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2章 促進武俠文化的發展
重回1958,打造世紀豪門 作者:水下野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金鏞古龍之後,華人社會的武俠就真的沒落了,雖然原先曆史上還有梁羽生、溫瑞安、黃易等等,這些人名氣也不低,但比起前麵兩位,還是有一些差距的;
而這批人之後,武俠的創作更是幾乎斷層了,可能也是因為香港社會經濟崛起之後,娛樂行業起飛,有能力寫的人,都跑去當編劇了,畢竟當編劇隻需要講故事,不需要那麽費力的將每個字都寫出來,賺的錢也不會少。
這一點是真的很可惜,武俠文化沒有持續傳承下去,這甚至也導致了未來內地的武俠電視劇,除了《水月洞天》、《天下第一》等少數原創,其他的就是重複性的翻拍金鏞那幾本,幾年一次,看的人都吐了~
因此,從這個角度,楊文東也希望能夠以資本的力量,來推動武俠行業的發展,這樣一來,不管是給自己還是給其他無數億華人,都能提供更多的精神娛樂;
同樣,從資本層麵,如果精彩的更多、或者出一個類似金鏞古龍這樣的年輕武俠作者,那對於香港娛樂產業乃至未來內地娛樂產業,都是受益巨大的,光是tvb就能再改編多款,對外更多的輸出香港文化以及中華文化了。
可以說,是百利而無一害,至於花了多少錢,隻要後續能夠有成果,那也絕對不會虧,甚至自己的報紙也是需要的。
金鏞與古龍各自思考了片刻,古龍同意道:“楊生,這個想法看起來很不錯,如果能夠在未來引導更多的人成為武俠作者,也算是一個成就了;
隻是這件事該怎麽操作呢?”
楊文東道:“具體怎麽操作,得由你們來決定,我也不是專業的,不過從經濟層麵,我的想法是以報社刊登的名義,吸納一些人投稿,然後經過你們或者專業團隊的審核,通過了便可以上報紙。”
金鏞則道:“可實際上香港的報社,都有這樣的舉動,有什麽區別?”
在金鏞靠著,將明報建起來後,香港的其他報社自然有樣學樣,都在拚命吸引各種有天賦的人寫武俠;
雖然在成績上遠比不過金鏞的產品,但這種競爭不是工業品,買了這個就不可能買那個了,而是可以重複的,讀者看了金鏞的,也不影響看其他人的,隻要質量都好就行了。
楊文東搖搖頭道:“還是不一樣的,首先各個報社的審核人員就沒幾個是專業的,而你們組成的團隊我想肯定專業很多;
第二就是我們有培訓機製,如果你們發現了寫的還行但沒到上報紙的資格,那也可以安排專業人溝通指導,或者直接吸納進來,專門培養,培養成功了再回收這個成本;
第三,我這邊會嚐試聯合多家報社,組合在一起,就能提供足夠的上報機會。
如此一來,在效率上必然比很多報社單獨行動要強的多。”
組合香港的報社資源、有潛力的人,聚集在一起,那肯定比這些組織與個人各自聯係,要強的多;
如同音樂行業,有專門的培訓學校,再有專門的娛樂公司前來挑人,那肯定比讓有天賦的人去隨機尋找公司要強的多;
金鏞聽完後,也點點頭道:“也是,楊生的這個協會,隻要成功了,效率方麵必然比以前強十倍不止啊,厲害,有這種想法,看來楊生也是真的喜歡武俠了。”
“哈哈,其實我也喜歡科幻與神話,不過這種太少了。”楊文東笑了笑道:“武俠的話,我喜歡是一方麵,另外一方麵也是有經濟收益,能夠拍成電視電影,隻有足夠的經濟回報,才能帶動整個行業的發展。”
