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10日早上7點,待業在家的我,被母貓頻頻的叫聲吵醒,它不斷衝著我叫喚,然後鑽進貓窩,再從裏麵出來衝著我叫,然後繼續回到窩裏,又出來衝著我叫,一直重複重複。直到我坐到它的窩邊,它才安靜下來,我知道,它要生寶寶了,希望我能守著它。
7點半,第一隻小貓順利誕生,那時我的情緒莫名其妙的開始進入一種狀態,然後又過了一會,第二隻小貓也順利生了下來,看著母貓不斷親昵著孩子,我才發現,自己早已淚流滿麵。
我也不知道為什麽,那天早上,我會痛哭流涕,甚至咬著牙大聲號啕起來,偌大的房子裏,傳出一個男人又開心又傷心的哭聲。
我想,能夠親眼見證一個鮮活的生命誕生,這種神跡,足以讓人感動。
而兩個陌生人,能夠成為愛人,在我看來,也是一種神跡。茫茫雲海,無數個人,偏偏因為所謂的“緣分”,就讓你們兩個產生了聯係,無論這過程中充滿了多少變數,結果多麽出人意料,隻要有過美好,就足以讓人一生難忘。
自從上次和她確定可以煲電話後,我也變得越發“放肆”起來,偶爾等不及的時候,會主動打過去,然後又慫包一樣,響過兩聲就馬上放下電話,希望她能默契的知道是我在暗示她,然後回撥過來,我再打過去。
這種幼稚的做法,也算稍有成效。那段時間,我們還沒確定關係,也沒有那種所謂的“熱戀期”,她的日常基本都是看看電視或者看書學習,不會像戀愛腦那樣,抓著我不放。後來,她卻很“熱情”,甚至有一次,沒有告訴我就自己來到我的學校,給了我大大的驚喜。
她的家族,和我家,真的不一樣,她的母親,和自己的親友,可以說是每天都保持著聯係,經常性的串門,一起聊天遛彎。
後來通過她,我慢慢的了解了她的家庭背景。在90年代,羽絨服還沒有流行的時候,作為北方冬季最主要的應季衣物,是以穿著皮夾克為主。而她的父母,就是以“散戶推銷”的形式,經常遊走在各個企事業單位,主動上門進行介紹和售賣,現在想來很不可思議,但那時,真的是淘了第一桶金。
我和她,都是農村出身,她的父母後來賺了點錢,便在燈市市內車站旁,買了一套三居室,家族也跟著做了皮夾克生意後,舉族搬到了一起。
因為家底比較富裕,她的父母後來都基本不再工作,隻有她父親,經常會去外麵賣點蟑螂藥什麽的,給自己找點事兒做,賺點抽煙喝酒的零花錢。
至於會有個妹妹,不外乎很多舊家庭那種渴望一個兒子的原因。她跟我說,其實她是極不願意的,經常會跟我說很煩那個妹妹,但是我能看出來,她是刀子嘴豆腐心,畢竟有個親妹妹,以後也能有個相互照應的親人,這就讓獨生的我,每次見她這麽說,都會用羨慕還來不及去安慰她。
隨著我們煲電話的頻率越來越多,時長也越來越久,偶爾會出現電話卡餘額用盡,電話突然自動掛斷的情況,也為了不打擾室友們的休息,我不得不在熄燈後,出了宿舍,去外麵的公共電話亭和她“親親我我”。
一張30元的電話卡,基本也就能煲1小時左右,而且馬路旁邊的電話亭,因為車輛往來特別吵,去找帥哥和京翰的時候,發現北院體育場附近有一個,那裏更安靜,所以多數時候,我都會“不遠萬裏、翻山越嶺”的跑到北院,翻過緊閉的3米高的大鐵門,偷進裏麵,給她打電話。
2004年的冬天,從未讓我覺得如此溫暖,每天都樂此不疲的為電信行業貢獻著自己那份微薄的力量。
每周六,我還會一如既往的給她寫信,和她分享著自己的日常和見聞,和她討論著周董的歌曲,看到的《青年文摘》上的好文,而她則和我分享她在學校的日常,看過的催人淚下的韓劇。
周日,幾乎成了我們在網上聊天的固定日子,開著視頻聊天,也不像第一次那樣羞澀,而是習以為常,就在寒假前的一天,經過四個月的相知,我給她發了一條消息。
“我們,交往吧?”
她隻是給我回了一個臉紅害羞的表情。
“那你,是同意了嗎?”我小心翼翼的問道。
“嗯。”她隻是簡單的回了一個字。
但就是這一個字,卻讓我的整個天空,都被點亮,放起了煙花。
“你還真答應啊?”
