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疼愛他的皇後,隻是皇後是成啟銘之女這點,讓他覺得無比的惡心,也曾因為這事和皇後鬧別扭,反反複複,多年未絕。現在,他就這麽直接蠻橫的,切斷皇後和成啟銘與福樂郡主及其子女之間的聯係。


    成啟銘已經明白,皇帝對他和他的兩個兒子已經徹底失去耐心,如果繼續觸碰今上的逆鱗,那麽最後一點回旋的餘地也沒有了。「老臣,謝主隆恩。」成啟銘重重的磕了一記響頭。


    趙澈的動作比成啟銘想象的快,他人還沒回到侯府,派來幫成振功和成振聲搬家的人已經到了,整齊的站在永寧侯府的內院之中。看到這麽多手持刀劍的禁軍侍衛,二房三房之人心驚膽顫,不知如何是好。


    成啟銘一瞬之間老了十歲,對滿麵愁容的兒子和啼哭不止的兒媳及孫輩們說道:「皇上讓我交出侯印和丹書鐵券,保證從前的事既往不咎,不會追究你們的過錯。若你們日後安分守己,則能保一家平安,如若不然,誰也救不了你們。」


    成振功和成振聲從成啟銘老態畢露的臉上看不到半分轉機,隻好一臉頭疼狀的回去搬東西。皇家禁軍的動作奇快,不到一個下午,幫著把二房三房的東西搬得幹幹淨淨,原本熱鬧的侯府,一下子空了,春暉堂內,隻剩成啟銘蒼老的身影。


    永寧侯的爵印和丹書鐵券,成啟銘親自送入宮中。對長子和三女兒來說,他的存在,已是一個累贅,永寧侯府不再需要他,他已決定,上交爵印和丹書鐵券之後,到福州的莊子養老,不再管京城的恩恩怨怨。


    路過瓊華院,大門依舊緊閉,好似侯府其他地方的淒涼與瓊華院無關。車輪滾滾,骨碌骨碌的駛出京城,成啟銘叫停馬車,掀開簾子回望京城,沈老夫人依舊沒有出現。


    她就是這般冷酷無情。成啟銘閉上眼睛之後不再有任何期待,踏上南下福州的路。


    成家隻剩大房一房人,以及年老要在府裏養老的荀太夫人之外,再也沒有其他。接到沈老夫人的通知之後,顧子衿帶著成靖寧從鄉下回到京城。回到永寧侯府,成靖寧一時之間不太適應。與往日的喧囂熱鬧相比,現在靜得有些可怕。


    沈老夫人則是一副從新開始的模樣,打開了瓊華院的大門,也打開了永寧侯府的大門,準備把永寧侯府大修一番,抹去過去一切不愉快的記憶。


    二房三房的十幾口人搬走之後,侯府剩下許多空房間,沈老夫人準備拆掉其中老舊的房屋,開辟出來種花木。至於成啟銘和李馥盈曾經住的褚玉院,於沈老夫人來說,是最痛苦的回憶之一,因此沈老夫人也準備把此處大肆修整一番,改名毓秀院。擬定修整方案之後,沈老夫人請了泥瓦匠來,挑了個黃道吉日準備動工。最先拆除的,是瓊華院外的那道高牆。


    四月,成振清修完黃河大堤和附近區縣的溝渠之後回京,述職完畢之後,得到趙澈的大肆誇讚。並於當日扳旨,讓他繼承永寧侯的爵位。成振清繼承永寧侯爵位是預料之中的事,整個侯府上下並無過多驚喜,隻請了永寧侯的直係親眷和姻親來慶祝,十分低調。


    操辦宴席的事,沈老夫人帶著成靖寧一起做。她的觀念是成靖寧是侯府小姐,不能隻懂風花雪月,也要懂凡塵俗事,像這些人情往來,她必須應對自如。成靖寧很努力的學習這一世的生存規則,沈老夫人的要求,她沒有拒絕,幫著寫請帖,擬菜單,排座次。


    雖說隻請親戚,也坐了滿滿當當的十桌。男人們在外邊鬆風院,女眷們則在瓊華院這邊。雖說毓秀院才是永寧侯府的主院,但沈老夫人依舊住瓊華院,把地方留給兒子兒媳,而成振清夫妻則等到六月十四侯府整體修繕完畢後才搬過去。


