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2章 【居者有其屋】計劃
重回1958,打造世紀豪門 作者:水下野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祁德尊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反問道:“楊生,不知道你問這件事,是為何?”
“我也是和黃的股東,這樣的大事,我自然也想知道一些進展。”楊文東笑著解釋道:“我不需要知道的很詳細,一個大概情況就行了。”
香港社會的默認規則,即使是股東甚至是董事,一般也不會過於幹涉董事會主席的一些商業行為,除非是特別反對,否則隻要讚同,那一般就會授權;或者因為一些事情引發爭議,那才可能幹涉。
祁德尊想了想說道:“目前我這邊通過各種手段,大約收購子13%的港燈股份,我的目標是20%左右,就公布這件事,大概還要等幾個月吧,也有可能更快,因為我現在正在與海外的幾個股東商量,如果他們願意出售手中股票,那就很快了。”
“你這進度的確很快。”楊文東點點頭,道:“不過香港商界很快會發生一件大事,你這邊,我建議即使收購到了20%,暫時也不要發起收購。”
英資對英資下手,與華資對英資下手,難度是完全不一樣的,不僅僅是zz層麵,商業層麵都要好很多;
祁德尊可以光明正大的聯係一些港燈的英資股東,直接表明自己想要收購部分股票,一般也沒什麽大問題,都是英國人,也好商量,英國資本對這也不是很敏感;
但如果是楊文東這樣做,人家就可能會懷疑了,這也是為什麽楊文東支持祁德尊收購港燈的原因,等和黃成功了,自己如果再接手和黃,那事情就簡單多了,免的自己還要在香港發動一次收購戰,費心費力。
“什麽樣的事情?”祁德尊頓時好奇起來。
楊文東道:“這件事我暫時不能告訴你,隻能說是涉及怡和,怡和集團很快會在香港市場進行一次大動作的投資,會引起全港市場的波動,你如果同期甚至更早發起對港燈的收購,恐怕會有反效果;
所以你隻需要再等等,然後再慢慢收購港燈的股票,那等怡和的事情結束了,對你也是一件好事,至少可以省一點資金。”
如今香港股市的並購因為楊文東的存在,必然跟原先曆史完全不一樣了,所以現在他也不考慮什麽“盡量保證曆史”了。
一切,按照正常的商業原則就行了,甚至股災什麽時候爆發,他也不在意,反正他知道會有這件事,但什麽時候會出現,就完全不確定了;
至於自己的收購戰,那該怎麽樣就怎麽樣,到了合適時機就下手,股災的出現頂多也就影響投入資金的多少,對於長興集團來說,獲得九龍倉、甚至獲得未來有機會收購置地的機會,才是戰略上最需要重視的。
“怡和?”祁德尊眉頭微皺,道:“楊生,我這邊的行動,時間太久了,港燈管理層也可能會發現的,雖然他們沒有大股東,但如果真曝光了,也一樣會對我造成損失。”
“放心,不會很久的。”楊文東說道:“當然,我也隻是對你進行建議,你要是不聽,隨你,我不強求,和黃畢竟還是你說的算。”
對於自己投資的公司,他一般也不會強勢的去幹涉的,哪怕是和黃;
因為這種事,隻要做了一件,就可能影響其他被他投資的多家公司,甚至未來自己投資某些公司,也會受到影響;
他需要保證,自己在任何投資上,都是一個“不奪權”的存在,甚至未來吞並和黃,也需要在和黃接近破產的時候,這樣才能夠避免其他被投資者擔心自己的公司被長興集團這個巨頭給吞並。
祁德尊思考片刻道:“那行,我考慮一下,反正最近兩三個月,我是不會有什麽動靜的。”
“行。”楊文東點點頭,連他這邊針對九龍倉的計劃也因為怡和對牛奶國家的下手而暫停了,一切都是為了保證讓怡和放心的下手。
短期內祁德尊那邊應該沒什麽問題,不過怡和那邊什麽時候下手,楊文東也不知道,但應該會很快的,因為早年楊文東也對這件事有所準備,所以在收購九龍倉股票的同時,也收購了十幾個點的牛奶國際股票,這必然導致怡和想先收購足夠的股票,難度會很高,如此一來,就隻能提前下手了。
接下來,隻需要等待即可。
