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真是被氣到了,他小聲嘟囔:


    “必定是那長長的神道和幾百座陪葬墓出了岔子。”


    “這等於是明晃晃的告訴盜墓賊,朕埋在這,趕快來挖!”


    想到這裏,他頓時覺得理直氣壯起來:


    “朕這次不修神道和陪葬墓便是了!”


    “這樣既不會勞民傷財,又能確保安全!”


    他稍微停頓了一下,又補充道:


    “薄葬,必須薄葬!”


    “朕的陪葬品,豈能便宜他人!”


    魏征還想說什麽,卻是被身旁的官員輕輕拉了一下。


    最終,他還是說道:


    “陛下所言極是。”


    “是臣魯莽了!”


    ......


    天幕繼續播放。


    【所以亂世之後的宋朝,皇帝們又開始流行薄葬。】


    ......


    趙匡胤對此深有感觸。


    他對自己身後事的打算也是薄葬。


    盡管宋朝國庫殷實,但不能厚葬。


    厚葬必然遭賊,最終屍骨無存。


    ......


    【即便如此,最後北宋的皇陵還是被金兵盜了。】


    【南宋的皇帝墓,又在元朝被洗劫一空,真的屍骨無存啦。】


    ......


    趙匡胤懸著的心終於是死了。


    厚葬也不行,修山裏也不行。


    連薄葬都不行。


    難道皇帝墓的結局,都是被盜?!


    趙匡胤人都麻了。


    他還能說啥呢?


    ......


    【眼見這架勢,元朝的皇帝們幹脆心一橫,直接給自己選擇秘葬。】


    【元朝皇帝下葬後,以萬馬踏平,使如平地。】


    【這種近乎偏執的保密措施,最終使得這些帝王的陵寢徹底隱匿於世,無從尋覓。】


    ......


    各朝古人直呼,還是元朝皇帝對自己狠啊!


    這種葬法,後輩們想要去掃個墓,祭個祖都沒地方去呀。


    好歹也是個皇帝。


    這麽草草的埋葬,不會影響國運嗎?


    ......


    元朝的皇帝們此時頗為自豪。


    他們的祖輩是遊牧民族,長久以來居無定所,習慣了遷徙不定的生活。


    他們並沒有像漢族這樣,選特定的地點、耗費長時間修建宏大陵墓的習慣。


    他們一直以來,都是奉行薄葬簡喪的原則,更注重實際而非奢華的葬禮。


    在入主中原後,皇帝們擔心被其他民族仇恨,特別是鑒於宋朝時期盜墓猖獗。


    於是,他們采取了深葬不建墳的秘葬辦法。


    這樣就能防止陵墓被破壞或是盜掘。


    他們希望亡者靈魂不被侵擾,陵墓的安寧也得以保持。


    如今看來,他們這樣的下葬方式很有先見之明。


    至少,他們的遺體都被保住了,不是嗎?


    有沒有後人的祭奠,又有什麽關係呢?


    ......


    【於是到了明朝,朱棣遷都至北京以後,立刻派專人四處踩點好幾年。】


    【終於在北京昌平找到一處風水絕佳之地,背靠天壽山,麵朝平原,非常有帝王之氣。】


    【朱棣的長陵便擇此而建。】


    ......


    永樂年間。


    朱棣對陵墓的選址頗為滿意。


    在他看來,陵墓的地點選擇關乎到國運。


    長陵所在之地,以天然山脈形成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守護龍脈,風水相當之完美。


    而為了加強北方的防禦體係並鞏固國家的統一,他需要在北京建立一個具有象征意義的陵墓。


    他希望自己的陵墓能夠震懾北方,能夠長長久久地守護這片土地。


    雖然有無數皇帝陵墓被盜的前車之鑒,但他還是對陵墓的選址和建造慎之又慎。


    他早就想好了。


    若是怕被盜,那就重兵把守嘛!


    ......


    【長陵除了封土和地宮,地麵建築還仿照紫禁城的布局,建成了中軸線對稱的三進院落,盡顯皇家氣派。】


    【此外,長陵還配備了專門的軍隊,7*24小時保衛皇陵。】


    【隨著入住的皇帝越來越多,最終形成了宏偉的明十三陵,代表了明清皇陵的最高成就。】


    【既怕死後後人忘了自己,又怕死後賊惦記自己。】


    【皇帝們可真累呀!】


    此時,彈幕彈出。


    “最聰明的當屬沈萬三,墓在水裏。”


    “嬴政的皇陵沒有被盜,單純就是不好挖。”


    “還是元朝高明,一個都找不到。”


    “還是元朝比較穩妥。雖然沒人會再祭拜,但怎麽著也安穩。”


    “所以你知道現在陝省修地鐵為什麽這麽慢了吧?”


    ......


    永樂年間。


    朱棣長籲了一口氣。


    從後人的描述來看,明十三陵應該沒有被盜。


    此刻,他頗為得意。


    縱觀華夏曆史,多少古代帝王的陵墓都未能逃脫被盜掘的命運。


    就明朝的墓保存完好!


    這可都歸功於他的遠見!


    最重要的是。


    以後大家想他了,不就有地兒來看他了嗎?


    ......


    嬴政此時也終於放下心頭大石。


    後人說了,他的墓難挖,沒有被盜。


    如此看來,那些深受後人喜愛,甚至遠贈外國友人的兵馬俑小掛件,乃是經由考古研究而得以麵世,而非因陵墓被盜而流失。


    想到這裏,他心中甚是欣慰。


    在各朝皇帝的百味雜陳中,下一個視頻開始播放。


    【史上最殘暴恐怖的“驚悚大電影”開演!】


    【禽獸王朝!】


    ......


    嬴政看到“禽獸王朝”這幾個字,心頭猛地一顫。


    後人是將“殘暴”、“暴虐”等字眼,冠在秦二世胡亥身上。


    而如今在民間,用這樣的詞匯形容他的,也不在少數。


    一股不祥的預感在嬴政心中悄然升起。


    “禽獸王朝”,指的不會是秦朝吧?!


    但這念頭轉瞬即逝,嬴政隨即搖了搖頭。


    好歹秦朝也是華夏曆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王朝,後世之人怎會如此輕率地加以貶損?


    想到這裏,嬴政心中的不安稍減。


    於是,他的目光好奇的向天幕看去。


    他也想知道,究竟是哪個王朝如此禽獸。


    ......


    李世民很是確定,“禽獸王朝”必然不是唐朝。


    大唐有貞觀之治、開元盛世,國力盛大。


    雖說晚唐有些拉,但整體還是不錯的。


    趙匡胤同樣很確定,這必須不是宋朝。


    後人提起宋朝,都是“大慫”。


    大宋慫是慫了點,可從來不做出格的事。


    洪武年間。


    朱元璋也是這麽想的。


    大明五龍同朝,更有洪武之治、永樂盛世、明宣之治。


    “禽獸王朝”,怎麽可能是大明呢?


    此時,無數帝王在慶幸。


    當然,也有一些帝王緊張不已。


    這要是哪個王朝被後人評價為“禽獸”,這可太丟人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就刷個視頻,怎麽古人都破防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吃兩個檸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吃兩個檸檬並收藏我就刷個視頻,怎麽古人都破防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