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章 地產業發展與和合實業的成立
重回1958,打造世紀豪門 作者:水下野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娛樂產業的布局,在這幾個月的安排下,也逐步開始了走向新的方向;
動畫、電影、電視劇、音樂,4個方向同時發展,再配合背後強大的資本,開拓海外渠道,為任何參與其中的人,提供足夠的收入,這樣才能鼓勵足夠的創新;
類似於前世的一些內容創業互聯網平台,平台不需要自己創作內容,隻需要適當鼓勵就行了,而平台的核心就是利用優質內容與資本,開拓更多的用戶,從而實現三方共贏。
現在的長興集團也是如此,好的內容外加資本,就可以去開拓亞洲乃至於全球的市場。
原先曆史上90年代香港電影與電視劇的最巔峰時期,香港有3萬人為影視行業工作或者從中受利,這也是一個巨大的產業,且做好了之後不會被淘汰,因為發達經濟體,不會淘汰服務產業。
而且對於楊文東來說,發達的影視行業,也可以給他帶來一些樂趣;且如果香港電影產業真的發達了,那也是可以真的與好萊塢合作的,雖然也有可能被坑,但隻要自己這邊有足夠的長期價值,那也並非沒有合作的可能性。
不過眼下,還是需要等李曉龍的電影在亞洲火爆幾部,這樣才有條件與好萊塢談談條件。
5月中旬,楊文東也將目光逐步的從娛樂市場轉移了,在安排好方向之後,他自然也不需要過問太多,等著結果就行了;
而如今香港最火爆的行業,自然就是地產與股市了,隨著對未來香港信心的恢複,大量資金進入地產市場與股市,多少小區開業的時候,也會引來很多黃牛排隊購買。
楊文東也來到了長興地產公司的總部,這是一棟位於中環邊緣的大樓,是67年的時候買下的建築之一。
楊文東先是開口問道:“這棟大廈裏麵,現在全是長興地產公司的人?”
“是的,之前的租戶,在67年的時候就跑了一半以上,後麵兩年也逐步到期不續約了,還有幾家時間比較久,我就給了一點補貼,讓他們遷移到附近我們其他大廈裏了。”鄭誌傑回道。
楊文東點點頭道:“好,長興地產總算也有一棟位置好一點的大廈了,不過這樓層也不是很高。”
鄭誌傑笑道:“目前來說是足夠了,並非所有公司的人都需要來總部上班,而且今年下半年,港府會有一處填海地皮,位置不錯,我有想法拿下來,建一棟麵積更大的大廈。
不過不是給我長興地產,而是給集團總部,長興大廈如今也是有點擁擠了。”
楊文東想了想說道:“這棟大廈能建多大麵積?”
鄭誌傑回道:“填海地皮應該會在4萬尺左右,容積率10,應該可以建40萬尺。”
“這個麵積也就比長興大廈多一點,更換沒什麽意義。”楊文東搖搖頭說道:“要換,就換明顯大多的,免的換了之後馬上又不夠了,就很繁瑣了。”
搬過家的人都知道,很繁瑣,原本感覺家裏也沒什麽東西,結果一搬家,好家夥,那東西簡直多到不可思議;
公司的搬遷也是一樣,這種超大型總部搬遷,費錢是小事,對日常集團工作的影響才是大事,也還好自己的物業,可以慢慢遷移,這樣也會損失小一點。
因此,即使因為發展需求需要搬遷,那也要直接換一個麵積更大的,避免沒必要的麻煩。
鄭誌傑問道:“目前港府似乎沒有批準建超級大廈的計劃,除非我們申請,但中環最核心的位置,我們也沒有這麽大的地皮,除非將一些大廈買下來拆了。”
中環在百年前就開始發展了,被英資巨頭控製,縱然67年長興地產借機收購了一些,核心位置也有幾棟大廈,但也都不算很老的建築,拆了建超高樓,就不太劃算了。
“不急,匯豐總部現在都不怎麽樣,我們急什麽。”楊文東搖搖頭道:“還是再等等吧,現在香港經濟發展很快,按照西方國家的發展模式,很快就會推動超高建築了,不急這一會。”
隻要經濟發展,那城市中心必須需要立體式的向高空發展,任何國家地區都避免不了;
前世的內地,北上廣這些大城市都是如此,因為太多的人湧入,不管是辦公還是住宅,空間都很緊張,隻能向上發展;
人類是群居動物,各種商業、醫療、教育、工業發展集中在一起才能最大效率化,雖然擁擠,但也很方便,甚至很多富豪,在郊區別墅住了一段時間後都開始傾向於市區大平層了.市區有別墅的土豪例外。
再過一兩年,未來的康樂大廈(怡和大廈)也會推出,這會是香港70年代的最高大廈,也會是自己的目標,用來做集團總部,至少可以用10年,再等到80年代,中環一些20層大廈樓層舊了,那就可以拆了,建真正的超高摩天大廈了。
“好的。”鄭誌傑答應後,又道:“那這塊地皮,我們需不需要競爭?”
