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9章 誰是大唐最合適的繼承人?
我就刷個視頻,怎麽古人都破防了 作者:吃兩個檸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洪武年間。
朱元璋對這個視頻內容中的皇帝頗為不屑。
當皇帝當到這份上,可真是窩囊。
哪像他,說讓誰入宮,就讓誰入宮。
哪裏有人敢幹涉後宮人選,更沒有人給他規定在哪天應該去哪位妃子寢宮。
就算他日日留宿馬皇後寢宮,也沒有人敢拿這事在朝堂上討論。
他的馬皇後,也不是任何人可以置喙的!
正在此時,下一個視頻開始播放。
【誰是大唐最合適的繼承人?】
......
此標題一出,所有唐朝的皇帝皆是一震。
紛紛猜測是哪一位皇帝的繼承人。
李世民則是無比自信。
他這一朝,最合適的繼承人自然是他的嫡長子,李承乾。
......
【李世民為什麽選,最沒有存在感的李治為接班人呢?】
......
視頻的第一句話,就宛如晴天霹靂般給了李世民一個暴擊。
他的繼承人,竟然不是李承乾?!
他著實吃了一驚,突然間又想起,後人早就說過,太子李承乾會被廢。
他光顧著看天幕了,還沒來得及思考太子被廢的緣由。
如今,李承乾剛滿十歲,而李治才一歲。
就算李承乾真的被廢,李治也還尚且年幼。
自己又為何會選李治當接班人?
李世民此時滿心疑惑,唯有看向天幕。
......
【你別看李二同誌能生十幾個兒子,但是在他眼裏,真正有資格當繼承人的隻有三人。】
【李承乾、李泰和李治。】
......
李世民讚同的點點頭。
此話倒是不假。
在他心中,有資格繼承皇位的,自然是長孫皇後生的三個嫡子。
庶出的兒子,即使再優秀,他都有些看不上眼。
......
【其他兒子,包括吳王李恪在內,沒有一絲一毫的競爭力。】
【舉個例子,李承乾謀反的事兒咱都知道。】
.......
李世民隻感覺一陣天旋地轉。
啥?!
他聽到了啥?!
李承乾竟然會謀反?!
可是承乾為何要謀反?!
承乾已經是太子了,這大唐江山遲早是他的,何需鋌而走險,要靠謀反奪取皇位?
難道是出了諸如漢朝“巫蠱之禍”一類的禍事,才逼得承乾謀反?
瞬間,無數疑問如驚雷般在李世民心頭炸響。
.......
【事發後李世民想盡各種辦法,就為給謀反的兒子李承乾留一條活路。】
【然而同一年,他另外一個親兒子齊王李祐同樣也謀反。】
【這一次,李世民毫不猶豫地下令將其賜死。】
【同樣是謀逆之罪,一個流放,一個賜死。】
【這量刑標準,連包拯來了都得迷惑。】
......
李世民頓感眼前一黑,似乎天都要塌了。
怎麽又有一個兒子謀反啊!
承乾那孩子向來乖巧可愛,溫順懂事,或許是有人教唆謀反,又或許是有人給李承乾設了圈套。
總之,李世民就是不願意相信李承乾會謀反。
若是謀反,那必定是有隱情。
而李祐呢,哥哥才謀反完,他就急不可耐的效仿。
分明就是早已包藏禍心!
李祐,就是逆子啊!
他這麽處置李承乾和李祐,那必定是有道理的。
可不是那什麽勞什子偏心。
......
【至於李泰就更不用說了,李世民對他的寵愛,翻遍史書,亙古未見。】
【而李治雖然不及兩位兄長受寵,卻也遠勝於其他庶出的皇子。】
【長孫皇後去世之後,年僅八歲的李治便被李世民接到寢宮中親自撫養。】
【這般殊遇,在唐朝是極為罕見的。】
......
