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晚幾乎被稱為屠殺的‘血腥之夜’過後,公正教會似乎並未有任何動靜——羅蘭還特地關注了監察局,包括審判庭在倫敦賦閑的執行官們。
沒有。
他們好像真如西奧多所言,徹底封鎖了消息。
雷雨之祭照常舉行,祭品也果然換成了一群全新的、絕對挑不出毛病的罪犯:對於大眾的質疑,他們效仿審判庭的聖恩報——買下了個不怎麽大的報社,在報紙上宣揚教義的同時,也明裏暗裏指責其他冠神教派的不作為。
市民們對給宗教伸冤沒什麽興趣。
但看報紙上的人打嘴仗,興趣可大了去了。
一時間。
倫敦城裏的報紙花樣頻出:
有些貼了手工剪製的畫影,有些邀請了更知名的評論家,亦或想出更怪更惹人煩的招式:和牛奶,和麵包搭售。
買牛奶送一份報紙,誰都想占這樣的便宜。
報社主人是傻瓜嗎?
與其說好奇報紙上的文字,市民們更熱衷推測這報社什麽時候關門大吉——應該每一天都不停的虧損…吧?
羅蘭時不時到公正教會附近散步,領著哈莉妲到處購物。
但他沒能等到一個再次潛入、完成和西奧多約定的好時機。
某日清晨。
一場可怖的疾病席卷了整座倫敦。
就像雷雨時節驟然傾泄的瀑布。
當人聽見雷聲時,雲層中已經積蓄了淹沒一百塊大陸的雨水——不,比那更猝不及防。
因為沒有征兆。
許多工廠裏的工人隻是齊齊生了病,染上了‘風寒’。
可第二天。
十幾座工廠停工。
第三天。
倫敦西區的宴會少了一大半。
接著第四天。
報紙上再沒有別的話題了——除了這場驟然席卷倫敦的未知疫病。
由於弗洛倫斯和金斯萊的關係,羅蘭幾乎目睹了報紙上所謂‘風寒’到底意味著什麽:
他親眼見到一個患病者是怎麽把自己的肺咳出來,在病床上沒了命的拉屎,饑腸轆轆又吞不下任何東西,整個人腫的像快活後的仙德爾的屁股。
他吐血。
不分白天黑地哀嚎。
醫學院的副院長,那位和維斯特維克相談甚歡的胖先生多次與弗洛倫斯發生爭吵——當威廉姆斯·詹納明示她是自己的新學生,沒準也是最後一位時,對方嘴裏的話稍稍有了克製。
但也不怎麽好聽。
他要求醫生和護工們剪來鐵絲,拴住病人的手和腳。用嘴鉗固定、打開他們的口腔,方便每天的製式醫用漏洞灌入食物。
接著,又給他們使用了許多副作用強得嚇人的藥劑。
甚至據弗洛倫斯說,他還組織更多‘擁有求知欲’的年輕醫生,解剖那些個病入膏肓,但絕對還喘氣的病人。
把他們切開。
觀察到底疾病停留在人體的哪個部分。
他下令不許任何護工擅自將每張病床上發生的告知病人家屬,不準她們私底下接觸病人,給他們除藥劑、酒精和麵糊之外的其他食物——更不準她們隨意和這些‘神誌不清’的病人們講話,聽他們的‘胡言亂語’。
‘他們在哀嚎!先生!’
‘我有耳朵,弗洛倫斯小姐。哪個生病的人不哀嚎?如果有時間,能不能請你回到自己的臥室,蓋上被子,做個好夢?我不明白一個本來智力趕不上…讓讓,時間緊迫。’
弗洛倫斯十分生氣。
“這不正是我們這些人存在的意義嗎?照顧痛苦絕望的病人。那先生怎麽能這樣說話?!他到底要幹什麽?!”
在「放大鏡偵探社」裏(羅蘭非要強調這個名字),金斯萊默默聽了半個上午的牢騷。
並且一點都沒有不耐煩。
這讓抱著‘時鍾’的哈莉妲大為驚奇——這先生可不是個有耐性的。
羅蘭靠在窗畔,時不時往樓下張望。
最近幾天,街上都沒什麽人了。
“因為名聲,弗洛倫斯,”金斯萊幾乎瞬間洞悉了那位‘副院長’的意圖:“貝特萊斯是最有名氣的醫學院。弗洛倫斯,在你看來,每一次大範圍的瘟疫,傳染,意味著什麽。”
“當然是痛苦和災難!”
“不,是一次機會。”偵探冷漠地說。
如果貝特萊斯能爭分奪秒,在整座倫敦,甚至整個帝國沒有反應過來以前,早早找出治療這病的法子,那麽,受益者會是——
貝特萊斯?