楊文東道:“當然要,記住,以後中環的地皮、物業,上到大廈下到一個商鋪,我們都要,未來我們需要與置地一樣,在香港港島的幾個城鎮大規模置業。”
香港的地產市場,在投資回報率上估計僅次於一些科技與互聯網企業了,中環更甚;特別是如今自己的蝴蝶效應,還不知道會對未來的科技公司會有多大的影響,這個市場自然不會放棄。
不過長興地產公司的規模太大了點,雖然也可以做住宅,但不能無限製的操作,這個市場也是有限的,因此,核心建築的持有就是一個不錯的方向;
且住宅涉及民生,如果自己投入太多資源進入,使得普通人買房成本太高,反而會影響名聲,沒必要這樣做,等合適的時候,通過金融手段控製未來的幾大家族,然後讓他們做這些事就行了,
自己這邊可以做一個規模更大的置地,持有中環、金鍾、銅鑼灣等地方的大廈與商場,向開公司的人收租金,這樣賺的錢更多,但從直接層麵並不會影響普通人;
而這些地方的租金,也會是非常穩定的收益,前世香港的一棟大廈,年租金少的十億多的幾十億,完全就是躺著賺錢,能夠超過這個收益的公司,還得辛辛苦苦的運營當然,從社會影響力來說,這種收租企業肯定遠比不上,但這些收益也是真的,完全可以拿來幫助其他產業發展,甚至打價格戰擊潰對手,那影響力自然也就上來了。
一個大財團,並非什麽產業都需要賺暴利,也不是什麽產業都需要有影響力,能附帶兩種功能的產業是很少的,最簡單常見的模式還是幾種公司都有,互相配合,從而達到最高效果。
“好的,那我準備拿下這塊地皮。”鄭誌傑笑道:“等建成後,說不定其他兄弟公司需要。”
“行,到時候具體數據出來後再跟我說下。”楊文東點點頭說道;
除非是一些超級地王的競拍,不然楊文東一般也是不參加的,讓手下去就行,他會在背後指揮。
“是,楊生,”鄭誌傑接著說道:“楊生,我這邊將最近長興地產的發展情況,跟您匯報一下?”
“好。”楊文東說道。
隨後的半個小時,鄭誌傑將長興地產公司的一些大項目,也逐個的講述給老板聽,主要也是涉及很多非核心產業的自有地皮開發,經過67年這一波囤積,長興地產的土地儲備比起很多英資也是隻多不少。
匯報完後,楊文東道:“這樣的模式很好,將一些位置意義不大的地皮全部開發掉,換成現金,然後囤積優質位置的土地,目前還是不要以開發為主,購買的地皮,也是可以長期持有的。”
如果從港府那競拍獲得的地皮,或者其他方式從港府手中拿到的,都是需要在規定時間開發的,但自己購買的舊地皮就無所謂了。
鄭誌傑笑道:“是的,目前我們也不急著在一些優質地皮上建大廈,除非公司本身需求。”
“那就保持這樣,不需要考慮盈利,有錢了就買地,等市場到了高峰期,再考慮變動。”楊文東跟著道。
在地產牛市開始的幾年,追求盈利沒什麽太大意義,有錢就應該囤積土地,即使未來真的缺錢了,優質位置的地皮也是可以直接從銀行拿錢的;
甚至74年的經濟衰退,楊文東都不放在眼裏,因為對比67年與83/84年,這一波跌幅不算很大,隻是回到了71年價格而已,時間拉長來看,隻是長期上漲期間的一次小下跌而已。
“好,我明白,我們不需要紙麵上的盈利。”鄭誌傑又道:“對了,楊生,前幾天您之前囑咐的胡應相來找我了,他說想建自己的地產公司,說您曾經答應過他願意投資他,所以想見您一麵。”
“胡應相?行,安排一下,讓他去長興大廈找我。”楊文東點點頭;
隨著香港地產的高速發展,很多傳統工廠、其他產業的人,也都開始眼紅,想進來分一杯羹了;
這很正常,前世內地在20世紀之後,也有很多做實業的,進軍地產行業,發現在地產業賺的錢比實業多多了,而經營方麵卻輕鬆多了
這是因為地產是將未來幾十年的經濟短期內聚集起來,加上吸納其他所有行業的成果,能不賺錢嗎?
