我知道,美國最近拍的電影,的確也很不錯,香港這邊很多導演,現在就是直接模仿,連版權費都不給,搞的美國那邊電影公司都找我投訴,不過我也不管這事。”
“高仿?這的確很聰明。”楊文東點點頭。
根據骨架再大改一下內容,那的確很難斷定抄襲,且即使是美國公司,在亞洲與香港電影公司打官司,也是吃力不討好的。
鄒紋懷又問:“楊生,我們需要進軍韓國院線嗎?”
“韓國?很難吧?”楊文東反問;
這個時代的韓國,還是處於特殊時代的,直到70年代末才有所改變,這一點,楊文東相信自己的蝴蝶效應,應該是影響不到的;
不過即使時代特殊,今天的韓國經濟發展速度還是很快的。
鄒紋懷道:“也是可以的,韓國如今雖然軍管,但各種商貿活動也是正常的,就是重工等行業管控的比較多;
娛樂行業,也會審查的比較嚴,香港電影也很難進去,但一年也會有幾部,而且我這邊是進去投資院線,安全性應該更高。”
“那如果我想去韓國投資其他行業呢?”楊文東反問道;
院線什麽的進入韓國是小事情,能不能成功都無所謂,但韓國的未來可是有著多家財閥巨頭的,如今也還有一些規模不是很大,如果能夠正常投資,那對自己來說也是一個不錯的機會。
鄒紋懷愣了下,道:“這我就不太清楚了,具體要看您投資什麽行業,鋼鐵石油化工這些肯定很難,其他產業還是可能成功的。”
“那現在去韓國會不會有什麽不安全因素?”楊文東又問道。
鄒紋懷道:“是有這個可能性,所以楊生您即使要投資韓國,也不要親自去,安排人去就行了。”
他們這種打工仔,哪怕地位很高,卻也改變不了本質,去一些相對不那麽安全的地方問題也不大,但楊文東這個亞洲頂級富豪,就不一樣了;
楊文東點點頭道:“也對,那你就自己看著辦吧,韓國那邊如果也能自持物業,那就自持物業發展院線,收購或者自建,你決定就行;”
韓國也就比灣灣大一些,遠小於日本,這個時代的經濟也不比東南亞一些國家強,去投資也花不了多少,這種小事他也不會在意的。
4月18日,楊文東返回香港,休息一天後,楊文東立刻叫來了方先名,問道:“韓國那邊大公司的資料,你這邊有嗎?”
“韓國?倒是沒有專門準備,但基本資料還是有的。”方先名立刻回道:‘如果需要詳細資料,給我兩天時間,我可以準備好。’
“行,那兩天後給我。”楊文東點點頭道;
韓國未來還有很長的發展時間,他也不在乎這兩天時間。
兩天後,方先名帶著一份資料來到了楊文東的辦公室,楊文東也認真看了起來,過了會問道:‘這裏麵,你覺得哪些是我們能夠投資的。’
“楊生,韓國如今的情況您也知曉,這些大型企業都是與zf高度綁定的,主業也是關乎國家安全與經濟,外資是很難參與的。”方先名很是委婉的回道;
老板都讓他查資料了,他自然也明白是想去投資,因此也做好了被詢問的準備。
楊文東道:“這個我知道,如果我不選擇鋼鐵、重工、化工這些呢?”
韓國的“漢江奇跡”,其實本質上也是強權政府的強權控製,如同最近幾年的灣灣一樣,政府投資重工業或者指導大資本投入重工業;
重工業回報率低,大部分資本是不太願意參與的,即使是楊文東這個穿越者,有著對未來的了解,也不太願意進入,投資太高了,唯獨國家層麵才不計得失;
事實也證明了,正是因為國家層麵不計得失的投資,才會有未來經濟的騰飛,日本、韓國也都如此,未來的內地也是一樣。
整個50-70年代,雖然很窮,但重工業、基礎教育與水利農業也都打好了基礎,這才有了改開之後的連續40年經濟騰飛,要不然,就隻會像越南那樣,即使短期內經濟發展很快,但核心命脈如電力、鋼鐵、煉油的產業,都被海外掌控,人家一勒脖子就歇菜。
方先名道:“如果非大財閥、或者非重工業,其他輕工業還是有機會的,房地產也應該行的通,但規模大不了。”
“房地產就算了,我不稀罕。”楊文東擺擺手,道:“我想投資的也是一家大財閥,不過是它旗下的一個非重工業務,三星集團旗下的三星電子。”
“三星電子?”方先名顯然也知曉,便道:“楊生,這三星電子是三星集團旗下的一個小業務,主要是做黑白電視機與普通冰箱洗衣機的,跟我們的榮耀家電業務有些類似;
規模方麵,三星電子的電視機在韓國本土非常暢銷,也有很多出口東南亞等地區,但是非常低端的,所以跟榮耀的競爭也不大。”
榮耀十年前也是主打黑白電視等低端產品,但隨著與rca的合作,以及自己技術的進步,逐步的升級,如今主打高端黑白電視以及普通彩色電視;
甚至如果不是因為與rca有一定的合作協議,那都有可能進軍高端彩電領域了.不過這個市場也很難成功,小日本都難做到,所以榮耀也沒有強求,目前主打的還是街機與遊戲。
楊文東又看了一眼資料,點頭道:“對,這就是我要投資的,你派人去一趟韓國,與三星電子方麵溝通一下。”
“這沒問題。”方先名頓了頓,又道:“楊生,三星集團在韓國本土也是大型集團,類似我們長興集團在香港,我就這樣去想投資,他們那邊直接同意的可能性不大。”
楊文東也覺得有道理,於是問道:“那你想怎麽樣?”
方先名道:“我們集團在亞洲與美國都有著一定的家電渠道,三星電子對這方麵的需求肯定很高,所以我覺得以這個為誘餌,引導他們,會比較合適。”
“你倒是挺聰明的。”楊文東笑了笑,道:“可以,三星電子如果能夠接受我的投資,我在美國亞洲的渠道可以對他們開放。”
即使有一點競爭也沒關係,家電市場太大了,他們二家都是其中小玩家而已;
未來的韓國電子巨頭,是被美國刻意扶持來對付日本電子公司的,所以崛起幾乎是必然的,自己如今適當投資一點,也必然會有著高收益;
且在供應鏈打造這一塊,自己也未必比的過三星,以後可能還是需要依賴一些三星的。
ps: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