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勝拋棄扶蘇、項燕的旗號,在陳地自立為楚王,一時間在整個陳郡引發巨大反響。


    首先便是陳縣再度成為了楚國的都城,城池內外盡是楚旗飄揚。


    起義軍上下搖身一變,成為了楚國將士。


    元勳諸將個個高興,希冀這位新王帶他們走向富貴人生。


    不過既然立國為楚,那各種官爵製度上就不能再秉承之前的秦製。


    反秦複楚,恢複楚製成了政治正確。


    可陳勝與手下眾人皆起於微末中,底蘊有限,他們對於昔日的楚國舊製不甚了解。故而沒有立刻進行人事變動和封賞官爵,而是先召集昔日楚國的豪貴,來商議如何恢複楚製的事情。


    底層的黔首在聞聽陳勝為王,楚國複立的時候,皆在城中興奮慶祝。


    他們被秦人壓迫奴役了十餘年,如今一朝得解,自然欣喜若狂,對陳勝十分擁戴。


    相比黔首的喜悅,那些投降的故秦吏、豪族則大多心中彷徨。


    在他們看來,起義軍雖然打下半個陳郡,一路勢如破竹,可秦國的體量擺在那裏。剛開始隻是被起義軍打了個措手不及,等到日後秦軍反應過來,大舉來襲,陳勝能擋得住嗎?


    不稱王可能秦廷還不會太過重視,今朝陳勝自立為王,那秦廷的關注程度可就完全不一樣了。


    他們心裏這般擔憂,但麵上沒人會去觸陳勝的黴頭,反倒各種恭維,誇得陳勝心中歡喜,真以為人心皆在他的身上。


    至於私下議論此事的人,也是少不了的。


    “張君何故當眾反對稱王,此非陷我於不義乎!”


    城中一處宅邸,武臣對著張、陳二人抱怨。


    張耳苦笑道:“吾等亦是為大王計,希望能複立六國,為義軍樹黨增力,早日誅滅暴秦,並無他心。”


    陳餘亦道:“秦人勢大,虎踞天下。今陳王於此稱尊,號稱要張大楚國,試問趙燕齊魏之地,有幾人能響應楚人之號召,故而吾等認為隻有六國複立,方能讓天下盡起反秦!”


    兩人本是豪俠,口才不俗,幾番言語便將武臣說得連連點頭,責怪之意略減。


    他離去前,對二人囑咐道:“兩位所言甚有道理,然則大王自有打算,吾等不好多言,隻管聽命便是。”


    待到武臣離去。


    屋室之中隻剩張耳、陳餘。


    兩人私下密議。


    “陳勝不用吾等之策,非賢主也。”


    “然也,吾等日後當擇機行事,以觀天下之變。”


    ……


    就在陳勝這邊據陳縣而稱王時。


    時間進入八月,楚地的戰略形勢再度出現了變化。


    先是鄧宗奉陳勝之令,南下攻伐陳郡守白喜。


    途中所過項、新陽等縣城皆望風而降。


    陳郡守白喜征召各地縣卒兩千人,北上與鄧宗統率的義軍交戰,兩戰兩敗,南下逃亡九江。


    鄧宗趁勢克複汝陰。


    戰報傳回陳郢後,陳勝大喜,給了鄧宗將軍稱號,並命其繼續南下,渡過淮水去收複位於淮南的九江郡。


    楚國最後一個都城壽春位於淮水南岸,若能一舉將其收複,定然可以大幅鼓舞楚人反秦之心。


    南邊戰事勢如破竹。


    西邊的戰事也是捷報連連。


    起義軍攻入陳郡時,陳郡尉彼時正帶兵在西邊的上蔡縣圍剿大盜周章。


    周章手下人數不多,但其人曾在楚國春申君手下當過門客,又在項燕軍中效過力,頗懂兵道之法,與陳郡尉糾纏不休。


    等到郡尉知曉陳縣危急,正要回兵救援時,周章這邊立刻緊隨騷擾,拖延郡尉回兵陳縣的速度。


    這時義軍中的宋留部率軍西進,於道中阻截住郡尉統率的兵卒。


    周章與宋留前後夾擊,秦軍大敗,郡尉當場被殺,並傳首陳縣。


    陳郡的郡守、郡尉先後被擊敗、斬殺,整個陳郡再無能與楚軍相抗衡者。


    而在陳郡東方,之前被陳勝派出去攻略蘄東的王畔,也連戰連捷,一路攻拔城池,都快打進東海郡了。


    “形勢一片大好,誅滅暴秦,指日可待!”