雖然這種經濟模式未來可能會有很多的危害,但卻是任何國家都無法逃避的,有些國家即使不搞大地產,但肯定也會有其他方式來借未來的錢發展現在的自己,不然其他國家這樣搞你不搞,輸的必然是你。
第二天,長興大廈:
“楊生,您好。”胡應相在鄭誌傑的帶領下,見到了楊文東,便立刻禮貌說道;
如今楊文東身為香港第一華人富豪,身份尊貴,雖然兩年前他們見過一麵,且也獲得了楊文東的名片與承諾,但今天能不能見到,他之前其實也沒把握的。
楊文東笑道:“坐吧,喝什麽?”
“我隨意。”胡應相哪敢提什麽要求。
“那就喝茶吧。”楊文東對著身邊助理說道;
隨即助理去準備了,楊文東則問向胡應相:“胡生,今天來找我是何事?”
胡應相連忙回道:“楊生,兩年前我們也談過一次,當時您曾經說過,如果我建地產公司的話,您這邊可以投資,所以我今天來了。”
楊文東笑問:“那你說準備投資地產公司了?新公司叫什麽?”
“和合實業,這是我與我父親一起協商的名字。”胡應相回道。
“和合,這個名字不錯。”楊文東點點頭,道:“那你的起始資金是多少?”
胡應相道:“3000萬港元,這是我家族之前幾個產業一半的積蓄,現在準備投入地產;因為您之前說過要投資,所以我也先來確定下您的意見。”
“可以,現在的香港,做地產肯定是最賺錢的。”楊文東同意說道:“那你可以考慮接受我的多少投資比例?需要多少資金。”
長興集團內部的幾個工業產業,在利潤上可能不比地產差,但這是因為穿越者知道未來的功勞,其他工業,想超過地產,那難度是非常高的;
即使是前世的內地,在地產處於上升期的時候,除了頂尖的科技企業、互聯網壟斷公司能打一打之外,其他的行業,基本上不是對手,幾十年時間很多時候的首富都是地產公司老板;
甚至歐美那邊也是一樣,隻不過因為歐美已經發展了百年,加上人口不是很多,又有房產稅的限製,使得其發展速度比不過內地甚至亞洲國家,但總規模也是不小的,很多地產巨頭也是財力雄厚,如紐約地產巨頭tnp家族。
胡應相回道:“我可以接受1500萬港元的投資,我這邊可以讓給您33%的股份,這是按比例來計算的,但我有一個要求。”
“你說。”楊文東問道。
胡應相道:“我這邊可以給楊生對應的投票權,但希望楊生不要再增加自己的股份,特別是等以後和合如果能上市。”
“行,我答應你。”楊文東很是爽快的答應了。
他一個人不可能吞下香港地產多少比例的財富,吞的太多反而不利於社會發展以及自己的名氣,所以隻需要掌控寫字樓、商場就行了。
而其他住宅開發,除了自有物業,再通過金融模式間接分享未來多家華資地產公司的收益就行了。
錢夠快速套現的股票,在高峰期的時候甚至比地產還要賺錢。
胡應相笑道:“好的,那我這邊會盡快起草合同。”
與長興集團合作之後,對任何一家地產公司都是一件好事;因為有這樣的強勢股東,銀行的貸款都會很輕鬆;
而有了貸款,隻要不碰到之前那樣的地產危機,想不起飛都難。
“行,這件事你與鄭誌傑聯係就行了。”楊文東又道:“老鄭,你這邊跟和合實業先一起投資做個項目,也算是給新公司一點幫助吧。”
做個項目其實無所謂,主要是釋放一個信號,自己扶持和合實業,那以後和合實業的發展,也會更順利。
ps:求月票
動畫、電影、電視劇、音樂,4個方向同時發展,再配合背後強大的資本,開拓海外渠道,為任何參與其中的人,提供足夠的收入,這樣才能鼓勵足夠的創新;
類似於前世的一些內容創業互聯網平台,平台不需要自己創作內容,隻需要適當鼓勵就行了,而平台的核心就是利用優質內容與資本,開拓更多的用戶,從而實現三方共贏。
現在的長興集團也是如此,好的內容外加資本,就可以去開拓亞洲乃至於全球的市場。
