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胡應相的幫助,算是興趣,投資他其實也是比不上李嘉成等人的;,


    不過他對於內地基建的興趣,或許對未來的自己有一點幫助,以內地的基建蛋糕之大,就算楊文東的資產再擴大百倍也隻能吃下一小部分,那自然也可以帶著其他人一起參與,也能分攤zz上的一些風險。


    而胡應相這樣的人,也該獲得比其他未來四大家族更高的財富,或許,等未來一些自己看不上或者不合適投資的方向,也是可以指揮他去做的;


    當然,自己也得有足夠的股份,互利共贏才是王道,不然他也不會做慈善幫助別人致富。


    香港,太平山:


    楊家一行人乘坐多輛豪華奔馳防彈轎車,來到了一棟別墅之前;


    眾人下車之後,蘇依依看了周圍一圈,道:“這個麵積大小,比我們現在的房子要大多了。”


    “對,太平山的房子,麵積當然要大多了,不然憑什麽成為香港的政商中心人士聚集的地方?”楊文東笑說道。


    這次地產危機爆發後,他在8月份的時候他拿下了兩棟太平山的正常別墅,不過他也不太想住二手的,因此就向港府直接買下了太平山的一塊地皮,然後自己建房子;


    港府一般很少批準太平山地區的新地皮,不過特殊時候,就不會在意了;


    蘇依依又問:“那這房子什麽時候能建好啊?”


    楊文東笑道:“大概69年初吧,我們自己的房子,不是商業樓,所以還是要慢工出細活的,後續,各種家具、裝修材料也需要靜置一段時間。”


    雖然他購買的很多家庭用品都是最高品牌的,但這個時代對於環保意識不強,他也是擔心裝修完之後還有甲醛之類的致癌物,特別是家裏還有嬰幼兒,所以寧可再等等,反正也不急。


    “那也就一年出頭了。”蘇依依算了下說道。


    時間很快就到了12月中,內地一位領導最終發話:香港保持原樣;


    消息一出,香港所有人對未來的猜疑、不相信終於全部消失了,至此,股價與房價,終於有了一絲喘息之機,逐步恢複


    鄭誌傑,方先名一起來到了楊文東的辦公室,匯報著這段時間的收獲。


    “楊生,這是長興地產目前所有物業的詳細資料。”鄭誌傑將一份厚的文件夾遞了上來,道:“這裏麵也標注了每個物業的投資或者收購年份,以及早期花費的成本;


    其中後半部分都是今年收購的,一共涉及16棟大廈,417處臨街商鋪、722處大小不同的寫字樓物業,另外還有131塊地皮,總麵積超過了800萬尺。”


    “800萬?我記得置地的持有物業超過1000了吧?”楊文東翻開文件夾後問道。


    鄭誌傑道:“是的,置地有很多大麵積的大廈,一棟大廈就三五十萬尺,這樣的大廈就十幾棟了,然後在港島中環以外,也有著大片地皮、樓房、貨倉等等,這些也是置地百年來的積累,我們這半年還是差了點。”


    楊文東笑道:“也沒事,也接近了,再個,這可能也是雙向接近的,雖然經濟危機可能過去了,但我還是會繼續收購一些物業的。”


    從明年開始,香港地產開始走高,牛市開啟,這讓很多在傳統業務發展不順利的英資也開始進軍地產市場,比如太古、港燈、會德豐等等。


    但這群英資對於地產不是很了解,不敢像華資那樣杠杆上滿的模式運營,於是保守的他們會采用賣地籌集資金然後再開發另外一塊的模式,雖然這樣沒什麽風險,但利潤率自然就大跌了。


    而接手那些地皮的富豪,也就是未來四大家族的幾人,或者另外幾個地產新秀,這些公司在67年抄底賺了一波,然後又低價拿到了英資洋行的最優質土地,開發出來後更是賺的盆滿缽滿,也為未來他們崛起提供了足夠的資金。


    鄭誌傑笑道:“那樣就更好了,不過如今我們手中也有了大量地皮,或者非常舊的樓不適合出租,那要不要開發?”


