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著話,


    兩人朝前走去,來到了一側的武器架旁。


    顧廷燁將長槍從武器架中抽出來,在手中掂了掂後,眼中甚是滿意的笑道:“這可是宮裏特意去我家,按我使得習慣的大槍仿作的。”


    “喏!試試?”


    看著顧廷燁舉到跟前的精致長槍,徐載靖接過去單手舞了一下後眼中神色和顧廷燁有些相似。


    隨後徐載靖又用一根食指托著長槍靠後的位置,看著顫顫悠悠在手指上保持平衡的長槍,徐載靖讚許的點了點頭。


    “不是,靖哥兒,你這怎麽就找到這個位置了?”


    顧廷燁驚訝問道。


    徐載靖微微一笑:“經驗。”


    這時,


    一旁有內官快步走了過來,躬身拱手道:“哎喲,兩位公子在這兒呢!請隨奴婢過去走一遭吧!”


    徐載靖點頭,將長槍歸位後和顧廷燁一起朝著大殿門口走去。


    此時門口周圍已經站了不少軍中尉校模樣的人正在說著話,大多是徐載靖認識的祝慶虎、狄菁、曹議等出身西軍的。。


    其中有四個一身精悍氣質不下於葉放、馮大寶等人,看穿著和也其他人有所不同。


    看徐載靖、顧廷燁過來,其中的祝慶虎、葉放等人紛紛點頭致意。


    待兩人走近,狄菁一臉興奮的指了指那四人道:“五郎,這四個是出身北方廣銳軍的,找機會”


    說著話,狄菁還不停的挑著眉毛,意思是找機會比試一二。


    祝慶虎在一旁笑著搖頭。


    徐載靖和狄菁點了下頭,笑著朝其中一人拱手,道:“高大人,又見麵了!”


    “見過五郎!”


    這人乃是寧遠侯府親兵隊將,姓高,之前去揚州的船上還和徐載靖較量過,後來在楚州更是一起搗過匪巢、殺過賊人。


    有這般並肩作戰的經曆,交情上更深了一層。


    看到一旁的高大人笑著和徐載靖說話,而且姿態居然是隱隱放低的,這讓跟在他身後的三個廣銳軍軍士好奇的看了徐載靖一眼。


    這位高大人乃親兵隊將,跟著顧侯在北方那是眼高於頂不苟言笑,執行軍法也多是這位動手。


    回了汴京,別說顧家四房五房的那幾位不成器的哥兒,就是顧侯身邊的戚省戚管事,他也少有給過笑臉。


    三人相互看了眼,眼中都是‘今日怎麽了這是’的意思。


    這時,


    有眼底發黑眼睛有血絲,嘴角還起著燎泡的禮部的官員走了過來,


    朝著一幫子尉校拱了拱手:“見過諸位!”說完後還朝著徐載靖、顧廷燁笑了笑。


    隨後,這禮部官員展開了手中的用錦帛做底上固宣旨的卷軸,看了看後指著大殿內,道:“顧二公子,你們可看到殿中的舞者了?”


    顧廷燁連連點頭。


    “她們跳完,您就要和這四位拿好長槍準備上場了。槍呢!快把長槍拿過來!”


    後麵這句禮部官員是朝著一旁的內官說的。


    待內官帶人快步將長槍抱來,禮部官員朝著顧廷燁一伸手,道:“來!”


    看著還在門口的站著的高大人等四個廣銳軍銳士,道:“你們四個也跟上!”


    顧廷燁已經進殿,在殿中隨意的和高隊將演練著。


    那禮部官員又拿著卷軸走了出來。


    “大人辛苦!”


    徐載靖笑著拱手道。


    一旁的狄菁、曹議等尉校也紛紛拱手問好。


    聽到問候聲,忙了不知多久的禮部官員麵上有了笑容,清了清喉嚨道:“諸位有心了!明日進殿的時候,就像前日演練的,你們”


    隨後,這禮部官員又看了看徐載靖等小一百號人進場的隊形,滿意的點了點頭。


    等徐載靖、顧廷燁等人又演練了一番退場後,


    在大殿門口,禮部官員指了指殿外的彩棚,道:“明日大典,諸位過來的時候,這兩邊侍立的女官會隨奏樂跳‘挼曲舞’!”


