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8章 暴露女兒身,被權臣喜歡,狠狠寵
我就刷個視頻,怎麽古人都破防了 作者:吃兩個檸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所以說,殺了權臣不是最終目的,最重要的是做好善後,從權臣手裏奪回大權。】
【如果說殺了權臣的難度是地獄級,奪回大權的難度就是修羅場。】
【你被架空,是因為你的權力基礎被權臣占據了。】
【那麽,你的權力基礎是如何被占據的?】
【權臣想要架空你,必須得控製中樞機構如三省六部,掌控禁軍、滲透地方要職,甚至能遠程遙控邊鎮將帥。】
【簡而言之,就是他得在各個重要的職位上安排自己的親信,比如禁軍統帥就是權臣的親信。】
【為了穩固自己的權力,禁軍統帥就得把二級將官都換成親信。】
【二級將官為了站穩腳跟,就得把三級將官換成自己人。】
【如此層層遞進,到最後,就連禁軍當中最底層的小兵,也都會跟權臣形成牢固的利益共同體。】
【如果權臣掌控的,隻是禁軍當中的一部分將官,哪還有挽回的餘地。】
【但是如果連最底層的小兵,都和權臣是一條繩上的螞蚱,你的處境可就危險了。】
......
朱元璋對此深有同感。
權臣,雖然是站在頂端,發號施令。
但是貨真價實的權力,往往是從下往上而來的。
這種情況下,皇帝殺了權臣,捅破的就是他背後利益集團。
屆時,便是與整個朝廷為敵。
所以,他最是反對官員之間拉幫結派,結黨營私。
......
【曆史上是否存在殺了權臣,還能成功奪回大權的例子呢?】
【有,康熙。】
【但康熙之所以能成功,是因為孝莊太後瓦解了鼇拜在朝堂上的勢力,鼇拜的根也還沒有紮到底層。】
......
此時,康熙帝陷入了回憶之中。
自己年少時與權臣鼇拜鬥智鬥勇的場景,還曆曆在目。
他父皇順治皇帝駕崩時,他被冊立為太子,年僅八歲。
由於他年紀尚幼,無法親政,因此需要重臣來輔政。
順治帝為了避免多爾袞攝政專權的教訓重演,便廢除了由宗室親貴擔任攝政官員的舊製,改由異姓功臣來擔此重任。
為了製衡各方勢力,順治皇帝特意安排了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和鼇拜四位大臣共同輔政。
此外,還有孝莊太後轄製。
在輔政初期,四位大臣尚且齊心協力,共謀國是。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局勢逐漸發生了變化,鼇拜開始獨攬大權、結黨營私。
隨後,鼇拜的野心愈發膨脹,排除異己,安插黨羽,還擅自攔截奏章,氣焰囂張至極。
年幼的他,十分清楚自己的處境和朝中局勢。
所以,他表麵上對鼇拜保持恭敬,甚至故意示弱。
後來,他在孝莊太後的支持下,終於開始親政。
然而,鼇拜卻並未因此收斂,反而更加肆無忌憚地攬權,排除異己。
一點都沒有把已經親政的他放在眼裏,反而是步步緊逼。
皇宮內,布滿了鼇拜的耳目,年少的他如履薄冰。
麵對如此局勢,他下定決心要鏟除權臣鼇拜。
盡管當時的自己勢單力薄,但依然要放手一搏。
不然自己永遠隻是個傀儡,惶惶不可終日。
於是,他開始暗中籌劃,終於想到了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
他從王府親貴中挑選了一些身強力壯的少年,組建了一支宮廷衛隊,並整日與他們一起在宮中玩起“布庫”遊戲。
這讓鼇拜誤以為他年少無知、玩物喪誌,隻知道玩遊戲,便逐漸放鬆了對他的警惕。
經過兩年的秘密訓練,這群少年個個練得身手矯健。
時機已然成熟。
他先是以各種理由將鼇拜的黨羽支出京城,然後讓這群少年進行了多次模擬演練。
接著,他邀請鼇拜來到宮中觀看少年的布庫演練。
毫無防備的鼇拜,如約而至。
就在少年們的表演過程中,他突然命令他們擒拿鼇拜。
一番激烈的搏鬥後,鼇拜被成功逮捕。
隨後,他宣布了鼇拜三十大罪狀,想要將其處以死刑。
但念在其有功,他最終免去了鼇拜的死罪,對其朋黨也做了寬大處理。
如此一來,他不僅清除了鼇拜在朝勢力,穩定了朝政局勢,還收攏了人心。
康熙帝新中國感慨萬分。
多年謀劃,終於成功。
沒有十足的把握,絕對不能動手。
能殺死權臣,實屬不易!
