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穀內大火直到第三天才全部熄滅。


    楊正山帶著親衛營進入了山穀。


    滿地的灰燼,到處都是一片灰黑,仿佛整片大地都變成了黑灰色,位於兩側的山頭上還點綴一抹翠綠。


    穿過山穀,楊正山來到了禁軍的營地。


    “哈哈,正山,你來了!”


    梁儲見到楊正山,心裏那叫一個高興。


    楊正山抱拳行禮道:“末將拜見侯爺!”


    “哎,你我何須這些俗禮,走走,我們帳內說話!”梁儲也不廢話,直接將楊正山拽入了自己的營帳中。


    兩家是姻親,關係自然非比尋常。


    兩人剛在帳內坐下,茶水還沒有上來,周蘭就來了。


    “楊將軍!”


    “周將軍!”


    楊正山望著周蘭,臉上露出了親和的笑容。


    而周蘭看著楊正山,則是滿心的雀躍。


    “好了,別站著了,都坐下吧!”梁儲招呼兩人坐下。


    三人入座,就開始閑聊起來。


    雖然平日裏他們之間都有書信往來,但很多事情在書信中是說不明白的。


    三人聊天的話題也很廣泛,從家事到朝政,從稚童小兒到太子殿下。


    “侯爺,朝堂上現在是個什麽情況,禁軍出京,會不會有什麽問題?”


    閑聊了半個時辰後,楊正山將話題轉移到禁軍出京的事情上。


    這件事並不是一件小事,涉及到皇權之爭。


    皇帝親軍和京都禁軍向來都是承平帝手中最重要的兩個兵權。


    有這兩個兵權在,可保皇城和京都無憂。


    可現在禁軍有六營離京,剩餘的六營還不知道是個什麽情況!


    如果禁軍在京都變得形同虛設,那問題可就大了。


    提及此事,梁儲的臉色變得凝重起來了。


    “出動禁軍是太子殿下和諸位閣老共同決定的,寧國公也同意了此事!”


    “不過~~”


    梁儲沉吟了一下,才又說道:“不過此事是太子殿下一力促成的!”


    “太子殿下已經能夠左右內閣了?”楊正山皺著眉頭問道。


    梁儲微微搖頭,“不知道,不過最近朝堂的情勢卻是發生了很多變化。”


    “陛下已經臥床數月!”


    楊正山恍然。


    皇帝老兒已經臥床數月,看起來似乎是康複無望,隨時都可能會駕崩。


    這個時候朝堂上的大臣們自然會靠向太子。


    哪怕太子再不好,那也是名正言順的儲君。


    一代天子一代臣。


    大臣們想要保住自己的官帽子,自然要提前表現一番,否則等太子登基了,他們可就沒有表現的機會了。


    這個時候太子想要做什麽,都不需要他親自動手,會有很多大臣主動為他效力。


    太子想要禁軍離京,那禁軍自然要離京,恐怕就連內閣都要向太子讓步。


    “如此說來,朝堂豈不是唯太子隻手遮天?”楊正山說道。


    “那到不至於。太子還未登基,如何能隻手遮天?”梁儲淡淡的說道。


    楊正山點點頭,隻要承平帝一天不駕崩,太子就隻是太子,想要隻手遮天是不可能的。


    其實就算是太子登基了,也無法隻手遮天。


    大榮朝堂是天子與士大夫共治天下,若天子強勢,那朝堂自然是皇權至上,若天子庸碌,那朝堂就會成為文武大臣的天下。


    聊了一會朝堂的情勢,三人才把話題轉移到正題上。


    山穀一戰,七萬兀良大軍近乎全軍覆沒,自此之後,遼西和重山鎮西路的兀良隱患徹底被拔除,這場戰事大概率會到此為止。


    這一次兀良胡族也算是傷筋動骨了,八萬胡騎可不是一個小數目,哪怕是兀良胡族的實力強橫,也經不起這樣的損失。


    短時間內,兀良胡族肯定不會再次進攻大榮。


    至於大榮這邊,朝堂上的局勢有些駁雜,肯定也不會對兀良胡族展開反擊。


    所以這一場因慶王而起的戰亂大概率會就此終結。


    與梁儲會麵之後,楊正山讓將士們將山穀內的灰燼打掃了一下。


    當然,他讓將士們打掃灰燼不是因為衛生,而是因為這片灰燼之中還隱藏著很多值錢的東西。


    比如被燒壞的兵甲,皮甲和布甲肯定都沒用了,但鐵甲和兵刃卻可以重新熔煉,重新打造。


    再比如胡騎掠奪的金銀,兀良大軍可是劫掠了整個遼西省,他們得到的金銀足有數百萬兩之巨。


    大火可以燒化金銀,但不會讓金銀變成灰燼。


    這麽多金銀,楊正山自然要將其全部收集起來。


    幾天之後,重山鎮的將士將山穀內灰燼翻了一遍,楊正山將搜出金銀的三分之一給了禁軍。


    這些金銀原本是屬於遼西百姓的,不過現在它們屬於重山鎮和禁軍的戰利品。


    既然是戰利品自然要按規矩辦事。


    三分之一給禁軍,三分之一給他麾下的將士,剩餘的三分之一則作為繳獲上繳。


    這種事在邊鎮都是有規矩的,雖然有時候份額會因為具體情況不同進行調整,但規矩就是戰利品要先給衝鋒在前的將士們一份。


    九月初八。


    禁軍將一萬八千多俘虜移交給重山鎮。


    戰事已了,他們作為禁軍不宜在重山鎮多留。


    所以在移交了俘虜之後,梁儲就下令返京。


    而楊正山在接收了俘虜之後就陷入了忙碌之中。


    這麽多俘虜需要處理,全部殺了肯定是不行的,連重罰都不行。


    因為這些俘虜大部分都是來自重山鎮西路的軍戶,如果重罰他們必然會引起軍戶們的不滿。


    為了安撫人心,也為了盡快穩定重山鎮西路的局勢,楊正山隻是處置了幾個有官職的武官,至於普通的士卒,重新整編之後,他們依然是重山鎮西路援兵營的將士。


    也就在楊正山忙著整編西路援兵營的時候,關於無名山穀之戰的捷報也送到了京都。


    一舉殲滅七萬兀良大軍,這可是一場大捷。


    其意義不比當初攻克複山城差。


    兀良胡族一直都是大榮北方的勁敵,數十年來,大榮與兀良胡族的爭鬥從未停止過。


    北原鎮與兀良胡族幾乎每年都會爆發幾場小規模的戰鬥,有時候還會出現參戰人數過萬的戰鬥,不過規模達到十餘萬的戰鬥倒是很少。


    像這次一戰殲滅七萬兀良胡騎更是前所未有的。


    捷報傳到京都自然引起了一陣喧嘩。


    兀良大軍覆滅,滿朝文武也跟著鬆了一口氣。


    這段時間,他們麵對氣勢洶洶的兀良大軍還是很緊張的,生怕局勢越變越糟。


    如今局勢翻轉,大家也就可以放鬆下來了。


    不過接下來的封賞卻成了朝堂上新的爭論點。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家族崛起:從當爺爺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不知未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不知未名並收藏家族崛起:從當爺爺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