    說著,這官員招了招手,大殿近處彩樓下的彩棚中就傳來了奏樂聲。


    看著跳著很有節奏的齊舞的女官,徐載靖等人點頭示意明白。


    顧廷燁更是湊到徐載靖一旁,一副過來人的模樣,道:“這變化也太大了,咱們小時候來也沒這排場!”


    徐載靖側頭道:“之前陛下也沒收複白高故地。”


    “也是。”


    “好,諸位慢走!”禮部官員拱了下手後,朝著等在殿門口的下一個節目的表演者走去。


    徐載靖等人回了下禮後,走到了彩棚處看了看。


    此時彩棚已經停止了奏樂,


    徐載靖是在看樂器,其他人麽就不知道了。


    這彩棚最前排樂師是一排十位用的檀板,


    檀板後是半圍著前麵坐的,兩排約五十位抱著精致畫麵琵琶的樂師,不論是魏芳直、還是楊落幽都在其中,兩人雖聲名在外位置卻不靠前,可見這演奏琵琶的樂師水平。


    看到徐載靖的身影,魏芳直還抱著琵琶躬身一禮。


    兩排琵琶後麵是兩架箜篌,再後麵是三麵架子上的大鼓,大鼓上有彩花金龍。


    大鼓周圍還有一圈兒羯鼓,年紀不大的稚月姑娘居然就在其中。


    皇帝壽宴乃是大事,這小姑娘居然能位列其中,顯然是有些本事在身上的。


    大、小鼓周圍還有演奏方響(磬)、編鍾、笛、簫等等樂器的樂師,人數一到五個不等。


    徐載靖看了一眼,這和後世的那種在音樂廳中演奏的樂團十分的相似。


    這時,


    顧廷燁指著吹簫、笛子的樂師一旁,還有用絲綢蓋起來東西,道:“靖哥兒,那是什麽?”


    徐載靖順著顧廷燁指的方向看了看,道:“軍中用的號角。”


    “哦!這吹給誰聽啊?”


    聽到兩人對話的祝慶虎、曹議等人,紛紛相視一笑。


    隨後,眾人穿過偌大的殿前廣場,過集英門後,朝右一拐後出西華門離開了皇宮。


    夜,


    華燈初上,


    柴家,


    秋聲苑


    雲木手裏捏著一張帖子掀開門簾走了進來:“姑娘,我回來了!”


    廳堂中,指揮著紫藤插花的柴錚錚側過頭:“東西拿到了?”


    雲木點頭將手裏的帖子遞了過來:“宮裏剛送來的明日大典流程。”


    柴錚錚笑著點了下頭,一邊展開帖子一邊走向了桌子,落座後便湊到燭光前一目十行的看了起來。


    忽的,


    柴錚錚的目光一停,看著某處節目的名字笑了笑:“好!”


    第二日,


    大周皇帝壽辰大典。


    寅時初刻(早五點)


    天色微亮,


    榮家,


    回雪院,點著的蠟燭讓屋子裏很是明亮。


    有女使端著微微冒著白氣的臉盆從屋子裏走了出來。


    屋內,


    榮飛燕穿著潔白的裏衣坐在銅鏡前,細步拿著色澤溫潤如玉的牛角梳,站在榮飛燕身後細細的給自家姑娘梳著頭發。


    凝香站在另一邊,將桌上妝奩的小抽屜拉開後,小心的拿出了一枚金箔剪成的花鈿,道:“姑娘,今天就貼這個?”


    看了一眼後,榮飛燕道:“可還有別的款式?”


    凝香又拿出了一枚精致的珍珠:“這個?”


    榮飛燕看著眼前的珍珠,想了一會兒後,道:“還是剛才的金箔吧!今日各家夫人貴女們多半都要貼珍珠,貼金箔的可能會少些。”


    “是,姑娘!”


    細步幫著榮飛燕梳著發髻,凝香在開始忙著在金箔上塗著嗬膠。


    “首飾別用這些帶瓔珞步搖的,墜的頭發難受,用這幾個固定在發髻上的。”


    “是,姑娘!”


