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3章 指間綻放,那一抹紅
投胎出了bug,關我什麽事兒 作者:咖啡就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中午一頓飯,大小姐不知道其他人怎麽樣,可看到李樂那沒心沒肺的樣子,隻覺得菜淡了,湯鹹了,米飯夾生,就連水果都不怎麽甜。
飯後休息的時候,陪著兩家爹媽喝茶聊天,一雙眼神在李樂身上飄來蕩去。
李樂隻覺得全身汗毛在被雷達波掃描一樣起起伏伏,可依舊裝著不在意,拉著郭鏗嘀咕。
“你說是銀行界的秘密?啥意思?”
“都說是秘密了,你還問。”
“說說。”
“真想知道?”
“昂。”
“成,那我就給你講講。”郭鏗換了坐姿,“這事兒,牽扯到三個機構,銀行,典當行,金融擔保公司。”
“典當行?”
郭鏗笑了笑,“本質上講,典當行就是銀行業務的延伸,銀行能做的業務他能做,銀行不能做的業務他也能做。就比如動產、不動產抵押融資,銀行為了穩妥,隻能幹不動產或者大型動產的業務。”
“而像有些高淨值的動產,比如珠寶,古玩,藝術品這種,大頭還在典當行。”
“可有一個問題,有時候銀行有錢,但是放貸渠道受局限,典當行放貸渠道廣,但是沒錢。那麽這個時候......”
“金融擔保公司?”
“對,有了擔保公司在中間,原來因為抵押物受限,無法向銀行借款的個人企業,就可以變相間接地通過典當行取得銀行貸款。而客戶需要支付的就是三個部分,典當行的息費,金融擔保公司的擔保費,還有銀行的利率三個部分。”
“那這利息成本加在一起,不是高了去了?這不是和高利貸差不多?”
郭鏗笑道,“高利貸違法違規,可這個不啊?而且,人家掙得就是這個錢。本質上就是銀行合法合規的把貸款放給典當行,而典當行再把這筆錢轉貸給客戶。”
“有典當行和擔保公司在中間,銀行放貸安全性有了保證,客戶也比直接向銀行申請更快更靈活。”
李樂想了想,問道,“這個,擦邊了吧。”
“所以嘍,有些事兒都是能做不能說,至於以後,看吧。畢竟這裏麵可以牽扯的操作太多了。你像利息分配,擔保費用的比例,重點還是在典當物品價值的評估和真偽。這裏麵要是牽扯到收藏和古玩那個圈子,更特麽複雜。”
“比如,炒作?”
“嗬嗬,誰知道呢?”
“那你給我的,就是典當行的死當?”
“這個你放心,滬海一家國營典當行在燕京的分公司裏的東西。來曆是民國孔家的舊藏,算的上傳承有序,原本是要上佳世德的,你急著要,就給撤了下來。”
李樂點點頭,“行吧,親兄弟明算賬,多少錢回頭我打給你。”
“利息得給點吧。”郭鏗搓了搓手指頭。
“你都有g55了,還惦記這個?地主家也沒有餘糧啊。”
“得,誰讓我姥爺是你爺爺呢?”
兩人一個嘿嘿嘿,一個嗬嗬嗬,笑的雞賊又燦爛,對麵的大小姐聽到,又瞄了眼,歎了口氣。
。。。。。。
昨晚上吃飯時聊起,洪羅新和李建熙兩口子都是虔誠的佛教徒。
說到有多虔誠,南高麗有個佛教團體,叫曹溪宗。曹溪宗有個善男信女捐贈名單,這兩人常年占據頭名,金額麽,130億。
當李樂從大舅哥嘴裏聽到這些的時候,想起了上輩子看過的關於這個曹溪宗的記錄片。
或許兩人信佛都是真的,但一個有著上百萬信眾,能夠左右大統領競選格局和國家政策製定的宗教團體,一個南高麗最大的經濟財團,這裏麵的彎彎繞,隻要不是傻子,想想都知道。
至於大舅哥,丈母娘就是洪羅新在曹溪宗“佛利會”裏的好朋友。
當李晉喬聽說兩口子想在燕京找個寺廟祈福求平安,自然就介紹了號稱燕京第一名刹的,潭柘寺,那個全國上下,唯一有武警站崗的禪宗寺廟。
一行人的車隊剛到潭柘山腳下,就見到得了外事辦通知,寺裏的安排下來的知客僧。
李樂一邊開車上山,一邊衝李晉喬笑道,“爸,瞧見沒,這就是財帛動人心。”
“嗨,這不正常麽?換我是住持,哪個大老板來了,能給我布施個幾十萬的,我也這樣。”
“都說和尚不愛錢,無奈金錢愛和尚。莫問普渡是真假,俗士香火學佛唱。”後座的曾敏說道。
李樂聳聳肩,“有些時候,為三寶事而使用錢財,並非必須算作尼薩耆波逸提。和尚愛財,應該隨緣,否則一旦執著於錢財,和街頭巷尾的乞丐有什麽區別,貪一時之利,讓魔障趁虛而入,何苦來哉。”
“你說的這啥尼薩什麽提,啥意思?”李晉喬不恥下問。
“舍墮,咱們看電視不都有和尚念著罪過罪過麽?關於財物的罪過戒律,都叫做舍墮。”
“嗬嗬,我隻知道和尚常說的,貧僧貧僧,現在看,也不貧啊。”
“行了,到上麵,你倆可別胡扯。”
“知道知道,四個字,冥冥之中。”
“誒,對了,今天你還富貞你倆咋回事?”