洪武年間。
朱元璋知道,古往今來大多數皇子,都要跟皇帝父親保持距離。
這是一個很關乎人性的帝王心術,皇子首先是臣,其次才是子。
皇子對皇帝的敬畏,源自於未知和不確定的恐懼。
皇子若是太過接近皇帝,了解的越多,可能就越會覺得皇帝跟普通人並沒有什麽區別。
皇帝也會疲憊,也會犯錯。
而皇帝每天將自己的軟肋展示給皇子,即使皇帝權力再大,皇子也隻會覺得皇帝不過是個有錢有權的普通人而已。
可朱元璋不一樣,他偏偏要反其道而行之。
他就是要親自撫養標兒。
在標兒麵前,他不是什麽天子,就隻是標兒的爹!
......
【皇帝很少有親自撫養兒子的,一般都是交由後宮嬪妃教養。】
【待皇子長大之後,必須離宮就藩。】
【但是李治,卻被李世民長期留在了宮中。】
【直到李治被立為太子,仍然常伴李世民左右。】
【縱使大臣馬周等人多次勸諫,最終李世民也隻是勉強同意其半月回東宮一次。】
【可見李世民對李治寵愛的分量,也是很重的。】
【所以李世民選太子,隻有這三個人選。】
......
此時,李恪的生母楊妃,忍不住罵罵咧咧:
“好你個李二!”
“隻有長孫皇後生的兒子才是你的親兒子,別人生的都不是是吧?!”
作為隋煬帝楊廣之女,她比誰都清楚自己的處境。
隋亡後,她入唐宮。
這不過是他李世民籠絡前朝舊臣與貴族的一步棋罷了。
雖然她不是皇後,卻因這前朝公主的身份,倒也得了三分體麵。
李世民曾說她的恪兒“英果類我”,她還一度還竊喜。
畢竟李恪,善騎射,有文武才。
說不定恪兒能被立做太子,將來也有榮登大寶的機會。
如今想來,當真是癡心妄想!
想到這裏,她忍不住呸了一口。
她現在可算是明白了。
除非長孫皇後生的這三個孩子都死了,像恪兒這樣的庶出皇子才有機會。
楊妃忍不住歎了口氣。
不對。
恪兒永遠都不會有機會!
畢竟他是前朝公主之後,這樣的身份,就注定了他和皇位無緣。
而更令楊妃有些憂心的是。
恪兒越是出眾,長孫一族就越是容不下他。
這該如何是好?
......
【這三個兒子裏麵,如果是李承乾當皇帝,那對大唐來說,很可能是個災難。】
朱元璋對這個視頻內容中的皇帝頗為不屑。
當皇帝當到這份上,可真是窩囊。
哪像他,說讓誰入宮,就讓誰入宮。
哪裏有人敢幹涉後宮人選,更沒有人給他規定在哪天應該去哪位妃子寢宮。
就算他日日留宿馬皇後寢宮,也沒有人敢拿這事在朝堂上討論。
他的馬皇後,也不是任何人可以置喙的!
正在此時,下一個視頻開始播放。
【誰是大唐最合適的繼承人?】
......
此標題一出,所有唐朝的皇帝皆是一震。
紛紛猜測是哪一位皇帝的繼承人。
李世民則是無比自信。
他這一朝,最合適的繼承人自然是他的嫡長子,李承乾。
......
【李世民為什麽選,最沒有存在感的李治為接班人呢?】
......
視頻的第一句話,就宛如晴天霹靂般給了李世民一個暴擊。
他的繼承人,竟然不是李承乾?!
他著實吃了一驚,突然間又想起,後人早就說過,太子李承乾會被廢。
他光顧著看天幕了,還沒來得及思考太子被廢的緣由。
如今,李承乾剛滿十歲,而李治才一歲。
就算李承乾真的被廢,李治也還尚且年幼。
自己又為何會選李治當接班人?
李世民此時滿心疑惑,唯有看向天幕。
......
【你別看李二同誌能生十幾個兒子,但是在他眼裏,真正有資格當繼承人的隻有三人。】
【李承乾、李泰和李治。】
......
李世民讚同的點點頭。
此話倒是不假。
在他心中,有資格繼承皇位的,自然是長孫皇後生的三個嫡子。
庶出的兒子,即使再優秀,他都有些看不上眼。
......
【其他兒子,包括吳王李恪在內,沒有一絲一毫的競爭力。】
【舉個例子,李承乾謀反的事兒咱都知道。】
.......
李世民隻感覺一陣天旋地轉。
啥?!
他聽到了啥?!
李承乾竟然會謀反?!
