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樂年間。


    朱棣的眉宇間霎時燃起怒火。


    “這是什麽世道!”


    他完全沒想過,自己的抄家竟然像是壓向這些富商士紳的最後一根稻草一樣,是離心之舉!


    他們不是應該感到害怕,變得更加聽話嗎?!


    怎會如此?!


    他真的不理解!


    然而,事情已經這樣了,他還得想辦法補救。


    如今的問題是民心不穩,那他得安撫民心!


    既然李自成大軍將至,女真族也虎視眈眈,那他就借這個機會,好好會會他們。


    想到這裏,朱棣的憤怒稍減,再次自信起來。


    這既是大明王朝的危機,也是他大展身手的機會。


    畢竟,他最擅長的,就是打仗,不是嗎?


    ......


    【李自成的大順軍攻勢越來越猛,將城池圍得水泄不通,局勢日益危急。】


    【關外的清軍也像聞到血腥味的猛獸,一波接著一波地撲上來撕咬試探。】


    【此刻的你,急需一場勝利,哪怕是一場小勝,來穩住這搖搖欲墜的人心。】


    【你想起了自己當年縱橫沙場的鐵律。】


    【要麽凱旋而歸,要麽馬革裹屍,絕無第三條路可走。】


    ......


    李世民眉頭微蹙,不著痕跡地輕輕搖了搖頭。


    此時的朱棣,確實需要一場勝利,來挽回岌岌可危的民心。


    然而,這種非生即死的做法,實在不是明智之舉。


    本就民心不穩,若繼續這般強硬行事,連軍心都要不穩了。


    屆時,要是連士兵都向李自成投誠,那朱棣就徹底的眾叛親離。


    大明,也就沒救了。


    不過,李世民總有種感覺。


    真實的朱棣應該不是這樣的做法才對。


    ......


    【你召來京營僅存的幾個老油條宿將,指著城防圖。】


    【用不容置疑,帶著血腥味的口吻下令,給你五萬人,給朕守住彰義門,守不住,朕滅你滿門。】


    【可真實的情況是,能拉上戰場,能打的人,都不到兩萬人。】


    【你自以為,重賞重罰之下,定有不怕死的亡命徒。】


    【你甚至許諾,勝則封侯,賞萬金。】


    【那位被點名的老將軍,低頭看看底下那些麵黃肌瘦,連盔甲都湊不齊的所謂的京營精銳。】


    【再抬頭看看城外漫山遍野,殺氣騰騰,嗷嗷叫著要“均田免糧”的流寇大軍。】


    【最後,他抬頭看了看在龍椅之上,你那張因暴怒、焦慮和絕望而扭曲變形的臉。】


    【他沉默著磕了個頭,領旨,轉身離去。】


    ......


    永樂年間。


    此時,朱棣心中湧起一股強烈的不祥之感。


    這位老將軍這樣的反應,要麽就是直接棄城而逃,要麽就是要陣前倒戈了呀。


    同時,他心中對天幕中的這個視頻頗有些不滿。


    他根本就不是隻知道用強硬手段的皇帝。


    如今局勢已然如此危急,在陣前,他勢必不會這樣做的啊!


    他先前抄家已經失去了民心,若此時再逼別人立下軍令狀的話,豈不是連軍心都要失去!


    屆時,還有誰來守城?


    李自成的大軍,也如同過無人之境。


    ......


    【三天後,消息傳來,他根本沒去彰義門。】


    【而是趁著夜色,他悄悄打開了另一個方向的得勝門。】


    【帶著手下那幾千還能跑路的殘兵敗將,開城門投降李自成。】


    ......


    洪武年間。


    朱元璋有些恨鐵不成鋼地喊道:


    “老四,你糊塗啊!”


    “此人不是怕死,而是怕被你逼著去送死。”


    而且朱棣還誅人十族。


    有這樣的先例在,此人定是怕朱棣事後株連九族的瘋狂清算。


    ......


    【你的嚴刑峻法,你的猜忌不信。】


    【親手把最後一個可能為你效命的武將,推進了敵人的陣營。】


    【自此,外援斷絕,內部人心渙散。】


    ......


    永樂年間。


    朱棣的胸腔裏猛地湧起一陣難以名狀的窒息感。


    這比當年靖難時被建文帝的大軍死死圍困在北平,還要絕望百倍。


    那時,他麾下至少還有一支忠心耿耿的燕山鐵騎。


    也有著明確的敵人和看得見的翻盤希望。


    可如今,他的敵人無處不在。


    而他的刀,卻隻能砍向自己人。


    在刀不得不揮向自己人的時候,也是自己人開始叛變自己的時候。


    終於,自己連盟友一個都不剩。


    ......


    崇禎年間。


    朱由檢也感受到一種前所未有的無助之感。


    這,便是他此刻麵臨的殘酷現實。


    文官都隻顧著自身利益,全然不顧家國安危。


    武將更是直接投敵,棄大明於不顧。


    一時間,他竟然也落得個眾叛親離的下場。


    這麽多年,他一直都想著挽大明於傾,也並沒有懈怠半分。


    可為什麽還是這般絕望的結果?!


    難道永樂帝朱棣,也對此毫無辦法嗎?


    想到朱棣,有些潰散的目光又重新聚焦於天幕之上。


    永樂大帝朱棣,一定會有辦法的!


    ......


    【你負手站立在這空曠死寂的大殿中央,目光緩緩掃過周遭。】


    【那些曾經圍繞你的文臣武將,死的死,逃的逃,降的降。】


    【僅存的幾個老太監,在你陰鷙如鷹隼的目光下,抖得像風中的蠟燭,隨時都會熄滅。】


    【一股獨屬於你永樂大帝朱棣的悍勇之氣,在你胸膛之中最後一次,也是最無力的一次湧起。】


    【你想起了自己數次親征末北,馬踏連營,追亡逐北的萬丈豪情。】


    【備馬!】


    【你用盡全身力氣嘶吼,聲音在這空蕩蕩蕩的宮殿裏撞得粉碎,顯得無比滑稽又可笑。】


    【朕要親征!】


    【朕要讓那些反賊看看,大明天子,沒有一個是孬種!】


    ......


    “好!”


    “大明的皇帝都是血性之輩!”


    嬴政忍不住開口稱讚。


    在他看來,造成明末這種局勢的原因,就是政治製度的整體性缺陷。


    朱元璋廢除宰相導致皇權過度集中。


    後期,文官集團坐大。


    還存在著東林黨,閹黨種種黨派,將大明朝堂弄得烏煙瘴氣。


    所以,他覺得明朝的製度明顯不如秦朝“三公九卿”的製度。


    而對於明末的局勢,他也感覺無從下手。


    畢竟,他也是奉行嚴刑峻法的皇帝。


    很有可能,一不小心就變成了與此時一樣的情況。


    所以,對於朱棣,他很是佩服。


    在如此絕望的情形下,朱棣還要親征。


    明朝,不愧是華夏最硬氣的王朝!


    朱棣,不愧為馬上天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就刷個視頻,怎麽古人都破防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吃兩個檸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吃兩個檸檬並收藏我就刷個視頻,怎麽古人都破防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