“什麽怎麽回事?”
“看你倆互不搭理的?惹人生氣了?”
“沒,你想哪去了。”
“沒有最好。”
“肯定的。”李樂點點頭,就瞅著到了半山腰的專用停車場。
一群人沒跟著普通遊客香客一樣從山門進寺廟,而是跟著知客僧到了一處小門。
門口已經有風景管理處和廟裏的大和尚等在那。“財神”到,自然恭敬。
李建熙和洪羅新和大和尚見禮,李樂這邊一家人,都在一旁看著,對他們來說,來這裏,就是陪人參觀看景。
寺裏的知客僧都是好導遊,眾人踏進寺門的第一步開始,就在一路的建築景致文物中感受一座千年古寺的風韻。
正史傳說,民間故事,種種典故,交織在一起,聽著有趣,走著不累。到了信仰之地,似乎連不良於行的李建熙,邁起步子來,都有力許多。
從祖師布道,龍王讓宅,潭柘得名一龍潭,一千年柘樹,也有“毯遮”的神仙來曆,講到東西觀音洞,安樂延壽堂,宋公塔,寶鍋,石魚,碑刻。
這麽一趟下來,李樂估摸著,這是有人專門個寫的套詞兒和製定的路線。
李建熙兩口子,果真虔誠,一路,基本上見到有供奉的,就上香行禮。
李樂李晉喬幾人隻是看,進了香火繚繞的大殿小堂,也是走馬觀花般,一帶而過。
從大雄寶殿出來,大和尚邀請李建熙去後麵禪房喝茶,聊一聊佛法高深。
“行了,你們自己去轉轉,我和你媽陪陪親家,也喝喝茶,歇歇腳。”
見到倆家爹媽進了禪房,李樂湊到大小姐跟前,“聽說這裏有百事如意樹,在樹下許願,挺靈驗的,要不要去瞧瞧?”
“累了,腿疼。我也沒什麽願望,有也實現不了。”
“這話說得,你是想世界和平?”李樂伸手一拉,“走,興許看到了就有了呢?”
大小姐盯著李樂看了半天,還是隻瞧見沒心沒肺,歎口氣,“行吧。”
“不行我背你?”
“不要。”
一撩胳膊,先行一步。
李樂笑了笑,跟上,一掰肩膀,指指另一個方向,“誒,這邊兒。”
“那你不早說。”
“你也沒問啊。”
“討厭,煩人!”
“走啦走啦。”
兩人磨磨唧唧,來到毗盧閣。
雖然不是初一十五,也不在假期,但高聳在基座之上的毗盧閣,依舊被香爐裏升騰起來的陣陣香火繚繞。
基座下,一株柏樹,一株柿子樹,挨在一起,被祈福絲帶纏繞,遠遠瞧著,像是穿了件紅黃兩色的衣衫。
兩棵樹後麵,密密麻麻的數不清的許願牌,掛在架子上,成了一堵頗為壯觀的許願牆。不少人都在架子前,找著空,掛起手中的願望。
“柏柿,諧音百事,寓意著百事如意,尤其新婚夫妻在這裏摸一摸樹幹,許個願,可以百年好合,白頭偕老。”
李樂指著介紹牌,給大小姐解釋道。
“真這麽靈驗?”