......
【所以,你現在該明白了吧,殺死權臣不是捅一刀那麽簡單。】
【當你凝視權臣的時候,權臣背後的勢力網也在凝視著你。】
【曆史上成功誅殺權臣的帝王背後,都站著新興的利益同盟。】
【皇帝和權臣鬥爭的本質,從來不是匕首與玉璽之間的短兵相接,而在刀光未現時的人心向背。】
【你必須進行日複一日的勢力滲透和人心爭奪。】
【要將玉璽鍛造成比匕首更能刺入人心的利器,才能在最後的決勝時刻一擊斃命。】
此時,彈幕彈出。
“權臣:陛下何故謀反?”
“這個簡單,暴露女兒身,被權臣喜歡,狠狠寵。哈哈哈。”
“楊廣:別說殺了,觸動一下他們的利益,我就沒了。”
“康熙十六歲殺鼇拜,所展現的政治智慧跟手腕是一般皇帝所不能比擬的。”
“胡惟庸:我是權臣,他不敢把我怎麽樣。朱元璋:你說什麽?”
......
劉協看完整個視頻之後,內心百感交集。
他在心中默默的問了自己幾個問題。
他有能力殺得了曹操嗎?
他真的能殺曹操嗎?
如果他真的殺了曹操,他又能駕馭朝中的勢力嗎?
如果他能完全接受朝中勢力,又能與孫權、劉備相爭嗎?
答案都是否定的。
那麽,是殺了曹操,自己活的久?
還是不殺曹操,自己活的久?
這個答案,也是顯而易見的。
這一刻,劉協所有的不甘心仿佛都煙消雲散。
有時候,當個傀儡皇帝也挺好的。
至少曹操對他還挺好的,他最後還能善終。
【如果說殺了權臣的難度是地獄級,奪回大權的難度就是修羅場。】
【你被架空,是因為你的權力基礎被權臣占據了。】
【那麽,你的權力基礎是如何被占據的?】
【權臣想要架空你,必須得控製中樞機構如三省六部,掌控禁軍、滲透地方要職,甚至能遠程遙控邊鎮將帥。】
【簡而言之,就是他得在各個重要的職位上安排自己的親信,比如禁軍統帥就是權臣的親信。】
【為了穩固自己的權力,禁軍統帥就得把二級將官都換成親信。】
【二級將官為了站穩腳跟,就得把三級將官換成自己人。】
【如此層層遞進,到最後,就連禁軍當中最底層的小兵,也都會跟權臣形成牢固的利益共同體。】
【如果權臣掌控的,隻是禁軍當中的一部分將官,哪還有挽回的餘地。】
【但是如果連最底層的小兵,都和權臣是一條繩上的螞蚱,你的處境可就危險了。】
......
朱元璋對此深有同感。
權臣,雖然是站在頂端,發號施令。
但是貨真價實的權力,往往是從下往上而來的。
這種情況下,皇帝殺了權臣,捅破的就是他背後利益集團。
屆時,便是與整個朝廷為敵。
所以,他最是反對官員之間拉幫結派,結黨營私。
......
【曆史上是否存在殺了權臣,還能成功奪回大權的例子呢?】
【有,康熙。】
【但康熙之所以能成功,是因為孝莊太後瓦解了鼇拜在朝堂上的勢力,鼇拜的根也還沒有紮到底層。】
......