作為前世的網文讀者,他自然更喜歡玄幻仙俠,至少這種世界是可能活的更久,甚至還有永久長生的,如《盤龍》《吞噬》等。
不過這些進行影視化後,就沒幾個不是撲街的,雖然這也可能與當時的影視公司太菜有點關係,但世界觀過於宏大的,難以拍攝;
而武俠則簡單多了,雖然有武功,但其實主打的還是家國情仇、兒女情長等等,容易拍攝也容易代入。
金鏞也笑道:“是啊,經濟收益高,才會有更多的人參與。”
這是最顯眼的道理,在這個社會,任何行業想要發展,都必須能夠賺錢,指望熱愛那是不可能有成果的。
楊文東又道:“文化層麵交給你們,經濟層麵交給我,一方麵我會促進上報紙,不過香港的報紙版麵有限,所以我還會專門成立一些武俠書刊,將一些直接印刷成本子出售,增加收益;
另外,如果有好的,我也會讓tvb嚐試拍攝電視劇,或者安排人指導他們如何更改,給這些作者的回報也是不低的;
額外,我也會出一筆錢,當做一定的生活最低保障,給那些有點天賦但還沒成績的作者,讓他們在一定時間內不用擔心自己的基本生活,甚至住宿與吃飯,我也可以承擔。”
這些對於楊文東來說,都是小錢,完全不太在意的;
別說成功之後經濟回報更高,就算沒有,隻要自己花了這些錢,能夠有一些好的作品出來,能夠娛樂自己,那就很劃算了;
實際上這些年來,有些時候,他也覺得挺無聊的,甚至即使是前世,有那麽多娛樂,有的時候抖音也刷膩了,還是得去找到文字看看,因為文字能夠描述的世界,比電視劇要好的多。
“如果能這樣,那這個協會,肯定能夠辦好。”金鏞笑著說道。
其實如今香港的問題就在於對於作家來說,隻有一個報社稿費,至於拍電視劇之類的,實在是太遙遠了。
但這也沒辦法,畢竟這是個小市場,隻有一些傳媒資本參與進來,且這些報社基本上還要吃大頭,對於給作者的稿費也是非常少;
沒有經濟回報,那自然沒多少人願意參與;
不過如果楊文東真的按照所說的來做,那就可以直接將作者群體的收益擴大十倍乃至百倍,那自然能夠吸引更多的人。
楊文東笑問:“那兩位是答應了。”
“我這邊沒問題。”古龍答應道;
他本身就算是長興傳媒與tvb的長期合作夥伴了,也算是半個給楊文東打工的,多了一個工作,且還有一定的權利,自然樂意,且本身他未來也會麵臨金鏞同樣的問題,年齡大了之後就寫不動了,那這個協會也算一個很不錯的後期職業了。
金鏞則道:“我也可以,不過我有明報,在這個協會就隻能做個兼職,我就當個副會長吧,熊生來當會長,如何?”
“可以,內部職位你們自己安排。”楊文東對此也不幹涉;
跟古龍不一樣,人家金鏞可是有正經事業的,怎麽可能來自己這邊參與太多時間;更不要說未來金鏞還會加入政界,那估計就更忙了;
倒是古龍,是真的很適合這個位置。
金鏞笑道:‘那就好。’
楊文東接著說道:“另外,我們這個協會,名字是中華,而不是香港,所以不僅僅是香港人寫的,外麵灣灣、東南亞華人,甚至以後內地有華人投稿,我們也都需要接受,
總之一切看質量,寫的好,那就算人在美國,也可以,隻要是以中文寫的武俠,就行,甚至非武俠的,偶爾也可以接受一點。”
其實未來的內地,人群數量足夠,哪怕平均文化水平低,但隻要有外匯收入,在80年代的環境下,肯定也會有很多文學大師的;
如果能夠吸納這些人,那至少互聯網時代之前,中華文明的武俠文化必然會的很好;
這也算是楊文東的終極目的了:促進武俠文化的發展。
金鏞想了想道:“內地?以後有可能嗎?”
