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3章 對立的文明基因
投胎出了bug,關我什麽事兒 作者:咖啡就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落座之後,李樂和約翰森又互相打量一眼,彼此心裏都翻騰起小浪花。
約翰森好奇於眼前這年輕人的長相,身材,那股淡然的氣質裏的沉靜灑脫,另外也猜測李樂的身份,家裏做客,和小雅各布是好朋友倒也罷了,老彼得先生也這麽說,那就.....姓李?坡縣李?紅空李?或者南高麗李?哦,對,小雅各布最近一直在東亞,也許是大陸的?老爺子讓自己留下來,聊什麽,聽什麽?
而李樂,則是沒想到能在這兒碰到殷拓,也就是eqt現時的ceo。
小雅各布給自己聊過自家產業的架構,最上層是家族基金會,而家族基金會之下,是各種以曆代先人名字命名的十幾個分支基金會。小雅各布說起來這些基金會,很是羨慕,希望自己百年以後,也有機會有個自己名字的。
而這些基金會之下,就是一家負責家族資產管理、投資、金融業務的公司,簡稱fab。而fab再之下,就是各條家族產業線,包括金融、科技、工業製造、生活製造、能源、軍事航空、醫藥、大學教育機構。還有一個直屬於家族基金會的經濟政策研究中心,至於牽頭參與主辦的項目,最有名的,達沃斯。
金融線條裏最上層的銀瑞達,再往下就是殷拓eqt私募投資、北歐銀行等等幾個機構。
eqt在國內不怎麽出名,但是在國際上,隻要知道在其排名尚在貝恩之前,僅次於黑石,管理資金規模超萬億刀,年營收五百多億刀,就可想而知其規模。
現在,這家真正意義上管理萬億資產的ceo,坐在自己麵前,李樂既驚訝於這人能在四十出頭的年紀,又莫名的生出一種虛幻感來。轉念又想到,這老爺子把約翰森留下來,想幹嘛?就,閑聊扯淡?
琢磨琢磨,管他呢。
“科尼,開車了?”老彼得問道。
“沒,司機。”
“那就行,來一點兒?”看到老爺子指揮尼爾森從一個小冰箱裏拿出一瓶絕對伏特加,李樂嘬了嘬牙花子,這麽熱烈的麽?
“可以,沒問題。”約翰森回道,李樂隻好也點點頭。
“那就都倒上。”老彼得很開心。剛享用完一頓美食,又有人陪著小酌兩杯,美得很。
一口入喉,隻覺得一絲清新的氣味由口腔衝過鼻腔,順滑之中又帶有微妙的穀物香氣,再之後帶來一絲絲苦味,一絲回甜。這種甜像是吃完麵包或者饅頭,澱粉經過唾液分解時慢慢浮現的味道。隻不過還沒來得及品一品,一股火辣,如熱流,從腹中直衝鼻尖。
看到李樂皺了皺眉毛,老彼得樂道,“哈哈,怎麽樣,這才是男人喝的酒。”
李樂想說,比我們多衡老白差不少,不過話到嘴邊,就禿嚕成,“挺好的,另一種感覺,對比紅酒。一個溫潤,一個濃烈,但結果,都是喝多之後,難受。”
“哈哈哈哈。”
約翰森端著酒杯,感受這杯子裏的香氣和酒精帶來的微醺的刺激,瞄了眼歡樂形態的老彼得。平日裏穿上那件肥大的深藍色西裝,打上紅色領帶,老彼得就是這個經濟帝國裏深沉冷漠的君王,今天倒像是含飴弄孫的鄰家老頭,思忖著老彼得此時心境,瞧見老爺子的一道目光飄過來,約翰森忙笑道,“是,還是飲酒適度為好。”
老彼得又抿了口,示意李樂道,“前兩天你和我說起的那些東西,一直在腦袋裏盤旋著。不得不說,確實改變了我一直的一些固有觀念。人還是得不斷的學習和吸收,知識積累的寬度,才能決定你視野的高度,站在另一個維度看世界,所有的事情都有跡可循,所有在進行的,都是過去的重複。”
“是,人類社會的進程,不是圓周率的計算,幾乎囊括了所有的窮舉。隻是因為我們對曆史和記錄的局限,沒發現而已。”李樂笑道。
老彼得點點頭,“就像你上次說的文明,隻是從一個角度概括的,那麽還有的,你提過的劫掠型還是.....”
李樂放下杯子,雙手扶著沙發把手上,身子微微向前,“實際上,我麽還可以用獲取經濟資源的方式,或者地理類型來劃分。當一種文明因為環境、曆史背景、人群結構、生產資料的獲取方式來定型後,發展形態會呈現不同的演進軌跡。”
“獲取方式?”
