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1章 與太古地產的合作
重回1958,打造世紀豪門 作者:水下野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約翰施懷雅笑道:“這點楊生放心,我這最後一個要求絕對對你我雙方都有好處的,這是關於你我的飲料產業與製糖產業的。”
“說來聽聽。”楊文東問道;
如果是合則兩利的生意,那自然可以考慮,別說太古這家企業他未來不可能收購,就算是自己的目標怡和係,如果眼下的合作有利,那自然也可以答應。
約翰笑問道:“我知道楊生在馬來西亞投資了大量地皮,準備改造成甘蔗農場?”
楊文東點點頭道:“對,確有此事。”
當初他與郭賀年的合作,是兩家私人公司的合作,沒有對外公布的義務,也不想著到處說;
不過隨著郭賀年在馬來西亞大規模的投資,外加香港這邊大量的屈臣氏員工前往參與開發,自然就逐步的走漏了消息,涉及到這麽大規模的投資,當投資落地的時候,也不可能做到隱瞞外人。
“佩服,楊生的膽量真大,我太古集團,可不敢在東南亞投資這麽大規模的土地的。”約翰說道。
雖然自己是英資企業,可這也並不能保證自己的投資在一些不確定的地方就是絕對安全的;甚至就算安全性沒問題,但陌生地方能不能有回報,也不敢保證;
涉外投資,即使是美國資本,很多時候也被虧的吐血,但也沒辦法。
楊文東則道:“那約翰你的意思是?想跟我一起投資東南亞?”
站在任何一個人的角度來看,自己的投資的確是風險太大了,但核心其實在於郭賀年這個人,未來的亞洲糖王,在整個製糖產業鏈中,能力都是毋庸置疑的;
如果不是與郭賀年的合作,那即使是作為穿越者知曉馬來西亞未來的投資環境是安全的,也不會去投資農業的,絕對可能會虧。
約翰搖搖頭說道:“不是,我是想鎖定你們的未來的部分糖類期貨訂單。”
“這沒問題,我也就很樂意與任何客戶合作。”楊文東點點頭說道。
大規模的糧食貿易,緊急需要的情況下其實是非常少見的,大部分都是提前簽好合同,或者在國際市場購買期貨訂單,甚至期貨誕生的本意,就是為了幫助農產品銷售;
本質原因是工業品、石油都是可以存儲的,而農業品不行,放時間長了就會壞,這個損失任何國家都承受不起,於是合同製與期貨便誕生了;
糖類也是一樣,國家上的貿易基本上都是期貨製度,這也是為什麽幾年後內地有一次嚴重缺糖,找到糖王郭賀年後,他也短時間無能為力,後來還是用了很多招數,才偷偷摸摸的買了一些平價賣給了內地。
約翰笑道:“好,涉及到多少金額與價格,我旗下的飲料工廠會與屈臣氏協商的。”
“行,我也會與屈臣氏說一聲。”楊文東回道;
雙方老板隻是決定是不是合作,後麵自然有手下去負責了,如果價格差不多那二人隻需要最終知道或者簽字即可,如果價格始終談不攏,那球才會再到二人手中。
這其實也不算是很大的合作,不過工業合作可以說是非常長期的,幾十年都有可能,這個金額總的算起來,就可能遠比一個地產項目大了。
約翰施懷雅眼見今天還比較順利,便又問道:“楊生,太古與屈臣氏也算是競爭對手了,希望我們以後的合作,不會因為這些而受到影響。”
“那是當然,飲料市場多大?我們算的了什麽?”楊文東搖搖頭笑道:“至於可樂代工,我們不過就是做苦力的,可口可樂與百事可樂是競爭對手,我們可算不上。”
全球的飲料產業規模,遠超過香港的gdp,他們兩家的飲料業務,不過是市場的九牛一毛罷了;
以後紅牛或許能夠成為飲料行業的巨頭之一,但太古並不會,未來幾十年它還會是可口可樂的代工廠,縱然借著內地市場規模也不小,但遠比不上紅牛的,完全不是一個層次的;
這種情況下自然也算不上競爭對手,自己的糖類種植麵積巨大,以後也是需要穩定的客戶的。
約翰施懷雅點點頭道:“那就好,希望未來我們在香港能夠和平發展,沒必要為了一些小生意而發生衝突。”
太古集團上一次錯失貨櫃碼頭,就是因為作為海外貿易為主的洋行,他們大概知道長興集團如今的實力,不敢實打實的硬碰硬;
這次在知道楊文東想要藍煙囪舊址後,也就做了個順水人情,反正自己賣給誰也是賣;
“沒問題。”楊文東頓了頓又問道:“約翰,太古集團我知道不接受投資,那不知道你們旗下的其他業務,考不考慮與其他資本合作?”
約翰施懷雅臉色一變,謹慎說道:“國泰航空不接受投資,海運也是一樣,其他香港內部的業務,我太古其實經營的也不錯,但如果條件合適,也可以考慮。”
“哈哈,航空與航海我就不參與了。”楊文東笑道:“我知道太古集團成立了地產公司,我想投資這個,你覺得怎麽樣?”
