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寧縣,清河鎮。


    陸家大宅。


    陸文淵坐在書房中,看著從重山鎮送來的信件。


    陸妙書站在身旁,安靜的等待著。


    安寧縣有三個大家族,楊氏、盧氏、陸氏。


    楊氏無需多說,如今已是遼東楊氏。


    盧氏不可避免的沒落了,雖然盧氏與楊氏的關係莫逆,這麽多年來都保持著比較親近的關係,但是盧氏連續兩代人都沒有出現可用的大才,哪怕這些年楊氏對盧氏多有提攜,盧氏依舊不如從前。


    如今盧氏連個進士都沒有,隻有幾個舉人充場麵。


    不過盧氏那幾個舉人都有官身,都在遼東任官。


    雖然都隻是縣令、縣丞、主簿之類的小官,但依然算是一個官宦家族。


    而陸氏不同,陸氏有陸文淵,現在陸文淵是辭官在家,但他在遼東官場上的人脈絕非一般人能比的。


    再說陸文淵可是探花出身,官至布政使,若是他當初不辭官,現在最低也是一個尚書。


    如今陸文淵是要威望有威望,要名氣有名氣,要能力有能力,要經驗有經驗,可以說是遼東文官第一人。


    楊承業欲要起兵,自然不會忽略了這位表叔。


    在楊承業下令準備出征的第一時間,就寫信送來安寧縣,請陸文淵前往重山關主持大局。


    沒錯,就是主持大局。


    雖然蔣南國已經投靠楊承業了,楊承業也準備重用他了,但重山關太重要了,必須要有一個絕對可以信任的人來幫楊承業主持大局。


    陸文淵看完信件之後,捋著花白的胡須沉思了片刻


    “你去楊家村一趟,跟楊明輝說一聲,就說我三日後會啟程前往重山關,讓我那些學生隨我一起去重山關!”


    回家的這幾年,陸文淵也沒有閑著,經常會跑去楊家村的族學授課,他在楊氏族學中收了三十多個學生。


    楊承業要爭霸天下,需要的不隻是將士,還需要大量的文官,他那些學生正好合適。


    能被他看上眼的學生自然不是庸才,如果正常科舉的話,或許沒有幾個能考得功名,但如果是做官的話,那肯定能把事情辦的妥妥帖帖的。


    “好,我這就去楊家村!”


