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無論是以相王的身份還是張宏前些時日裏在公主府內的名聲,他二人都是不須通傳便可直入公主府的,但不知為何,相王堅持要這公主府門前的護衛向內通傳後才進去。這讓微能理解相王心意的張宏有些擔憂,他已然看出相王此行怕是有些決然之意。


    前去為相王通傳的公主府前護衛顯得有些隨意,說是隨意乃是因那護衛並沒有在看到相王這等尊貴之人後而有太多恭謹或是惶恐,甚至便連他在向相王恭身執禮時仍稍有敷衍意味。不過,相王顯然未有絲毫介意,在他仍是那般溫和淳樸的笑意間,張宏當然能感受到這些淡定乃是經曆了多少榮辱沉浮的淬煉。


    察覺到身旁少年也是安身等在這處,並無上前之意,相王笑意更深,若是常人隨行,怕是早就上前嗬斥那護衛了,但這少年沒有。護衛回轉,隨在他身後乃是邊令誠,本有意上前與邊令誠說些什麽的張宏在看到邊令誠像是根本未看見他而是直接走到相王身前跪拜在地時,這才想起邊令誠是出身相王府的。


    邊令誠在前引路,相王與張宏隨在邊令誠身後約有十步之遙,在邁入公主府時,相王突然開口,似是隨意而言:“身處的位置不同,自然也應學會因位而異,若是每日都須與這等下人計較,那豈不太累?”


    張宏受教,恭身之時仍緊隨相王腳步。隻是在一路向著公主府正殿而行著的張宏卻是知道,那府前狗仗人勢連相王也敢怠慢的護衛怕是活不過今日。根本不須相王去於他計較,太平公主想來也會知道此事。


    邊令誠將相王與張宏引到公主府正殿,向內輕言相王爺與張宏已在殿外後便隨即離去,而也由邊令誠在離去前仍是未去看向張宏一眼,張宏便能心知,想來他與張宏結交之事,連相王也是絲毫不知的。


    公主府正殿內,隻有太平公主一人。身著華貴宮裝的太平公主,在她身旁那些冉冉而升的香熏間,張宏眼中的這些時日來都未曾再見到的太平公主竟然有著一種張宏也說不清的幻境之意,猶如畫中詩女,高高在上觸不可攀。


    太平公主未因來人乃是相王她的兄長而起身相迎,隻是在看到相王後深看了幾眼,又隨意看了眼相王身後的張宏後,這才輕笑指著她麵前左右兩旁的小茶案言道:“兄長已是多年未再光臨我這公主府了,今日一來倒讓小妹喜不自禁。”


    喜不自禁,便是這般根本未迎,神情上也根本未有絲毫的激動欣喜之色的喜不自禁。


    微笑隨意而走向左旁那案前的相王並無介意,隻是在看著太平公主如此神情時,心下暗想著她這妹妹究竟是早便料到了他此時會來,還是剛剛得知。不過,這些心事被相王收斂的極好,他在坐好之後隻是微笑言道:“確乃為兄不是,隻是想來妹妹也能知曉為兄近來實是不方便來這公主府。”


    太平公主未因相王此言而有任何言語,不知為何在察覺到張宏那少年仍是那般站在那處時,不複先前笑意,竟有冷意,隨手一指右側茶案,淡然而道:“坐吧,莫不是還要本宮親自相請?”


    張宏忙顯拘謹惶恐之色,向那處坐下時,心中卻是暗歎那場刺殺之事,無論是何人指使卻也終是出自她公主府,可眼下太平公主不僅未有絲毫解釋言語,反倒顯得有些責怪張宏這些時日來未再親臨公主府見禮之意。這其中的含義與差距,更能讓張宏深明他此時能夠生存與否乃是操控在太平公主手中的,所以張宏無奈之下隻有表麵顯得從容自然,絲毫不去介意那場刺殺之事。


    三人坐定,茶案上自有備好的酒菜茶水之物。在張宏端坐這處,顯得謹慎而未敢首先去動案上茶水時,太平公主與相王已經開始了言談,隻不過,他二人所言大都乃是當年武皇朝時他兄妹之間在那時是何等的投契,以及近些年來各自的許多不得已。觀相王與太平公主神色,張宏恭謹自處間,倒也暗暗道著這兄妹二人果然均非善類,政治間的那些逢迎圓滑在此時這兄妹二人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