“怎麽,你在逗我嗎?”
“沒有沒有,我很正式的,這種事哪能開玩笑呢?我隻是有點不自信,怕你拒絕嗎。”其實,我也不是很確定她會答應,隻是試探的問問她,心裏已經做好被她拒絕後,慢慢和她淡忘的準備。
如果說是玩笑,是也不是。
可能,這就是後來,我的報應吧。
“那你以後,要聽我的,我說什麽就是什麽。”
“遵命,領導,您說往西,我絕不敢向東。”
“哼,還算乖,那我現在就讓你過來。”
“好的,稍等。總台總台,土豆呼叫土豆呼叫,請派一架直升機來,土豆要去見他親愛的茄子。”
“哈哈,討厭,你才是茄子呢。”
“那你是玫瑰,我是化肥。”
“什麽化肥?大糞啊?呀,好臭的,你一定很臭。”
“哈哈,雖然我很臭,但是我很溫柔。”
“你怎麽這麽貧呢?”
“是啊,我現在身無分文,絕對的無產階級。”
“哼,招人煩。”
在我的記憶裏,她特別特別喜歡說“招人煩”,而且在見麵後,我每次都是百聽不厭,那種小女生的脾氣加上假裝生氣的樣子,真的是讓我喜歡的不要不要的。
“晚上你準備吃什麽啊?”
“沒想好呢,大概還是去食堂吧。你呢,晚上吃什麽?”
“我老姨,和姨姥他們來我家吃火鍋。饞不饞?”
“不饞,我嘴裏流的都是淚水,口水是什麽根本不知道。”
“哈哈,等以後帶你一起吃。”
“好咧,拉鉤上吊哦。”
“那是,我也是說話算數一百年不會變的。”
“嗯嗯,像我小時候。”
“討厭,占我便宜,不理你了。”
“哈哈,逗你玩嘛,不生氣哦。給你買棒棒糖吃。”
“嘿嘿,我最愛吃棒棒糖了。一定要多帶點哦。”
這次聊天過後,我在回信裏,也放了一根安第斯山的棒棒糖,她居然也收到了,感謝那時的郵局叔叔和阿姨們。後來,據說連鈔票和票據都不能郵寄,還好我趕上了“好時候”。
寫到這裏,我想起來了,她每次都會在信封背麵注明類似“郵差辛苦”之類的話,也許就是因為這樣才會讓裏麵夾帶的東西順利過關吧?
自從我們正式交往後,後續的信箋裏,她還給我寄過她的大頭貼,還有她和老大的,在我們那會,大頭貼是很多年輕人尤其是情侶之間,必備的交往證明,也算是當時很時髦的黑科技了。後來去往燈市,我也和她照過幾次。像素就不用說了,慘不忍睹,但是對我來說,反而是優勢,不然這張坑坑窪窪的老臉,實在是拿不出手啊。
一台有點像遊戲廳裏的那種機器,兩個人鑽進簾子裏,投幣後,開始擺拍各種poss,然後經過幾次連續的間斷閃光,稍等幾分鍾,大頭貼就會自動打印出來,拿到手的時候,還是熱乎乎的。
她經常和我說的老大,其實我都一直未曾謀麵,記得有一次她和我說,老大想加我的qq,問我“元芳,你怎麽辦?”我說不加,我和她又不熟,加她幹什麽。她對我的回答,相當滿意。在這方麵,她比我更霸道占有欲更強些。
後來,聽她說,老大也通過qq交往了一個男友,兩人賊逗,還有模有樣的在旅店辦過一場隆重的拜堂成親,特二筆。老大的家庭條件比較差,還有兄弟姐妹,男方那邊,在05年的時候,就屬於有房有車的“中產”了,兩個人交往,自然也就受到男方家裏的反對,聽她說,07年的時候,老大分手後,因為沒有家庭背景也沒有錢,所以沒法“順利”的考進公立醫院的編製,就去了南方的深市,再到後來也沒了消息。
老大分手的那段時間,她的情緒受到影響也很低迷,每次和我通話,都會問我,我們以後會不會也像老大他們那樣的結局。而我,總是信心滿滿的告訴她不會,因為我們不一樣,可我們哪裏不一樣,我又說不清,隻是避重就輕的用各種“大餅”去讓她相信我們以後,一定會幸福並保證超級加倍。然後我就會給她講各種笑話,去轉移注意力。
其實,她要比我更“早熟”,她應該也明白我的用心,隻是不忍心折磨我,後來慢慢的就很少再提了。
殺人誅心,躲過了一時,躲不過一世啊。
孽緣啊!