“對,彼得爺爺,您是企業家,你應該知道,就像我要開一個鋼鐵廠,那麽冶煉鋼鐵的原材料,我能通過什麽方式獲得呢?”
“買。從必和必拓手裏買。”
“還有呢?”
“自己挖。”
“再有呢?”
“我有槍。”
李樂一拍手,“是的,彼得爺爺,您第一個說出來買,那就是典型的交換思維,用錢去交換等價的物資。”
“那麽引申開來,拉長時間,放大空間,獲取資源的方式,人類就呈現出三種基本的文明類型,一是劫掠、二是生產,三是交換,我們也可以稱作商業或者貿易文明。”
老彼得嘀咕嘀咕,“是的,那麽這個是不是可以適用到國家或者民族?”
“可以,但不能片麵的判斷,不同時間,不同環境下,這三種形態是可以轉換和同時存在的,但從曆史長度來看,基本保持在一個占據在主要地位的形態裏。”
“為什麽不稱之為文化呢?”約翰森,不管是基於興趣,還是場合,問道。
李樂看正襟危坐的約翰森,下意識的把屁股往上抬了抬,“稱之為文明的群落的最低要求,要比稱之為文化的高,兩者關鍵的差別在於文明更強調物質成就。”
“謝謝解釋,請繼續。”
“所謂劫掠型文明,源於遊牧民族。遊牧民族因為所處環境和先天條件,獲得生存資源和生產資料的方式主要是靠收割自然資源,當自然資源不夠維係生存的時候,搶奪他人資源的方式就成了必然選擇。”
“生產型文明源自於農耕民族,主要通過生產勞動來獲取經濟資源。”
“商業文明,沒有土地資源、自然資源,不事生產,有沒有劫掠別人的實力,便靠中介、囤積、交換來獲取經濟資源?賺差價?猶太人?”老彼得忽然道。
“彼得爺爺,您理解的.....但是,您別對號入座。”
“嗬嗬嗬,知道知道。你接著說,我不打斷你,不打斷,尼爾森。”
“在,先生。”
“去弄點小零食過來。隻喝酒,沒意思啊。”
“好的,奶酪或者堅果?”
“可以的。”
等尼爾森退了出去,李樂這才又扭扭身子,換了個姿勢。
“諸多曆史證據表明,一個民族,在其早期的發展階段的文明必然定型為這三種形態之中的一種,其後來的演化也就被限定在一定的範圍與高度。”
“商業文明具有特殊形態和投機性,而人類,無論是現在,還是過去,都存在著兩種類型的文明的對立,即劫掠型vs生產型。從社會結構和生產力驅動來說,這兩種文明天生存在著生與死的對立。相互博弈數千年,他們之間此消彼長的周期關係。”
“你是想說如今東西方的對立?”老彼得的問題直戳核心。
“那個我們可以放到後麵。”李樂笑道,“我們可以先從曆史中吸取經驗教訓。”
“人類從曆史中學到的唯一的教訓,就是沒有從曆史中吸取到任何教訓。”約翰森插了句。
“但具體到個體,總歸是有作用的不是麽?”
“是,總有例外。”
李樂笑笑,沒回他,想了想,說道,“我們可以明確一個概念,地表資源。”
“包括什麽?”老彼得問。
“衣食住行。”
“在文明發展的初期,生產力低下,不能指望還使用石器和手去開采石油、礦產。自然是地上所見,有什麽用什麽。所以地表資源就決定了生產型劫掠型文明的地理分布。就如文明古國,都沿著北緯30度而建立。”
“因為這條線上,氣候適宜,四季分明,水源充足。能保證在一個地方長期定居,支撐起大量人口。而適宜耕種的環境,又能產生農作物這種長期儲存的生存資料的積累。而積累積蓄,就代表著生產型文明的剩餘價值,能夠在社會層麵被人為的進行轉移支付,進而調整人群結構,產生更多的社會分工,等有了專業化的分工,就能夠向更高級的文明爬升。”
“但生產型文明產生的條件很苛刻,畢竟全世界來看,真沒幾個地方。”
老彼得點點頭,“確實,上帝創造人類,但又不會那麽憐憫人類。那麽,劫掠型呢?”
