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司完成了新一輪的融資。


    俞興沒有在公司內部公開這次的融資規模,但不管是idg、今日資本、啟明創投聯合拜訪的熱切,還是熊瀟鴿、徐欣、胡旭波陸續的登門,這些都足以激勵員工們的熱情。


    甚至於,微信公司出現了屢禁不止的加班情況。


    俞興針對這種現象,專門找了副總監譚睿澤,希望負責一部分技術團隊管理的他不要給大家施加太多壓力。


    “俞總,沒有壓力,一丁點壓力都沒有,全是動力!”譚睿澤真心實意的回答,“咱們這是我見到過最積極主動工作的公司!給的實在太多了……”


    微信公司的薪酬在行業裏屬於中上,核心團隊的則是上上。


    但是,期權方麵很可能是待遇最佳的公司……之一。


    從二月份到九月份,微信公司前後發過兩次期權,紅隼第一次500萬美元投資的時候,大家算過這個事,知道總體價值在1675萬華夏幣,分到同事身上是7-20萬不等。


    這樣的數字屬於……


    按照大廠出身的技術總監葛智傑的評價,“還好”。


    然而,紅隼很快第二次追加了500萬美元,大家手裏的期權價值就清晰的翻了一番。


    就連葛智傑這樣的,也不能輕描淡寫的俯視評價。


    再後,俞總這次雖然沒有公布融資,但手裏期權的價值肯定還是漲吧?


    現在值多少?


    假設提高50%,這筆發放出來的期權總價值也有2592.9*1.5=3889.35萬,折合到個人身上是21-60萬。


    如果不是50%,而是更高呢?


    如果還有下次融資呢?


    大家都知道公司是年前才成立,現在連一年都沒結束,估值已經蹭蹭的漲,那就隻有四個字可以形容——未來可期!


    不過,這些膨脹的數字還隻是紙麵財富,期權能不能兌現要看公司最終的結果如何。


    老板舍得發期權,但他一個人能把期權換成錢嗎?


    還不是得大家夥加班加點的幹?


    基於如此情況,微信公司的員工們幾乎真正的做到了同呼吸,共命運,多鞭策,齊拚搏的心態。


    人人為我,我為人人!


    今天痛苦流汗,明天富得流油!


    俞興確實舍得發期權,但真正見到這樣的效果還是頗感意外的,也就對技術團隊總是快速解決各種反饋過來的大大小小的問題很明白了。


    公司員工們在發力,作為老板,他也積極的在這個階段運用自己的影響力,每周不落的去東方衛視錄製《非你莫屬》。


    與之前不同,俞興近期登台都是以的身份,談到這個最新孵化的產品也是堅決的定位在校園之內,隻說這是一個方便同學們使用的小玩意。


    當然,觀看節目的觀眾會不會使用,那是另一碼事了。


    俞興絕口不提企鵝,甚至極少參與對如今3q之爭的討論,頂多就是聊聊飛信,批評移動的遲緩,談談越來越洶湧的移動互聯網發展。


    與此同時,得到注資的微信公司已經在談更大規模的互聯網推廣,準備在藏不住的時候就以最飽滿的精神麵對最強大的競爭對手。


    企鵝什麽時候會注意到微信的發展,這其實也是俞興比較好奇的事情,但他沒法去求證,隻在筆記本上記了這樣的想法,打算等事後出現更多信息再拚湊這段時間的完整情況。


    不過,事實上,企鵝已經有員工注意到了微信公司的出現,比俞興想象的還要早。


    九月二號,本職工作是負責企鵝遊戲推廣的副總監彭榮軒就在送孩子上學的時候下載了微信。


    在這一天之前,他完全沒聽過“在蘋果商店裏下載的時候瞧見這款軟件的評價數量不多,也就沒有太在意。


    等到月中,彭榮軒在晚上吃飯的時候想順便問兩句孩子的校園生活,忽然注意到一件事,自己下意識打開的軟件竟然是微信。


    沒打電話,沒發短信,沒用qq,手指按到的是微信。


    彭榮軒這一刻愣住了。


    然後,他問完孩子的大學適應情況,又問了句額外的事情:“你班裏同學用微信的多嗎?”


    “多啊,大部分都在用,還有班級群呢。”


    彭榮軒看著這個答案,思考一會之後再問:“為什麽用它?”


    “省事啊,方便啊,別的也沒什麽了。”


    彭榮軒皺眉不已。


    次日,他就專門了解了這款軟件的情況,得知它是來自百曉生創始人俞興新孵化的內部項目,定位是校園大學生群體。


    彭榮軒在仔細琢磨之後去找同事討論這個事。


    但是,他在打開自己手裏的蘋果商店展示相關評論時,忽然注意到一個細節。


    “我記得我第一次下載的時候,這個軟件裏的評論數量大概是800條,現在也就兩周的時間,評論數量到4000條了!宋彤,你知不知道怎麽大概計算蘋果商店裏的軟件下載量?”


