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是沒罪的,理查德雖然壞得掉渣,但是他的地盤卻是一塊山清水秀的好地盤。與歐文的浮翠山莊,一湖相隔。


    機會難得,不說夏青黛,就是歐文也挺心動,隻是他沒有錢。


    但是他的“神”想買,他很願意跑腿並負責管理的。


    十八世紀的英國,雖然並不嚴格限製人口流通,但是也有戶籍製度,被稱為定居製度。


    從十七世紀後半葉開始,到二十世紀前半葉止,這個定居製度,前後也存在了近三百年的時間。


    針對的是大量出現在城市裏的貧民。


    英國因為羊毛好賣,是全歐洲的羊毛產地,由此曾出現過“圈地運動”,就是鄉紳貴族把農民從土地上趕走養羊。


    沒有了土地可以耕種的農民,沒辦法就隻能向城市流動,以尋求打工掙錢的機會。


    但是當時的社會也沒那麽多就業崗位呀,於是城裏就誕生了好多流民。


    流民變多了,社會治安自然也就下降了。為了解決這個難題,定居法應運而生。


    它的內容不複雜,主要就是將在異地,尤其是大城市裏居住的權利和財富聯係起來。


    比如你在倫敦租的房子,年租金如果低於十磅的話,當地就可以把你遣送回原籍。


    十磅可不是一筆小錢!


    一個女仆的平均年薪也就五磅,力氣比較大的男仆多一些,差不多九磅。而普通的幫工,一年到頭最多掙到五到六磅。


    所以這個十磅,對普通人來說亞曆山大的,基本上得不吃不喝才租得起呀!


    好在如今已經是十八世紀末,進入了工業革命的時代。


    雖然手工業在機器的影響下舉步維艱,但是與此同時又產生了大量的工業就業崗位,以及其他新興行業。


    這就對勞動力的需求又增加了,於是定居法在近幾年便又有了些新變化,但此處不做詳述。


    因為“財大氣粗”的夏青黛,不必為此傷腦筋。


    而且她也不是要跑倫敦城裏去定居,她隻是需要一個合法的身份,搞定“原籍”,以便買下她看中的土地。


    其實本來也可以不那麽麻煩,直接讓歐文當她在“人間”的代理人即可。


    可歐文堅持要幫夏青黛辦妥這件事,那後者自然也就隨他去了,反正麻煩的事又不用她自己操心。


    除了幫夏青黛辦一個戶籍身份之外,歐文還要為買理查德那片土地的事情忙碌。


    雖然關於買賣的絕大部分事,都可以請律師去做,但處理夏青黛賜下的寶貝,還得他親自跟人做交易。


    夏青黛本來是打算倒賣糧食換錢的,畢竟現實裏的一顆土豆,拿到古堡就跟人差不多大了,現在又是雪災之年,糧食值錢得不得了。


    她多拿點糧食過來,既可以幫助這些受災的小人解決糧食危機,又可以換錢,一舉兩得。


    可是後來仔細一分析,夏青黛又覺得不妥。


    今年還是個高三學生的夏青黛,雖然沒有什麽社會經驗,但是她很喜歡讀史,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許多蠢事都能避免。


    資本家黑心著呢!夏青黛不想在高考的節骨眼上,給自己的英文老師歐文找麻煩。


    雪災是導致了缺糧,但隻是底層老百姓缺呀,鄉紳貴族和富商可不缺。


    曆來都是豪紳的錢如數歸還,百姓的錢三七分賬。


    她要是大量把糧食投入市場,勢必動了其他豪紳富商的蛋糕,這就會引來麻煩。


    馬克思說過資本家有了百分之百的利潤就敢踐踏人間一切法律,有了百分之三百的利潤就敢冒著上絞刑架的危險!


    她現在首要的目標是學習,在高考上一鳴驚人。所以任何會引來大麻煩的事,都得往後推一推。


    決定不賣糧食後,夏青黛在拚夕夕上,花了十塊錢買了四麵木頭小鏡子。


    對於現代人來說的掌心鏡,對於古堡裏的人來說,那可就是落地全身鏡了!


    此時歐洲有玻璃鏡子,但是效果不好還有毒。


    而夏青黛拿過來的鏡子可是現代工業化產物,無毒還效果好,可以照得纖毫畢現,絕對是奢侈品市場上的大殺器。


    隻投入四麵的數量,也動不了什麽人的大蛋糕,在歐文的鄉紳圈子裏就能消化掉。


    奢侈品和糧食,這區別是很大的。


    事情的發展,確實如夏青黛所料。


    歐文專門為鏡子舉辦了一次舞會,這樣的寶貝拿出來放在舞廳裏,有多轟動可想而知!


    身為英國的鄉紳階級,大家雖然住在鄉下,但也不是沒見過世麵。


    可是如歐文拿出來的這般精妙的玻璃鏡子,大家還真是沒見過,不免震撼。


    而歐文還當場宣布,他的鏡子太多了,想要轉賣掉四麵。


    眾人聞言都很心動,但是歐文對鏡子開的價格,又讓絕大多數的人最終保持了冷靜。


    不過這個消息放出去後不久,很快就引起了當地豪紳和富商的興趣。


    他們這個郡裏最富有體麵的,是一位叫吉姆·馬肯的老紳士。


    他有著一大片的莊園,在倫敦也有房子。


    每年憑著十萬英鎊的遺產,能得到五千磅的利息收入,再加上他的莊園裏產出的兩千磅,他一年共有七千磅的收入!


    這樣的背景,加上馬肯先生在本郡的德高望重,理所當然地兼任了本地區的治安法官。


    他有一兒三女,除了繼承莊園的長子,對於三個女兒,他也是十分疼愛。


    聽到浮翠山莊有寶貝要賣後,他一刻都沒耽擱地前來拜訪,見到了足以令他滿意的落地鏡。


    他斥巨資買了三麵鏡子,準備給他的三個女兒一人一麵添妝。


    剩下的那一麵,本來歐文的鄰居布朗太太非常地喜歡,但是她一時湊不起那麽多閑錢——事實上布朗家由於不體麵的窮親戚比較多,需要時常接濟,還真掏不出買奢侈品的錢,最後被聞風而來的富商比爾截胡。


    歐文很清楚這鏡子拿到倫敦去賣,能賣得多少錢。


    隻是一來商人的行為目前為人所恥,二來夏青黛急著要錢買地,所以最終他選擇直接賣給了大商人比爾。


    錢到位,戶籍到位,律師和治安法官到位,購買理查德的地就變得非常順利了。


    夏青黛搖身一變,成了個在十八世紀擁有大片地產的富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十八世紀當神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竹lin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竹lin並收藏我在十八世紀當神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