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看來,那禍星,應當不是沈應絕。
不過,星祈身上有那七星連珠的印記。如果像她所想的那樣,星祈身上那七星連珠的標誌,是遺傳自他父親。
那他父親的年歲……
七星連珠的標誌並不多見,而且以前大多視為吉兆,如果在老國師預言之前,皇族有身帶七星連珠印記的人出生,不應該沒有人知道。
檀清酒掰著手指頭算了算,之前那老國師關於七星連珠的標誌,應該是應驗了的。
那人,應該是在昌明三年到昌明五年這三年出生的。
如果將那人的出生年份鎖定到了這三年期間,那麽,範圍就小了許多。
皇族中,昌明三年到昌明五年生人。
檀清酒拿過紙筆,在紙上記下,才又接著拿起了下一張紙條。
檀清酒沒有直接看紙條上麵的內容,而是將紙條先整理了一遍,而後才細看了下來。
前國師在預言了七星連珠之事後,沒多久,就因為泄露天機七竅流血而亡。
皇帝沈彥淮對七星連珠的預言十分相信,預言發生之後的三年時間內,沈彥淮曾經下令,讓各州各府的地方官員派遣人,挨家挨戶的搜查查看,看有沒有新出生的嬰孩,挨個挨個檢查,那些嬰孩的身上有沒有七星連珠的印記。
一時之間,百姓之中皆是十分驚慌,甚至有人看見自己孩子身上有可疑的胎記,害怕是七星連珠的印記,而讓全家都受到牽連,便將孩子給擅自處置。
淹死的、燒死的、掐死的,整個清寧國,每日夜裏,都能夠聽到嬰孩的哭聲。
檀清酒目光稍沉,隻忍不住地深吸了一口氣,有時候,一個上位者的一個決定,就決定著無數人的命運以及性命。
甚至,沈彥淮那個聖旨中,並沒有提及,要任何一個人的性命。卻有無數孩子的性命,因為那一道聖旨,那一個預言,而失去性命。
那三年中,也有無數疑似的孩子被送到了京城,但是,沒有找到一個,真的和前國師畫下的那圖案相同的孩子。
一直過了五六年,朝中有不少朝臣對這件事情導致的後果有不少怨言,群臣進諫,說國師的預言多半是假的,這個風頭才稍稍下去一些。
但是沈彥淮卻仍舊沒有放棄查找那個禍星,隻是將明麵上的尋找,換到了暗地裏。
沈彥淮曾經不止一次與親近的朝臣說過,他覺得那禍星是存在的,隻是被人偷偷摸摸給藏了起來。
檀清酒眯起眼來,目光落在那紙條上。
其實檀清酒也這麽覺得,她也覺得,那個有著七星連珠胎記的孩子是出生了的,隻是被人給藏了起來而已。
隻是……
檀清酒從中取出一張紙條來,前國師在預言了七星連珠的事情之後沒多久,就七竅流血而亡。
那麽厲蕭……
檀清酒垂下眼,厲蕭曾經提起過,老國師是他的師父。
但是厲蕭現在不過二十九歲,算起來,老國師離世的時候,他不過四歲而已。
無論老國師多厲害,厲蕭有多聰明,也不可能在四歲的時候就學會多少東西。
可是她遇見厲蕭的時候,厲蕭已經十分厲害。
老國師去世之後,厲蕭又在何處?
是如何變成後來她遇見他時候的模樣的?