“而劫掠型文明對自然條件相對沒那麽高,他們通過畜牧漁獵就能得以生存,雖然資源貧瘠,但人少啊,能支撐他們在正常年份的生活。可也是由於常年缺乏活下去的物質基礎,弱肉強食、贏者通吃的觀念深入他們的基因。一旦生存環境變得惡劣,他們所以依賴的羸弱的生產關係就會被摧毀,逼迫他們外出去搶劫與劫掠求生存。”
“以家族、部族為聯結,有組織有體係進行活動,競爭中,個別部族通過其強大的武力值實現對別的部族的兼並奴役,最終形成一個以劫掠為生存手段的軍事團體,就會逐步向生活條件更為豐美的生產型文明進行劫掠。”
“雅利安人。”老彼得說道。
“斯拉夫人。”約翰森也說,“還有日耳曼人、匈人、阿蘭人、凱爾特人,當然也包括我們。”
“維京人!”兩人異口同聲,隨即,舉起酒杯,“呼哈,幹掉羅馬人!奧丁保佑!”
“幹掉小鬼子!”李樂陪了一杯。
三人都笑。
一抹嘴,老彼得顯然進了狀態,“我覺得餓,這還是個因為環境導致的周期問題?”
“是,長期的戰爭與劫掠,劫掠文明無法形成固定人口和穩固的組織形式,文明科技很難向上攀升。經常剛積攢一點文化與文明的成果,又又會被另一個劫掠文明摧毀。”
“但蒙古帝國的科技水平很高啊。”
“那是因為和同時期經濟文化最發的南宋之間的交流,但,最後的覆滅,是因為文化根基薄弱導致的一些經濟政治製度問題。這也是劫掠型文明的共性。”李樂豎起一根手指,“歸根到底,一個原理,劫掠型文明形成的帝國在劫掠與擴張受阻的時候,其內部社會生態係統就會走向崩潰。”
“你的意思是說,通過武力獲得資源和土地之後,去從事基礎生產,他們是做不到的。一夜暴富無法忍受春種秋收?”老彼得似乎坐的久了點,起身在屋裏來回走動著,到了李樂身邊,一拍李樂肩頭,問道。
“成本問題。維持一個龐大的帝國,就要付諸武力大於生產,維係統治秩序的能耗和成本非常高,需要不斷的維持這個劫掠自然資源、人力資源、技術資源的過程,才能將這種體係進行下去。所以他們對生產資料和各種資源具有強烈的欲望,不斷的通過經濟的,政治的、軍事的幾種形式的戰爭、輸出、參與、操縱的方式,吸收資源來獲利,進行內部再分配,緩解內部積累的矛盾。但是,一旦當這種對外擴張受挫,源於人性的貪婪越來越嚴重,也就是帝國走下坡路的時候。”
約翰森好奇於眼前這年輕人的長相,身材,那股淡然的氣質裏的沉靜灑脫,另外也猜測李樂的身份,家裏做客,和小雅各布是好朋友倒也罷了,老彼得先生也這麽說,那就.....姓李?坡縣李?紅空李?或者南高麗李?哦,對,小雅各布最近一直在東亞,也許是大陸的?老爺子讓自己留下來,聊什麽,聽什麽?
而李樂,則是沒想到能在這兒碰到殷拓,也就是eqt現時的ceo。
小雅各布給自己聊過自家產業的架構,最上層是家族基金會,而家族基金會之下,是各種以曆代先人名字命名的十幾個分支基金會。小雅各布說起來這些基金會,很是羨慕,希望自己百年以後,也有機會有個自己名字的。
而這些基金會之下,就是一家負責家族資產管理、投資、金融業務的公司,簡稱fab。而fab再之下,就是各條家族產業線,包括金融、科技、工業製造、生活製造、能源、軍事航空、醫藥、大學教育機構。還有一個直屬於家族基金會的經濟政策研究中心,至於牽頭參與主辦的項目,最有名的,達沃斯。
金融線條裏最上層的銀瑞達,再往下就是殷拓eqt私募投資、北歐銀行等等幾個機構。
eqt在國內不怎麽出名,但是在國際上,隻要知道在其排名尚在貝恩之前,僅次於黑石,管理資金規模超萬億刀,年營收五百多億刀,就可想而知其規模。
現在,這家真正意義上管理萬億資產的ceo,坐在自己麵前,李樂既驚訝於這人能在四十出頭的年紀,又莫名的生出一種虛幻感來。轉念又想到,這老爺子把約翰森留下來,想幹嘛?就,閑聊扯淡?
琢磨琢磨,管他呢。
“科尼,開車了?”老彼得問道。
“沒,司機。”
“那就行,來一點兒?”看到老爺子指揮尼爾森從一個小冰箱裏拿出一瓶絕對伏特加,李樂嘬了嘬牙花子,這麽熱烈的麽?