原先曆史上90年代香港電影與電視劇的最巔峰時期,香港有3萬人為影視行業工作或者從中受利,這也是一個巨大的產業,且做好了之後不會被淘汰,因為發達經濟體,不會淘汰服務產業。
而且對於楊文東來說,發達的影視行業,也可以給他帶來一些樂趣;且如果香港電影產業真的發達了,那也是可以真的與好萊塢合作的,雖然也有可能被坑,但隻要自己這邊有足夠的長期價值,那也並非沒有合作的可能性。
不過眼下,還是需要等李曉龍的電影在亞洲火爆幾部,這樣才有條件與好萊塢談談條件。
5月中旬,楊文東也將目光逐步的從娛樂市場轉移了,在安排好方向之後,他自然也不需要過問太多,等著結果就行了;
而如今香港最火爆的行業,自然就是地產與股市了,隨著對未來香港信心的恢複,大量資金進入地產市場與股市,多少小區開業的時候,也會引來很多黃牛排隊購買。
楊文東也來到了長興地產公司的總部,這是一棟位於中環邊緣的大樓,是67年的時候買下的建築之一。
楊文東先是開口問道:“這棟大廈裏麵,現在全是長興地產公司的人?”
“是的,之前的租戶,在67年的時候就跑了一半以上,後麵兩年也逐步到期不續約了,還有幾家時間比較久,我就給了一點補貼,讓他們遷移到附近我們其他大廈裏了。”鄭誌傑回道。
楊文東點點頭道:“好,長興地產總算也有一棟位置好一點的大廈了,不過這樓層也不是很高。”
鄭誌傑笑道:“目前來說是足夠了,並非所有公司的人都需要來總部上班,而且今年下半年,港府會有一處填海地皮,位置不錯,我有想法拿下來,建一棟麵積更大的大廈。
不過不是給我長興地產,而是給集團總部,長興大廈如今也是有點擁擠了。”
楊文東想了想說道:“這棟大廈能建多大麵積?”
鄭誌傑回道:“填海地皮應該會在4萬尺左右,容積率10,應該可以建40萬尺。”
“這個麵積也就比長興大廈多一點,更換沒什麽意義。”楊文東搖搖頭說道:“要換,就換明顯大多的,免的換了之後馬上又不夠了,就很繁瑣了。”
搬過家的人都知道,很繁瑣,原本感覺家裏也沒什麽東西,結果一搬家,好家夥,那東西簡直多到不可思議;
公司的搬遷也是一樣,這種超大型總部搬遷,費錢是小事,對日常集團工作的影響才是大事,也還好自己的物業,可以慢慢遷移,這樣也會損失小一點。
因此,即使因為發展需求需要搬遷,那也要直接換一個麵積更大的,避免沒必要的麻煩。
鄭誌傑問道:“目前港府似乎沒有批準建超級大廈的計劃,除非我們申請,但中環最核心的位置,我們也沒有這麽大的地皮,除非將一些大廈買下來拆了。”
中環在百年前就開始發展了,被英資巨頭控製,縱然67年長興地產借機收購了一些,核心位置也有幾棟大廈,但也都不算很老的建築,拆了建超高樓,就不太劃算了。
“不急,匯豐總部現在都不怎麽樣,我們急什麽。”楊文東搖搖頭道:“還是再等等吧,現在香港經濟發展很快,按照西方國家的發展模式,很快就會推動超高建築了,不急這一會。”
隻要經濟發展,那城市中心必須需要立體式的向高空發展,任何國家地區都避免不了;
前世的內地,北上廣這些大城市都是如此,因為太多的人湧入,不管是辦公還是住宅,空間都很緊張,隻能向上發展;
人類是群居動物,各種商業、醫療、教育、工業發展集中在一起才能最大效率化,雖然擁擠,但也很方便,甚至很多富豪,在郊區別墅住了一段時間後都開始傾向於市區大平層了.市區有別墅的土豪例外。
再過一兩年,未來的康樂大廈(怡和大廈)也會推出,這會是香港70年代的最高大廈,也會是自己的目標,用來做集團總部,至少可以用10年,再等到80年代,中環一些20層大廈樓層舊了,那就可以拆了,建真正的超高摩天大廈了。
“好的。”鄭誌傑答應後,又道:“那這塊地皮,我們需不需要競爭?”