    “衣服就帶這幾件青色、淺綠和淡紫的。”


    聽著榮飛燕的話,細步朝一旁的小女使揮了揮手,小女使便抱著衣服走了出去。


    當榮飛燕出回雪院的時候,


    太陽已經在東方露出了頭。


    榮家二門處,


    富昌侯大娘子看著帶女使出來的女兒,一臉笑容的說道:“我兒確實會打扮,瞧著有你姐姐六分風采了!”


    向來不怎麽靠譜的榮顯,此時也點頭道:“這哪家哥兒見到我妹不迷糊!”


    “閉嘴!哪有這麽說妹妹的?”


    一旁的富昌侯訓斥道。


    榮顯訕訕。


    辰時兩刻(早八點前)


    大周皇城,


    西門西華門,


    如其他幾個宮門一樣的喜氣洋洋。


    站在宮牆上,


    還能夠聽到附近街邊,富戶員外或是官員勳貴家為慶賀皇帝整壽而立起來的彩棚附近,傳來的唱戲聲、喝彩聲。


    宮門口周圍,


    有禁軍用披紅掛彩的拒馬劃出來偌大空地,方便今早排隊進宮的宗室、勳貴和官員停放車馬。


    車聲轔轔,


    蹄聲陣陣,


    ‘籲’聲不絕,


    穿著新衣,一看就打理過的車夫在宮門附近勒停精美的馬車。


    不時有衣著莊重華貴的男男女女走下馬車,朝著宮門走去。


    離著宮門有些距離的路邊,


    正在排隊的馬車中,


    雲木撩開車簾看著沿途拒馬後麵的空地,


    目光一凝,雲木放下車簾同車中的柴錚錚道:“姑娘,我看到了正在喂馬的青雲小哥,瞧著徐家公子應是早已進宮了。”


    第一次畫著簡約珍珠妝的柴錚錚眼角帶笑,動作輕微的點了下頭。


    “姑娘,你不用這麽小心,咱們用的是上好的嗬膠,輕易不會掉的。”


    柴錚錚眨了眨眼,嘴唇不動的輕聲道:“還是小心些好,省的還得重新粘。”


    雲木點了點頭。


    柴錚錚繼續道:


    “這膠要是真的如此好,過幾日用來粘一下我那箭上的箭羽。”


    雲木抿了抿嘴:“您可真舍得。”


    很快,


    馬車逐漸來到了宮門附近,


    當柴錚錚下馬車的時候,抬頭一看,看到坐在前麵馬車的母親柴夫人,正在和帶著兩個兒媳的孫氏站在一起說著話。


    幾人身邊旁邊是正笑著交談徐侯和柴家主君。


    “什麽時候徐家的馬車在咱們前麵了?”


    聽著柴錚錚低聲詢問的話語,雲木搖了搖頭:“奴婢沒注意。”


    下了馬車走到近前,柴錚錚朝著眾人福了一禮。


    “認識這麽久,還是第一次見錚錚姑娘這個打扮!好,好看!”孫氏在一旁笑著說道。


    孫氏身後的謝氏和華蘭也都笑著點頭。


    “謝夫人誇獎,錚錚愧不敢當。”


    “當得,當得!”孫氏笑道。


    柴夫人笑著看了女兒一眼,道:“孫姐姐,咱們進去?”


    “走。”


    柴、徐家兩對主君夫婦走在前麵,柴錚錚則和謝氏、華蘭走在了後麵。


    柴錚錚側頭看了看謝氏和華蘭的眉間,輕聲道:“兩位嫂大娘子居然是貼的紅色的花瓣?”


    華蘭笑著點了點頭:“對!這花瓣輕快些!我們倆都不敢用這珍珠妝,怕萬一粘不牢是掉了一顆,我倆可就要心疼了。”


    柴錚錚笑了笑:“我家女使說用了新的好嗬膠!今日我替兩位大娘子試試,要是好用的話,便給兩位大娘子送些去!”


