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上完英語課,布呂特納等人也相繼起床下樓。


    這個時代的歐洲貴族,都是晚上舞會、打牌玩不停,夜生活豐富,早上睡大覺的,所以早餐才會是在十一點。


    高斯倒是早就起床,拿著歐文的數學書,津津有味地看了起來。等到差不多的時間,他才會走出客房,跟著老師一起下樓。


    今天的早餐大家都吃新鮮的土豆泥,配燒暖的牛奶,隻有夏青黛一個人吃煎蛋和麵包,當然也有一杯熱牛奶。


    夏青黛自從開始每天吸收信仰之力後,就不太需要睡眠和進食,每日都感受不到困和餓。


    她感覺自己就像是習了道家的辟穀術,然後還比常人多出了許多時間。


    正常人一生最少有三分之一的時間在睡覺,而她現在一天也就睡兩三小時便會自然醒,這無形中就讓她擁有了許多額外的寶貴時間。


    早餐後,小少年高斯很自覺地主動開口問夏青黛,是否有題需要解答。


    夏青黛自是點頭,並開口道:“題目在會客廳裏。”


    “好的,那我們過去吧。”高斯開口道。


    “我也一起。”身為未來的數學家,青年馬丁向來對難題也是很感興趣的。


    而且最主要的事,他很喜歡對夏青黛獻殷勤。


    雖然在夏青黛掏出巨款買下理查德的莊園後,馬丁便深知清貧的自己,恐怕是配不上眼前這位富裕的東方公主的。


    但這也不妨礙他樂於與她相處呀,反正現在大家都在歐文家做客,一起談天學習又不妨礙什麽。


    如果夏青黛此時已經與歐文訂婚了,那馬丁自然會保持距離,可事實是沒有。


    一心隻在學習上的夏青黛,對於馬丁的這些殷勤是感覺不到的。


    她隻以為對方單純就是好學,對一切與數學有關的事都感興趣。


    畢竟在夏青黛的認知裏,身為高斯好友的馬丁,也是個曆史留名的數學家,也是牛人。


    馬丁跟布呂特納不一樣,後者純粹是蹭著高斯的啟蒙老師這名頭才讓曆史記住的,而馬丁未來也是大學教授和潛心數學研究的數學家,憑自己的實力在數學界淺淺留了一個名。


    待把幾道難題學完,夏青黛豁然開朗。原本想不通的地方,經過高斯、馬丁和歐文的輪番講解,現在全想通了。


    雖然她的睡眠一日比一日少,可是大腦卻一日比一日清晰。


    古堡以及古堡周圍的人,每天給她上供的香火化為虔誠的信仰之力,給了她充足的底氣。


    每日為現形而吸收的信仰之力,更是“潤物細無聲”一般緩慢改變著她。


    如果夏青黛在吸收掉信仰之力後,馬上就去測一測智商,就會驚訝地發現,自己已然成了高智商天才的一員。


    學習完,已經是下午。


    大家都回房小憩,夏青黛也一樣。


    一覺醒來,正是下午四點,樓下的會客室裏已經坐滿了人。


    布呂特納和他的太太,又坐在鋼琴前四手聯彈玩起了音樂,高斯、馬丁各看各的數學書。


    隻有歐文最忙,正在書房一個接一個地接見著人,處理日常事務。


    夏青黛捧著一本英文原著,坐在壁爐邊一邊烤火、一邊看書。邊上的小桌子上,還放著廚娘莉莉和約翰太太,一起搗鼓出來的小餅幹及熱牛奶。


    有了夏青黛的調教,古堡廚娘製作麵包和小餅幹的水平突飛猛進。


    夏青黛第一個糾正她們的,就是往麵粉裏猛倒白糖的行為。


    齁甜的點心,她是真消受不起。


    夏青黛從網上下載了許多相關配料比例的方子,一一讓莉莉和約翰太太背了。


    然後讓兩人比賽了幾次,每回都給兩人的點心打分。


    競爭的壓力之下,兩人連夢裏都在想著怎麽掌握火候和配比,短短一個月不到的時間,儼然已經成了有模有樣的糕點師了。


    說實話,就算現在兩個人從古堡辭職,去倫敦找工作,估計都能憑一手廚藝,在黑暗料理橫行的英倫稱霸。


    當然了,她們不會離開古堡。按這個月她們完成的kpi來看,本月的獎金將比她們的月薪還高!


    這麽有盼頭的日子,傻了才要走。


    外頭的人擠破腦袋想進來呢!


    當初在招聘仆人時,奧斯汀牧師家的大門都差點被熱情的人們踩壞了。


    說起奧斯汀,這段時間夏青黛也就是在歐文為了賣鏡子舉辦的舞會上,見過簡·奧斯汀一麵,之後就一直沒有再聚,隻是偶爾通信。


    過兩日,老紳士馬肯家要舉辦鏡子舞會,夏青黛和簡都收到了邀請函,到時候就又能見了。


    正看著書,歐文走了過來,坐在夏青黛身旁的沙發上,迎著她望過來的目光道:“今晨商人比爾來找我談投資商隊之事,主要是去東方的遠航船隊,我答應了他。”


    夏青黛聞言麵露喜色,她之前就在閑聊時跟歐文提起,不要固守在土地上,有了閑錢就該投資商業,尤其是對外貿易的船隊。


    第一次工業革命正如火如荼進行著呢,這個時候不趕緊跟上時代的發展,還抱著坐吃等死老想法的鄉紳貴族們就會被淘汰。


    夏青黛一聽歐文說起遠航船隊的事,就來了精神!


    後年,也就是1793年的時候。


    借著華夏乾隆皇帝的八十大壽,耗時一年,英國人終於有機會光明正大地來到好奇不已的東方大國,見到權利中心的帝王。


    於是英王喬治三世精心挑選了一批賀禮,由使臣坐船雙手奉上。


    可以說一開始的英國人,哪怕因為工業革命而領先於世界,可對於東方的這超級大國,仍是抱著敬畏之心的。


    歐洲人此時雖然已經殖民了南洋、美洲、澳洲等諸多地盤,但是曾經在明朝海軍手下吃到的慘烈敗仗,還深深刻在記憶裏,因此不敢輕易來招惹這個有著海軍大炮的東方大國。


    這次千裏迢迢來華夏,英國人是把自己擺在比較低的“討好者”的位置上,希望能敲開東方大國閉關鎖國的大門,互通有無,開啟交流合作。


    為此,英國人送上的賀禮絕對真誠。


    其中包括當時最先進的蒸汽機、戰艦模型、天文望遠鏡、手槍、大炮、懷表和世界地圖等等。


    如果此時此刻的清朝眾大臣以及乾隆,但凡能有魄力和見識,就該馬上同英國交流學習起來。


    可惜的是,乾隆這個十八世紀末華夏民族的決策者,晚年昏聵無能,根本看不上英國這樣的“彈丸小國”,對他們帶來的“奇技淫巧”也不以為意,隻當是個討他歡心的小玩意兒,賞賜一些絲綢、陶瓷和茶葉,也就罷了。


    後來的事,大家都知道啦!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十八世紀當神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竹lin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竹lin並收藏我在十八世紀當神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