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音閣初次出現在史書記載上,便是在恒昌二十年八月十四。
原戶部郎中薛遲鍾被關押在大理寺牢房中,還沒審出什麽來,便死在了牢中。
據說他是吞服了自己不知藏在何處的毒藥自殺的,但死的極其詭異。
獄卒見昨夜送去的飯食沒有動過,便開始大聲的吆喝,但薛遲鍾躺在幹草上,卻沒有動靜,他怕有詐,趕緊喚來了牢頭,一起開門進去。隻見在那昏暗的牢房中,薛遲鍾靜靜的躺著,雙眼空洞的盯著天花板,嘴角卻詭異的向上勾起,一抹笑意凝固在唇邊。明明口鼻已經沒有了氣息,但屍體居然還溫熱著並未僵硬,仿佛不是死去了,而是奔赴著一場美麗的夢境。
那獄卒慌忙的喚了人來,仵作驗屍後隻能判斷是中了毒,但至於是中了何種毒藥,卻判定不出。
後來謝猛帶人仔細搜索牢房內,發現牆上有一行小字:“天音閣逆賊,誅殺朝臣。”
楊景修接到消息後,眯起了眼睛,悄悄的招來了黃正啟,得知葉懷昭果然在事後進入過關押薛遲鍾的房間,他可以肯定,這行字應當是葉懷昭所寫。
“薛遲鍾這些日子可曾開口?”楊景修轉動著手上的玉扳指問道。
“回殿下,他一個字不肯吐露,什麽都沒說。”黃正啟額頭滴下一顆冷汗,這人居然死在了自己的眼皮子底下。
“但他曾暗示過在下,他也是天音閣中的人,這,屬下也不知,他為何會死前將天音閣給抖出來?”
楊景修冷笑一聲,“你查一下你手下的人吧,他就是在你眼皮子底下被滅了口。”
薛遲鍾作為北戎安插進來的細作,肯定知道其他奸細的消息,但此人嘴很緊,什麽都不吐露。葉懷昭提議幹脆殺了他以絕後患,卻沒想到竟被別人給搶了先。而葉懷昭與薛遲鍾相處多日,想要模仿他的字跡寫下揭露天音閣的字樣並非難事,但他想不通葉懷昭為何要如此做。
“薛遲鍾往常來往的人中,可查的仔細?”楊景修想從薛遲鍾往常來往的人中,查出一些端倪。
黃正啟想了下說道:“前日閣主來,說薛遲鍾此人有個相好,他曾經在路上遇到過,兩人進了城南一家胭脂鋪,但屬下派去查看的人卻說,那店主回家奔喪,已經將店子給關了。”他遲疑了一下,“但閣主好像很在意,讓我派人多盯著些,但屬下最近焦頭爛額,實在分不出神來。”
楊景修揮了揮手,“你先下去吧,我外公那邊,你多盯著些。”
他現在也是一頭亂麻,外公與天音閣的關係遠遠比他想象中的深,若是將天音閣拔出,吳家勢必也要受到牽連,但葉懷昭此舉看來,是想快刀斬亂麻。但一邊是自己的親人,一邊是國家大義,難啊。
他心中不定,又起身往地道中走去。
腳步在空曠潮濕的地道內回響起來,顯得異常的清晰。
“大師。”他站在那處牢房門外,將手中的酒壺遞了上去。
裏麵的瘋和尚伸手接了過去,有滋有味的喝了起來。
“都說大師金口玉言,可否為本王提示一番,本王前景如何?”
裏麵那瘋和尚喝著酒,連一個眼神也未給他。
楊景修的眼神逐漸變得凶狠,“怎麽?事到如今,你還是不承認,本王才是天選之人!所謂的次子即位,不過是個笑話。”
他咬著咬,將臉頰的肌肉崩的緊緊的,他注視著牢裏喝酒吃肉的和尚,笑了起來:“過不了幾日,你便知曉,你也不過是個裝神弄鬼的庸人。”
“什麽神僧了悟,哈哈哈。本王到底哪裏不如他?無論是學識、修養、氣度、眼界心胸,我都在二哥之上,但偏偏就因為你一句話,皇後提前催產,將他生了下來。”
說完他神情變得猙獰,“我的命由我,不由天!我偏偏要讓你看看,到底是誰?”