楊文東笑道:“一切都有可能,如今內地與西方交好,與香港的各種貿易也越來越多,我想未來在各方麵必然更加開放的;
不過短時間之內,也不需要考慮那麽多,先將香港內部做好就行了。”
改開其實也就6年了,甚至改開之前,香港與內地的接觸就已經很多,包括廣交會,國內也是非常歡迎香港以及海外公司來參加的,因為國內也需要外匯;
特別是明年,內地將會大規模采購大型工業設備,雖然這些大采購,香港資本是插不上手的,但卻也是一種象征。
金鏞點點頭道:“如果真的是這樣,那也挺好的,內地很多文化人,在各方麵還是很強的。”
“當然,我也希望能夠與這些人合作共贏啊。”楊文東也說道。
內地改開之後,非常重視理科,這也正常,畢竟科技工業的發展就是需要數理化。
這也導致了文科一定程度的被沒落,這種事楊文東自然幹涉不了,不過隻要香港的娛樂產業夠發達,那或許也能夠幫助一些文學方麵有成就的人;
當然,如今也隻限於跟娛樂有關係的,太過於有哲學的,那就沒辦法了。
ps:求月票
而這批人之後,武俠的創作更是幾乎斷層了,可能也是因為香港社會經濟崛起之後,娛樂行業起飛,有能力寫的人,都跑去當編劇了,畢竟當編劇隻需要講故事,不需要那麽費力的將每個字都寫出來,賺的錢也不會少。
這一點是真的很可惜,武俠文化沒有持續傳承下去,這甚至也導致了未來內地的武俠電視劇,除了《水月洞天》、《天下第一》等少數原創,其他的就是重複性的翻拍金鏞那幾本,幾年一次,看的人都吐了~
因此,從這個角度,楊文東也希望能夠以資本的力量,來推動武俠行業的發展,這樣一來,不管是給自己還是給其他無數億華人,都能提供更多的精神娛樂;
同樣,從資本層麵,如果精彩的更多、或者出一個類似金鏞古龍這樣的年輕武俠作者,那對於香港娛樂產業乃至未來內地娛樂產業,都是受益巨大的,光是tvb就能再改編多款,對外更多的輸出香港文化以及中華文化了。
可以說,是百利而無一害,至於花了多少錢,隻要後續能夠有成果,那也絕對不會虧,甚至自己的報紙也是需要的。
金鏞與古龍各自思考了片刻,古龍同意道:“楊生,這個想法看起來很不錯,如果能夠在未來引導更多的人成為武俠作者,也算是一個成就了;
隻是這件事該怎麽操作呢?”
楊文東道:“具體怎麽操作,得由你們來決定,我也不是專業的,不過從經濟層麵,我的想法是以報社刊登的名義,吸納一些人投稿,然後經過你們或者專業團隊的審核,通過了便可以上報紙。”
金鏞則道:“可實際上香港的報社,都有這樣的舉動,有什麽區別?”
在金鏞靠著,將明報建起來後,香港的其他報社自然有樣學樣,都在拚命吸引各種有天賦的人寫武俠;
雖然在成績上遠比不過金鏞的產品,但這種競爭不是工業品,買了這個就不可能買那個了,而是可以重複的,讀者看了金鏞的,也不影響看其他人的,隻要質量都好就行了。
楊文東搖搖頭道:“還是不一樣的,首先各個報社的審核人員就沒幾個是專業的,而你們組成的團隊我想肯定專業很多;
第二就是我們有培訓機製,如果你們發現了寫的還行但沒到上報紙的資格,那也可以安排專業人溝通指導,或者直接吸納進來,專門培養,培養成功了再回收這個成本;
第三,我這邊會嚐試聯合多家報社,組合在一起,就能提供足夠的上報機會。
如此一來,在效率上必然比很多報社單獨行動要強的多。”
組合香港的報社資源、有潛力的人,聚集在一起,那肯定比這些組織與個人各自聯係,要強的多;
如同音樂行業,有專門的培訓學校,再有專門的娛樂公司前來挑人,那肯定比讓有天賦的人去隨機尋找公司要強的多;
金鏞聽完後,也點點頭道:“也是,楊生的這個協會,隻要成功了,效率方麵必然比以前強十倍不止啊,厲害,有這種想法,看來楊生也是真的喜歡武俠了。”
“哈哈,其實我也喜歡科幻與神話,不過這種太少了。”楊文東笑了笑道:“武俠的話,我喜歡是一方麵,另外一方麵也是有經濟收益,能夠拍成電視電影,隻有足夠的經濟回報,才能帶動整個行業的發展。”
作為前世的網文讀者,他自然更喜歡玄幻仙俠,至少這種世界是可能活的更久,甚至還有永久長生的,如《盤龍》《吞噬》等。
不過這些進行影視化後,就沒幾個不是撲街的,雖然這也可能與當時的影視公司太菜有點關係,但世界觀過於宏大的,難以拍攝;