檀清酒心中疑惑一閃而過,卻很快被拋之腦後。
檀清酒拿起另外一疊紙條,這一疊紙條,是關於沈應絕的。
相比之前關於七星連珠的紙條,關於沈應絕的這一疊,便顯得少了許多。
昌明三年秋,端王沈應絕出生在皇覺寺。
沈應絕一出生,沈彥淮甚喜,曾幾次前往皇覺寺探望。
但是因為皇後尚在月子裏,沈應絕剛出生身子較弱,不好坐馬車跋涉,因此,皇後是在皇覺寺中坐的月子。
沈應絕滿月之後,皇後才帶著沈應絕回了宮,皇後帶著沈應絕一回到宮中,就發現,皇帝沈彥淮在她坐月子期間,迫於朝臣的壓力,新納了三位嬪妃,且十分寵幸其中兩人。
皇後因此大怒,回宮之後,連自己的未央宮都未回,便徑直抱著沈應絕去了太極宮,自請入冷宮。
當時,沈彥淮正在同朝臣議事,皇後抱著孩子驟然闖入,便有人說,皇後善妒,利用剛剛出生不久的皇子威脅沈彥淮。
沈彥淮被落了麵子,麵對皇後自請入冷宮的要求,沉默不語。
皇後見狀,更是失望至極,便直接抱著孩子去了冷宮,且拒絕沈彥淮的探望,甚至不讓沈彥淮見皇子,揚言,除非沈彥淮為她廢掉後宮,否則,她是絕不可能讓沈彥淮見到沈應絕的。
檀清酒看到這裏,忍不住皺了皺眉。
之前她隻是大概聽聞了一些關於皇後自請入冷宮的傳聞,但是因為隻是傳聞,所以說法都不太一致。倒是第一次,這樣詳細的了解整個事情的經過。
可是越了解,就越是覺得有些不對勁。
皇後雖然是在皇覺寺中生子坐月子的,但是皇後能夠坐到那個位置上,也定然不會是什麽傻子。
皇後在宮中,定然是有眼線的。
既然有眼線,就不可能是在坐完月子回宮之後,才知道皇帝新納了三個妃子的。
既然提前就知道了,那為何不直接在一開始,就寫書信回宮,告訴皇帝,她並不想讓他納妃?
而是等著回宮之後才發作?
而且,皇帝與皇後雖然是少年夫妻,但是在娶妻之前,皇帝便已經有通房的。
還不止一個。
甚至,皇帝還與之前的通房有孩子。
如果皇後真的是那樣不能容人的人,斷然不可能嫁給皇帝。
檀清酒微微眯了眯眼,皇後甚至,還與通房所生的定王的妻子,是忘年交,關係不錯。
從之前種種來看,皇後都不是那樣容不得人,善妒的人。
雖然皇帝在皇後月子裏納妃這種做法,的確是令人不齒,但是皇後當時的反應,和她之前表現出來的模樣,卻實在是相差有些太大了。
檀清酒手指在桌子上輕輕敲了敲,正要接著往下看,卻就聽見外麵傳來了驚呼聲:“王妃,王妃,王爺又暈倒啦。”
不過,星祈身上有那七星連珠的印記。如果像她所想的那樣,星祈身上那七星連珠的標誌,是遺傳自他父親。
那他父親的年歲……
七星連珠的標誌並不多見,而且以前大多視為吉兆,如果在老國師預言之前,皇族有身帶七星連珠印記的人出生,不應該沒有人知道。
檀清酒掰著手指頭算了算,之前那老國師關於七星連珠的標誌,應該是應驗了的。
那人,應該是在昌明三年到昌明五年這三年出生的。
如果將那人的出生年份鎖定到了這三年期間,那麽,範圍就小了許多。
皇族中,昌明三年到昌明五年生人。
檀清酒拿過紙筆,在紙上記下,才又接著拿起了下一張紙條。
檀清酒沒有直接看紙條上麵的內容,而是將紙條先整理了一遍,而後才細看了下來。
前國師在預言了七星連珠之事後,沒多久,就因為泄露天機七竅流血而亡。
皇帝沈彥淮對七星連珠的預言十分相信,預言發生之後的三年時間內,沈彥淮曾經下令,讓各州各府的地方官員派遣人,挨家挨戶的搜查查看,看有沒有新出生的嬰孩,挨個挨個檢查,那些嬰孩的身上有沒有七星連珠的印記。
一時之間,百姓之中皆是十分驚慌,甚至有人看見自己孩子身上有可疑的胎記,害怕是七星連珠的印記,而讓全家都受到牽連,便將孩子給擅自處置。
淹死的、燒死的、掐死的,整個清寧國,每日夜裏,都能夠聽到嬰孩的哭聲。
檀清酒目光稍沉,隻忍不住地深吸了一口氣,有時候,一個上位者的一個決定,就決定著無數人的命運以及性命。
甚至,沈彥淮那個聖旨中,並沒有提及,要任何一個人的性命。卻有無數孩子的性命,因為那一道聖旨,那一個預言,而失去性命。
那三年中,也有無數疑似的孩子被送到了京城,但是,沒有找到一個,真的和前國師畫下的那圖案相同的孩子。
一直過了五六年,朝中有不少朝臣對這件事情導致的後果有不少怨言,群臣進諫,說國師的預言多半是假的,這個風頭才稍稍下去一些。
但是沈彥淮卻仍舊沒有放棄查找那個禍星,隻是將明麵上的尋找,換到了暗地裏。
沈彥淮曾經不止一次與親近的朝臣說過,他覺得那禍星是存在的,隻是被人偷偷摸摸給藏了起來。
檀清酒眯起眼來,目光落在那紙條上。
其實檀清酒也這麽覺得,她也覺得,那個有著七星連珠胎記的孩子是出生了的,隻是被人給藏了起來而已。
隻是……
檀清酒從中取出一張紙條來,前國師在預言了七星連珠的事情之後沒多久,就七竅流血而亡。
那麽厲蕭……
檀清酒垂下眼,厲蕭曾經提起過,老國師是他的師父。
但是厲蕭現在不過二十九歲,算起來,老國師離世的時候,他不過四歲而已。
無論老國師多厲害,厲蕭有多聰明,也不可能在四歲的時候就學會多少東西。
可是她遇見厲蕭的時候,厲蕭已經十分厲害。
老國師去世之後,厲蕭又在何處?