“可以,沒問題。”約翰森回道,李樂隻好也點點頭。
“那就都倒上。”老彼得很開心。剛享用完一頓美食,又有人陪著小酌兩杯,美得很。
一口入喉,隻覺得一絲清新的氣味由口腔衝過鼻腔,順滑之中又帶有微妙的穀物香氣,再之後帶來一絲絲苦味,一絲回甜。這種甜像是吃完麵包或者饅頭,澱粉經過唾液分解時慢慢浮現的味道。隻不過還沒來得及品一品,一股火辣,如熱流,從腹中直衝鼻尖。
看到李樂皺了皺眉毛,老彼得樂道,“哈哈,怎麽樣,這才是男人喝的酒。”
李樂想說,比我們多衡老白差不少,不過話到嘴邊,就禿嚕成,“挺好的,另一種感覺,對比紅酒。一個溫潤,一個濃烈,但結果,都是喝多之後,難受。”
“哈哈哈哈。”
約翰森端著酒杯,感受這杯子裏的香氣和酒精帶來的微醺的刺激,瞄了眼歡樂形態的老彼得。平日裏穿上那件肥大的深藍色西裝,打上紅色領帶,老彼得就是這個經濟帝國裏深沉冷漠的君王,今天倒像是含飴弄孫的鄰家老頭,思忖著老彼得此時心境,瞧見老爺子的一道目光飄過來,約翰森忙笑道,“是,還是飲酒適度為好。”
老彼得又抿了口,示意李樂道,“前兩天你和我說起的那些東西,一直在腦袋裏盤旋著。不得不說,確實改變了我一直的一些固有觀念。人還是得不斷的學習和吸收,知識積累的寬度,才能決定你視野的高度,站在另一個維度看世界,所有的事情都有跡可循,所有在進行的,都是過去的重複。”
“是,人類社會的進程,不是圓周率的計算,幾乎囊括了所有的窮舉。隻是因為我們對曆史和記錄的局限,沒發現而已。”李樂笑道。
老彼得點點頭,“就像你上次說的文明,隻是從一個角度概括的,那麽還有的,你提過的劫掠型還是.....”
李樂放下杯子,雙手扶著沙發把手上,身子微微向前,“實際上,我麽還可以用獲取經濟資源的方式,或者地理類型來劃分。當一種文明因為環境、曆史背景、人群結構、生產資料的獲取方式來定型後,發展形態會呈現不同的演進軌跡。”
“獲取方式?”
“對,彼得爺爺,您是企業家,你應該知道,就像我要開一個鋼鐵廠,那麽冶煉鋼鐵的原材料,我能通過什麽方式獲得呢?”
“買。從必和必拓手裏買。”
“還有呢?”
“自己挖。”
“再有呢?”
“我有槍。”
李樂一拍手,“是的,彼得爺爺,您第一個說出來買,那就是典型的交換思維,用錢去交換等價的物資。”
“那麽引申開來,拉長時間,放大空間,獲取資源的方式,人類就呈現出三種基本的文明類型,一是劫掠、二是生產,三是交換,我們也可以稱作商業或者貿易文明。”
老彼得嘀咕嘀咕,“是的,那麽這個是不是可以適用到國家或者民族?”
“可以,但不能片麵的判斷,不同時間,不同環境下,這三種形態是可以轉換和同時存在的,但從曆史長度來看,基本保持在一個占據在主要地位的形態裏。”
“為什麽不稱之為文化呢?”約翰森,不管是基於興趣,還是場合,問道。
李樂看正襟危坐的約翰森,下意識的把屁股往上抬了抬,“稱之為文明的群落的最低要求,要比稱之為文化的高,兩者關鍵的差別在於文明更強調物質成就。”
“謝謝解釋,請繼續。”
“所謂劫掠型文明,源於遊牧民族。遊牧民族因為所處環境和先天條件,獲得生存資源和生產資料的方式主要是靠收割自然資源,當自然資源不夠維係生存的時候,搶奪他人資源的方式就成了必然選擇。”
“生產型文明源自於農耕民族,主要通過生產勞動來獲取經濟資源。”
“商業文明,沒有土地資源、自然資源,不事生產,有沒有劫掠別人的實力,便靠中介、囤積、交換來獲取經濟資源?賺差價?猶太人?”老彼得忽然道。
“彼得爺爺,您理解的.....但是,您別對號入座。”
“嗬嗬嗬,知道知道。你接著說,我不打斷你,不打斷,尼爾森。”
“在,先生。”
“去弄點小零食過來。隻喝酒,沒意思啊。”
“好的,奶酪或者堅果?”