可是承乾為何要謀反?!
承乾已經是太子了,這大唐江山遲早是他的,何需鋌而走險,要靠謀反奪取皇位?
難道是出了諸如漢朝“巫蠱之禍”一類的禍事,才逼得承乾謀反?
瞬間,無數疑問如驚雷般在李世民心頭炸響。
.......
【事發後李世民想盡各種辦法,就為給謀反的兒子李承乾留一條活路。】
【然而同一年,他另外一個親兒子齊王李祐同樣也謀反。】
【這一次,李世民毫不猶豫地下令將其賜死。】
【同樣是謀逆之罪,一個流放,一個賜死。】
【這量刑標準,連包拯來了都得迷惑。】
......
李世民頓感眼前一黑,似乎天都要塌了。
怎麽又有一個兒子謀反啊!
承乾那孩子向來乖巧可愛,溫順懂事,或許是有人教唆謀反,又或許是有人給李承乾設了圈套。
總之,李世民就是不願意相信李承乾會謀反。
若是謀反,那必定是有隱情。
而李祐呢,哥哥才謀反完,他就急不可耐的效仿。
分明就是早已包藏禍心!
李祐,就是逆子啊!
他這麽處置李承乾和李祐,那必定是有道理的。
可不是那什麽勞什子偏心。
......
【至於李泰就更不用說了,李世民對他的寵愛,翻遍史書,亙古未見。】
【而李治雖然不及兩位兄長受寵,卻也遠勝於其他庶出的皇子。】
【長孫皇後去世之後,年僅八歲的李治便被李世民接到寢宮中親自撫養。】
【這般殊遇,在唐朝是極為罕見的。】
......
洪武年間。
朱元璋知道,古往今來大多數皇子,都要跟皇帝父親保持距離。
這是一個很關乎人性的帝王心術,皇子首先是臣,其次才是子。
皇子對皇帝的敬畏,源自於未知和不確定的恐懼。
皇子若是太過接近皇帝,了解的越多,可能就越會覺得皇帝跟普通人並沒有什麽區別。
皇帝也會疲憊,也會犯錯。
而皇帝每天將自己的軟肋展示給皇子,即使皇帝權力再大,皇子也隻會覺得皇帝不過是個有錢有權的普通人而已。
可朱元璋不一樣,他偏偏要反其道而行之。
他就是要親自撫養標兒。
在標兒麵前,他不是什麽天子,就隻是標兒的爹!
......
【皇帝很少有親自撫養兒子的,一般都是交由後宮嬪妃教養。】
【待皇子長大之後,必須離宮就藩。】
【但是李治,卻被李世民長期留在了宮中。】
【直到李治被立為太子,仍然常伴李世民左右。】
【縱使大臣馬周等人多次勸諫,最終李世民也隻是勉強同意其半月回東宮一次。】
【可見李世民對李治寵愛的分量,也是很重的。】
【所以李世民選太子,隻有這三個人選。】
......
此時,李恪的生母楊妃,忍不住罵罵咧咧:
“好你個李二!”
“隻有長孫皇後生的兒子才是你的親兒子,別人生的都不是是吧?!”
作為隋煬帝楊廣之女,她比誰都清楚自己的處境。
隋亡後,她入唐宮。
這不過是他李世民籠絡前朝舊臣與貴族的一步棋罷了。
雖然她不是皇後,卻因這前朝公主的身份,倒也得了三分體麵。
李世民曾說她的恪兒“英果類我”,她還一度還竊喜。
畢竟李恪,善騎射,有文武才。
說不定恪兒能被立做太子,將來也有榮登大寶的機會。
如今想來,當真是癡心妄想!
想到這裏,她忍不住呸了一口。
她現在可算是明白了。
除非長孫皇後生的這三個孩子都死了,像恪兒這樣的庶出皇子才有機會。
楊妃忍不住歎了口氣。
不對。
恪兒永遠都不會有機會!
畢竟他是前朝公主之後,這樣的身份,就注定了他和皇位無緣。
而更令楊妃有些憂心的是。
恪兒越是出眾,長孫一族就越是容不下他。
這該如何是好?
......
【這三個兒子裏麵,如果是李承乾當皇帝,那對大唐來說,很可能是個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