3月中旬,一切都正常發展,17日這一天中午,楊文東剛剛吃完午飯,準備休息片刻,卻見助理阿英走了過來,道:“楊生,港督府那邊剛剛來了電話,麥理浩總督想要最近約您去一趟港督府喝茶。”
“麥理浩約我?”楊文東心中有些驚訝,思考一會後,也沒想到是為了什麽事情,隨即便道:“那行,你回複一下,這幾天我都可以,以港督先生的時間方便為準就行了。”
麥理浩來香港執政已經幾個月了,但基本上沒有與楊文東有過接觸,偶爾的幾次也是在公開場合;單獨約見會麵,這還是第一次;
麵對這位在原先曆史上被稱為香港第一港督的麥理浩,楊文東也自然要給足麵子,畢竟如今自己還在人家的管轄之下,且即使麥理浩的目的是為了英國,但他的一些所為,對香港社會的確有很大的益處;
比如廉政公署,雖然這玩意存在的目的是英國為了壓製華人在一些方麵的權利、以及為了將香港真正建設好,但從長久來看,廉政公署對於香港還是有正向意義的。
阿英答應道:“好的,我這就去。”
第三天,楊文東也是難得的很正式的穿了一身西裝正裝,乘坐著沃爾沃車隊,進入了港督府;
這是專門為了進入香港政界地盤而準備的車隊,畢竟太豪華的車子進入香港政府部門不太好,也更容易引起很多媒體記者的注意,所以特意換了一個牌子;
而二線豪華品牌之中,沃爾沃是楊文東特意選擇的,畢竟這家汽車公司主打安全,連三點式安全帶都是它們發明並且免費對全球公布,也因此拯救了無數條性命,所以他還是很有好感的,且最重要的就是安全。
在港督府助理的安排下,楊文東很快便見到才50歲出頭的麥理浩,對於一個掌握大權的港督來說,這個年齡還不算很大。
“港督先生,您好。”楊文東非常禮貌的握手說道。
麥理浩也是同樣麵帶笑容,伸手握手道:“楊生,你好,其實我早就應該與你會麵了,隻不過我剛來香港,對於很多事情都不了解,也想著等清楚一些,再商討一些事情,可能會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問題。”
“港督先生客氣了,我這邊隨時可以配合港督先生的要求。”楊文東笑了笑說道。
之前的多名港督,基本上都是出身香港政界,比如戴麟趾,在之前柏立基當總督的時候,他就是布政使,對於香港的熟悉程度非常高,香港這邊政商情況也是一清二楚。
而麥理浩則是從其他地方調過來的,別說對香港的了解,就是語言都不熟悉,很多時候還得通過翻譯,做一些工作;
這種情況下,想要下達一些行政命令,對於任何人來說都是很有風險的,因為不了解,就極有可能犯錯,所以最初的半年,香港的很多執政政策,也都是繼續使用前任港督戴麟趾的政策,甚至很多官員都沒有改動,就是因為麥理浩的不熟悉;
不過如今估計也差不多了,以麥理浩的能力,這幾個月的時間,應該對香港有了一些了解了。
麥理浩笑道:“好,我也非常希望,我的政策,能夠在香港獲得政商兩界的支持。”
“我也希望能夠配合好您的政策,隻要對香港社會有好處就行。”楊文東笑了笑,這句話故意有一個漏洞,畢竟哪怕是官麵話,他也不能把話說死。
麥理浩接著說道:“楊生,貴公司如今在香港,有著大量的工廠,提供了大量就業,這一點,我希望未來能夠繼續,保證普通人的基本生活;
隻是,最近我觀察到,香港的房價漲幅太快了,太多普通人,也根本買不起房子,甚至都租不起房子,傳媒對於這方麵的報道也有很多;
楊生,你身為香港最成功的商人,不知道對於這件事,有什麽看法?”
“港督先生,這種社會問題,因素很多,並非我能夠解決的。”楊文東也大概明白麥理浩的目的了:“房價的進展,本質上是整個社會資金流動的走向,就算是我,對此也是無能為力。”
隨著內地與西方建交的開始,大量國際資金進入香港,而這些這些資金要麽進入股市要麽進入房市,不可能進入工業,任何國家、任何時間都不會發生這種事;
股市漲了大家都歡喜,沒有股票的人也沒損失,但房價漲的太狠,有房子的固然開心,可沒房子或者準備買房子的就痛苦了,這也是社會的巨大矛盾之一,前世的內地也有這種情況。
麥理浩點點頭道:“我知道,從商人的角度來說,的確左右不了這件事,但身為政府,我也希望我的子民能夠都有居住的地方;
所以我準備推出一個大型公共基建計劃,叫做【居者有其屋】,未來十年內,在香港建設足夠百萬窮人居住的房屋,楊生,你覺得這個計劃怎麽樣?”
