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室清淨。
傅榮華聽著秋風掃過堂室,刮起簾幕的聲音,還在想著阿笙離開時的話。
“舅母說我行為冒進,可我若不為自己爭取,就連活著站在這的機會都沒有。”
“舅母道外祖母對我偏愛,那是因為她知道,待她老人家百年過後,我在這世上沒一個靠山。”
“您隻看到合德公主為我做顏麵,可您看到她辦完自己的事之後,連我一口閑茶都不肯喝?”
“您難道當真以為那些因財因利與我來往之人,將來會是我失落時的靠山麽?”
她眉目清冷,說著鑿人心肺的話。
“我哪來的風光,哪來的依仗,如今真心為我打算一二的唯有外祖母。”
“就隻有這點,您都容不下麽?”
阿笙的質問一字一字戳著傅榮華的私心。
她回省自己近來的行為,當真是一念差便念念錯。
晨曦有她,還有竇升平和竇盛康的寵愛。
而阿笙有什麽?
當日她說要上寒州,就連個阻攔的人都沒有。
竇知進甚至主動提議讓她去。
竇氏之內,眾人與她的情分哪裏能與晨曦比。
阿笙的話如同詰問,一直在她的腦海中回蕩。
“若我說我願意與阿姊換,您可看得上我這滿是算計的人生?”
“若有得選,我也不想這般累。”
良久,她方才緩過勁來,又一人在堂室之內枯坐了許久,而後叫上了嬤嬤去安氏的院內請罪。
鳳嶺街上,竇氏的車駕在糧行前停了下來。
竇晨曦看著阿笙神色如常,仿似片刻前的那些話不是她說出來的一般。
阿笙掀開紗簾,見馬夫與行內的夥計交待了幾句,未久便有掌櫃模樣的人前來相迎。
“阿姊是打算將糧食也一同押運過去?”
今日,除了禦寒的衣裳外,吃喝所用竇晨曦一個都不曾拿下。
竇晨曦見她似乎不想再提前事,遂點了點頭。
“我能想到的都準備了一遍,總還怕落下什麽。”
二人下了馬車,掌櫃的趕緊迎了上來。
竇晨曦將自己的要求與那掌櫃一一提了。
阿笙掃了一眼一旁的商鋪,便見到一張熟悉的麵孔。
正是辛黎。
此時她穿著金盞流光裙,抬步間似有光暈在腳邊。
這樣式甚是新穎。
她的身旁還跟著一名年輕的男子,一雙鳳眸帶著春光般的迤邐之色。
與汪旭陽那故作的模樣不同,他這雙鳳眸帶著的是真風流。
看樣子約莫也是加冠的年紀。
二人正有說有笑,辛黎便對上了阿笙的目光。
見到阿笙獨自在外,辛黎當下將辛弘文拖到了阿笙的麵前。
阿笙愣了愣,便見辛黎拉著自己的手介紹著自己的侄兒。
辛弘文頗為無奈,卻還是扯出了笑,與阿笙見禮。
辛黎過於殷勤的態度讓阿笙不得不懷疑,她另有所圖。
但阿笙裝作不知,與她閑聊了幾句。
見竇晨曦從糧行出來,辛黎遂問:“你們這是……”
阿笙緩聲道:“我阿姊要帶些吃食去西關。”
辛黎聽得這話,當即問道:“可是要去施糧?正好,可能算我一份?”
她這話一出,辛弘文一驚,當即捂住了她的嘴,而後硬是擠出了笑。
“我小姑姑少聞外事,不知侯府之事,還請兩位姑娘見諒。”
辛黎是個直腸子,平日裏做事有辛氏兜著,自小便是做事說話沒個顧及。
辛黎一巴掌把辛弘文的手拍掉,又緊著查看自己口脂有沒有掉。
阿笙的目光在他二人隻見流轉了一番,而後笑著道:“無妨,本也不是什麽值得忌憚之事。”
阿笙這話說得不溫不火,不見慍怒,也不見刻意地迎合。
辛弘文覺得這女娘當是個好相處的。
“西關到了冬季甚是嚴寒,不知二位姑娘可有備炭火?”