7點半,第一隻小貓順利誕生,那時我的情緒莫名其妙的開始進入一種狀態,然後又過了一會,第二隻小貓也順利生了下來,看著母貓不斷親昵著孩子,我才發現,自己早已淚流滿麵。
我也不知道為什麽,那天早上,我會痛哭流涕,甚至咬著牙大聲號啕起來,偌大的房子裏,傳出一個男人又開心又傷心的哭聲。
我想,能夠親眼見證一個鮮活的生命誕生,這種神跡,足以讓人感動。
而兩個陌生人,能夠成為愛人,在我看來,也是一種神跡。茫茫雲海,無數個人,偏偏因為所謂的“緣分”,就讓你們兩個產生了聯係,無論這過程中充滿了多少變數,結果多麽出人意料,隻要有過美好,就足以讓人一生難忘。
自從上次和她確定可以煲電話後,我也變得越發“放肆”起來,偶爾等不及的時候,會主動打過去,然後又慫包一樣,響過兩聲就馬上放下電話,希望她能默契的知道是我在暗示她,然後回撥過來,我再打過去。
這種幼稚的做法,也算稍有成效。那段時間,我們還沒確定關係,也沒有那種所謂的“熱戀期”,她的日常基本都是看看電視或者看書學習,不會像戀愛腦那樣,抓著我不放。後來,她卻很“熱情”,甚至有一次,沒有告訴我就自己來到我的學校,給了我大大的驚喜。
她的家族,和我家,真的不一樣,她的母親,和自己的親友,可以說是每天都保持著聯係,經常性的串門,一起聊天遛彎。
後來通過她,我慢慢的了解了她的家庭背景。在90年代,羽絨服還沒有流行的時候,作為北方冬季最主要的應季衣物,是以穿著皮夾克為主。而她的父母,就是以“散戶推銷”的形式,經常遊走在各個企事業單位,主動上門進行介紹和售賣,現在想來很不可思議,但那時,真的是淘了第一桶金。
我和她,都是農村出身,她的父母後來賺了點錢,便在燈市市內車站旁,買了一套三居室,家族也跟著做了皮夾克生意後,舉族搬到了一起。
因為家底比較富裕,她的父母後來都基本不再工作,隻有她父親,經常會去外麵賣點蟑螂藥什麽的,給自己找點事兒做,賺點抽煙喝酒的零花錢。
至於會有個妹妹,不外乎很多舊家庭那種渴望一個兒子的原因。她跟我說,其實她是極不願意的,經常會跟我說很煩那個妹妹,但是我能看出來,她是刀子嘴豆腐心,畢竟有個親妹妹,以後也能有個相互照應的親人,這就讓獨生的我,每次見她這麽說,都會用羨慕還來不及去安慰她。
隨著我們煲電話的頻率越來越多,時長也越來越久,偶爾會出現電話卡餘額用盡,電話突然自動掛斷的情況,也為了不打擾室友們的休息,我不得不在熄燈後,出了宿舍,去外麵的公共電話亭和她“親親我我”。
一張30元的電話卡,基本也就能煲1小時左右,而且馬路旁邊的電話亭,因為車輛往來特別吵,去找帥哥和京翰的時候,發現北院體育場附近有一個,那裏更安靜,所以多數時候,我都會“不遠萬裏、翻山越嶺”的跑到北院,翻過緊閉的3米高的大鐵門,偷進裏麵,給她打電話。
2004年的冬天,從未讓我覺得如此溫暖,每天都樂此不疲的為電信行業貢獻著自己那份微薄的力量。
每周六,我還會一如既往的給她寫信,和她分享著自己的日常和見聞,和她討論著周董的歌曲,看到的《青年文摘》上的好文,而她則和我分享她在學校的日常,看過的催人淚下的韓劇。
周日,幾乎成了我們在網上聊天的固定日子,開著視頻聊天,也不像第一次那樣羞澀,而是習以為常,就在寒假前的一天,經過四個月的相知,我給她發了一條消息。
“我們,交往吧?”
她隻是給我回了一個臉紅害羞的表情。
“那你,是同意了嗎?”我小心翼翼的問道。
“嗯。”她隻是簡單的回了一個字。
但就是這一個字,卻讓我的整個天空,都被點亮,放起了煙花。
“你還真答應啊?”
“怎麽,你在逗我嗎?”