    然後柴錚錚看著謝氏和華蘭的臉龐,真誠的說道:“兩位大娘子的氣色,不用這珍珠妝實在是可惜。”


    謝氏笑道:“錚錚姑娘可真是會說話!”


    柴錚錚正色道:“錚錚隻是實話實說罷了!”


    此話一出,


    謝氏和華蘭臉上笑容愈發明媚。


    華蘭看了看前麵的婆母,笑道:“那我們就提前謝過錚錚了。”


    “大娘子客氣了。”


    眾人過西華門直行,


    走了一會兒後左拐進了集英門,


    在殿前的廣場上,


    眾人這才在內官的引導下,或拱手、或擺帕子的告別分開,去了自己的位置。


    此時帝後還未抵達,


    殿中氣氛頗為輕鬆,


    柴錚錚跟著父母剛走了幾步,就看到顧廷熠、張家五娘等幾位勳爵家的姑娘正站著說話。


    廷熠眉間花鈿是用朱色的花汁勾勒的,很是嬌豔。


    張家五娘卻沒貼花鈿,也不是和柴錚錚一般的珍珠妝,而是在額頭上係了根中間鑲著紅寶石,四周金絲滾邊的青白色發帶,英氣十足


    待柴錚錚走近,


    顧廷熠看了徐家人一眼後,道:“錚錚,你怎麽和華蘭姐姐她們一起進來的?”


    “碰巧前後腳,就一起過來了。”


    “哦!”


    “廷熠姐姐,你這眉間的畫的花鈿倒是少見!”柴錚錚笑著說道。


    “是吧!”顧廷熠得意的抬眼朝額頭看了看繼續道:“是我嫂嫂身邊手巧的女使青梔幫我畫的!”


    “看,飛燕姑娘和竇家姑娘來了。”


    一旁有別家貴女輕聲道。


    柴錚錚朝說話的貴女看去,卻是嚴國公杜家的,柴錚錚笑著禮貌的點了下頭。


    隨後朝門口看去。


    看完後,三個姑娘有些無言的對視了一下,原因無他,這竇家兩位姑娘和微抬著下巴一身驕氣走進來的榮飛燕站一起,就像是一個姑娘帶著倆衣著華貴的.女使。


    進門後的榮飛燕在殿內掃視了一下,


    看著不遠處的柴錚錚等人眼睛一亮後,笑著走了過來。


    大殿另一邊,


    盛紘站在一幫文官身旁,滿臉笑容的聽著他們說話,不時附和的點著頭。


    他也是第一次參加這等級別的大典。


    也就是盛紘因緣際會入了吏部,這些年還有了升遷,不然就之前五品的官兒,他是沒資格坐在大殿中的。


    盛紘不遠處,


    王若弗一臉標準的笑容,不時的和附近湊過來的官眷說上幾句,身邊的如蘭也端著和王若弗有些像的笑容,朝幾位官眷身邊的姑娘笑一笑。


    “王家?大娘子可是出身河湟開邊的王家?”


    聽著一旁官眷的問題,


    王若弗委婉一笑:“並不是,我父親配享太廟”


    “失敬失敬!您官人是?”


    “吏部,盛紘!”


    “哦哦!”


    一個個問題下來,王若弗身旁的官眷們態度越發的和藹。


    “母親。”


    華蘭捏著手絹兒,笑著從一旁走了過來。


    “姐。”如蘭走過去笑著抱住了華蘭。


    有注意到華蘭走來方向的官眷,看了看孫氏所在的眾位公爵所在的位置,又看了看一身氣派戴著精美首飾的華蘭,不確定的低聲道:“您是.勇毅侯府的.二大娘子?”


    “諸位大娘子,有禮了。”華蘭笑著放開如蘭,同周圍的幾位官眷福了一禮。


    這也就是承認了。


    此話一出,周圍的官眷們看向王若弗身邊的如蘭時,神色多有變化,還不時的交頭接耳說上幾句。


    之後還有兩位大娘子,和王若弗打聽了如蘭的婚事問題。


    說了會兒話,


    有內官來到殿內,很快大殿內諸人便開始落座,靜待大周帝後的到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知否:我是徐家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馬空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馬空行並收藏知否:我是徐家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