“居者有其屋?十年建屋計劃?”楊文東心中立刻想到了這兩個詞;
這是香港曆史上多任港督乃至以後特首都曾經提出的計劃,可謂雄心勃勃,隻是最終的結果就沒那麽理想了。
ps:求月票
“我也是和黃的股東,這樣的大事,我自然也想知道一些進展。”楊文東笑著解釋道:“我不需要知道的很詳細,一個大概情況就行了。”
香港社會的默認規則,即使是股東甚至是董事,一般也不會過於幹涉董事會主席的一些商業行為,除非是特別反對,否則隻要讚同,那一般就會授權;或者因為一些事情引發爭議,那才可能幹涉。
祁德尊想了想說道:“目前我這邊通過各種手段,大約收購子13%的港燈股份,我的目標是20%左右,就公布這件事,大概還要等幾個月吧,也有可能更快,因為我現在正在與海外的幾個股東商量,如果他們願意出售手中股票,那就很快了。”
“你這進度的確很快。”楊文東點點頭,道:“不過香港商界很快會發生一件大事,你這邊,我建議即使收購到了20%,暫時也不要發起收購。”
英資對英資下手,與華資對英資下手,難度是完全不一樣的,不僅僅是zz層麵,商業層麵都要好很多;
祁德尊可以光明正大的聯係一些港燈的英資股東,直接表明自己想要收購部分股票,一般也沒什麽大問題,都是英國人,也好商量,英國資本對這也不是很敏感;
但如果是楊文東這樣做,人家就可能會懷疑了,這也是為什麽楊文東支持祁德尊收購港燈的原因,等和黃成功了,自己如果再接手和黃,那事情就簡單多了,免的自己還要在香港發動一次收購戰,費心費力。
“什麽樣的事情?”祁德尊頓時好奇起來。
楊文東道:“這件事我暫時不能告訴你,隻能說是涉及怡和,怡和集團很快會在香港市場進行一次大動作的投資,會引起全港市場的波動,你如果同期甚至更早發起對港燈的收購,恐怕會有反效果;
所以你隻需要再等等,然後再慢慢收購港燈的股票,那等怡和的事情結束了,對你也是一件好事,至少可以省一點資金。”
如今香港股市的並購因為楊文東的存在,必然跟原先曆史完全不一樣了,所以現在他也不考慮什麽“盡量保證曆史”了。
一切,按照正常的商業原則就行了,甚至股災什麽時候爆發,他也不在意,反正他知道會有這件事,但什麽時候會出現,就完全不確定了;
至於自己的收購戰,那該怎麽樣就怎麽樣,到了合適時機就下手,股災的出現頂多也就影響投入資金的多少,對於長興集團來說,獲得九龍倉、甚至獲得未來有機會收購置地的機會,才是戰略上最需要重視的。
“怡和?”祁德尊眉頭微皺,道:“楊生,我這邊的行動,時間太久了,港燈管理層也可能會發現的,雖然他們沒有大股東,但如果真曝光了,也一樣會對我造成損失。”
“放心,不會很久的。”楊文東說道:“當然,我也隻是對你進行建議,你要是不聽,隨你,我不強求,和黃畢竟還是你說的算。”
對於自己投資的公司,他一般也不會強勢的去幹涉的,哪怕是和黃;
因為這種事,隻要做了一件,就可能影響其他被他投資的多家公司,甚至未來自己投資某些公司,也會受到影響;
他需要保證,自己在任何投資上,都是一個“不奪權”的存在,甚至未來吞並和黃,也需要在和黃接近破產的時候,這樣才能夠避免其他被投資者擔心自己的公司被長興集團這個巨頭給吞並。
祁德尊思考片刻道:“那行,我考慮一下,反正最近兩三個月,我是不會有什麽動靜的。”
“行。”楊文東點點頭,連他這邊針對九龍倉的計劃也因為怡和對牛奶國家的下手而暫停了,一切都是為了保證讓怡和放心的下手。
短期內祁德尊那邊應該沒什麽問題,不過怡和那邊什麽時候下手,楊文東也不知道,但應該會很快的,因為早年楊文東也對這件事有所準備,所以在收購九龍倉股票的同時,也收購了十幾個點的牛奶國際股票,這必然導致怡和想先收購足夠的股票,難度會很高,如此一來,就隻能提前下手了。
接下來,隻需要等待即可。
3月中旬,一切都正常發展,17日這一天中午,楊文東剛剛吃完午飯,準備休息片刻,卻見助理阿英走了過來,道:“楊生,港督府那邊剛剛來了電話,麥理浩總督想要最近約您去一趟港督府喝茶。”
“麥理浩約我?”楊文東心中有些驚訝,思考一會後,也沒想到是為了什麽事情,隨即便道:“那行,你回複一下,這幾天我都可以,以港督先生的時間方便為準就行了。”