此時,康熙帝陷入了回憶之中。
自己年少時與權臣鼇拜鬥智鬥勇的場景,還曆曆在目。
他父皇順治皇帝駕崩時,他被冊立為太子,年僅八歲。
由於他年紀尚幼,無法親政,因此需要重臣來輔政。
順治帝為了避免多爾袞攝政專權的教訓重演,便廢除了由宗室親貴擔任攝政官員的舊製,改由異姓功臣來擔此重任。
為了製衡各方勢力,順治皇帝特意安排了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和鼇拜四位大臣共同輔政。
此外,還有孝莊太後轄製。
在輔政初期,四位大臣尚且齊心協力,共謀國是。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局勢逐漸發生了變化,鼇拜開始獨攬大權、結黨營私。
隨後,鼇拜的野心愈發膨脹,排除異己,安插黨羽,還擅自攔截奏章,氣焰囂張至極。
年幼的他,十分清楚自己的處境和朝中局勢。
所以,他表麵上對鼇拜保持恭敬,甚至故意示弱。
後來,他在孝莊太後的支持下,終於開始親政。
然而,鼇拜卻並未因此收斂,反而更加肆無忌憚地攬權,排除異己。
一點都沒有把已經親政的他放在眼裏,反而是步步緊逼。
皇宮內,布滿了鼇拜的耳目,年少的他如履薄冰。
麵對如此局勢,他下定決心要鏟除權臣鼇拜。
盡管當時的自己勢單力薄,但依然要放手一搏。
不然自己永遠隻是個傀儡,惶惶不可終日。
於是,他開始暗中籌劃,終於想到了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
他從王府親貴中挑選了一些身強力壯的少年,組建了一支宮廷衛隊,並整日與他們一起在宮中玩起“布庫”遊戲。
這讓鼇拜誤以為他年少無知、玩物喪誌,隻知道玩遊戲,便逐漸放鬆了對他的警惕。
經過兩年的秘密訓練,這群少年個個練得身手矯健。
時機已然成熟。
他先是以各種理由將鼇拜的黨羽支出京城,然後讓這群少年進行了多次模擬演練。
接著,他邀請鼇拜來到宮中觀看少年的布庫演練。
毫無防備的鼇拜,如約而至。
就在少年們的表演過程中,他突然命令他們擒拿鼇拜。
一番激烈的搏鬥後,鼇拜被成功逮捕。
隨後,他宣布了鼇拜三十大罪狀,想要將其處以死刑。
但念在其有功,他最終免去了鼇拜的死罪,對其朋黨也做了寬大處理。
如此一來,他不僅清除了鼇拜在朝勢力,穩定了朝政局勢,還收攏了人心。
康熙帝新中國感慨萬分。
多年謀劃,終於成功。
沒有十足的把握,絕對不能動手。
能殺死權臣,實屬不易!
......
【所以,你現在該明白了吧,殺死權臣不是捅一刀那麽簡單。】
【當你凝視權臣的時候,權臣背後的勢力網也在凝視著你。】
【曆史上成功誅殺權臣的帝王背後,都站著新興的利益同盟。】
【皇帝和權臣鬥爭的本質,從來不是匕首與玉璽之間的短兵相接,而在刀光未現時的人心向背。】
【你必須進行日複一日的勢力滲透和人心爭奪。】
【要將玉璽鍛造成比匕首更能刺入人心的利器,才能在最後的決勝時刻一擊斃命。】
此時,彈幕彈出。
“權臣:陛下何故謀反?”
“這個簡單,暴露女兒身,被權臣喜歡,狠狠寵。哈哈哈。”
“楊廣:別說殺了,觸動一下他們的利益,我就沒了。”
“康熙十六歲殺鼇拜,所展現的政治智慧跟手腕是一般皇帝所不能比擬的。”
“胡惟庸:我是權臣,他不敢把我怎麽樣。朱元璋:你說什麽?”
......
劉協看完整個視頻之後,內心百感交集。
他在心中默默的問了自己幾個問題。
他有能力殺得了曹操嗎?
他真的能殺曹操嗎?
如果他真的殺了曹操,他又能駕馭朝中的勢力嗎?
如果他能完全接受朝中勢力,又能與孫權、劉備相爭嗎?
答案都是否定的。
那麽,是殺了曹操,自己活的久?
還是不殺曹操,自己活的久?
這個答案,也是顯而易見的。
這一刻,劉協所有的不甘心仿佛都煙消雲散。
有時候,當個傀儡皇帝也挺好的。
至少曹操對他還挺好的,他最後還能善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