了悟放下了酒壺,隔著柵欄看了他一眼,眼神中帶著深深的悲憫,忽然雙手合十,對著他低頭。
“阿彌陀佛,施主魔楞了。”
“施主欲行之事,乃是施主內心所想,並非在下當年言語。”
“那你可曾算到,他會有此一劫?”楊景修眯著眼睛問道。
“一切皆是因果。”了悟閉上了眼睛。
楊景修哈哈大笑了起來,“因果哈哈哈,因果。”他擦了擦眼角笑出來的眼淚。
“我告訴你,江山我已經唾手可得。“那便是你應得的。”了悟輕聲的說道。
楊景修來此地,是為了求一個心安,見了悟再也閉口不言之後,便甩著袖子起身離去。
他離去後,旁邊的暗處閃出一個穿著白衣的身影,神色複雜的看著牢裏的大和尚。
“原來大師竟然是神僧了悟,居然一直被關在此處。”
了悟歎了口氣,“遇到個記仇的小孩。”
“怪不得這些年都沒有見你寫新的遊記,我還以為你在西厥邊境,被西厥人抓走了呢。”葉懷昭很難將眼前這個樣貌年輕、吃肉喝酒的大和尚與一代高僧聯係起來。
了悟笑了下,神色淡然,仿佛被抓住關在此地,也不過是換了個地方休息。
葉懷昭撥弄了下門鎖,想起在楊景修書房內看到過的鑰匙。
“大師讓我前來,所為何事。”
了悟放下了酒壺,正色說道。
“貧僧從未說錯。”
“我知!”葉懷昭點頭。
“因果注定,大周應當有此一劫。”
葉懷昭也點了點頭,歎氣說道:“就算知道結局,以一己之力猶如蚍蜉撼樹。”
了悟看著他的眼神深邃卻悲憫,像是透過葉懷昭的眼神,看到了他所知道的一切。
“我被他關在此處的時候,第一次見到他,便看到他身上的帝王之相,但黑影環繞,怕是不祥,一算一下,果然便是亡國之兆,但最近我卻發現,事情出現了一絲轉機。”
葉懷昭聽他說亡國之兆,心中也是一驚,“什麽轉機。”
了悟默了片刻開口,“我們雖能預言未來,但其實隻能推算一個模糊的結果,並不如何神奇。而一件事情的發展,中間有很多的變數,一旦某個關鍵的點變了,未來的結果也會跟著變。”
葉懷昭卻疑惑道:“但我發現,有時候你改變了,結果也未必會變。”比如他想救張天佑,卻晚了一步。
“不,隻是不一定是如你預期的改變。”
原戶部郎中薛遲鍾被關押在大理寺牢房中,還沒審出什麽來,便死在了牢中。
據說他是吞服了自己不知藏在何處的毒藥自殺的,但死的極其詭異。
獄卒見昨夜送去的飯食沒有動過,便開始大聲的吆喝,但薛遲鍾躺在幹草上,卻沒有動靜,他怕有詐,趕緊喚來了牢頭,一起開門進去。隻見在那昏暗的牢房中,薛遲鍾靜靜的躺著,雙眼空洞的盯著天花板,嘴角卻詭異的向上勾起,一抹笑意凝固在唇邊。明明口鼻已經沒有了氣息,但屍體居然還溫熱著並未僵硬,仿佛不是死去了,而是奔赴著一場美麗的夢境。
那獄卒慌忙的喚了人來,仵作驗屍後隻能判斷是中了毒,但至於是中了何種毒藥,卻判定不出。
後來謝猛帶人仔細搜索牢房內,發現牆上有一行小字:“天音閣逆賊,誅殺朝臣。”
楊景修接到消息後,眯起了眼睛,悄悄的招來了黃正啟,得知葉懷昭果然在事後進入過關押薛遲鍾的房間,他可以肯定,這行字應當是葉懷昭所寫。
“薛遲鍾這些日子可曾開口?”楊景修轉動著手上的玉扳指問道。
“回殿下,他一個字不肯吐露,什麽都沒說。”黃正啟額頭滴下一顆冷汗,這人居然死在了自己的眼皮子底下。
“但他曾暗示過在下,他也是天音閣中的人,這,屬下也不知,他為何會死前將天音閣給抖出來?”