而武俠則簡單多了,雖然有武功,但其實主打的還是家國情仇、兒女情長等等,容易拍攝也容易代入。
金鏞也笑道:“是啊,經濟收益高,才會有更多的人參與。”
這是最顯眼的道理,在這個社會,任何行業想要發展,都必須能夠賺錢,指望熱愛那是不可能有成果的。
楊文東又道:“文化層麵交給你們,經濟層麵交給我,一方麵我會促進上報紙,不過香港的報紙版麵有限,所以我還會專門成立一些武俠書刊,將一些直接印刷成本子出售,增加收益;
另外,如果有好的,我也會讓tvb嚐試拍攝電視劇,或者安排人指導他們如何更改,給這些作者的回報也是不低的;
額外,我也會出一筆錢,當做一定的生活最低保障,給那些有點天賦但還沒成績的作者,讓他們在一定時間內不用擔心自己的基本生活,甚至住宿與吃飯,我也可以承擔。”
這些對於楊文東來說,都是小錢,完全不太在意的;
別說成功之後經濟回報更高,就算沒有,隻要自己花了這些錢,能夠有一些好的作品出來,能夠娛樂自己,那就很劃算了;
實際上這些年來,有些時候,他也覺得挺無聊的,甚至即使是前世,有那麽多娛樂,有的時候抖音也刷膩了,還是得去找到文字看看,因為文字能夠描述的世界,比電視劇要好的多。
“如果能這樣,那這個協會,肯定能夠辦好。”金鏞笑著說道。
其實如今香港的問題就在於對於作家來說,隻有一個報社稿費,至於拍電視劇之類的,實在是太遙遠了。
但這也沒辦法,畢竟這是個小市場,隻有一些傳媒資本參與進來,且這些報社基本上還要吃大頭,對於給作者的稿費也是非常少;
沒有經濟回報,那自然沒多少人願意參與;
不過如果楊文東真的按照所說的來做,那就可以直接將作者群體的收益擴大十倍乃至百倍,那自然能夠吸引更多的人。
楊文東笑問:“那兩位是答應了。”
“我這邊沒問題。”古龍答應道;
他本身就算是長興傳媒與tvb的長期合作夥伴了,也算是半個給楊文東打工的,多了一個工作,且還有一定的權利,自然樂意,且本身他未來也會麵臨金鏞同樣的問題,年齡大了之後就寫不動了,那這個協會也算一個很不錯的後期職業了。
金鏞則道:“我也可以,不過我有明報,在這個協會就隻能做個兼職,我就當個副會長吧,熊生來當會長,如何?”
“可以,內部職位你們自己安排。”楊文東對此也不幹涉;
跟古龍不一樣,人家金鏞可是有正經事業的,怎麽可能來自己這邊參與太多時間;更不要說未來金鏞還會加入政界,那估計就更忙了;
倒是古龍,是真的很適合這個位置。
金鏞笑道:‘那就好。’
楊文東接著說道:“另外,我們這個協會,名字是中華,而不是香港,所以不僅僅是香港人寫的,外麵灣灣、東南亞華人,甚至以後內地有華人投稿,我們也都需要接受,
總之一切看質量,寫的好,那就算人在美國,也可以,隻要是以中文寫的武俠,就行,甚至非武俠的,偶爾也可以接受一點。”
其實未來的內地,人群數量足夠,哪怕平均文化水平低,但隻要有外匯收入,在80年代的環境下,肯定也會有很多文學大師的;
如果能夠吸納這些人,那至少互聯網時代之前,中華文明的武俠文化必然會的很好;
這也算是楊文東的終極目的了:促進武俠文化的發展。
金鏞想了想道:“內地?以後有可能嗎?”
楊文東笑道:“一切都有可能,如今內地與西方交好,與香港的各種貿易也越來越多,我想未來在各方麵必然更加開放的;
不過短時間之內,也不需要考慮那麽多,先將香港內部做好就行了。”
改開其實也就6年了,甚至改開之前,香港與內地的接觸就已經很多,包括廣交會,國內也是非常歡迎香港以及海外公司來參加的,因為國內也需要外匯;
特別是明年,內地將會大規模采購大型工業設備,雖然這些大采購,香港資本是插不上手的,但卻也是一種象征。
金鏞點點頭道:“如果真的是這樣,那也挺好的,內地很多文化人,在各方麵還是很強的。”
“當然,我也希望能夠與這些人合作共贏啊。”楊文東也說道。
內地改開之後,非常重視理科,這也正常,畢竟科技工業的發展就是需要數理化。
這也導致了文科一定程度的被沒落,這種事楊文東自然幹涉不了,不過隻要香港的娛樂產業夠發達,那或許也能夠幫助一些文學方麵有成就的人;
當然,如今也隻限於跟娛樂有關係的,太過於有哲學的,那就沒辦法了。
ps: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