不。
是貝特萊斯皇家醫學院的副院長。
在他的帶領下,倫敦的市民們才能又一次戰勝了災難。
“假如你不介意,我可以再‘惡毒’些。比如,誰傳播了這場從未被發現的疾病?”
弗洛倫斯扶額歎息:“行行好,金斯萊。”
金斯萊聳聳肩,不再講。
“…你們最近要謹慎些了,金斯萊,柯林斯先生。”弗洛倫斯憂心忡忡地叮囑他們,盡量少接觸那些患病的——腫脹,吐血,眼裏有淤血,渾身腐臭的病人。
目前他們隻肯定,這病大概不是通過飛沫傳播。
至於其他的…
“我認為你也不必那麽忙碌,弗洛倫斯。”
金斯萊暗示對方該‘休息一陣’——至少避開這最危險的一段時間:等到醫學院有法子治療,哪怕弄清楚傳染源,以及傳播途徑…護工可要近距離接觸病人的。
弗洛倫斯聽了這話,有一瞬間想要發火。
她盯著眉眼平靜的男人,盯著他看了十來個呼吸。
“我可從沒說過偵探的壞話。”
金斯萊嘲弄一笑:“因為偵探不會在什麽都沒有調查清楚前,就跑到凶手身邊質問他為什麽殺了人——甚至都不弄清楚,對方身上是否藏著匕首或火槍。”
女人頓時豎起了眉,聲音尖銳:“是啊,先生。您可厲害,輪到偵探瞧不起人了…倒也是,您這樣的人,隻眼看著自己的路,邊走邊嘲笑世界上所有的路,是不是?”
羅蘭敲著鞋跟,用詠歎調的語氣插嘴:“我多麽愛你啊!弗洛倫斯!我的小心肝!我擔心你,勝過擔心我自己——金斯萊這樣想,卻說不出口。他痛苦不堪,在弗洛倫斯死亡後的二十年間,每天都仿佛活在一個熬人的地獄裏——他後悔沒有對自己的心愛之人坦誠,也後悔…”
“也後悔交了你這個朋友。”幽幽而來的不止聲音,還有金斯萊投擲的火柴盒。
直奔羅蘭的後腦勺。
弗洛倫斯紅了臉,偷瞄麵色如常的偵探,小聲嘟囔:“柯林斯先生,您怎麽能說我會死呢…”
羅蘭默默轉身,對著金斯萊攤開手:“顯然,重點並不在——”
“閉嘴,羅蘭。”
沒有。
他們好像真如西奧多所言,徹底封鎖了消息。
雷雨之祭照常舉行,祭品也果然換成了一群全新的、絕對挑不出毛病的罪犯:對於大眾的質疑,他們效仿審判庭的聖恩報——買下了個不怎麽大的報社,在報紙上宣揚教義的同時,也明裏暗裏指責其他冠神教派的不作為。
市民們對給宗教伸冤沒什麽興趣。
但看報紙上的人打嘴仗,興趣可大了去了。
一時間。
倫敦城裏的報紙花樣頻出:
有些貼了手工剪製的畫影,有些邀請了更知名的評論家,亦或想出更怪更惹人煩的招式:和牛奶,和麵包搭售。
買牛奶送一份報紙,誰都想占這樣的便宜。
報社主人是傻瓜嗎?
與其說好奇報紙上的文字,市民們更熱衷推測這報社什麽時候關門大吉——應該每一天都不停的虧損…吧?
羅蘭時不時到公正教會附近散步,領著哈莉妲到處購物。
但他沒能等到一個再次潛入、完成和西奧多約定的好時機。
某日清晨。
一場可怖的疾病席卷了整座倫敦。
就像雷雨時節驟然傾泄的瀑布。
當人聽見雷聲時,雲層中已經積蓄了淹沒一百塊大陸的雨水——不,比那更猝不及防。
因為沒有征兆。
許多工廠裏的工人隻是齊齊生了病,染上了‘風寒’。
可第二天。
十幾座工廠停工。
第三天。
倫敦西區的宴會少了一大半。
接著第四天。
報紙上再沒有別的話題了——除了這場驟然席卷倫敦的未知疫病。
由於弗洛倫斯和金斯萊的關係,羅蘭幾乎目睹了報紙上所謂‘風寒’到底意味著什麽:
他親眼見到一個患病者是怎麽把自己的肺咳出來,在病床上沒了命的拉屎,饑腸轆轆又吞不下任何東西,整個人腫的像快活後的仙德爾的屁股。
他吐血。
不分白天黑地哀嚎。
醫學院的副院長,那位和維斯特維克相談甚歡的胖先生多次與弗洛倫斯發生爭吵——當威廉姆斯·詹納明示她是自己的新學生,沒準也是最後一位時,對方嘴裏的話稍稍有了克製。
但也不怎麽好聽。
他要求醫生和護工們剪來鐵絲,拴住病人的手和腳。用嘴鉗固定、打開他們的口腔,方便每天的製式醫用漏洞灌入食物。
接著,又給他們使用了許多副作用強得嚇人的藥劑。
甚至據弗洛倫斯說,他還組織更多‘擁有求知欲’的年輕醫生,解剖那些個病入膏肓,但絕對還喘氣的病人。
把他們切開。
觀察到底疾病停留在人體的哪個部分。
他下令不許任何護工擅自將每張病床上發生的告知病人家屬,不準她們私底下接觸病人,給他們除藥劑、酒精和麵糊之外的其他食物——更不準她們隨意和這些‘神誌不清’的病人們講話,聽他們的‘胡言亂語’。
‘他們在哀嚎!先生!’
