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初三。


    遼陽東兩百六十裏,清河堡。


    清河堡始建於成化四年,為時任遼陽副總兵韓斌所建。


    如果在高空俯視,清河堡呈正方形。


    城有四門,城牆周長一百六十六丈,城高兩丈,城牆寬一丈。


    由青磚和條石混合砌築而成。


    內有女牆,四角有敵台。


    (女牆有兩種,在城牆外側的叫垛牆,又叫城牆垛口。在城牆內側的牆叫女牆,一般比垛口低,和現代建築裏的護欄一樣起攔護作用。)


    此時的清河堡尚在建奴手中。


    若想從這裏通過,必須先攻下城池。


    看著不遠處的清河堡,李定國陷入思考之中。


    他在想...如何以最小的傷亡拿下清河堡。


    用火炮轟?


    不行。


    清河堡本就是磚石城牆,寒冬的城牆凍的比鐵還硬,根本轟不動。


    挖地道和撬城牆磚攻城也會麵臨同樣的問題。


    “大人,”劉文秀湊過來說道:“清河堡的城牆由磚石堆砌而成,現在又是冬天,火炮無法轟塌城牆,看來隻能強攻了。”


    “強攻恐怕會付出不小的傷亡。”李定國擔憂道。


    劉文秀歎息醫生:“確實會有傷亡,但形勢所迫也隻能如此了。”


    李定國搖頭:“所以要想一個傷亡最小的辦法。”


    李定國想了一會沒有頭緒,隻能命人在城外架炮,準備試探性的轟一轟。


    隨著隆隆的炮聲響起,士兵們的情緒也被調動起來。


    在炮轟的間隙,傳令官來到李定國身邊:“總兵大人,霧太大了,就算使用千裏眼也無法看清城中的情況。”


    清河堡南北兩側都是山,城池與山體相距不足百丈。


    李定國讓人趁著炮轟的間隙去山上觀察城中情況,結果到了中午霧都沒散盡。


    李定國想了想,問身邊的竇名望:“咱們連續兩天都遇到了大霧,對吧?”


    “是。”竇名望回答。


    “也就是說,明天很可能還會有霧?”


    “這...這不一定啊,天時可遇不可求!”竇名望晃著腦袋說道。


    劉文秀在旁邊問:“大人想趁著大霧攻城?”


    “哈哈!”李定國大笑著說道:“城要攻,人也要殺!”


    眾人雖然不明所以,但是也跟著李定國笑了起來。


    未時末刻。


    霧氣小了許多,視線也逐漸清晰。


    山上的明軍趁機將城中的情況盡收眼底。


    “報!”傳令官再次來到李定國身邊:“城中約有兩千建奴約,另外還有千餘百姓。”


    “確定?”李定國問。


    “確定!”探馬回答:“看的很清楚。”


    “如果真是這樣,事情就好辦了。”李定國露出了開心的笑容。


    炮轟一直持續到傍晚才結束。


    好消息是西麵和南麵的城牆垛口大部分都被炮彈轟斷,壞消息是城牆主體沒有受損。


    次日清晨,大霧彌漫。


    李定國揮手下令:“出兵!”


    在他的指揮下,明軍兵分三路。


    騎兵由高文貴率領,人銜木馬裹蹄,沿著清河堡南麵的山體繞過清河堡,在城東十裏處進行埋伏。


    步兵由劉文秀統領。


    他在城北,城西和城南列陣,使用圍三闕一的戰術。


    李定國親自率領剩餘的兵馬在後方掠陣。


    高文貴率先出動。


    與此同時。


    城中鑲紅旗的碩塞正在考慮要不要撤退。


    霧氣太大了。


    在沒有視野的情況下,守城方根本無法發揮城牆的優勢。


    明軍登上城牆前,他們隻能聽到城下的動靜,卻看不到明軍士兵的影子。


    “大人,城外有動靜。”士兵來到碩塞麵前匯報。


    “看來明軍要攻城了,”碩塞說完之後翻身上馬,“留下五百人把守城池,其餘人隨我出城野戰。”


    旁邊的親信聽到這句話後都驚呆了,他們用顫抖的聲音提醒道:“大...大人,對麵是李定國。”


    “李定國怎麽了?”碩塞心中雖然有些畏懼,但臉上卻故意擺出一副輕視的樣子:“李定國也是人,也要吃飯睡覺。”


    旁邊的親信再次提醒:“李定國有兩萬兵馬,而咱們隻有兩千人。不如...不如暫時撤退,避其鋒芒。”


    碩塞皺眉。


    他不是不想撤退,而是不想擔責。


    數天前他就知道李定國要來。


    他的本意是憑借清河堡堅固的城牆,和李定國對峙幾天。


    可是經過昨天的炮轟後,他覺得這個想法不靠譜。


    太嚇人了。


    炮彈在空中劃過時發出的聲音讓人不寒而栗。


    他本想當晚就走,但考慮到不戰而退會被追究責任後,隻能硬著頭皮堅持到了第二天。


    現在李定國已經兵臨城下,再加上大霧天氣不利於守城。


    撤退想法開始在他腦海裏作祟。


    “有道理!”碩塞開始順坡下驢,“明軍來勢洶洶,我軍應該暫避鋒芒。傳令下去,立刻出城退往鴉鶻關。”


    “大人英明。”


    在親信們的奉承聲中,碩塞開始收拾輜重準備撤退。


    但是他很快遇到了一個問題。


    由於後勤需求,他隨軍攜帶了千餘百姓。


    軍隊撤離後,百姓如何處理?


    他麾下士兵都有戰馬,百姓卻沒有。


    他們沒辦法和自己一起撤退。


    如果把百姓留在城中,明軍進城後百姓們肯定會幫助明軍。


    直接殺了又有些可惜,畢竟這些人都是給鑲紅旗種地的百姓。


    遲疑間,一個探馬跑了過來:“啟稟大人,我軍後方的探馬失去了聯絡。”


    “什麽?”碩塞很是吃驚:“我軍後方探馬失去聯絡?”


    “是,”探馬說道:“為了與後方保持聯絡,我軍每天都會向後方派出十二波探馬,這些探馬每個時辰都要返回一次匯報情況。可是一個半時辰都過去了,上一波派出去的探馬還沒有返回。”


    “壞了,”碩塞大呼不妙,“咱們的後路被明軍斷了。”


    結果也正如碩塞所料。


    高文貴趁著大霧繞過清河堡,截斷了碩塞的退路。


    別說探馬了,就是飛鳥都飛不過去。


    怎麽辦?


    碩塞慌了。


    在後路被斷前,他還有逃跑的機會。


    現在後路被斷,他退無可退。


    “大人您快拿個主意吧,”


    碩塞一番糾結後下令:“再派探馬打探情況!探馬出城後關緊城門,所有人爬上城牆防守。”


    轟!


    話音未落,城外傳來了號炮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穿越崇禎帝,開局一根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文盲寫小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文盲寫小說並收藏大明:穿越崇禎帝,開局一根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