    陸妙書立即應道,隨後退出書房,先安排家中的管家收拾行李,準備三天後前往重山關,借著又帶著幾個隨從騎馬去了楊家村。


    其實陸妙書的能力也很不錯,他是陸文淵的長子,一直都跟在陸文淵身邊,幫著陸文淵處理一些公務,經驗十分豐富。


    以他的能力,足以擔任一地主官,知府、知州都是沒有問題的。


    若是再自己主政幾年,差不多也就能獨當一麵了。


    除了陸妙書外,陸文淵的次子陸妙文更是已經取得了舉人功名,若不是世道太亂,他今年應該入京趕考的。


    楊家村距離清河鎮很近,步行的話,半個時辰也就到了,騎馬更快,一路小跑,不到兩刻鍾,陸妙書就來到了楊家村。


    如今的楊家村已然大變樣,早已不是曾經的那個小村子。


    說是楊家村,其實更像是一個鎮子,比之清河鎮規模還大,而且楊家村還建造了很多亭台樓閣,隻是建築風格有些粗獷,不如那些大城內的建築精致。


    而楊家村標誌性建築物是文武藏書樓,兩座樓閣足足有六丈高,有七層,並肩而立,在楊家村有點鶴立雞群的味道。


    文武藏書樓,顧名思義,就是存放書籍和功法的地方。


    裏麵有很多經史子集,武道功法,與楊家的藏書閣不同,楊家的藏書閣主要存放武道功法,雖然也有儒家的經史子集,但並不多。


    而楊家村藏書樓存放的儒家經典非常全麵,並且其中還有很多孤本。


    當然,楊家村收藏的武道功法就遠遠不如楊家的,其中隻有四部先天功法,也沒有什麽修煉心得。


    不過這些已經足夠楊氏子弟使用了,也是楊明輝故意為之的結果。


    楊明輝的想法很簡單,隨著楊家搬至海外,楊氏一族與楊家就變得遠了很多,現在大家還都念著情分,可時間一久,難免會變得生分。


    為了讓楊氏一族與楊家有更多的聯係,楊明輝沒有收藏太多的先天功法,他想日後楊氏一族若是有人具有成為先天武者的潛力,就送去楊家。


    如此,楊家與楊氏一族就能一直保持著聯係,產出更多的情分。


    文武藏書樓就在楊氏族學中,而如今的楊氏一族也不再是單純的武道家族,而是文武齊備,隻是在文學上的成就遠不如在武學的成就多。


    目前楊氏一族也僅僅隻是出了幾個舉人,十幾個秀才,還沒有出現一位進士。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楊氏一族的基礎畢竟是武道,哪怕是想要學文,也不能放下武道。


    所以楊氏子弟能在文道上有所成就的人,必定是文武兼備。


    陸妙書進入楊家村,很快就找到了楊明輝。


    如今楊明輝也已經年近八旬,他隻比楊正山小兩歲而已。


    不過楊明輝的身子骨還很硬朗,走起路還呼呼帶風。


    楊明輝也是武者,還是一位後天武者,雖然他的實力稀鬆平常,但別忘了他也是喝了很多年的靈泉水,楊正山缺了誰的靈泉水,也不會忘了楊氏一族。


    有靈泉水滋養,楊明輝雖然在武道上沒有太大的成就,但肯定會是個長壽之人。


    “是妙書啊,嗬嗬,快進來!”


    見到陸妙書來了,楊明輝坐在堂屋中熱情的招呼著。


    他的孫子楊繼業將陸妙書引入堂屋中,然後吩咐下人泡茶。


    楊承澤有三個兒子,楊繼祖,楊繼宗,楊繼業。


    眼前這位就是楊承澤的三子楊繼業。


    如今楊繼祖跟在楊承澤身邊,楊繼宗在重山鎮任職,而楊繼業則在族內。


    這楊繼業就是楊明輝選定的楊氏族長的繼承人。


    其實本該楊繼祖繼承的,隻是楊承澤覺得自己的長子和次子在武道上都有很高的天賦,所以就不想讓他們在楊家村窩著。


    其實他連楊繼業也不願送回楊家村,楊氏族長看起來十分風光,但實際上也就那麽回事。


    如今楊明武、楊承澤、楊承旭等等,這些人哪個不比楊明輝風光。


    隻是因為祖宗之地不能丟下,楊承澤才不得不讓楊繼業回來繼承族長之位。


    陸妙書落座,先是關心了一下楊明輝的身體,然後才說道正事。


    “侯爺要舉兵南下,特意來信請家父前往重山關坐鎮,家父已經決定三日後出發,不過家父想要帶上族學中的那些學生!”陸妙書道。


    楊明輝微微頷首,“老夫也收到承業的信了,也是向讓族內送一些子侄過去,正好,到時候可以跟你們一起走!”


    如今楊氏一族的年輕一輩雖然沒有驚才豔豔的存在,但卻有著很多基礎牢固,能力不錯的平庸之輩。


    這些平庸之輩放在楊家村不算什麽,但送到重山鎮最少也能做個千戶百戶的武官,一些對案牘之事比較了解的,做個佐貳官也是可以的。


    說著,楊明輝突然壓低聲音問道:“承業是不是要~~”


    後麵的話他沒有說,但那個意思很明顯。


    陸妙文笑了笑,“應該是!”


    楊明輝咧嘴笑起,“那就好,那就好!哎,我這年紀大了,有些事情看不明白了,不過此事,我楊氏一族必然要全力支持!”


