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地鯨吞牛奶”,這是5月18日,香港主流報紙媒體的核心報道,標誌著長約一個月時間的收購戰,落下序幕;


    不少記者開始如同蒼蠅一般,尋求著采訪置地或者怡和高層,也有一些則是去采訪牛奶公司曾經的董事主席周錫年,隻不過大部分都吃了閉門羹;


    進入70年代後,隨著“采訪自由”這個西方理念逐漸的進入香港,很多記者也開始為了報道不擇手段,娛樂圈的明星首當其衝,富豪階級暫時倒是好一點,可相對以前來說,也不是那麽隨意了。


    時間到了5月底,置地又通過十天左右的時間,繼續以股換股,將牛奶公司股票收購至了90%,隨即向港府最高法院申請私有化,並對剩餘的股東,進行強製收購;


    也就是說,還有10%的股票在外麵,但這些股票已經沒有“股票”的價值了,而是單純的按照之前的收購金額,變成了可以隨時去找置地兌換的現金,再也沒有任何權限了;


    這也是為了保證公司一方的利益,不然任何收購,都不可能100%的將所有股票全部收購到手,這個法律同理對於地產方麵也是有效的,比如一個地方90%的人同意了一個拆遷價格,那法院就會強製對剩下的10%進行強製性定價,避免了極端釘子戶的出現。


    成功收購牛奶公司之後,亨利凱瑟克也立刻安排人,與長興地產進行了溝通,並以一個非常低廉的內部價格,將牛奶公司位於銅鑼灣的製冰廠,賣給了長興地產公司,不過因為製冰業務對於屈臣氏有些幫助,隨後又轉至屈臣氏旗下,這塊地暫時不開發。


    自此,所有的一切都塵埃落定,香港曆史上第一次大型惡意商業並購,以置地的完美成功收場。


    長興集團總部大廈,方先名帶了一迭資料找到老板後,欣喜說道:“楊生,這次置地吞並牛奶,我們借助以股換股,成功的在一個月時間,就收購了3.32%的置地股份。”


    “3.32%,那算上我們之前的股份,現在我們一共有多少股份?”楊文東問道。


    在多年以前,楊文東便安排長興金融公司逐步、緩慢的收購置地、九龍倉、牛奶國際公司的股票,隻不過是以九龍倉股票為主,其他兩家股票相對來說,投入的資金沒那麽多,且置地的公司規模更大,也受限於資金,所以肯定比九龍倉的股票比例要低多了。


    方先名回道:“在年初的時候,我們差不多有5.5%的置地股票,如今算下來,差不多接近8.9%了。”


    “那也可以了。”楊文東點點頭,又問道:“最近置地的股票,價格開始下跌了吧?”


    置地之前為了節省資金,特意抄高自己公司的股票,以方便兌換更多牛奶公司股票;


    可想要維持自己的高股價,除了發放各種消息,也是需要實打實投入資金的,如今牛奶公司到手,那這方麵自然不會再投入,股價自然會正常下跌,甚至置地可能也會趁機套現,再割一筆韭菜。


    方先名道:“是的,股價跌得有點厲害了,我們還是需要繼續收購嗎?”


    “長期是肯定要收購的,但既然知道股價要跌,再買就傻了。”楊文東笑了笑說道:“趁機套現一部分,價格壓的狠一點,市場一旦恐慌,拋售的多,價格跌的更厲害,那到時候我們再趁機收購,也不容易被外人發現。”


    如果隻是想要單純套利,那自然要慢慢出售,不過考慮到置地或者其他一些聰明人也會有同樣套現想法,這一招估計行不通,大家可能都想著跑。


    所以盡快快速套現,壓低價格後,自己就可以趁機大量收購還不會引起太多關注,畢竟這種時候太亂了。


    “好的,我馬上去安排。”方先名隨即又問道:“那九龍倉呢?我這段時間趁著所有人目光在置地與牛奶身上的時候,又收購了2%股票,我們持有的比例已經接近29%了。”


    “再等等,我們先看看和黃那邊的動作吧。”楊文東思考片刻後,說道。


    原先曆史上,1973年的股災就是在置地飲牛奶之後不久,大量的資金活躍,引發恒生指數的瘋狂暴漲,然後泡沫破碎;


    但現在因為各種原因,置地飲牛奶提前了半年時間,他也不確定股災什麽時候會爆發,但恒生指數也將近800了,雖然看起來離曾經的巔峰1700還很遠,可楊文東也知道,最後的瘋狂就是那麽幾個月;


    加上和黃一旦對港燈下手,那變數就更大了,再稍微等等也無妨,以如今自己所持有的九龍倉股份,基本上也算是八九不離十了,大不了狠一點跟原先曆史上包玉岡一樣,高價收購一樣可以成功.當然,不到不得已也沒必要這樣。


    隨著置地股價的逐步下跌,恐慌的心態再一次出現在社會群眾心中,此刻,很多人才明白原來自己是被置地給坑了,也有不少人前往置地總部鬧事,隻不過自然被輕鬆鎮壓;


    本身這些人也是沒理由的,股票交易都是自由的,漲價了你一個人在家開心,跌價了你跑過來討說法?


