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拉機走了大半天,路上還停下來補了些油。停下來的時候,秦望舒醒了過來。


    秦望舒不懂油,隻覺得這油聞起來不像汽油的味,刺鼻的緊。


    他們這些知青也下來休息了一會。前麵的拖拉機手是一個沉默的中年人,從過來接他們到離開也隻和他們說了幾句話。


    確認他們的姓名,讓他們帶著行李坐上拖拉機,隨後就沉默地用搖把啟動拖拉機,一路無話。


    男知青們不是沒有想過和他搭話,但他一直沒有開口,和男知青們聊天的是另一位來接他們的人。


    這人比拖拉機手要年輕一些,人也話多了些。他自我介紹說是村裏的小隊長,這一次是特意跟著一起過來接他們的。


    秦望舒記憶裏有這位小隊長,他人很是熱情,對知青也很是寬容,大家都很是喜歡他。


    最開始接知青和安排知青的都是他。


    隻是在知青開始幹活後,這位小隊長的眉頭就越皺越緊,最後徹底沒了之前的熱情寬容,對待知青的態度也嚴厲了許多。


    不過也是正常的,這些知青幹活的確讓人看不過去,如果他們隻是沒幹過,也就算了。讓他們幹活不僅不是幫忙,反而是幫倒忙,甚至還拖慢了大家的進度,讓他很是生氣!


    小隊長寬容的時候是很寬容,但嚴厲的時候也是很嚴厲的。那段時間所有知青都是苦不堪言。


    當然這裏麵不包括小姑娘,小姑娘對自己的身份認的很清,所以在幹活的時候很是賣力。


    老鄉們教的時候,她聽的很認真,在幹活的時候也很快就上手了。除了力氣上不如其他村民,她幹的活根本挑不出任何錯。


    隻是這樣的小姑娘卻在知青裏像個異類,讓那些知青更看不慣了。


    想到這些事情,秦望舒更不想和這些知青有什麽牽扯了。小姑娘的悲劇雖然很大部分是因為原生家庭和小姑娘自己的性格,但也有這些知青的原因。


    秦望舒不是小姑娘,也不想原諒這些人,哪怕是對小姑娘很好的女主,她也不想與之有什麽牽扯。


    秦望舒看著這個聽著男知青吹牛的小隊長,再想著記憶中他那張氣急的臉,還是有些同情他的。


    他們下鄉的地方距離這邊的確很遠,拖拉機走了大半天,一直到太陽西斜才到地方。


    “其實應該讓你們坐大巴車到我們縣城,我們再到縣城去接你們的,這不是我們正好來這邊辦事,正好就將你們給帶回來了。”小隊長解釋說。


    “你們以後要是想到這邊來,可以從縣城那邊坐車,每天有兩班,還是很方便的。”


    這邊的城市比他們的縣城大,特別是還有火車站,也比他們縣城繁華的多。


    他們這一次過來就是想要從這邊買些東西,本來錢都準備好了,誰知道來遲了,沒有買到。


    這時候正好知青到了,知青辦的人知道他們就在這邊,便讓他們接了這些知青回去,還給他們將知青的車票錢補給了他們,甚至還給了一張柴油票。


    所以他們就將這些分到他們那裏的知青給接上了。


    說完小隊長看了看對麵年齡最小的知青,這個女知青知青辦的人打了招呼,說是挺可憐的,是代替後爸家裏的姐姐下鄉的,家裏也不重視,讓他們多照顧一些。


    他看著這個明明已經十五六卻像是十二三的女孩,也有些心疼,特別是她才帶了這麽點東西。


    唉,有了後爸就有後媽,這孩子的親媽也真是狠心,讓這麽個孩子代替繼女下鄉,也真能忍心。


    小隊長也隻是稍稍留意了下秦望舒,便將目光移開,如今知青點的房子不夠,又快要夏收根本沒有時間給知青建房,這十一個知青估計得分到隊裏的人家中住了。


    到時候給她選一個條件稍稍好一些的人家裏吧,這樣她也能住的好一些。


    小隊長在心裏想著人選,同時也在考慮這些知青要怎麽安排,又有哪些人家裏可以安排人住進去。


    他們到了之後,沒有被送到知青點,而是送到了大隊部。


    幾個女知青互相幫助著將自己的行李給搬下來,就在那裏等著。男知青們本來想要幫忙的,但女知青們拒絕了。


    小隊長回來之後便去了大隊部裏和大隊長商量事情,至於那個拖拉機手將拖拉機停在大隊部的門口,便離開回家了。


    他出去幾天估計家裏也挺擔心的,特別是現在這麽忙,也不知道家裏會忙成什麽樣呢,他還是盡快回去看看的好。


    十一個知青就這樣被扔在了大隊部的門口,他們找了個地方坐下,沒一會就來了兩個人。小隊長之前叮囑了他們讓他們在這裏等一下,一會給他們安排住處。


    同時也讓人去找了知青點的兩位負責人過來安撫這些新來的知青。


    隻是小隊長走之前又看了一眼這些新知青,有些擔心,總覺得這些新知青並不會很安分。


    來的人是一男一女,秦望舒剛看到來的兩人就猜到了他們的身份,其他知青也猜到了。


    畢竟他們的雖然也穿著帶著布丁的衣服,但和這裏的村民完全不一樣,他們身上的氣質告訴他們,這兩人應該也是知青,而且是比他們來的更早的知青。


    “我們是這邊知青的組長,負責知青的事情,小隊長剛才讓人通知我們過來,讓我們和你們說一下這邊的情況。”那位女知青先開了口,她的年齡看上去已經二十七八歲了,人很溫和親切。


    隻是這樣溫和親切的人出現在他們麵前,卻讓這些新來的女知青沒有感覺親近,而是一種悲哀。


    那是看到了自己未來的悲哀,眼前的女子雖然氣質上與村民不一樣,但在皮膚和裝扮上卻和農村婦女沒有什麽區別。


    看著這位女知青,她們好像看到了自己的未來,以後她們應該也會變成這個樣子嗎?


    她們不清楚自己在農村會遭遇什麽,但看到這位“前輩”,她們就知道了農村的生活一定很是辛苦。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成年代文中的拖油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季欣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季欣桐並收藏穿成年代文中的拖油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