“可以的。”
等尼爾森退了出去,李樂這才又扭扭身子,換了個姿勢。
“諸多曆史證據表明,一個民族,在其早期的發展階段的文明必然定型為這三種形態之中的一種,其後來的演化也就被限定在一定的範圍與高度。”
“商業文明具有特殊形態和投機性,而人類,無論是現在,還是過去,都存在著兩種類型的文明的對立,即劫掠型vs生產型。從社會結構和生產力驅動來說,這兩種文明天生存在著生與死的對立。相互博弈數千年,他們之間此消彼長的周期關係。”
“你是想說如今東西方的對立?”老彼得的問題直戳核心。
“那個我們可以放到後麵。”李樂笑道,“我們可以先從曆史中吸取經驗教訓。”
“人類從曆史中學到的唯一的教訓,就是沒有從曆史中吸取到任何教訓。”約翰森插了句。
“但具體到個體,總歸是有作用的不是麽?”
“是,總有例外。”
李樂笑笑,沒回他,想了想,說道,“我們可以明確一個概念,地表資源。”
“包括什麽?”老彼得問。
“衣食住行。”
“在文明發展的初期,生產力低下,不能指望還使用石器和手去開采石油、礦產。自然是地上所見,有什麽用什麽。所以地表資源就決定了生產型劫掠型文明的地理分布。就如文明古國,都沿著北緯30度而建立。”
“因為這條線上,氣候適宜,四季分明,水源充足。能保證在一個地方長期定居,支撐起大量人口。而適宜耕種的環境,又能產生農作物這種長期儲存的生存資料的積累。而積累積蓄,就代表著生產型文明的剩餘價值,能夠在社會層麵被人為的進行轉移支付,進而調整人群結構,產生更多的社會分工,等有了專業化的分工,就能夠向更高級的文明爬升。”
“但生產型文明產生的條件很苛刻,畢竟全世界來看,真沒幾個地方。”
老彼得點點頭,“確實,上帝創造人類,但又不會那麽憐憫人類。那麽,劫掠型呢?”
“而劫掠型文明對自然條件相對沒那麽高,他們通過畜牧漁獵就能得以生存,雖然資源貧瘠,但人少啊,能支撐他們在正常年份的生活。可也是由於常年缺乏活下去的物質基礎,弱肉強食、贏者通吃的觀念深入他們的基因。一旦生存環境變得惡劣,他們所以依賴的羸弱的生產關係就會被摧毀,逼迫他們外出去搶劫與劫掠求生存。”
“以家族、部族為聯結,有組織有體係進行活動,競爭中,個別部族通過其強大的武力值實現對別的部族的兼並奴役,最終形成一個以劫掠為生存手段的軍事團體,就會逐步向生活條件更為豐美的生產型文明進行劫掠。”
“雅利安人。”老彼得說道。
“斯拉夫人。”約翰森也說,“還有日耳曼人、匈人、阿蘭人、凱爾特人,當然也包括我們。”
“維京人!”兩人異口同聲,隨即,舉起酒杯,“呼哈,幹掉羅馬人!奧丁保佑!”
“幹掉小鬼子!”李樂陪了一杯。
三人都笑。
一抹嘴,老彼得顯然進了狀態,“我覺得餓,這還是個因為環境導致的周期問題?”
“是,長期的戰爭與劫掠,劫掠文明無法形成固定人口和穩固的組織形式,文明科技很難向上攀升。經常剛積攢一點文化與文明的成果,又又會被另一個劫掠文明摧毀。”
“但蒙古帝國的科技水平很高啊。”
“那是因為和同時期經濟文化最發的南宋之間的交流,但,最後的覆滅,是因為文化根基薄弱導致的一些經濟政治製度問題。這也是劫掠型文明的共性。”李樂豎起一根手指,“歸根到底,一個原理,劫掠型文明形成的帝國在劫掠與擴張受阻的時候,其內部社會生態係統就會走向崩潰。”
“你的意思是說,通過武力獲得資源和土地之後,去從事基礎生產,他們是做不到的。一夜暴富無法忍受春種秋收?”老彼得似乎坐的久了點,起身在屋裏來回走動著,到了李樂身邊,一拍李樂肩頭,問道。
“成本問題。維持一個龐大的帝國,就要付諸武力大於生產,維係統治秩序的能耗和成本非常高,需要不斷的維持這個劫掠自然資源、人力資源、技術資源的過程,才能將這種體係進行下去。所以他們對生產資料和各種資源具有強烈的欲望,不斷的通過經濟的,政治的、軍事的幾種形式的戰爭、輸出、參與、操縱的方式,吸收資源來獲利,進行內部再分配,緩解內部積累的矛盾。但是,一旦當這種對外擴張受挫,源於人性的貪婪越來越嚴重,也就是帝國走下坡路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