    宋彤不清楚,但她知道哪位同事了解這方麵。被拉過來的孫黎陽麵對問題,很容易的給出經驗之談:“4000條,這種通訊工具類的軟件,下載和評論估計在30-50倍吧,唔,可以取個中間值算40倍,每1條評論就是40個下載量。”


    兩周時間的數量增長變得一目了然。


    3.2萬→16萬。


    5倍左右的增長!


    三個人看著被彭榮軒順手畫出來的圖,瞧著一條積極向上的增長曲線,心裏都有一種淡淡的異樣感。


    “這個微信做校園,對標飛信,是不是增長的有點快了?”宋彤遲疑著說出心聲,又小聲說道,“威脅是肯定威脅不到qq,但這個軟件的速度,嗯,這個,真快啊!”


    一款新出的軟件怎麽可能會影響到qq!


    這是必然的自信!


    但是……


    “我月初的時候和我哥去送孩子上學,怎麽沒看到有微信在校園裏的推廣?”孫黎陽有點納悶。


    彭榮軒心中的異樣感一下子變得更強。


    他幹脆又找了幾位近期有孩子或者親戚朋友在大學的同事,驚奇的發現……有人知道,有人不知道,前者踏入大學校園的都在偏北的區域,後者的都在粵省和鵬城周圍。


    最⊥新⊥小⊥說⊥在⊥6⊥⊥9⊥⊥書⊥⊥吧⊥⊥首⊥發!


    “這能證明什麽?”宋彤看到取樣後的結果,不解的詢問臉色凝重的彭榮軒。


    “這證明微信這款宣稱對標飛信的即時通訊軟件,它的推廣很可能在刻意繞開了我們所在的區域。”彭榮軒一字一句的說道,“它在顧忌什麽?又想要做什麽?”


    宋彤搖頭一笑:“樣本太少,結論太可笑,你是說,這個微信不是對標飛信,是想對標我們的qq?與其說它是繞開我們的區域,不如說,它總部在申城,因為資金有限,隻能推廣它周邊的區域。”


    彭榮軒聽著這個邏輯,似乎也對。


    孫黎陽試用著自己手機裏剛下載的微信,頭也不抬的說道:“軒哥,你這陰謀論不靠譜哈,除非俞興瘋了,不然不可能想著來和我們競爭,不過……”


    彭榮軒看了過來。


    孫黎陽笑道:“不過,這個軟件挺絲滑的,回頭問問隔壁能不能做一款類似的,估計也能有不少下載量。”


    彭榮軒遭到兩個同事的反對,他再回想自己的猜測,也覺得有點離譜,另外對自家做類似競品的能力還挺放心。


    不過,這天之後,他就一直在工作之外關注著微信的動靜,搜集著相關信息,順便再檢視自己的邏輯到底正不正確。


    這越是搜集,越是感覺不太對勁。


    彭榮軒耐心的搜索不同地區院校的論壇、貼吧所顯示的信息,結果發現,微信仍然好像是在繞著粵省和鵬城走,並且,不同的安卓應用市場都出現類似蘋果商店那種飛快的增長。


    中秋節放了三天假,等到假期歸來,截止到9月25日,蘋果商店模糊估計有超過20萬的下載量,豌豆莢、安智市場等安卓應用市場至少是翻倍的40萬,再加上難以統計的塞班版微信,以及微信公司不透明的線下推廣……


    左拚拚,右湊湊,微信的用戶規模很可能已經突破百萬了啊!


    如果以這個數字為基礎……


    彭榮軒再重新審視號稱對標飛信的這款軟件,給予了新的定義——這是一款用戶100萬+的專注移動互聯網的免費即時通訊軟件。


    它還是在對標飛信嗎?


    又或者說,它僅僅是在殺傷飛信嗎?


    彭榮軒不知道兄弟部門有沒有注意到微信的快速發展,但他思來想去的還是整理了近期搜集的信息,寫了一份微信的相關報告,一份發給頂頭的b3,一份發給隔壁的r1——也就是qq相關的即時通信線。


    100萬用戶、即時通訊、快速發展……


    來自報告的關鍵詞引起了即時通訊產品部一定的重視,又在簡單調研之後認可了外界競品的一定威脅性,隨即,更多的信息被整合到報告裏又轉發給部門總經理殷宇。


    隻是,還沒等殷宇注意到這份報告,近期一直與企鵝叫囂的360忽然在9月30日深夜發布了一款名為“扣扣保鏢”的軟件,具有包括但不限於屏蔽q秀、軟件廣告、迷你首頁彈窗及新聞彈出等多項功能。


    它比先前推出的隱私保護器更進一籌,直如一把利箭射向企鵝的心口,瞬間奪走了企鵝高層們的注意,也讓如火如荼的3q之爭到了最尖銳的時刻。


    這一夜,企鵝高層連夜加班,討論對手的舉措與回擊的尺度,不少員工也被臨時取消了假期。


    “你在想什麽?”


    次日的國慶假期第一天,劉琬英瞧見俞興對著筆記本屏幕發呆,如此問了一句。


    俞興指著自家論壇裏對扣扣保鏢的討論,認真的說道:“血流成河的來了……”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多我一個後富怎麽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漁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漁雪並收藏多我一個後富怎麽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