    茶水涼了,宮人再換,清酒不溫了,宮人再煮。如此反複來回間,張宏從相王與太平公主臉上那些時而歡笑,時而悲傷,時而幽怨等種種變幻不定,而無一重複的神色下,像是看到了他前世裏最喜歡的一個節目,四川絕活變臉。連張宏這等刻意模仿學習了許多年的人,在這兄妹二人麵前,也隻能黯歎不如。


    終於,在張宏心下暗自盤算著過了這麽久,此時臨淄王怕是應已準備妥當將要行事之刻,始終是擔心多一些的相王在這一場暗地裏的相互試探間,相王情理之中,也是意料之中的敗了下來,首先在含笑一句,那些年雖是過的苦了些,可我兄妹幾人始終是在一起的後,不待太平公主再次開口,相王便又再道:“隻是過去了,終歸是過去了,我兄妹二人今日能再得此聚,實是應為眼下之事為我李唐江山分勞解憂。”


    見此,太平公主欣喜一笑,輕掩小口間竟然有些得意之色,嫵媚自生:“小妹早知兄長今日前來乃為三郎之事,隻是不知兄長究竟是想小妹做些什麽。”


    對於太平公主,相王自然也是較為了解,所以他絲毫不以太平公主故意與他說些閑話拖了這麽久而有任何不快,隻是心中暗道著這麽多年下來他這妹妹心性倒越發的古怪令人捉摸不透間,神色不變,輕笑言道:“為兄自然不會想要你去做些什麽。”道如此隨意一言後,相王輕輕拿起案上暖酒,淺飲之前,又道:“隻是這局你畢竟已經布置了近五年之久,此時若是再不收官,怕終會脫你控製。”


    因相王此言,太平公主神色一變,再看向相王時不複先前笑意。而一旁謹慎端坐的張宏卻是因相王此言心下大駭,相王口中的太平公主布置了近五年的局,顯然是在指韋後一事,可難道真如相王所言那般,這韋後崛起的五年間,都是太平公主在後操控一切?


    “這局是布置的是久了些,所以此時便連本宮也做不得主究竟能否安然收官。”自稱由小妹換做了本宮,可見太平公主對相王這一言有怎樣的不滿,她不會奇怪相王怎會知道她一手布置了幾年之局,乃因她本就比任何人都要了解她這兄長有著怎樣的能量以及天賦。


    對於太平公主如此一言,相王深信不疑,因為他知道太平公主不會在此事上欺瞞於他,而太平公主也沒有理由會來瞞他。所以相王微微皺起了眉頭,顯得擔憂:“照此說來,三郎今夜究竟能否全身而退也還是個未知之數?”


    不許任何人入殿,而又與相王說了如此多的閑話,太平公主本來便不想對今夜之事於相王有任何隱瞞。況且,她終究是寄希望於她那侄兒也便是臨淄王能夠成事的。因此,在相王此言罷,太平公主隨意輕拂衣袖:“朝堂之事演化至刀槍相見,想全身而退本就不大可能。”頓了頓,不知心存何意的太平公主在輕起麵前玉筷時,竟有寬慰相王之意:“不過,萬騎營中事兄長倒是不必憂慮,韋後那庸婦既是敢對三郎如此輕視,任由三郎在這月餘內經營萬騎營,顯然是個愚蠢的錯誤。三郎之才,想必兄長也了然於胸,即便三郎並不能真正收服那萬騎營中所有兵將,但十之六七,三郎還是能做到的。”


    太平公主這些寬慰之言未能使得相王有任何輕鬆意味,隻是不隨意看了眼對麵那少年張宏後,又道:“萬騎營終究隻是城中一營,再來,那些營中表麵歸附三郎之人究竟有幾人乃是真意,誰又能知曉?”