楊文東道:“當然要,記住,以後中環的地皮、物業,上到大廈下到一個商鋪,我們都要,未來我們需要與置地一樣,在香港港島的幾個城鎮大規模置業。”
香港的地產市場,在投資回報率上估計僅次於一些科技與互聯網企業了,中環更甚;特別是如今自己的蝴蝶效應,還不知道會對未來的科技公司會有多大的影響,這個市場自然不會放棄。
不過長興地產公司的規模太大了點,雖然也可以做住宅,但不能無限製的操作,這個市場也是有限的,因此,核心建築的持有就是一個不錯的方向;
且住宅涉及民生,如果自己投入太多資源進入,使得普通人買房成本太高,反而會影響名聲,沒必要這樣做,等合適的時候,通過金融手段控製未來的幾大家族,然後讓他們做這些事就行了,
自己這邊可以做一個規模更大的置地,持有中環、金鍾、銅鑼灣等地方的大廈與商場,向開公司的人收租金,這樣賺的錢更多,但從直接層麵並不會影響普通人;
而這些地方的租金,也會是非常穩定的收益,前世香港的一棟大廈,年租金少的十億多的幾十億,完全就是躺著賺錢,能夠超過這個收益的公司,還得辛辛苦苦的運營當然,從社會影響力來說,這種收租企業肯定遠比不上,但這些收益也是真的,完全可以拿來幫助其他產業發展,甚至打價格戰擊潰對手,那影響力自然也就上來了。
一個大財團,並非什麽產業都需要賺暴利,也不是什麽產業都需要有影響力,能附帶兩種功能的產業是很少的,最簡單常見的模式還是幾種公司都有,互相配合,從而達到最高效果。
“好的,那我準備拿下這塊地皮。”鄭誌傑笑道:“等建成後,說不定其他兄弟公司需要。”
“行,到時候具體數據出來後再跟我說下。”楊文東點點頭說道;
除非是一些超級地王的競拍,不然楊文東一般也是不參加的,讓手下去就行,他會在背後指揮。
“是,楊生,”鄭誌傑接著說道:“楊生,我這邊將最近長興地產的發展情況,跟您匯報一下?”
“好。”楊文東說道。
隨後的半個小時,鄭誌傑將長興地產公司的一些大項目,也逐個的講述給老板聽,主要也是涉及很多非核心產業的自有地皮開發,經過67年這一波囤積,長興地產的土地儲備比起很多英資也是隻多不少。
匯報完後,楊文東道:“這樣的模式很好,將一些位置意義不大的地皮全部開發掉,換成現金,然後囤積優質位置的土地,目前還是不要以開發為主,購買的地皮,也是可以長期持有的。”
如果從港府那競拍獲得的地皮,或者其他方式從港府手中拿到的,都是需要在規定時間開發的,但自己購買的舊地皮就無所謂了。
鄭誌傑笑道:“是的,目前我們也不急著在一些優質地皮上建大廈,除非公司本身需求。”
“那就保持這樣,不需要考慮盈利,有錢了就買地,等市場到了高峰期,再考慮變動。”楊文東跟著道。
在地產牛市開始的幾年,追求盈利沒什麽太大意義,有錢就應該囤積土地,即使未來真的缺錢了,優質位置的地皮也是可以直接從銀行拿錢的;
甚至74年的經濟衰退,楊文東都不放在眼裏,因為對比67年與83/84年,這一波跌幅不算很大,隻是回到了71年價格而已,時間拉長來看,隻是長期上漲期間的一次小下跌而已。
“好,我明白,我們不需要紙麵上的盈利。”鄭誌傑又道:“對了,楊生,前幾天您之前囑咐的胡應相來找我了,他說想建自己的地產公司,說您曾經答應過他願意投資他,所以想見您一麵。”
“胡應相?行,安排一下,讓他去長興大廈找我。”楊文東點點頭;
隨著香港地產的高速發展,很多傳統工廠、其他產業的人,也都開始眼紅,想進來分一杯羹了;
這很正常,前世內地在20世紀之後,也有很多做實業的,進軍地產行業,發現在地產業賺的錢比實業多多了,而經營方麵卻輕鬆多了
這是因為地產是將未來幾十年的經濟短期內聚集起來,加上吸納其他所有行業的成果,能不賺錢嗎?