    成靖寧回京城一年多,不曾出門到令國公府和顧府拜見祖母和母親一族的親戚,現在侯府舉辦宴會才見到了。沈老夫人在瓊華院正堂與永寧侯一族的親戚和沈顧兩家的姻親說話,成靖寧則跟在她身邊認親戚。


    「這就是我那孫女,剛回來的時候身體不好,養了一年多,總算養好了能出來見人了。」沈老夫人簡單的介紹成靖寧,告訴她這是沈家的表舅母,那是顧家的舅母,還有成家本家的堂祖母和叔父伯母等,拉拉雜雜認了一大堆親戚。


    成靖寧記性極好,見過的親戚都能叫上口。在侯府一年多,學了不少規矩,成靖寧現在倒有幾分大家閨秀的模樣,十分乖巧的跟在沈老夫人身邊,不多說一句話,不多走一步路,問她什麽說什麽,半點也不張揚。


    「是個乖巧的孩子。」顧子衿的母親,顧老夫人拉著成靖寧的手笑道,「還是老夫人教得好。」


    「別的不說,教女兒我最拿手。」沈老夫人笑嗬嗬的道,一點不謙虛。


    「還是老樣子,喜歡往自己臉上貼金。」成家一位老祖母開玩笑道,她是成啟銘祖父的胞弟的孫媳,姓戴,和沈老夫人十分要好。在沈老夫人最憋屈苦痛的那些年裏,她果斷的站在沈老夫人這邊,並禁止家中兒孫與福樂郡主的兩個兒子和二皇子走得太近。成家嫡脈子嗣單薄,旁枝卻枝繁葉茂,這位老祖母有三子兩女,皆十分成器,現已身居高位,同成振清年幼之時就十分親近,現在同朝為官,相互扶持振興著家族。


    沈老夫人和這位戴老夫人說話並無顧忌,笑道:「靖寧是我的孫女,你們誇她,可不就是誇我麽?」在場的幾位老夫人登時笑成一團,成靖寧也跟著笑,沈老夫人的確是一個很好的榜樣。


    大人們之間的談笑小孩子插不上話,認過親戚之後,沈老夫人讓她去和沈家顧家還有成家旁枝的同齡女孩兒說話。沈家隻有二夫人劉氏帶了女兒來,世子夫人謝氏上次和沈老夫人鬧了一場之後,私下裏仍有些不快,這次來赴宴也隻是場麵上的事,到是二夫人劉氏熱心,讓女兒沈嘉月和成靖寧多走動。


    顧家大夫人、二夫人、三夫人都帶了女兒來,分別是顧婉清、顧婉琰、顧婉茹。顧子衿在顧家原本就是家中幼女,她的三位嫂嫂都很喜歡這位小姑子,所以這次來得十分整齊,很為顧子衿撐場麵。成家的兩個姑娘雖是成靖寧的同輩,名字卻不從「寧」字,都順了「瑤」字,成二姑娘成玉瑤,三姑娘成華瑤,都是溫柔端方的姑娘。


    回京城之後,成靖寧甚少出門走親戚,各家的同齡女孩兒都不熟,相反的倒和英國公府的英娘和宣平侯府的韓子懿處得來,現在麵對六個性情各異的小女孩兒,倒有些不知從何下手的感覺。


    戴老夫人家教嚴格,成玉瑤和成華瑤都嫻靜溫婉的性子。顧家是書香門第,從顧老太爺到顧大人這一代,已出了五位進士,其中顧老太爺曾進內閣,坐到首輔的位置,兒孫之中,雖無人再進內閣,但一位做了戶部尚書,一個侍郎,一個侍中,還有其餘的各部各省官員,家中男丁成材率羨煞京城一幹勳貴同僚。因此顧家的三位姑娘都帶著一股子書卷氣,說話斯斯文文,總的來說,顧子衿是顧家一脈相承的顧家女子,身上都有那麽一股子顧家的書卷氣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才氣閨秀 卷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簡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簡塵並收藏才氣閨秀 卷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