“沒有沒有,我很正式的,這種事哪能開玩笑呢?我隻是有點不自信,怕你拒絕嗎。”其實,我也不是很確定她會答應,隻是試探的問問她,心裏已經做好被她拒絕後,慢慢和她淡忘的準備。
如果說是玩笑,是也不是。
可能,這就是後來,我的報應吧。
“那你以後,要聽我的,我說什麽就是什麽。”
“遵命,領導,您說往西,我絕不敢向東。”
“哼,還算乖,那我現在就讓你過來。”
“好的,稍等。總台總台,土豆呼叫土豆呼叫,請派一架直升機來,土豆要去見他親愛的茄子。”
“哈哈,討厭,你才是茄子呢。”
“那你是玫瑰,我是化肥。”
“什麽化肥?大糞啊?呀,好臭的,你一定很臭。”
“哈哈,雖然我很臭,但是我很溫柔。”
“你怎麽這麽貧呢?”
“是啊,我現在身無分文,絕對的無產階級。”
“哼,招人煩。”
在我的記憶裏,她特別特別喜歡說“招人煩”,而且在見麵後,我每次都是百聽不厭,那種小女生的脾氣加上假裝生氣的樣子,真的是讓我喜歡的不要不要的。
“晚上你準備吃什麽啊?”
“沒想好呢,大概還是去食堂吧。你呢,晚上吃什麽?”
“我老姨,和姨姥他們來我家吃火鍋。饞不饞?”
“不饞,我嘴裏流的都是淚水,口水是什麽根本不知道。”
“哈哈,等以後帶你一起吃。”
“好咧,拉鉤上吊哦。”
“那是,我也是說話算數一百年不會變的。”
“嗯嗯,像我小時候。”
“討厭,占我便宜,不理你了。”
“哈哈,逗你玩嘛,不生氣哦。給你買棒棒糖吃。”
“嘿嘿,我最愛吃棒棒糖了。一定要多帶點哦。”
這次聊天過後,我在回信裏,也放了一根安第斯山的棒棒糖,她居然也收到了,感謝那時的郵局叔叔和阿姨們。後來,據說連鈔票和票據都不能郵寄,還好我趕上了“好時候”。
寫到這裏,我想起來了,她每次都會在信封背麵注明類似“郵差辛苦”之類的話,也許就是因為這樣才會讓裏麵夾帶的東西順利過關吧?
自從我們正式交往後,後續的信箋裏,她還給我寄過她的大頭貼,還有她和老大的,在我們那會,大頭貼是很多年輕人尤其是情侶之間,必備的交往證明,也算是當時很時髦的黑科技了。後來去往燈市,我也和她照過幾次。像素就不用說了,慘不忍睹,但是對我來說,反而是優勢,不然這張坑坑窪窪的老臉,實在是拿不出手啊。
一台有點像遊戲廳裏的那種機器,兩個人鑽進簾子裏,投幣後,開始擺拍各種poss,然後經過幾次連續的間斷閃光,稍等幾分鍾,大頭貼就會自動打印出來,拿到手的時候,還是熱乎乎的。
她經常和我說的老大,其實我都一直未曾謀麵,記得有一次她和我說,老大想加我的qq,問我“元芳,你怎麽辦?”我說不加,我和她又不熟,加她幹什麽。她對我的回答,相當滿意。在這方麵,她比我更霸道占有欲更強些。
後來,聽她說,老大也通過qq交往了一個男友,兩人賊逗,還有模有樣的在旅店辦過一場隆重的拜堂成親,特二筆。老大的家庭條件比較差,還有兄弟姐妹,男方那邊,在05年的時候,就屬於有房有車的“中產”了,兩個人交往,自然也就受到男方家裏的反對,聽她說,07年的時候,老大分手後,因為沒有家庭背景也沒有錢,所以沒法“順利”的考進公立醫院的編製,就去了南方的深市,再到後來也沒了消息。
老大分手的那段時間,她的情緒受到影響也很低迷,每次和我通話,都會問我,我們以後會不會也像老大他們那樣的結局。而我,總是信心滿滿的告訴她不會,因為我們不一樣,可我們哪裏不一樣,我又說不清,隻是避重就輕的用各種“大餅”去讓她相信我們以後,一定會幸福並保證超級加倍。然後我就會給她講各種笑話,去轉移注意力。
其實,她要比我更“早熟”,她應該也明白我的用心,隻是不忍心折磨我,後來慢慢的就很少再提了。
殺人誅心,躲過了一時,躲不過一世啊。
孽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