“不知道,不過,能這麽多人都來掛許願牌,應該不假吧。要不,咱們也摸摸?”
“嗯。”
圍著兩棵樹轉了一圈,摸了摸。就有人上前,“兩位,新婚燕爾還是?”
“剛訂婚,還沒領證。”李樂笑道。
“那也算。”這人手一舉,“兩位,到這裏了,不請個許願牌,祈求佛祖庇佑,生活萬事順遂,家人身體健康,事業步步高升,夫妻子嗣綿長,兩位,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你考研呢?”
“考研?”
“嗬嗬,多錢?”
“五塊一個。”
“來五個。”
“好家夥,你願望這麽多?”
“家裏人多唄。”
“成。給!”
“二十,拿著。”
“別,二十五,二十就虧了。”
“佛前講價,你虧啥?四塊,不行我去別處請。”
“得得得,拿著吧。”
瞧見李樂在這兒嘚吧嘚嘚吧嘚講價,李富貞心都“碎”了,這禿子忒摳了。這要是許個願,不得打折?
“筆借我用用。”
“一會兒還我。”
“放心。佛前不打誑語。”
攥著一把許願牌的李樂,走到大小姐身邊,“你寫你們家的,我寫我們家的,剩下一個,寫咱倆的。”
“寫什麽?”
“財源,學業,平安,健康,不都行?”
“好。”
兩人互相參謀著,把手中的許願牌寫完,走到架子跟前。
“你個高,你掛。”
“你心誠,你來。”
“你還知道哇。給我。”一伸手,李樂挨個把許願牌遞過去。
李富貞一邊掛著牌子,嘴裏喃喃著,“佛祖保佑,願兩家人平平安安,事業順利,財源廣進,願李樂趕緊畢業,願能有個健康的寶寶,願李樂長點兒心眼兒,不要......”
等到掛最後一個牌子的時候,大小姐隻覺得手裏多了什麽東西。
低頭一看,瞧見牌子後麵,係了一枚戒指。隻一眼,便會讓人深陷其中的戒指。
濃鬱、鮮豔,如同烈火般熾熱的紅色,在指尖綻放,似動脈流淌的粘稠的鮮血,靈魂的印記般,直入人心。
“你......”再抬起頭,看到那張臉,那雙眼。
“我知道次序反了,於是想了好多的甜言蜜語和借口,可現在看,好像都不重要,就想問你一句,今後的人生,一起走,好麽?”
李富貞和每個女人一樣,曾經無數次憧憬著現在的場景,她以為自己心跳加速,雙手顫抖,熱淚盈眶,大腦一片空白,可現在,似乎除了被一股巨大的柔軟的甜蜜的幸福所包圍,還有那些深深刻印的,忽略的,遺忘的,兩人相處時的點點滴滴浮現在眼前,整個人無比清醒的感受著身邊的一切。細微的風,落葉的顫抖,香燭的燃燒,還有,對麵這個男人平穩的呼吸。
伸手,攤開掌心,嘴角梨渦酒窩齊齊露出,輕聲道,“要我自己來?”
“哦,那不能夠。”
看到李樂捏起戒指,抓起自己的右手,就要朝無名指懟,“錯了。”
“不是這個?”
“左手。”
“噢噢噢。”
當白皙的手指,嵌上那一抹紅,感覺這世上一切的美好都朝著自己湧來。
“走了。”
“咋?”
“人看著呢。”
“不過這還一個牌子呢。”
“給你,你掛。”
“那,最高的那一排。讓菩薩第一眼就看到?”
“好。”
。。。。。。
李建熙看了眼翻譯,又看向住持,“大師,有個事情我想和您商量一下。”
“李先生,請說。”
“如果想在這裏給家中長輩供奉長明燈,該如何?”
“這個,看李先生的心意。”
“這樣吧,一百萬元。”
“善哉!”
從禪房出來時,洪羅新得了一卷《華嚴經》,李建熙得了一柄木製如意。
幾人又被大和尚邀請,聽了一場誦經,這才走出山門。
走在前頭的兩位媽,看到手拉手站在門口的李樂和李富貞。
“還想給你們打電話呢,跑哪去了?”
“剛才去那邊掛許願牌去了。”
“哦?你倆許的什麽願?”
“萬事順遂,闔家平安。”
“挺好,什麽都不如平平安安重要。走吧。”
“哦。”
李樂答應著,拉著大小姐下了台階。
曾敏眼尖,等兩人轉身,就瞧見李富貞手上那耀眼的紅。趕忙扯了扯洪羅新,指了指。
“呀!”