流放之地自然是不肯為罪臣製備這些的。
辛弘文這般提醒,竇晨曦才想起來此物。
“我此前曾隨父親去過西關,不如我陪二位姑娘一同去置辦物件吧。”
聽聞辛弘文主動要去,竇晨曦正要拒絕,卻被阿笙按了按手臂。
她淺笑著應道:“那就有勞辛公子了。”
辛黎見辛弘文與人搭上了話,勾了勾唇。
“你們年輕人去吧,我還想去羽衣閣看看新出的衣裳。”
說著便帶著侍女直接往羽衣閣而去。
辛弘文苦笑著對阿笙道:“我小姑姑就是這樣的性子。”
“我自小就沒見她做過她不願的事。”
阿笙倒覺得這從不肯將就的做派,也不惹自己討厭。
三人就這般棄了車馬,步行前往。
畢竟鳳嶺這條長街之上便有他們要的東西。
竇晨曦看著阿笙與辛弘文頗為投契的模樣,不由偷著笑了笑。
這辛家大公子素有才名,聽大哥哥說,在國學堂,辛弘文的本事可排得上前三。
辛家亦是百年大族,還有一位皇後和將來可能入主東宮的大皇子。
這般才俊才是阿笙的良配。
三人後來走累了,又進了茶樓歇腳。
有辛弘文的建議,竇晨曦又添置了不少的東西,全都讓東家送去了竇府。
阿笙等人在茶樓的二樓品著茶,又吃了些小點心。
辛弘文又談到了國學堂的一些趣事,阿笙始終端著謙和的笑,聽得很耐心的模樣。
此時,一輛素樸的車馬從茶樓旁的轉角緩緩而過。
馭馬的馬夫便是沈府那守門的侍從阿四。
此時車馬因行人而緩慢了些,他隨意地抬眼,便看到茶樓之上,青年男女談笑風生的模樣。
“那不是那個兩千兩姑娘麽?”
“嗯?”
馬車之內的人聽聞這話,倒是帶上了笑。
“就是那個那天來找您,又嫌咱們府門落魄,給了兩千兩讓我們收拾一下的那位。”
車馬之內,裴鈺微微掀起了簾幕,抬眼看向一旁的茶樓。
因帝京城內禁止駕馬疾馳,此時的馬車走得頗為緩慢,足以讓他將人看得清楚。
他眉目清淺地看著那茶樓之上,阿笙與一旁的年輕公子有說有笑,甚為投契的模樣。
她此時眉眼帶著猶若春風的笑意,眸光似星辰一般。
遠不似她平日裏那裝作乖順的模樣。
他又掃了一眼一旁的辛弘文,他對此人倒是沒什麽記憶。
“她這個年紀正該是議親的時候。”
阿四自顧自地說著。
“看她容貌也甚佳,當不缺愛慕之人。”
“說不準這公子就是她心儀之人。”
阿四接著又說了許多。
裴鈺脾性好,從不端著架子,饒是平時,他倒是會與阿四閑聊幾句。
但今日卻單聽他說去了,身後連句回應都沒有。
此時,車馬緩行過了茶樓,裴鈺又看了一眼與人正聊得愉快的阿笙,不動聲色地放下了簾幕。
傅榮華聽著秋風掃過堂室,刮起簾幕的聲音,還在想著阿笙離開時的話。
“舅母說我行為冒進,可我若不為自己爭取,就連活著站在這的機會都沒有。”
“舅母道外祖母對我偏愛,那是因為她知道,待她老人家百年過後,我在這世上沒一個靠山。”
“您隻看到合德公主為我做顏麵,可您看到她辦完自己的事之後,連我一口閑茶都不肯喝?”
“您難道當真以為那些因財因利與我來往之人,將來會是我失落時的靠山麽?”
她眉目清冷,說著鑿人心肺的話。
“我哪來的風光,哪來的依仗,如今真心為我打算一二的唯有外祖母。”
“就隻有這點,您都容不下麽?”
阿笙的質問一字一字戳著傅榮華的私心。
她回省自己近來的行為,當真是一念差便念念錯。
晨曦有她,還有竇升平和竇盛康的寵愛。
而阿笙有什麽?
當日她說要上寒州,就連個阻攔的人都沒有。
竇知進甚至主動提議讓她去。
竇氏之內,眾人與她的情分哪裏能與晨曦比。
阿笙的話如同詰問,一直在她的腦海中回蕩。
“若我說我願意與阿姊換,您可看得上我這滿是算計的人生?”
“若有得選,我也不想這般累。”
良久,她方才緩過勁來,又一人在堂室之內枯坐了許久,而後叫上了嬤嬤去安氏的院內請罪。
鳳嶺街上,竇氏的車駕在糧行前停了下來。
竇晨曦看著阿笙神色如常,仿似片刻前的那些話不是她說出來的一般。
阿笙掀開紗簾,見馬夫與行內的夥計交待了幾句,未久便有掌櫃模樣的人前來相迎。
“阿姊是打算將糧食也一同押運過去?”