楊景修冷笑一聲,“你查一下你手下的人吧,他就是在你眼皮子底下被滅了口。”
薛遲鍾作為北戎安插進來的細作,肯定知道其他奸細的消息,但此人嘴很緊,什麽都不吐露。葉懷昭提議幹脆殺了他以絕後患,卻沒想到竟被別人給搶了先。而葉懷昭與薛遲鍾相處多日,想要模仿他的字跡寫下揭露天音閣的字樣並非難事,但他想不通葉懷昭為何要如此做。
“薛遲鍾往常來往的人中,可查的仔細?”楊景修想從薛遲鍾往常來往的人中,查出一些端倪。
黃正啟想了下說道:“前日閣主來,說薛遲鍾此人有個相好,他曾經在路上遇到過,兩人進了城南一家胭脂鋪,但屬下派去查看的人卻說,那店主回家奔喪,已經將店子給關了。”他遲疑了一下,“但閣主好像很在意,讓我派人多盯著些,但屬下最近焦頭爛額,實在分不出神來。”
楊景修揮了揮手,“你先下去吧,我外公那邊,你多盯著些。”
他現在也是一頭亂麻,外公與天音閣的關係遠遠比他想象中的深,若是將天音閣拔出,吳家勢必也要受到牽連,但葉懷昭此舉看來,是想快刀斬亂麻。但一邊是自己的親人,一邊是國家大義,難啊。
他心中不定,又起身往地道中走去。
腳步在空曠潮濕的地道內回響起來,顯得異常的清晰。
“大師。”他站在那處牢房門外,將手中的酒壺遞了上去。
裏麵的瘋和尚伸手接了過去,有滋有味的喝了起來。
“都說大師金口玉言,可否為本王提示一番,本王前景如何?”
裏麵那瘋和尚喝著酒,連一個眼神也未給他。
楊景修的眼神逐漸變得凶狠,“怎麽?事到如今,你還是不承認,本王才是天選之人!所謂的次子即位,不過是個笑話。”
他咬著咬,將臉頰的肌肉崩的緊緊的,他注視著牢裏喝酒吃肉的和尚,笑了起來:“過不了幾日,你便知曉,你也不過是個裝神弄鬼的庸人。”
“什麽神僧了悟,哈哈哈。本王到底哪裏不如他?無論是學識、修養、氣度、眼界心胸,我都在二哥之上,但偏偏就因為你一句話,皇後提前催產,將他生了下來。”
說完他神情變得猙獰,“我的命由我,不由天!我偏偏要讓你看看,到底是誰?”
了悟放下了酒壺,隔著柵欄看了他一眼,眼神中帶著深深的悲憫,忽然雙手合十,對著他低頭。
“阿彌陀佛,施主魔楞了。”
“施主欲行之事,乃是施主內心所想,並非在下當年言語。”
“那你可曾算到,他會有此一劫?”楊景修眯著眼睛問道。
“一切皆是因果。”了悟閉上了眼睛。
楊景修哈哈大笑了起來,“因果哈哈哈,因果。”他擦了擦眼角笑出來的眼淚。
“我告訴你,江山我已經唾手可得。“那便是你應得的。”了悟輕聲的說道。
楊景修來此地,是為了求一個心安,見了悟再也閉口不言之後,便甩著袖子起身離去。
他離去後,旁邊的暗處閃出一個穿著白衣的身影,神色複雜的看著牢裏的大和尚。
“原來大師竟然是神僧了悟,居然一直被關在此處。”
了悟歎了口氣,“遇到個記仇的小孩。”
“怪不得這些年都沒有見你寫新的遊記,我還以為你在西厥邊境,被西厥人抓走了呢。”葉懷昭很難將眼前這個樣貌年輕、吃肉喝酒的大和尚與一代高僧聯係起來。
了悟笑了下,神色淡然,仿佛被抓住關在此地,也不過是換了個地方休息。
葉懷昭撥弄了下門鎖,想起在楊景修書房內看到過的鑰匙。
“大師讓我前來,所為何事。”
了悟放下了酒壺,正色說道。
“貧僧從未說錯。”
“我知!”葉懷昭點頭。
“因果注定,大周應當有此一劫。”
葉懷昭也點了點頭,歎氣說道:“就算知道結局,以一己之力猶如蚍蜉撼樹。”
了悟看著他的眼神深邃卻悲憫,像是透過葉懷昭的眼神,看到了他所知道的一切。
“我被他關在此處的時候,第一次見到他,便看到他身上的帝王之相,但黑影環繞,怕是不祥,一算一下,果然便是亡國之兆,但最近我卻發現,事情出現了一絲轉機。”
葉懷昭聽他說亡國之兆,心中也是一驚,“什麽轉機。”
了悟默了片刻開口,“我們雖能預言未來,但其實隻能推算一個模糊的結果,並不如何神奇。而一件事情的發展,中間有很多的變數,一旦某個關鍵的點變了,未來的結果也會跟著變。”
葉懷昭卻疑惑道:“但我發現,有時候你改變了,結果也未必會變。”比如他想救張天佑,卻晚了一步。
“不,隻是不一定是如你預期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