麥理浩來香港執政已經幾個月了,但基本上沒有與楊文東有過接觸,偶爾的幾次也是在公開場合;單獨約見會麵,這還是第一次;
麵對這位在原先曆史上被稱為香港第一港督的麥理浩,楊文東也自然要給足麵子,畢竟如今自己還在人家的管轄之下,且即使麥理浩的目的是為了英國,但他的一些所為,對香港社會的確有很大的益處;
比如廉政公署,雖然這玩意存在的目的是英國為了壓製華人在一些方麵的權利、以及為了將香港真正建設好,但從長久來看,廉政公署對於香港還是有正向意義的。
阿英答應道:“好的,我這就去。”
第三天,楊文東也是難得的很正式的穿了一身西裝正裝,乘坐著沃爾沃車隊,進入了港督府;
這是專門為了進入香港政界地盤而準備的車隊,畢竟太豪華的車子進入香港政府部門不太好,也更容易引起很多媒體記者的注意,所以特意換了一個牌子;
而二線豪華品牌之中,沃爾沃是楊文東特意選擇的,畢竟這家汽車公司主打安全,連三點式安全帶都是它們發明並且免費對全球公布,也因此拯救了無數條性命,所以他還是很有好感的,且最重要的就是安全。
在港督府助理的安排下,楊文東很快便見到才50歲出頭的麥理浩,對於一個掌握大權的港督來說,這個年齡還不算很大。
“港督先生,您好。”楊文東非常禮貌的握手說道。
麥理浩也是同樣麵帶笑容,伸手握手道:“楊生,你好,其實我早就應該與你會麵了,隻不過我剛來香港,對於很多事情都不了解,也想著等清楚一些,再商討一些事情,可能會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問題。”
“港督先生客氣了,我這邊隨時可以配合港督先生的要求。”楊文東笑了笑說道。
之前的多名港督,基本上都是出身香港政界,比如戴麟趾,在之前柏立基當總督的時候,他就是布政使,對於香港的熟悉程度非常高,香港這邊政商情況也是一清二楚。
而麥理浩則是從其他地方調過來的,別說對香港的了解,就是語言都不熟悉,很多時候還得通過翻譯,做一些工作;
這種情況下,想要下達一些行政命令,對於任何人來說都是很有風險的,因為不了解,就極有可能犯錯,所以最初的半年,香港的很多執政政策,也都是繼續使用前任港督戴麟趾的政策,甚至很多官員都沒有改動,就是因為麥理浩的不熟悉;
不過如今估計也差不多了,以麥理浩的能力,這幾個月的時間,應該對香港有了一些了解了。
麥理浩笑道:“好,我也非常希望,我的政策,能夠在香港獲得政商兩界的支持。”
“我也希望能夠配合好您的政策,隻要對香港社會有好處就行。”楊文東笑了笑,這句話故意有一個漏洞,畢竟哪怕是官麵話,他也不能把話說死。
麥理浩接著說道:“楊生,貴公司如今在香港,有著大量的工廠,提供了大量就業,這一點,我希望未來能夠繼續,保證普通人的基本生活;
隻是,最近我觀察到,香港的房價漲幅太快了,太多普通人,也根本買不起房子,甚至都租不起房子,傳媒對於這方麵的報道也有很多;
楊生,你身為香港最成功的商人,不知道對於這件事,有什麽看法?”
“港督先生,這種社會問題,因素很多,並非我能夠解決的。”楊文東也大概明白麥理浩的目的了:“房價的進展,本質上是整個社會資金流動的走向,就算是我,對此也是無能為力。”
隨著內地與西方建交的開始,大量國際資金進入香港,而這些這些資金要麽進入股市要麽進入房市,不可能進入工業,任何國家、任何時間都不會發生這種事;
股市漲了大家都歡喜,沒有股票的人也沒損失,但房價漲的太狠,有房子的固然開心,可沒房子或者準備買房子的就痛苦了,這也是社會的巨大矛盾之一,前世的內地也有這種情況。
麥理浩點點頭道:“我知道,從商人的角度來說,的確左右不了這件事,但身為政府,我也希望我的子民能夠都有居住的地方;
所以我準備推出一個大型公共基建計劃,叫做【居者有其屋】,未來十年內,在香港建設足夠百萬窮人居住的房屋,楊生,你覺得這個計劃怎麽樣?”
“居者有其屋?十年建屋計劃?”楊文東心中立刻想到了這兩個詞;
這是香港曆史上多任港督乃至以後特首都曾經提出的計劃,可謂雄心勃勃,隻是最終的結果就沒那麽理想了。
ps: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