‘我有耳朵,弗洛倫斯小姐。哪個生病的人不哀嚎?如果有時間,能不能請你回到自己的臥室,蓋上被子,做個好夢?我不明白一個本來智力趕不上…讓讓,時間緊迫。’
弗洛倫斯十分生氣。
“這不正是我們這些人存在的意義嗎?照顧痛苦絕望的病人。那先生怎麽能這樣說話?!他到底要幹什麽?!”
在「放大鏡偵探社」裏(羅蘭非要強調這個名字),金斯萊默默聽了半個上午的牢騷。
並且一點都沒有不耐煩。
這讓抱著‘時鍾’的哈莉妲大為驚奇——這先生可不是個有耐性的。
羅蘭靠在窗畔,時不時往樓下張望。
最近幾天,街上都沒什麽人了。
“因為名聲,弗洛倫斯,”金斯萊幾乎瞬間洞悉了那位‘副院長’的意圖:“貝特萊斯是最有名氣的醫學院。弗洛倫斯,在你看來,每一次大範圍的瘟疫,傳染,意味著什麽。”
“當然是痛苦和災難!”
“不,是一次機會。”偵探冷漠地說。
如果貝特萊斯能爭分奪秒,在整座倫敦,甚至整個帝國沒有反應過來以前,早早找出治療這病的法子,那麽,受益者會是——
貝特萊斯?
不。
是貝特萊斯皇家醫學院的副院長。
在他的帶領下,倫敦的市民們才能又一次戰勝了災難。
“假如你不介意,我可以再‘惡毒’些。比如,誰傳播了這場從未被發現的疾病?”
弗洛倫斯扶額歎息:“行行好,金斯萊。”
金斯萊聳聳肩,不再講。
“…你們最近要謹慎些了,金斯萊,柯林斯先生。”弗洛倫斯憂心忡忡地叮囑他們,盡量少接觸那些患病的——腫脹,吐血,眼裏有淤血,渾身腐臭的病人。
目前他們隻肯定,這病大概不是通過飛沫傳播。
至於其他的…
“我認為你也不必那麽忙碌,弗洛倫斯。”
金斯萊暗示對方該‘休息一陣’——至少避開這最危險的一段時間:等到醫學院有法子治療,哪怕弄清楚傳染源,以及傳播途徑…護工可要近距離接觸病人的。
弗洛倫斯聽了這話,有一瞬間想要發火。
她盯著眉眼平靜的男人,盯著他看了十來個呼吸。
“我可從沒說過偵探的壞話。”
金斯萊嘲弄一笑:“因為偵探不會在什麽都沒有調查清楚前,就跑到凶手身邊質問他為什麽殺了人——甚至都不弄清楚,對方身上是否藏著匕首或火槍。”
女人頓時豎起了眉,聲音尖銳:“是啊,先生。您可厲害,輪到偵探瞧不起人了…倒也是,您這樣的人,隻眼看著自己的路,邊走邊嘲笑世界上所有的路,是不是?”
羅蘭敲著鞋跟,用詠歎調的語氣插嘴:“我多麽愛你啊!弗洛倫斯!我的小心肝!我擔心你,勝過擔心我自己——金斯萊這樣想,卻說不出口。他痛苦不堪,在弗洛倫斯死亡後的二十年間,每天都仿佛活在一個熬人的地獄裏——他後悔沒有對自己的心愛之人坦誠,也後悔…”
“也後悔交了你這個朋友。”幽幽而來的不止聲音,還有金斯萊投擲的火柴盒。
直奔羅蘭的後腦勺。
弗洛倫斯紅了臉,偷瞄麵色如常的偵探,小聲嘟囔:“柯林斯先生,您怎麽能說我會死呢…”
羅蘭默默轉身,對著金斯萊攤開手:“顯然,重點並不在——”
“閉嘴,羅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