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矽集團與寶騰集團就蓮花工程的收購事宜已經商討了接近半個月的時間。


    最開始還是俞興通過中間人馬曼凡進行交流,後來雙方確認彼此都存在真正買賣的興趣就改由集團之間的接觸和協商。


    蓮花工程是寶騰旗下的獨立業務,相較於持續虧損的蓮花跑車,它屬於正向資產。


    寶騰集團自然不願意輕易把正向資產賣出去,手裏隻留著不良資產。


    所以,兩邊進行了多種方案的接觸,最終,寶騰方麵小心翼翼的提出了一種圍繞著蓮花集團的交易可能性,不是出售100%的股權,而是出售蓮花集團的部分股權。


    這將近半個月的時間,寶騰集團是既擰巴又矜持,但最後居然提出蓮花集團的出售,這讓負責這件事的人大為驚訝,第一時間就匯報給了俞興。


    俞興對此倒是沒什麽意外,除了蓮花集團的整體虧損,這種自收購以來持續16年的漫長時間無疑也是一種心態上的消磨與折磨。


    寶騰當初收購蓮花必然雄心萬丈,但虧損不是一年二年三年,而是到現在為止的整整16年!


    這漫長的時間裏,核心管理層經曆了至少4撥的變動,集團本身從國資一步步成為私有,今年的集團ceo也因為業績問題而剛剛更換,新任總裁卡米爾麵臨著不小的壓力,也由此就能理解他為什麽願意對蓮花集團這個財務黑洞動刀子。


    俞興對於寶騰集團的回複很簡單直接——錢不夠,買不了。


    對麵聽起來是一個理由,他自己實際是兩個理由,錢確實不夠,現在這樣的時機也真沒法吃下蓮花集團。


    因為碳矽集團擠不出收購的資金,所以,這次是俞興質押了手中持有一半的百曉生股票,從匯豐銀行以40%的質押率拿到4800萬美元。


    這些錢全部用來收購蓮花集團都不夠,更何況,還要留出來部分資金做其他用途,而且,現在這種時機,最需要的碳矽集團先把自己的車型做成功,不可能分心蓮花跑車。


    俞興是要用蓮花工程給自己錦上添花,不是要接手蓮花跑車給對方雪中送炭。


    基於這種來回拉扯的接觸,寶騰集團這次由副總裁帶人低調來申,進行首次見麵的正式接觸。


    按照俞興的理解,對麵此行的主題大概就是——少買點,再商量。


    果然,這一見麵,情況也沒有超出預料。


    按照這位帶隊副總裁哈裏特的表示,碳矽集團可以降低收購比例,僅持有40%就能實際擁有蓮花跑車這一國際知名品牌的控製權,同時,願意把蓮花工程10%的股權搭售。


    40%的蓮花集團+10%的蓮花工程,合計報價8000萬美元。


    俞興認為這是獅子大開口了,也給出自己的想法,想買到51%的蓮花工程,如果寶騰集團實在堅持,也可以再搭上10%的蓮花集團。


    “俞總,我們不可能出讓蓮花工程的控製權,這是我們集團的技術核心,這一點是不可逾越的界限。”哈裏特給予很嚴肅很正式的回答,“這10%的股權就是所能給出的最高股份,如果你十分信賴和需要蓮花工程的經驗,我們可以簽訂長期的合作協議。”


    寶騰集團通過子公司全資持有了100%的蓮花工程,與僅持有80%的蓮花集團進行了股權上的隔離,而蓮花集團剩下的20%還要追溯到1996年時的收購,彼時的意大利人羅曼諾通過收購布加迪間接控製蓮花集團,但最後因財務壓力而被迫出售大部分股權。


    羅曼諾剩下的20%股權這些年始終沒動。


    寶騰集團對於蓮花工程同樣是十分重視的,不然也不會進行這樣的股權設置。


    “寶騰收購蓮花這麽多年,如果蓮花工程的技術能發揮那麽大作用,寶騰集團不至於陷入現在的頹勢,既然你們認為長期的合作協議能夠生效,完全可以把蓮花工程51%的股權賣給我,然後我再讓蓮花工程和你們簽署一個長期合作協議。”俞興堅持道,“至於所謂的國際知名跑車品牌,它的市場銷量已經證明了含金量。”


    “我對蓮花跑車不能說沒有興趣,但現在確實興趣不大。”


    “如果蓮花工程能夠為碳矽集團提供不錯的助力,我們後續可以再在蓮花跑車上進行合作,如果寶騰集團強烈要求,我這邊也可以象征性的買入5%。”