是如何變成後來她遇見他時候的模樣的?
檀清酒心中疑惑一閃而過,卻很快被拋之腦後。
檀清酒拿起另外一疊紙條,這一疊紙條,是關於沈應絕的。
相比之前關於七星連珠的紙條,關於沈應絕的這一疊,便顯得少了許多。
昌明三年秋,端王沈應絕出生在皇覺寺。
沈應絕一出生,沈彥淮甚喜,曾幾次前往皇覺寺探望。
但是因為皇後尚在月子裏,沈應絕剛出生身子較弱,不好坐馬車跋涉,因此,皇後是在皇覺寺中坐的月子。
沈應絕滿月之後,皇後才帶著沈應絕回了宮,皇後帶著沈應絕一回到宮中,就發現,皇帝沈彥淮在她坐月子期間,迫於朝臣的壓力,新納了三位嬪妃,且十分寵幸其中兩人。
皇後因此大怒,回宮之後,連自己的未央宮都未回,便徑直抱著沈應絕去了太極宮,自請入冷宮。
當時,沈彥淮正在同朝臣議事,皇後抱著孩子驟然闖入,便有人說,皇後善妒,利用剛剛出生不久的皇子威脅沈彥淮。
沈彥淮被落了麵子,麵對皇後自請入冷宮的要求,沉默不語。
皇後見狀,更是失望至極,便直接抱著孩子去了冷宮,且拒絕沈彥淮的探望,甚至不讓沈彥淮見皇子,揚言,除非沈彥淮為她廢掉後宮,否則,她是絕不可能讓沈彥淮見到沈應絕的。
檀清酒看到這裏,忍不住皺了皺眉。
之前她隻是大概聽聞了一些關於皇後自請入冷宮的傳聞,但是因為隻是傳聞,所以說法都不太一致。倒是第一次,這樣詳細的了解整個事情的經過。
可是越了解,就越是覺得有些不對勁。
皇後雖然是在皇覺寺中生子坐月子的,但是皇後能夠坐到那個位置上,也定然不會是什麽傻子。
皇後在宮中,定然是有眼線的。
既然有眼線,就不可能是在坐完月子回宮之後,才知道皇帝新納了三個妃子的。
既然提前就知道了,那為何不直接在一開始,就寫書信回宮,告訴皇帝,她並不想讓他納妃?
而是等著回宮之後才發作?
而且,皇帝與皇後雖然是少年夫妻,但是在娶妻之前,皇帝便已經有通房的。
還不止一個。
甚至,皇帝還與之前的通房有孩子。
如果皇後真的是那樣不能容人的人,斷然不可能嫁給皇帝。
檀清酒微微眯了眯眼,皇後甚至,還與通房所生的定王的妻子,是忘年交,關係不錯。
從之前種種來看,皇後都不是那樣容不得人,善妒的人。
雖然皇帝在皇後月子裏納妃這種做法,的確是令人不齒,但是皇後當時的反應,和她之前表現出來的模樣,卻實在是相差有些太大了。
檀清酒手指在桌子上輕輕敲了敲,正要接著往下看,卻就聽見外麵傳來了驚呼聲:“王妃,王妃,王爺又暈倒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