    身旁右側的透紅燈籠映在太平公主本就嬌豔的臉龐之上,使得太平公主此時有些奇怪妖意,她在相王言後,微微搖頭間嘴角也掛起一絲譏笑之意:“這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三郎能夠進宮前這些將士究竟是否歸附三郎,他們都不會顯現出來,而眼下,我所在意的卻是三郎究竟能否入宮。”言著,太平公主微微一歎:“不出意料,三郎應是以葛福順在左營,由正陽門入宮,陳玄禮在右營,自承天門入宮。三郎自己則是試圖於玄武門入宮。”


    足未出府,便已算到臨淄王如何行事,太平公主實是可當得長安第一公主之譽。


    “能否入宮?”顯然是把握到了太平公主這番言語中的核心,相王又問:“莫非你以為這萬騎營中左右二營的葛福順與陳玄禮會有臨時相反之意?”


    相王這句話問的十分奇怪,便連一旁隻是聽著的張宏也不解相王怎會有此一問,因為太平公主方才言道萬騎營中無論何人是假意歸附臨淄王,在入宮前都不會顯現出來,而由此可知,即便是葛福順或者陳玄禮有悖逆之心,也不會在未入宮前悖逆。


    自然,太平公主也是奇怪,不過在她看向相王時,卻也明白過來,相王這奇怪一問,分明是要她說出為何擔憂三郎不能入宮之原由。所以太平公主隻是以為她這兄長相王過急而失智微亂,輕輕笑間,太平公主倒也又為相王言道:“葛福順與陳玄禮二人分別自正陽門,承天門入宮,本身倒無太大問題,乃因這二人處守將分別是羽林將軍雲翎與左衛中郎將武延秀二人。”不知為何,太平公主話說一半突然緘口不語,仔細打量著相王那顯得並無心計,淳樸笑意時,淡然而道:“兄長想來也應知曉,武延秀,本就是本宮的人。”


    張宏心下大驚,這才明白過來為何當日那武延秀敢在自家府前悍然而向出自太平公主府的李年等護衛動手行凶,原來那武延秀根本便是太平公主的人!


    而也在聞及太平公主此言時,張宏大驚間倒也終於明白,這五年來的韋後之事,極有可能便是太平公主一手布置之局!僅僅太平公主一人,便能將這韋後玩弄於股掌之間長達五年,這太平公主也實在是,太變態了些。


    想到此,張宏不免也是為府上李年那些出身公主府的護衛心下戚戚焉,為了她這一局,原來李年那些人,隻是隨意可殺的一些微不足道的棋子罷了。


    武延秀乃是太平公主之人,這些幾年前事張宏不能知曉,但相王顯然是知道的,所以在太平公主如此言罷,相王未有在意,點頭間也又去問道:“既是如此,正陽門承天門都已無礙,那究竟為何三郎還不得入宮?”


    “玄武門。”太平公主極為肯定:“問題便出在三郎這處,三郎始終是根基太淺,所以於宮內他絲毫不能有任何確定之助力,而僅僅隻能依賴於眼下這宮苑總監鍾紹京。三郎想來也是知道的,這鍾紹京畢竟乃是文人,他這種人動動筆稈還行,可若真動了刀槍,怕是躲還來不及。”


    鍾紹京,想及此人,相王也不禁暗歎,他自然也能明白即便三郎也知道這鍾紹京不堪大用,卻也不得不依賴於鍾紹京之間的無奈。至此,相王這時才有些許悔意。他這做父親的,對於三郎如此之大事,由始至今,都未有任何相助。


    相王喃喃歎著鍾紹京此人時,太平公主顯然也是說的累了,輕飲熱茶時,卻是不再看向相王,反而去看那少年張宏,神色變幻不定。其實這時,太平公主仍是不能明白為何相王會帶著這少年一同前來。


    聽相王與太平公主如此言語,張宏雖未隨同臨淄王一同行事,確也真如去了一般,他對於太平公主為相王分析臨淄王所行之事極為確信。


    便連那韋後也是被太平公主一直布在局中,那還有何事何人是能夠不受太平公主一手掌握的?如此想來,於當下而言,這天下倒也隻有太平公主不想去理會之人,確也未有她不能理會之人。


    想著這些,張宏在迎著太平公主那複雜的神色時,微微低頭:“我命,終將隻能由我掌握。”(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qidian.com,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覆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濟源張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濟源張氏並收藏覆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