    進了這個行業,一切都是贏負自虧,別說置地沒有違法,就算是未來的佳寧集團那種巨騙,最終陳鬆青也不過被虐施懲罰而已,當進場與資本大鱷一起玩遊戲,甚至還想著自己能夠從大鱷嘴裏賺錢,這個時候就已經注定要輸了。


    所以正常人,還是不要碰股市為好,比如前世內地的大a,你不進去玩,就贏了95%進去的人


    不過置地股價的下跌,屬於正常價值的回歸,對於整個香港股市或者恒生指數沒什麽影響,地價仍然一直在上漲,太多擁有物業的地產公司股價自然也跟著上漲,大部分股民仍然能夠從其中賺取很高利潤,雖然都是一些紙麵數據;


    中環、金鍾、銅鑼灣等消費場所,人群熙熙攘攘、車水馬龍,海鮮鮑魚往往都是供不應求,附近的出租車都嚴重不夠,想要打到車,揮手的同時手中還得有一張票子,這是單獨給司機的小費。


    如今的香港,有錢人太多了,各種酒店服務都不太夠用了.


    時間很快到了6月,香港又迎來了一件喜事,2年前開始建設的幾個貨櫃碼頭,開始相繼開業了,香港工業的春天到了。


    “價格倒是降了很多啊,可惜,沒壟斷太久。”楊文東看著最新集裝箱的貨運價格,笑了笑說道。


    鄭玉華道:“是的,當初隻有我們一家碼頭,香港那麽多工廠都需要集裝箱,價格自然很高,我們賺取的利潤也非常高;


    如今其他幾家碼頭也開業了,相互競爭之下,自然價格得降下來。”


    倒不是長興集團非要吸血一些工廠,而是自由市場之下,早期的一個貨櫃碼頭根本就不夠香港市場的需求,那麽多工廠都要通過集裝箱運貨,供不應求之下,那就隻能漲價,不然又以何種方法來決定運誰的貨物?


    如今碼頭多了,價格自然會回歸正常了。


    鄭誌傑也說道:“是啊,好日子結束了,港府那邊,也開始對碼頭運營進行調查了,他們會限製絕對的壟斷,跟水電氣一樣,碼頭也會成為基建的一部分。”


    “嗯,正常,港府也應該這麽做。”楊文東點點頭道:“而且香港的碼頭如果收費太高,長期來看,隻會損傷工業以及貿易行業,我們也要看的遠一點。”


    香港雖然有很多壟斷公司,也沒有反壟斷法,但港府對於這類事情也是有管控措施的;


    比如牌照有幾個,發給不同公司,且會通過調查,限製壟斷公司的利潤率,比如兩大電力公司,他們也不是想漲價就漲價的,每一次漲價都得港府評估,雖然這裏麵可能也會有貓膩,但總比政府不管要強多了。


    碼頭自然也是一樣,幾家碼頭公司如果敢協商一起漲價,那絕對會被港府收拾,甚至在其他國家,碼頭這種基礎設施也肯定被嚴格管控,縱然商家有一定的自由度,但也不可能是隨意而為的,不然前世的和黃控製那麽多碼頭,早就把價格漲上天了。


    鄭誌傑道:“是的,集裝箱多了,工業運輸就方便多了,加上最近全球運價也降了一些,香港工業發展的比以前更好了,連工業地皮,都漲了很多。”


    “工業地皮的確算是一個不錯的投資,你這邊可以適當繼續投資一點。”楊文東跟著說道。


    雖然不確定下一次地產危機的時間,但長興地產也已經在做準備,進行適當的收縮了,不過工業地產卻跟地產危機關係不大,因為它的核心是工業需求,比如85年後,香港房價一騎絕塵,結果工業地皮徹底崩了。


    “好的。”鄭誌傑答應說道。


    鄭玉華也道:“楊生,我旗下的很多二手輪船都出售或者送去拆了,如今運價下跌,新船價格也跌了,我們要不要購入新船?”


    “不用,我們暫時不買新船,過段時間再說,蘇伊士那邊還是一個不確定的因素。”楊文東回道。


    蘇伊士運河已經關閉了7年了,這件事在早期導致航運價格暴漲,香港的幾大航運公司賺翻了,一年一艘新船就能回本,後麵就是躺著數錢;


    但這幾年,各地造船也同樣在拚命,所以船多了之後,運價也適當下來了;


    馬上就要爆發第一次石油危機了,75年蘇伊士運河又要開通,這兩件事對於全球海運是重大打擊,迭加78年的第二次石油危機,導致了80年代後十幾年時間的海運危機,直到亞洲經濟火爆才好轉。


    原先曆史上,也就包玉岡成功的棄船登陸,其他香港航運巨頭都是損失慘重,東方海外的董家甚至被迫棄股保公司,全家淪為打工仔,最終才拯救了自家公司,卻也與自己家族沒什麽太大關係了。


    鄭玉華道:“好,那我這邊繼續保持運營就行了。”


    “嗯,那就這樣吧。”楊文東接著說道:“港府那邊準備在葵湧舉行一個慶祝儀式,到時候我們一起去。”


    “是,楊生。”鄭玉華與鄭誌傑都答應道。


    ps:求月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回1958,打造世紀豪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水下野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水下野魚並收藏重回1958,打造世紀豪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