    若是楊承業取得天下,那他們楊氏一族也算是皇族分支,雖然不能獲得爵位,但有個皇族分支的名頭來,楊氏一族也能獲得很多好處。


    到時候,他們就不再是遼東楊氏,而是大榮楊氏。


    而楊氏子弟也不再局限在遼東和重山鎮,而是將遍布整個大榮,甚至可以走出大榮。


    楊明輝繼承了楊正祥的誌向,一心隻想著讓楊氏一族跟隨楊家的腳步,不斷的發展壯大。


    說起來,他們父子兩人才是楊氏一族崛起的最大功臣,而楊正山頂多算是楊氏一族發展的引領者和資助者。


    兩人又嘮了一會兒嗑,陸妙文這才離開楊家村,返回清河鎮。


    也就在陸文淵收拾行裝前往重山關的時候,身在平遠東陽府的林展也收到了楊承業的信。


    書房中,林展看完手中信件,不由得露出了笑容,“接下來有的忙了!”


    丁路問道:“老爺,可是侯爺有什麽吩咐?”


    “嗯,承業準備南下討伐大梁王,咱們要為他準備一些糧草!”林展說道。


    “討伐大梁王!”丁路雙眸一亮,“侯爺是想?”


    林展看著他,哈哈一笑,“不管承業有什麽想法,咱們都要將他推上那個位置!這天下,該換換主人了!”


    雖然如今林展也已年近五十,但他不想陸文淵那般內斂,恰恰相反,隨著年齡的增長,林展的性子越發的張揚。


    這是實力和權力給他帶來的自信,也是因為楊正山這個師父給他的底氣。


    其實在遼東,陸文淵並不是抵觸朝堂的第一人,林展才是。


    朝堂給陸文淵升遷,陸文淵還上書請辭。


    可朝堂給林展升遷,林展直接給無視了。


    當初建興帝沒有將陸文淵調回京都,就想著把林展調回去。


    結果呢!


    林展根本不理朝堂的調令。


    嚴格來說,林展現在還隻是平遠布政使司的參政,但實際上他跟平遠的巡撫差不多。


    布政使司,都指揮使司,按察使司,以及尚武司都被他牢牢把握在手中。


    林展辦事的手段可比陸文淵淩厲多了。


    大概是受了楊正山的影響,林展也不喜歡玩什麽陰謀詭計,凡是跟他作對的,他向來是能動手絕不吵吵。


    所以林展現在就跟個土霸王一般,將平遠的諸多官員收拾的服服帖帖的。


    而楊承業想要造反,林展絕對會舉雙手讚成。


    這不隻是他自己的態度,而是遼東諸多官員的態度。


    天下大亂,誰不想立下從龍之功。


    而楊家占據遼東和重山鎮,本就擁有爭奪天下的底氣,自然會有很多希望楊家能站出來振臂高呼。


    隻是楊承業那邊一直沒有表現,陸文淵和林展這邊也一直壓著,這才沒有人主動站出來去找楊承業。


    林展主動壓製底下官員的聲音,不是因為他不支持楊承業,而是因為他知道這事需要楊正山的同意。


    楊正山不點頭,他這個做徒弟的自然不能越俎代庖。


    林展琢磨了一下,吩咐道:“派人去薊州一趟,讓薊州那邊將糧倉準備好,我們接下來要運送大量的糧草去薊州!”


    薊州不歸屬平遠,歸屬於山河,不過這並不重要的,重要的是薊州也控製在林展手中。


    薊州的知州和衛所都是林展的親信。


    林展自然知道薊州的重要性,所以他早就在薊州布局了,他借助橫刀門在薊州的力量,牢牢的將薊州抓在自己手中。


    吩咐了丁路一聲,林展立即又安排人去通知各衙門主官過來開會。


    此時他臉上帶笑,走路帶風,整個人都充滿了激情。


    終於不用再渾渾噩噩的混日子了。


    終於不用再撓心撓肺的等待著了。


    終於可以盡情的大幹一場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家族崛起:從當爺爺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不知未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不知未名並收藏家族崛起:從當爺爺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