兩人互相對視一眼,會心一笑。
飯後休息的時候,陪著兩家爹媽喝茶聊天,一雙眼神在李樂身上飄來蕩去。
李樂隻覺得全身汗毛在被雷達波掃描一樣起起伏伏,可依舊裝著不在意,拉著郭鏗嘀咕。
“你說是銀行界的秘密?啥意思?”
“都說是秘密了,你還問。”
“說說。”
“真想知道?”
“昂。”
“成,那我就給你講講。”郭鏗換了坐姿,“這事兒,牽扯到三個機構,銀行,典當行,金融擔保公司。”
“典當行?”
郭鏗笑了笑,“本質上講,典當行就是銀行業務的延伸,銀行能做的業務他能做,銀行不能做的業務他也能做。就比如動產、不動產抵押融資,銀行為了穩妥,隻能幹不動產或者大型動產的業務。”
“而像有些高淨值的動產,比如珠寶,古玩,藝術品這種,大頭還在典當行。”
“可有一個問題,有時候銀行有錢,但是放貸渠道受局限,典當行放貸渠道廣,但是沒錢。那麽這個時候......”
“金融擔保公司?”
“對,有了擔保公司在中間,原來因為抵押物受限,無法向銀行借款的個人企業,就可以變相間接地通過典當行取得銀行貸款。而客戶需要支付的就是三個部分,典當行的息費,金融擔保公司的擔保費,還有銀行的利率三個部分。”
“那這利息成本加在一起,不是高了去了?這不是和高利貸差不多?”
郭鏗笑道,“高利貸違法違規,可這個不啊?而且,人家掙得就是這個錢。本質上就是銀行合法合規的把貸款放給典當行,而典當行再把這筆錢轉貸給客戶。”
“有典當行和擔保公司在中間,銀行放貸安全性有了保證,客戶也比直接向銀行申請更快更靈活。”
李樂想了想,問道,“這個,擦邊了吧。”
“所以嘍,有些事兒都是能做不能說,至於以後,看吧。畢竟這裏麵可以牽扯的操作太多了。你像利息分配,擔保費用的比例,重點還是在典當物品價值的評估和真偽。這裏麵要是牽扯到收藏和古玩那個圈子,更特麽複雜。”
“比如,炒作?”
“嗬嗬,誰知道呢?”
“那你給我的,就是典當行的死當?”
“這個你放心,滬海一家國營典當行在燕京的分公司裏的東西。來曆是民國孔家的舊藏,算的上傳承有序,原本是要上佳世德的,你急著要,就給撤了下來。”
李樂點點頭,“行吧,親兄弟明算賬,多少錢回頭我打給你。”
“利息得給點吧。”郭鏗搓了搓手指頭。
“你都有g55了,還惦記這個?地主家也沒有餘糧啊。”
“得,誰讓我姥爺是你爺爺呢?”
兩人一個嘿嘿嘿,一個嗬嗬嗬,笑的雞賊又燦爛,對麵的大小姐聽到,又瞄了眼,歎了口氣。
。。。。。。
昨晚上吃飯時聊起,洪羅新和李建熙兩口子都是虔誠的佛教徒。
說到有多虔誠,南高麗有個佛教團體,叫曹溪宗。曹溪宗有個善男信女捐贈名單,這兩人常年占據頭名,金額麽,130億。
當李樂從大舅哥嘴裏聽到這些的時候,想起了上輩子看過的關於這個曹溪宗的記錄片。
或許兩人信佛都是真的,但一個有著上百萬信眾,能夠左右大統領競選格局和國家政策製定的宗教團體,一個南高麗最大的經濟財團,這裏麵的彎彎繞,隻要不是傻子,想想都知道。
至於大舅哥,丈母娘就是洪羅新在曹溪宗“佛利會”裏的好朋友。
當李晉喬聽說兩口子想在燕京找個寺廟祈福求平安,自然就介紹了號稱燕京第一名刹的,潭柘寺,那個全國上下,唯一有武警站崗的禪宗寺廟。
一行人的車隊剛到潭柘山腳下,就見到得了外事辦通知,寺裏的安排下來的知客僧。
李樂一邊開車上山,一邊衝李晉喬笑道,“爸,瞧見沒,這就是財帛動人心。”
“嗨,這不正常麽?換我是住持,哪個大老板來了,能給我布施個幾十萬的,我也這樣。”
“都說和尚不愛錢,無奈金錢愛和尚。莫問普渡是真假,俗士香火學佛唱。”後座的曾敏說道。
李樂聳聳肩,“有些時候,為三寶事而使用錢財,並非必須算作尼薩耆波逸提。和尚愛財,應該隨緣,否則一旦執著於錢財,和街頭巷尾的乞丐有什麽區別,貪一時之利,讓魔障趁虛而入,何苦來哉。”
“你說的這啥尼薩什麽提,啥意思?”李晉喬不恥下問。
“舍墮,咱們看電視不都有和尚念著罪過罪過麽?關於財物的罪過戒律,都叫做舍墮。”
“嗬嗬,我隻知道和尚常說的,貧僧貧僧,現在看,也不貧啊。”
“行了,到上麵,你倆可別胡扯。”
“知道知道,四個字,冥冥之中。”
“誒,對了,今天你還富貞你倆咋回事?”