    長興地產如今分為三個核心業務:開發、置業以及基建。


    從63年開始,楊文東便下令開發這一塊逐步暫停,直到今天,快5年了,時間也太長了,不過也恰好躲過了這一輪最慘烈的經濟危機。


    楊文東道:“可以開發了,隻要不是港島或者九龍重鎮的核心位置,其他地方,能合適開發住宅小區的,那就開發住宅,合適開發寫字樓的就建寫字樓,工業用地也可以建工業樓,放心建,上一波低價跌成那樣,未來幾年肯定會長期走強的。”


    雖然想在地皮麵積上超過置地,這也算是個小目標,但位置一般的,沒必要長期保留,之前經濟危機的時候,時間短,選擇性不強,差不多就收購了,但後麵時間就長了,他也需要將這些地皮開發了,然後再去購買位置佳的物業來長期持有,隻有這樣才能算真正意義上趕上置地。


    “好的,我這就開始準備。”鄭誌傑欣喜說道。


    雖然大量物業收租比較輕鬆、簡單,但這樣也體現不出職業經理人的價值,隨便來的人做的都不會很差;


    而開發就很講技術了,一個小區如何才能利益最大化、資金回流率高、開發時間短等等,地產公司的強弱,就看這方麵的安排。


    而且大量開發項目動工,也能給公司帶來大量流動性,這樣才更能向社會展示長興地產公司的實力,不然這幾年下來,很多人都忘了。


    “行,後麵開發哪幾個小區,確定好了跟我說一聲,”楊文東點點頭,又看向方先名道:“我讓你收購的那些公司股票,怎麽樣了?”


    方先名道:“楊生,怡和係三家公司,目前我這邊持股怡和3.5%、置地4.6%,九龍倉4.2%;


    牛奶國際那邊,目前一共持有9.05%,牛奶公司的股票比較散,市值也不高,所以更容易收購;靑洲英坭我這邊有7.3%股票。


    其他一些英資公司,我就是跟著祁德尊一起投資的,目前主要是均益倉基安達臣工業兩家。”


    “這個比例還可以。”楊文東道:“不過現在股價也會開始上升,後麵收購的難度就會增大了,你也要有所準備。”


    這麽多大型企業,且他們很多股份還掌握在自己或者董事會成員手中,因此,即使碰到經濟危機,也很難短時間收購足夠多股票,能趁機收購一部分就足夠了。


    方先名道:“這個我知道,我已經讓操盤手降低一半的投入了,不過雖然難度高一點了,但我們就有著很長時間了,慢慢收購也能收到足夠份額。”


    “說的好,未來時間還多的是。”楊文東又道:“不過我們的資金財力也是有限的,不可能同步對這些企業發起並購;


    所以你的優先目標還是九龍倉與牛奶國際,這兩家公司相對來說更容易一點。”


    原先曆史上,李嘉成與包玉岡先後攻擊九龍倉,怡和反擊,最終失敗後也就爽快的斷手保命,可能也有點不忿,但後麵也沒怎麽樣;


    可到了80年代末李嘉成與幾大華資財團共同圍攻置地,怡和可就是拚死護犢子的。


    自己這邊縱然想吞並怡和係所有優質資產,但也的確做不到同時收購,所以自然要挑選骨頭最軟的下口,先吃一下一口再說後麵。


    方先名答應道:“好,九龍倉與牛奶公司的市值的確要低很多,隻是流通股也是有限製的,我們收購再繼續下去就可能被發現了。”


    “那先盡量收購到安全線,等以後再說。”楊文東想了想說道。


    這收購不是你有錢就行的,特別是這種惡意收購,必須要在對方不知道的情況下收購足夠多的份額,這樣才能在公開之後,有了打擂台的基礎,要不然根本就沒機會。


    原先曆史上,九龍倉在68年後為了開發地產,曾經多次增股融資稀釋掉了怡和集團掌控的股份,如果這一世還是一樣的話,那他就可以趁著增股的時候增加自己的股份;


    如果對方不融資,那短時間內還真沒什麽好辦法,不過英資公司的運營都很垃圾,不融資開拓,那運營成績絕對會更慘不忍睹。


    方先名回道:“好的,我明白了。”


    楊文東道:“經濟也會開始複蘇了,現在全民的信心也恢複了,後麵幾年,就是我們發展的黃金時期了。”


    抄底抄了那麽多地皮,不是為了囤著,至少部分是需要開發的,股票那邊,最終目的還是為了吞並部分老牌公司的資源。


    時間很快就到了1968年1月。


    開市第一天,香港股票就出現了不小的漲幅,很多曾經離開的、有些小名氣的企業家、工廠主也開始返回,被一些新聞媒體關注。


    1月8日,港府舉行了年度第一次競拍,平均成交價格直接為底價的126%,直接給予了在場所有地產商以及記者們足夠的信心。


    不管是地產還是股市,牛市即將開啟了。


    ps:求月票l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回1958,打造世紀豪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水下野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水下野魚並收藏重回1958,打造世紀豪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