    俞興最初對蓮花工程的了解來自胡錚南,但胡錚南隻模糊知道蓮花工程和蓮花跑車歸屬於寶騰集團,具體到寶騰對不同公司的股權設置還是碳矽集團與對方有所接觸後才完全清晰。


    就目前的估算來看,蓮花工程去年的營收大致在900多萬美元,毛利參考同水平的行業公司也不會超過30%,但這種技術層麵的意義還不能僅通過營收來衡量。


    哈裏特對於51%蓮花工程+5%蓮花集團的方案連連搖頭,絕不可能同意這樣的設計。


    兩邊的40%+10%與51%+5%方案差異巨大。


    俞興堅持著自己的方案核心,聊了幾句之後就幹脆鳴金收兵,不再繼續探討雙方的合作,而是邀請對方在申城好好的逛一逛。


    他不清楚對麵到底能否讓步,但自己這邊反正是不急的。


    長期合作協議不是沒用,不過,行業裏除了蓮花工程,也還有同樣優秀的其它公司。


    哈裏特很沉得住氣,沒有因為俞興的處理而慌亂,反而還認真的考察了一番碳矽集團在臨港的情況。


    然後……他瞧見了班戈、托馬斯……


    嗯……


    哈裏特更能沉得住氣了,堅信俞興絕不是擠不出錢,碳矽集團能請那樣的頂尖人才,一定還有很多錢。


    他帶人一蹲就是三天。


    等到第四天,哈裏特覺得多少還是需要交流來闡明立場的,於是通過秘書再約了一個單獨的會麵。


    他這一次主動釋放了善意,把蓮花集團的出售比例降到35%,蓮花工程的10%則保持不變。


    “哈裏特,我們是在戰略考量上存在衝突,我還是那句話,如果蓮花工程像你所說的那麽重要,它早就可以幫助寶騰集團打造中高端品牌了,但現在連蓮花跑車自己都被你們做成那樣,寶騰集團也就更不需要蓮花工程。”俞興說道,“至於未來,連過去和現在都不樂觀,未來就更難了。”


    哈裏特聽到俞興批評寶騰集團,不禁有些生氣的說道:“俞總,你對寶騰集團的話是不是更應該放在你自己公司的身上?碳矽集團憑什麽一開始就定位到中高端的車型?”


    “因為華夏的市場足夠大,也因為我們過去這些年孵化了很多技術,產業鏈漸漸成熟。”俞興的情緒沒什麽波動,“我知道寶騰和三菱曾經合作很深,我覺得相較於蓮花工程的技術,三菱或許才是更適合你們合作的技術目標。”


    三菱曾經持有寶騰16%的股權,提供重要的技術支持,但在因自身財務危機而出售股權後就中止了合作,寶騰則被迫轉為自主研發,磕磕絆絆的不算順利。


    “蓮花工程在行業裏仍然有一定的競爭優勢,但對你們而言,並不是必須的,如果你們需要它,它仍能充當為一個技術提供方。”


    哈裏特聽完俞興這番話,很不高興。


    他沒有再讓步,提前結束了這一次的交流,率隊返回馬來西亞。


    俞興對此隻有一點小小的遺憾,這種跨國收購與交流肯定沒那麽容易達成一致,寶騰集團雖然業績壓力很大,但也不是不能維持,要是……


    他心裏閃過屬於過山峰的惡意,要是能製造額外的壓力就好了。


    然而,這一次就算讓過山峰昧著良心也不行,寶騰集團已經私有化退市了。


    “俞總,運營一個知名品牌對於碳矽集團不會有很大幫助嗎?如果實在缺錢,完全可以找銀行湊一湊。”idg的章蘇陽是在寶騰一行人返回之後才知道兩邊完全沒達成任何意向。


    “碳矽集團想要的是蓮花工程,是技術,不是負擔,他們非要給負擔,如果要溢價單買技術,可能又會溢太多。”俞興答道,“這個沒那麽急,章總,idg願意給錢嗎?”


    章蘇陽笑道:“idg願不願意給錢,這不是看你俞總到底怎麽決定嗎?我們現在越來越不懂,全看你俞總的意思了,你要認為實在需要,那我們可以掏一些,然後大家一起想想辦法。”


    他是一個f1賽事的觀眾,對於蓮花品牌還是很熟悉的,這次瞧見碳矽集團居然有控製蓮花的機會,既驚訝又興奮。


    “好的,章總,你要這麽說,正好……”俞興稍微拉長了音,順勢說道,“過兩天有從矽穀來的創業者,我想請你見見,看看能不能投一投。”


    章蘇陽眉頭一皺,問道:“做什麽的?”


    俞興嚴肅道:“想要做激光雷達的。”


    章蘇陽聽到這就下意識想拒絕,但轉念想到俞總這樣正式的推薦,還是賣了個麵子:“具體什麽時間?這周日行嗎?”


