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暗指有人抵製國策。


    在場的藩王當然不會承認,所以他們全都閉口不言。


    崇禎早有心理準備。


    他看向剛剛拿到欠款的蜀王朱至澍,問道:“蜀王叔,你是否支持了朕和朕的國策?”


    蜀王有些醉醺醺的說道:“回...陛下,臣從始至終都在支持。”


    “哎,”崇禎再次歎息一聲:“你不但抵製國策,還當著朕的麵欺君,簡直不可救藥!”


    蜀王朱至澍愣了下,施禮問道:“臣並未欺君,望陛下明察。”


    崇禎把手中的酒杯放到桌子上,到背著手看向大殿角落裏的李若璉:“李指揮使,把蜀王抵製國策的證據拿出來。”


    “是!”李若璉從懷裏拿出一個冊子,掀開後念道:“經查,蜀王府現有千萬兩以上的白銀尚未兌換成大明元寶。這些銀子被分別藏蜀王府的府庫,地窖,以及其他殿宇之中。”


    “其中府庫存銀六百八十七萬七千二百兩......”


    “另外蜀王府還有強占民田,欺行霸市,禍亂地方等罪行......”


    李若璉每說一句,蜀王朱至澍的臉色就難看一分。


    不等他說完,蜀王的臉色已經慘白如紙。


    可怕,太可怕了。


    錦衣衛不但搞清楚了他有多少家產,甚至連每個地方的存銀都查的一清二楚。


    其餘藩王則十分震驚。


    蜀王太有錢了,簡直是富可敵國。


    崇禎冷著臉問:“蜀王叔,你口口聲聲說支持朕的國策,為何不把府中的銀兩拿出來兌換成大明圓寶?”


    蜀王朱至澍已經徹底醒酒了。


    可是他不知如何回答,隻能在醉意的掩護下結結巴巴道:“這...這...這恐怕...”


    崇禎認真說道:“如果你覺得錦衣衛冤枉了你,朕可以立刻派人去四川核實情況。”


    朱至澍的臉色由白轉紅,他想替自己狡辯卻不敢開口。


    事實就擺在那裏,無論怎麽狡辯都沒用。


    崇禎啪的一拍桌子:“蜀王叔,你可知罪?”


    蜀王立刻雙膝跪倒,不停地磕頭:“陛下饒命,臣知罪了。”


    “嗬嗬,”崇禎繼續冷笑:“按照朝廷的旨意,凡是沒有按期把銀子兌換成大明元寶的,一律沒收充公!俗話說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蜀王叔不會不知道吧?”


    蜀王朱至澍幾乎要哭出來了。


    那些錢可是曆代蜀王的積蓄。


    如果全都被沒收充公,還不如殺了他。


    其他人都明白唇亡齒寒的道理,紛紛替他求情。


    “請陛下念在蜀王殿下初犯的份上,饒了他吧。”


    “臣附議。”


    “臣也附議。”


    “請陛下法外開恩,給蜀王一個機會。”


    崇禎重重冷哼一聲:“法外開恩開恩?朕給過他機會,可是他卻當著朕的麵欺君!如果不加以嚴懲,豈能服眾?”


    蜀王朱至澍已經快磕暈了。


    他不停地喊求饒。


    其他人也跟著求饒。


    等眾人求饒的差不多時,崇禎話鋒一轉:“蜀王叔雖然有罪,但好歹把銀子借給了朕。正因為有這些銀子,秦良玉才能將張獻忠擋在四川之外,如此看來,蜀王叔是一個有功之人!”


    眾人見狀立刻逢迎道:“陛下所言極是,臣以為可以讓蜀王將功抵罪。”


    “那可不行,”崇禎再次轉變話鋒:“功是功過是過,不能相抵。”


    眾人徹底懵了。


    截止到現在,他們始終沒搞清楚崇禎的意圖。


    在眾人不解的目光中,崇禎說道:“朕此番召集諸位前來有主要有兩件事。”


    “首先是討論藩王宗祿由國庫支出改為內帑支出,不知諸位有沒有意見?”


    藩王們互相看了看,先後搖頭表示沒有意見。


    在他們看來國庫支出也好,內帑支出也罷。


    隻要給錢就行。


    “好,”崇禎頓了頓,接著說道:“這第二件事與內帑有關!”


    “藩王宗祿由國庫改為內帑支出後,時間久了內帑必然會缺錢。若想解決這個問題,隻有開源和節流兩個選擇。”


    “節流是削減藩王宗祿,開源是賺錢,用賺來的錢彌補藩王宗祿支出的虧空,不知諸位覺得哪個辦法合適?”


    藩王們再次互相看了看,意見非常統一的回答:“臣等以為開源比較合適。”


    “好,”崇禎繼續挖坑:“要想賺錢,首先要有足夠多的本錢,其次要有賺錢的途徑。朕有賺錢的途徑,卻沒有足夠多的本錢。”


    蜀王朱至澍問:“不知陛下所說的賺錢途徑是什麽?”


    崇禎回答:“大明錢莊!”


    聽到這,眾人才明白崇禎的真正目的。


    崇禎想讓他們掏錢入股大明錢莊。


    經營的利潤用於發放藩王宗祿。


    有人覺得可行,畢竟大明錢莊不會虧本。


    能虧本就怪了。


    人員成本和倉儲成本都由朝廷和地方官府承擔。


    其他成本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有人覺得不行。


    怕崇禎趁機黑掉他們的錢。


    眾人開始猶豫。


    崇禎也不著急,在旁邊靜靜的看著。


    他把藩王宗祿由國庫支出改為內帑支出另有目的。


    藩王田產有減免賦稅的特權。


    百姓和地方士紳把自己的田產投獻給藩王。


    藩王拿到了好處費,百姓和士紳獲得了賦稅減免。


    損失卻由朝廷承擔。


    得到好處的藩王,以為自己是憑本事從百姓那裏獲得的好處。


    他們既不感激朝廷,也不感激崇禎。


    這顯然不行。


    崇禎要讓他們意識到需要感恩。


    福王朱由崧忽然說道:“陛下,這天下都是朱家的,國庫的錢和內帑的錢沒有區別。臣以為還是像之前一樣就行,不必由內帑承擔藩王宗祿。”


    崇禎淡淡說道:“這天下確實是咱朱家的,但國庫的錢和內帑的錢有區別。國庫的錢要首先保證各地的軍餉,其次是官員的俸祿,最後才是藩王宗祿。”


    “而內帑的錢首先保證的是藩王宗祿!換言之,隻要有朕一口吃的就餓不到諸位。”


    “至於怎麽選,全由諸位自己說了算。選擇內帑的,以後由內帑承擔藩王宗祿。選擇國庫的,以後由國庫承擔藩王宗祿。”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穿越崇禎帝,開局一根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文盲寫小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文盲寫小說並收藏大明:穿越崇禎帝,開局一根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