國泰航空可以說是太古集團的命根子,也是太古稱霸香港的根基,全港英資除了在中環有著大量大廈的置地,其他任何業務也無法與之比擬;
除了航空,太古集團的海運業務也很不錯,加上蘇伊士運河之事,隻要有個舊船就能賺到不少錢。
這兩個業務,楊文東也不準備投資,海運自己就有,而航空雖然一直暴利,但馬上就要石油危機了,也沒啥可圖的,本身太古也不可能出售國泰股份;
原先曆史上如果不是港龍航空背靠內地,逼的太古不得不讓出部分國泰股份給國資,並籌劃上市。
“太古地產?”約翰施懷雅想了想道:“楊生,太古地產目前的股份也不準備出售,不過太古地產旗下有很多地皮準備開發,我也準備與華資合作,楊生要是有興趣,也可以派人前來,我們雙方協商,看看哪些項目可以合作。”
“那也行,我會讓長興地產的人過去的。”楊文東點點頭說道。
其實英資的地產公司,如果不能成功並購,那收購股份反而不劃算;
因為這些英國鬼佬對於地產幾乎一竅不通,白白有了大量優質地皮,卻開發的利潤極低,甚至虧損,這也是為什麽原先曆史上李嘉成對九龍倉下手,實在是九龍倉坐擁價值50億港元的地皮,結果因為不會經營,搞的市值隻有10個億,這種情況下,李嘉成不動手其他華資也會。
太古集團掌控太古地產100%股份,那直接合作開發地皮就行了;
如今香港市場上,英資與華資合作開發土地,基本上是英資出土地,華資出人,合資後先集資買下地皮,讓英資公司拿到現金回本,然後合資公司運營後利潤各分一半。
這樣的模式,看起來英資賺到了一大半,但實際上掌控運營的才是老大,隨便在中間做點手腳,英資那群廢物根本就不懂,而且過程絕對合法。
再者來說,隻要低價不跌,那華資就是幾乎一分錢沒出,平白獲得一部分利潤,這也已經是大賺了;
80年代華資多家巨頭崛起,與英資堅持的這種模式,有著很大的關係。
與施懷雅會麵結束後,楊文東叫來了鄭誌傑,將合作內容告知了他;
鄭誌傑道:“這些合作倒也可以,雙方都能獲利,隻不過不清楚祁德尊為何願意讓出部分股權,估計太古集團給了不少好處了。”
“去問一下就知道了。”楊文東說道:“讓他明天來一趟我這邊吧,和黃最近的市值突破15億,也可以慶祝一下了。”
如原先曆史上一樣,祁德尊的能力很強,和黃在他的手中,股票一直大漲,雖然其中的泡泡也很大。
ps:求月票
“說來聽聽。”楊文東問道;
如果是合則兩利的生意,那自然可以考慮,別說太古這家企業他未來不可能收購,就算是自己的目標怡和係,如果眼下的合作有利,那自然也可以答應。
約翰笑問道:“我知道楊生在馬來西亞投資了大量地皮,準備改造成甘蔗農場?”
楊文東點點頭道:“對,確有此事。”
當初他與郭賀年的合作,是兩家私人公司的合作,沒有對外公布的義務,也不想著到處說;
不過隨著郭賀年在馬來西亞大規模的投資,外加香港這邊大量的屈臣氏員工前往參與開發,自然就逐步的走漏了消息,涉及到這麽大規模的投資,當投資落地的時候,也不可能做到隱瞞外人。
“佩服,楊生的膽量真大,我太古集團,可不敢在東南亞投資這麽大規模的土地的。”約翰說道。
雖然自己是英資企業,可這也並不能保證自己的投資在一些不確定的地方就是絕對安全的;甚至就算安全性沒問題,但陌生地方能不能有回報,也不敢保證;
涉外投資,即使是美國資本,很多時候也被虧的吐血,但也沒辦法。
楊文東則道:“那約翰你的意思是?想跟我一起投資東南亞?”