“什麽怎麽回事?”
“看你倆互不搭理的?惹人生氣了?”
“沒,你想哪去了。”
“沒有最好。”
“肯定的。”李樂點點頭,就瞅著到了半山腰的專用停車場。
一群人沒跟著普通遊客香客一樣從山門進寺廟,而是跟著知客僧到了一處小門。
門口已經有風景管理處和廟裏的大和尚等在那。“財神”到,自然恭敬。
李建熙和洪羅新和大和尚見禮,李樂這邊一家人,都在一旁看著,對他們來說,來這裏,就是陪人參觀看景。
寺裏的知客僧都是好導遊,眾人踏進寺門的第一步開始,就在一路的建築景致文物中感受一座千年古寺的風韻。
正史傳說,民間故事,種種典故,交織在一起,聽著有趣,走著不累。到了信仰之地,似乎連不良於行的李建熙,邁起步子來,都有力許多。
從祖師布道,龍王讓宅,潭柘得名一龍潭,一千年柘樹,也有“毯遮”的神仙來曆,講到東西觀音洞,安樂延壽堂,宋公塔,寶鍋,石魚,碑刻。
這麽一趟下來,李樂估摸著,這是有人專門個寫的套詞兒和製定的路線。
李建熙兩口子,果真虔誠,一路,基本上見到有供奉的,就上香行禮。
李樂李晉喬幾人隻是看,進了香火繚繞的大殿小堂,也是走馬觀花般,一帶而過。
從大雄寶殿出來,大和尚邀請李建熙去後麵禪房喝茶,聊一聊佛法高深。
“行了,你們自己去轉轉,我和你媽陪陪親家,也喝喝茶,歇歇腳。”
見到倆家爹媽進了禪房,李樂湊到大小姐跟前,“聽說這裏有百事如意樹,在樹下許願,挺靈驗的,要不要去瞧瞧?”
“累了,腿疼。我也沒什麽願望,有也實現不了。”
“這話說得,你是想世界和平?”李樂伸手一拉,“走,興許看到了就有了呢?”
大小姐盯著李樂看了半天,還是隻瞧見沒心沒肺,歎口氣,“行吧。”
“不行我背你?”
“不要。”
一撩胳膊,先行一步。
李樂笑了笑,跟上,一掰肩膀,指指另一個方向,“誒,這邊兒。”
“那你不早說。”
“你也沒問啊。”
“討厭,煩人!”
“走啦走啦。”
兩人磨磨唧唧,來到毗盧閣。
雖然不是初一十五,也不在假期,但高聳在基座之上的毗盧閣,依舊被香爐裏升騰起來的陣陣香火繚繞。
基座下,一株柏樹,一株柿子樹,挨在一起,被祈福絲帶纏繞,遠遠瞧著,像是穿了件紅黃兩色的衣衫。
兩棵樹後麵,密密麻麻的數不清的許願牌,掛在架子上,成了一堵頗為壯觀的許願牆。不少人都在架子前,找著空,掛起手中的願望。
“柏柿,諧音百事,寓意著百事如意,尤其新婚夫妻在這裏摸一摸樹幹,許個願,可以百年好合,白頭偕老。”
李樂指著介紹牌,給大小姐解釋道。
“真這麽靈驗?”
“不知道,不過,能這麽多人都來掛許願牌,應該不假吧。要不,咱們也摸摸?”
“嗯。”
圍著兩棵樹轉了一圈,摸了摸。就有人上前,“兩位,新婚燕爾還是?”