    楚都陳縣中,陳勝滿麵春風,眉宇間盡是喜色。


    他下令道:“這幾日官爵之事已有眉目,我當趁此良機封賞諸將,以激勵軍心!”


    封賞的命令下來,諸將一個個興奮起來。


    而這次陳勝的封賞,也確實沒有讓人失望。


    在諸將方麵,鄧說、葛嬰、宋留、阿牛等曾領兵立功之人,各封為五大夫爵。


    張嬰、朱房、田臧、武臣等功勞稍小者,也各為七大夫爵位。


    再往下的楚軍各將,則按照功勞,從小到大享國大夫、列大夫、上聞等楚爵。


    其中有個特殊的是被陳勝派去攻略蘄東的王畔,此人是陳勝親信,又最早分兵為將,打下了數座城池,功勞要比葛嬰、宋留等人大的多。


    故而陳勝封王畔為卿,號武平君。


    “王畔這小子居然都能封君,那我家都尉為先鋒大將,一路攻城略地,立下功勞無數,就連這陳縣也是他拿下的。怎麽也不能比王畔差吧,否則我阿牛可不答應!”


    相對於自己的官爵,阿牛、張嬰等吳廣的老部下更想知道吳廣在這新建立的楚國中將有什麽樣的地位。


    吳廣對此表情淡然,他知道陳勝必不會虧待自己。


    果不其然,在封賞大典上。


    陳勝當著眾將之麵,高聲道:“都尉吳叔乃我大楚之柱梁,素有功勳。今日楚國能複立,吳叔用力何其多也。為彰吳叔之功,吾將命其為……假王!”


    “吾之下,假王監臨諸將!”


    假王!


    此言一處,諸將麵露豔羨之色。


    假王,那也是王呀!


    假者,代理,暫署之意。


    這個封號超脫於諸多爵位之上,在整個楚國中僅次於陳勝。


    更別說陳勝還給了吳廣監臨諸將之權。


    真正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而吳廣作為起義軍中功勞最大者,也確實配得上這個封號,沒有人表示不服氣。


    令下之後,阿牛、張嬰等老部下立刻興奮的向吳廣拜下:“吾等拜見假王!”


    眾人呼聲中,吳廣向王座看去。


    陳勝也在那裏看著他,麵露微笑。


    ……


    “今吾為楚王,爾為假王,以號令諸將。日後若吾二人能誅滅暴秦,據有天下,我當與你吳叔分土為真王!”


    諸將離去後,陳勝將吳廣留下,帶他遊覽楚王宮,並解釋剛才的封賞之意。


    吳廣笑道:“大王好意,臣愧不敢當。今日能複立楚之社稷,皆賴大王高瞻遠矚,非隻臣之力也。”


    陳勝哈哈大笑:“我有今日之地位,你在其中出了多少力,我難道還不清楚嗎?吾等關係,莫要如此作態!”


    對於假王之封,或許是因為通過曆史提前知曉的緣故,吳廣心頭很平靜。


    意料之中的東西,實在沒有多少驚喜。


    不過借著陳勝被自己一番話說得大笑,此刻心情愉悅到極致時,吳廣也不失時機的向他提出了一個請求。


    “臣謝過大王好意。今大喜之日,臣還有一事向大王請求。”


    “何事?隻管說來!”


    陳勝笑著擺了擺手。


    吳廣深吸口氣,拱手道:“臣與人定下婚約,還請大王為臣伐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覆秦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起飛的東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起飛的東君並收藏覆秦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