站在任何一個人的角度來看,自己的投資的確是風險太大了,但核心其實在於郭賀年這個人,未來的亞洲糖王,在整個製糖產業鏈中,能力都是毋庸置疑的;
如果不是與郭賀年的合作,那即使是作為穿越者知曉馬來西亞未來的投資環境是安全的,也不會去投資農業的,絕對可能會虧。
約翰搖搖頭說道:“不是,我是想鎖定你們的未來的部分糖類期貨訂單。”
“這沒問題,我也就很樂意與任何客戶合作。”楊文東點點頭說道。
大規模的糧食貿易,緊急需要的情況下其實是非常少見的,大部分都是提前簽好合同,或者在國際市場購買期貨訂單,甚至期貨誕生的本意,就是為了幫助農產品銷售;
本質原因是工業品、石油都是可以存儲的,而農業品不行,放時間長了就會壞,這個損失任何國家都承受不起,於是合同製與期貨便誕生了;
糖類也是一樣,國家上的貿易基本上都是期貨製度,這也是為什麽幾年後內地有一次嚴重缺糖,找到糖王郭賀年後,他也短時間無能為力,後來還是用了很多招數,才偷偷摸摸的買了一些平價賣給了內地。
約翰笑道:“好,涉及到多少金額與價格,我旗下的飲料工廠會與屈臣氏協商的。”
“行,我也會與屈臣氏說一聲。”楊文東回道;
雙方老板隻是決定是不是合作,後麵自然有手下去負責了,如果價格差不多那二人隻需要最終知道或者簽字即可,如果價格始終談不攏,那球才會再到二人手中。
這其實也不算是很大的合作,不過工業合作可以說是非常長期的,幾十年都有可能,這個金額總的算起來,就可能遠比一個地產項目大了。
約翰施懷雅眼見今天還比較順利,便又問道:“楊生,太古與屈臣氏也算是競爭對手了,希望我們以後的合作,不會因為這些而受到影響。”
“那是當然,飲料市場多大?我們算的了什麽?”楊文東搖搖頭笑道:“至於可樂代工,我們不過就是做苦力的,可口可樂與百事可樂是競爭對手,我們可算不上。”
全球的飲料產業規模,遠超過香港的gdp,他們兩家的飲料業務,不過是市場的九牛一毛罷了;
以後紅牛或許能夠成為飲料行業的巨頭之一,但太古並不會,未來幾十年它還會是可口可樂的代工廠,縱然借著內地市場規模也不小,但遠比不上紅牛的,完全不是一個層次的;
這種情況下自然也算不上競爭對手,自己的糖類種植麵積巨大,以後也是需要穩定的客戶的。
約翰施懷雅點點頭道:“那就好,希望未來我們在香港能夠和平發展,沒必要為了一些小生意而發生衝突。”
太古集團上一次錯失貨櫃碼頭,就是因為作為海外貿易為主的洋行,他們大概知道長興集團如今的實力,不敢實打實的硬碰硬;
這次在知道楊文東想要藍煙囪舊址後,也就做了個順水人情,反正自己賣給誰也是賣;
“沒問題。”楊文東頓了頓又問道:“約翰,太古集團我知道不接受投資,那不知道你們旗下的其他業務,考不考慮與其他資本合作?”
約翰施懷雅臉色一變,謹慎說道:“國泰航空不接受投資,海運也是一樣,其他香港內部的業務,我太古其實經營的也不錯,但如果條件合適,也可以考慮。”
“哈哈,航空與航海我就不參與了。”楊文東笑道:“我知道太古集團成立了地產公司,我想投資這個,你覺得怎麽樣?”
國泰航空可以說是太古集團的命根子,也是太古稱霸香港的根基,全港英資除了在中環有著大量大廈的置地,其他任何業務也無法與之比擬;
除了航空,太古集團的海運業務也很不錯,加上蘇伊士運河之事,隻要有個舊船就能賺到不少錢。
這兩個業務,楊文東也不準備投資,海運自己就有,而航空雖然一直暴利,但馬上就要石油危機了,也沒啥可圖的,本身太古也不可能出售國泰股份;
原先曆史上如果不是港龍航空背靠內地,逼的太古不得不讓出部分國泰股份給國資,並籌劃上市。
“太古地產?”約翰施懷雅想了想道:“楊生,太古地產目前的股份也不準備出售,不過太古地產旗下有很多地皮準備開發,我也準備與華資合作,楊生要是有興趣,也可以派人前來,我們雙方協商,看看哪些項目可以合作。”
“那也行,我會讓長興地產的人過去的。”楊文東點點頭說道。
其實英資的地產公司,如果不能成功並購,那收購股份反而不劃算;
因為這些英國鬼佬對於地產幾乎一竅不通,白白有了大量優質地皮,卻開發的利潤極低,甚至虧損,這也是為什麽原先曆史上李嘉成對九龍倉下手,實在是九龍倉坐擁價值50億港元的地皮,結果因為不會經營,搞的市值隻有10個億,這種情況下,李嘉成不動手其他華資也會。
太古集團掌控太古地產100%股份,那直接合作開發地皮就行了;
如今香港市場上,英資與華資合作開發土地,基本上是英資出土地,華資出人,合資後先集資買下地皮,讓英資公司拿到現金回本,然後合資公司運營後利潤各分一半。
這樣的模式,看起來英資賺到了一大半,但實際上掌控運營的才是老大,隨便在中間做點手腳,英資那群廢物根本就不懂,而且過程絕對合法。
再者來說,隻要低價不跌,那華資就是幾乎一分錢沒出,平白獲得一部分利潤,這也已經是大賺了;
80年代華資多家巨頭崛起,與英資堅持的這種模式,有著很大的關係。
與施懷雅會麵結束後,楊文東叫來了鄭誌傑,將合作內容告知了他;
鄭誌傑道:“這些合作倒也可以,雙方都能獲利,隻不過不清楚祁德尊為何願意讓出部分股權,估計太古集團給了不少好處了。”
“去問一下就知道了。”楊文東說道:“讓他明天來一趟我這邊吧,和黃最近的市值突破15億,也可以慶祝一下了。”
如原先曆史上一樣,祁德尊的能力很強,和黃在他的手中,股票一直大漲,雖然其中的泡泡也很大。
ps: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