“剛訂婚,還沒領證。”李樂笑道。
“那也算。”這人手一舉,“兩位,到這裏了,不請個許願牌,祈求佛祖庇佑,生活萬事順遂,家人身體健康,事業步步高升,夫妻子嗣綿長,兩位,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你考研呢?”
“考研?”
“嗬嗬,多錢?”
“五塊一個。”
“來五個。”
“好家夥,你願望這麽多?”
“家裏人多唄。”
“成。給!”
“二十,拿著。”
“別,二十五,二十就虧了。”
“佛前講價,你虧啥?四塊,不行我去別處請。”
“得得得,拿著吧。”
瞧見李樂在這兒嘚吧嘚嘚吧嘚講價,李富貞心都“碎”了,這禿子忒摳了。這要是許個願,不得打折?
“筆借我用用。”
“一會兒還我。”
“放心。佛前不打誑語。”
攥著一把許願牌的李樂,走到大小姐身邊,“你寫你們家的,我寫我們家的,剩下一個,寫咱倆的。”
“寫什麽?”
“財源,學業,平安,健康,不都行?”
“好。”
兩人互相參謀著,把手中的許願牌寫完,走到架子跟前。
“你個高,你掛。”
“你心誠,你來。”
“你還知道哇。給我。”一伸手,李樂挨個把許願牌遞過去。
李富貞一邊掛著牌子,嘴裏喃喃著,“佛祖保佑,願兩家人平平安安,事業順利,財源廣進,願李樂趕緊畢業,願能有個健康的寶寶,願李樂長點兒心眼兒,不要......”
等到掛最後一個牌子的時候,大小姐隻覺得手裏多了什麽東西。
低頭一看,瞧見牌子後麵,係了一枚戒指。隻一眼,便會讓人深陷其中的戒指。
濃鬱、鮮豔,如同烈火般熾熱的紅色,在指尖綻放,似動脈流淌的粘稠的鮮血,靈魂的印記般,直入人心。
“你......”再抬起頭,看到那張臉,那雙眼。
“我知道次序反了,於是想了好多的甜言蜜語和借口,可現在看,好像都不重要,就想問你一句,今後的人生,一起走,好麽?”
李富貞和每個女人一樣,曾經無數次憧憬著現在的場景,她以為自己心跳加速,雙手顫抖,熱淚盈眶,大腦一片空白,可現在,似乎除了被一股巨大的柔軟的甜蜜的幸福所包圍,還有那些深深刻印的,忽略的,遺忘的,兩人相處時的點點滴滴浮現在眼前,整個人無比清醒的感受著身邊的一切。細微的風,落葉的顫抖,香燭的燃燒,還有,對麵這個男人平穩的呼吸。
伸手,攤開掌心,嘴角梨渦酒窩齊齊露出,輕聲道,“要我自己來?”
“哦,那不能夠。”
看到李樂捏起戒指,抓起自己的右手,就要朝無名指懟,“錯了。”
“不是這個?”
“左手。”
“噢噢噢。”
當白皙的手指,嵌上那一抹紅,感覺這世上一切的美好都朝著自己湧來。
“走了。”
“咋?”
“人看著呢。”
“不過這還一個牌子呢。”
“給你,你掛。”
“那,最高的那一排。讓菩薩第一眼就看到?”
“好。”
。。。。。。
李建熙看了眼翻譯,又看向住持,“大師,有個事情我想和您商量一下。”
“李先生,請說。”
“如果想在這裏給家中長輩供奉長明燈,該如何?”
“這個,看李先生的心意。”
“這樣吧,一百萬元。”
“善哉!”
從禪房出來時,洪羅新得了一卷《華嚴經》,李建熙得了一柄木製如意。
幾人又被大和尚邀請,聽了一場誦經,這才走出山門。
走在前頭的兩位媽,看到手拉手站在門口的李樂和李富貞。
“還想給你們打電話呢,跑哪去了?”
“剛才去那邊掛許願牌去了。”
“哦?你倆許的什麽願?”
“萬事順遂,闔家平安。”
“挺好,什麽都不如平平安安重要。走吧。”
“哦。”
李樂答應著,拉著大小姐下了台階。
曾敏眼尖,等兩人轉身,就瞧見李富貞手上那耀眼的紅。趕忙扯了扯洪羅新,指了指。
“呀!”
兩人互相對視一眼,會心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