    “行,章總,那就周日見。”俞興確定了時間。


    不過,意圖創業的“禾賽”三人組是在周五晚上就抵達的申城,頗為興奮的在臨港見到願意幫忙介紹投資人的俞興。


    俞興見他們連時差也不倒,秉承著大家時間都很寶貴的念頭,直接拉著他們去找了今日資本的徐欣。


    徐欣有事要忙,但見到俞總親自登門,還是耐住性子的給了十五分鍾的見麵時間。


    這次見麵由社交能力更強的李一帆描述項目的前景與可行性。


    然而,徐欣聽著他對激光雷達的描述,隻用幾個辛辣的問題就輕易擊碎粗糙的創業者,甚至連十五分鍾都沒用完就讓李一帆垂頭喪氣了。


    “還有兩分鍾。”徐欣刻意看了看手表,又似笑非笑的看向俞興,“俞總,你還有什麽要補充的嗎?”


    俞興沉默幾秒,隻能說道:“徐總,我覺得你沒有耐心。”


    他對著茫然的三人組說道:“走,我帶你們去找啟明創投。”


    徐欣好笑道:“哎,俞總,你連啟明創投都要去找啊?”


    俞興沒搭理她,帶著三人組去找了啟明創投的胡煦波。


    胡煦波與俞興的關係在上次並購案裏有所緩和,但對於他這樣帶人介紹融資還是頗為意外。


    他的時間倒是很多,隻是……


    胡煦波一來對激光雷達不熟悉,二來對俞興這個人很警惕,三來看不出禾賽三人組有什麽稀奇,最終給出委婉的否定意見。


    “胡總,你真覺得激光雷達沒搞頭嗎?”俞興臨走前問了句。


    胡煦波慎重的說道:“或許有吧,但一定不是現在,研發資金的投入感覺也會很大。”


    俞興帶人連續碰壁兩次,又瞧見三人組的沮喪,隻能安慰道:“創業就是這樣的,肯定不會得到多數人的看好,但隻要有一個兩個看好,那也足夠了,晚上好好休息,後天見idg的章總,章總是很有魄力和眼光的人。”


    禾賽三人組接受俞總的經驗之談。


    次日,他們沒什麽額外的安排,也就逛了逛臨港的碳矽集團。


    “你對碳矽集團什麽感覺?”李一帆在晚上吃飯的時候詢問冷靜理性的孫愷。


    “感覺碳矽集團的研發資金壓力也會很大。”孫愷認真的說道,“我聽了他們一體化壓鑄技術的介紹,居然連鋁合金的材料都要自己研發。”


    “他們不自己研發不行,這種一體化壓鑄需要鋁合金進行免熱處理,不然,壓鑄件的變形率肯定會高,廢品率也會增加很多,這就必然要在材料上進行創新。”向少卿有工程經驗,給出自己的評價,“挺大膽的。”


    李一帆點點頭:“比我想象的要……更有魄力吧。”


    三個人討論了他們對碳矽集團的觀察。


    周日,章蘇陽抵達臨港。


    俞興第三次為禾賽三人組引薦知名投資人。


    可惜,章蘇陽的看法與前兩位保持一致。


    “俞總,研發壓力大,而且,恐怕不是一時半會的沒法盈利。”章蘇陽不得不拒絕,“這不符合我們的投資理念。”


    俞興沒法強行要求idg投資,但也確實沒想到會這樣連續碰壁。


    他看著失望的三人組,思考片刻後說道:“這樣,我來找紅隼資本,他們會願意的。”


    紅隼資本總不能不行了吧?!


    嗯,紅隼資本也……


    劉琬英是給俞老板麵子的,她沒有當麵直說,而是把他拉到一邊:“你非要投,也能投,但就投一筆啟動的錢,後續研發的錢,紅隼投不了,醜話說到前麵。”


    禾賽三人組不知道劉總會和俞總聊什麽,但隻看這種拉到一邊的動作就猜到結果。


    這天晚上,俞興開車送三人回酒店,路上提到紅隼願意給一筆天使資金,隨即就聊激光雷達這種先進工藝可以帶來的超車機會。


    就好像一體化壓鑄給車身帶來的增強,激光雷達一旦成功,必然會帶動汽車產品力的提升,不管各家因為自身實力而提升的多少,總歸是有提升的。


    禾賽三人組比較沉默。


    李一帆眼看到了酒店,忽然出聲:“俞總,融資太難了,就算拿到紅隼的天使輪,後續恐怕也很難繼續融資,不知道碳矽集團在激光雷達的研發上麵有沒有規劃?”


    俞興聽到這種意義明顯的話,忍不住撓了撓頭,不行了,真不行了,還是請三菱出場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多我一個後富怎麽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漁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漁雪並收藏多我一個後富怎麽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