今日,除了禦寒的衣裳外,吃喝所用竇晨曦一個都不曾拿下。
竇晨曦見她似乎不想再提前事,遂點了點頭。
“我能想到的都準備了一遍,總還怕落下什麽。”
二人下了馬車,掌櫃的趕緊迎了上來。
竇晨曦將自己的要求與那掌櫃一一提了。
阿笙掃了一眼一旁的商鋪,便見到一張熟悉的麵孔。
正是辛黎。
此時她穿著金盞流光裙,抬步間似有光暈在腳邊。
這樣式甚是新穎。
她的身旁還跟著一名年輕的男子,一雙鳳眸帶著春光般的迤邐之色。
與汪旭陽那故作的模樣不同,他這雙鳳眸帶著的是真風流。
看樣子約莫也是加冠的年紀。
二人正有說有笑,辛黎便對上了阿笙的目光。
見到阿笙獨自在外,辛黎當下將辛弘文拖到了阿笙的麵前。
阿笙愣了愣,便見辛黎拉著自己的手介紹著自己的侄兒。
辛弘文頗為無奈,卻還是扯出了笑,與阿笙見禮。
辛黎過於殷勤的態度讓阿笙不得不懷疑,她另有所圖。
但阿笙裝作不知,與她閑聊了幾句。
見竇晨曦從糧行出來,辛黎遂問:“你們這是……”
阿笙緩聲道:“我阿姊要帶些吃食去西關。”
辛黎聽得這話,當即問道:“可是要去施糧?正好,可能算我一份?”
她這話一出,辛弘文一驚,當即捂住了她的嘴,而後硬是擠出了笑。
“我小姑姑少聞外事,不知侯府之事,還請兩位姑娘見諒。”
辛黎是個直腸子,平日裏做事有辛氏兜著,自小便是做事說話沒個顧及。
辛黎一巴掌把辛弘文的手拍掉,又緊著查看自己口脂有沒有掉。
阿笙的目光在他二人隻見流轉了一番,而後笑著道:“無妨,本也不是什麽值得忌憚之事。”
阿笙這話說得不溫不火,不見慍怒,也不見刻意地迎合。
辛弘文覺得這女娘當是個好相處的。
“西關到了冬季甚是嚴寒,不知二位姑娘可有備炭火?”
流放之地自然是不肯為罪臣製備這些的。
辛弘文這般提醒,竇晨曦才想起來此物。
“我此前曾隨父親去過西關,不如我陪二位姑娘一同去置辦物件吧。”
聽聞辛弘文主動要去,竇晨曦正要拒絕,卻被阿笙按了按手臂。
她淺笑著應道:“那就有勞辛公子了。”
辛黎見辛弘文與人搭上了話,勾了勾唇。
“你們年輕人去吧,我還想去羽衣閣看看新出的衣裳。”
說著便帶著侍女直接往羽衣閣而去。
辛弘文苦笑著對阿笙道:“我小姑姑就是這樣的性子。”
“我自小就沒見她做過她不願的事。”
阿笙倒覺得這從不肯將就的做派,也不惹自己討厭。
三人就這般棄了車馬,步行前往。
畢竟鳳嶺這條長街之上便有他們要的東西。
竇晨曦看著阿笙與辛弘文頗為投契的模樣,不由偷著笑了笑。
這辛家大公子素有才名,聽大哥哥說,在國學堂,辛弘文的本事可排得上前三。
辛家亦是百年大族,還有一位皇後和將來可能入主東宮的大皇子。
這般才俊才是阿笙的良配。
三人後來走累了,又進了茶樓歇腳。
有辛弘文的建議,竇晨曦又添置了不少的東西,全都讓東家送去了竇府。
阿笙等人在茶樓的二樓品著茶,又吃了些小點心。
辛弘文又談到了國學堂的一些趣事,阿笙始終端著謙和的笑,聽得很耐心的模樣。
此時,一輛素樸的車馬從茶樓旁的轉角緩緩而過。
馭馬的馬夫便是沈府那守門的侍從阿四。
此時車馬因行人而緩慢了些,他隨意地抬眼,便看到茶樓之上,青年男女談笑風生的模樣。
“那不是那個兩千兩姑娘麽?”
“嗯?”
馬車之內的人聽聞這話,倒是帶上了笑。
“就是那個那天來找您,又嫌咱們府門落魄,給了兩千兩讓我們收拾一下的那位。”
車馬之內,裴鈺微微掀起了簾幕,抬眼看向一旁的茶樓。
因帝京城內禁止駕馬疾馳,此時的馬車走得頗為緩慢,足以讓他將人看得清楚。
他眉目清淺地看著那茶樓之上,阿笙與一旁的年輕公子有說有笑,甚為投契的模樣。
她此時眉眼帶著猶若春風的笑意,眸光似星辰一般。
遠不似她平日裏那裝作乖順的模樣。
他又掃了一眼一旁的辛弘文,他對此人倒是沒什麽記憶。
“她這個年紀正該是議親的時候。”
阿四自顧自地說著。
“看她容貌也甚佳,當不缺愛慕之人。”
“說不準這公子就是她心儀之人。”
阿四接著又說了許多。
裴鈺脾性好,從不端著架子,饒是平時,他倒是會與阿四閑聊幾句。
但今日卻單聽他說去了,身後連句回應都沒有。
此時,車馬緩行過了茶樓,裴鈺又看了一眼與人正聊得愉快的阿笙,不動聲色地放下了簾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