雖然這種經濟模式未來可能會有很多的危害,但卻是任何國家都無法逃避的,有些國家即使不搞大地產,但肯定也會有其他方式來借未來的錢發展現在的自己,不然其他國家這樣搞你不搞,輸的必然是你。
第二天,長興大廈:
“楊生,您好。”胡應相在鄭誌傑的帶領下,見到了楊文東,便立刻禮貌說道;
如今楊文東身為香港第一華人富豪,身份尊貴,雖然兩年前他們見過一麵,且也獲得了楊文東的名片與承諾,但今天能不能見到,他之前其實也沒把握的。
楊文東笑道:“坐吧,喝什麽?”
“我隨意。”胡應相哪敢提什麽要求。
“那就喝茶吧。”楊文東對著身邊助理說道;
隨即助理去準備了,楊文東則問向胡應相:“胡生,今天來找我是何事?”
胡應相連忙回道:“楊生,兩年前我們也談過一次,當時您曾經說過,如果我建地產公司的話,您這邊可以投資,所以我今天來了。”
楊文東笑問:“那你說準備投資地產公司了?新公司叫什麽?”
“和合實業,這是我與我父親一起協商的名字。”胡應相回道。
“和合,這個名字不錯。”楊文東點點頭,道:“那你的起始資金是多少?”
胡應相道:“3000萬港元,這是我家族之前幾個產業一半的積蓄,現在準備投入地產;因為您之前說過要投資,所以我也先來確定下您的意見。”
“可以,現在的香港,做地產肯定是最賺錢的。”楊文東同意說道:“那你可以考慮接受我的多少投資比例?需要多少資金。”
長興集團內部的幾個工業產業,在利潤上可能不比地產差,但這是因為穿越者知道未來的功勞,其他工業,想超過地產,那難度是非常高的;
即使是前世的內地,在地產處於上升期的時候,除了頂尖的科技企業、互聯網壟斷公司能打一打之外,其他的行業,基本上不是對手,幾十年時間很多時候的首富都是地產公司老板;
甚至歐美那邊也是一樣,隻不過因為歐美已經發展了百年,加上人口不是很多,又有房產稅的限製,使得其發展速度比不過內地甚至亞洲國家,但總規模也是不小的,很多地產巨頭也是財力雄厚,如紐約地產巨頭tnp家族。
胡應相回道:“我可以接受1500萬港元的投資,我這邊可以讓給您33%的股份,這是按比例來計算的,但我有一個要求。”
“你說。”楊文東問道。
胡應相道:“我這邊可以給楊生對應的投票權,但希望楊生不要再增加自己的股份,特別是等以後和合如果能上市。”
“行,我答應你。”楊文東很是爽快的答應了。
他一個人不可能吞下香港地產多少比例的財富,吞的太多反而不利於社會發展以及自己的名氣,所以隻需要掌控寫字樓、商場就行了。
而其他住宅開發,除了自有物業,再通過金融模式間接分享未來多家華資地產公司的收益就行了。
錢夠快速套現的股票,在高峰期的時候甚至比地產還要賺錢。
胡應相笑道:“好的,那我這邊會盡快起草合同。”
與長興集團合作之後,對任何一家地產公司都是一件好事;因為有這樣的強勢股東,銀行的貸款都會很輕鬆;
而有了貸款,隻要不碰到之前那樣的地產危機,想不起飛都難。
“行,這件事你與鄭誌傑聯係就行了。”楊文東又道:“老鄭,你這邊跟和合實業先一起投資做個項目,也算是給新公司一點幫助吧。”
做個項目其實無所謂,主要是釋放一個信號,自己扶持和合實業,那以後和合實業的發展,也會更順利。
ps: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