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博尼斯的回歸,和克裏斯-穆林的加盟,讓拉裏-伯德心心念念的持球中轉站一下子有了兩個。
兩個人生涯的助攻數都不是很多,薩博尼斯最好的賽季,場均助攻也才3.5個,穆林最好的賽季是5個。
單論數據,兩人最好的賽季加起來都不如甘國陽助攻王賽季拿的多。
可是助攻這個數據是具有一定迷惑性,欺騙性的,因為所謂助攻本質上就是出手得分前的最後一次傳球而已。
一個戰術從發起,到運行,到最後終結,肯定不隻是最後一次傳球在起作用,可是計算數據時,隻計最後一次。
事實上在陣地進攻當中,一傳、二傳的作用,往往比形成助攻的最後一傳還要重要。
一傳決定了戰術打法的走向,是低位,還是高位,是側翼,還是中路,一傳起到決策作用。
二傳則是體現戰術變化的時候,一傳選擇低位,低位接到球,是往外打內外連線,還是強側轉弱側,又或者給內切的球員。
一次成功的團隊戰術配合,前兩次傳球基本要能打出對方的防守縫隙,傳出比較清晰的戰術路線來。
一旦一傳、二傳失敗,時間被消耗大半,戰術失敗率會直線飆升,這時候就要考驗球員個人能力了。
甘國陽助攻數據很高,主要是依賴他強大的個人攻擊力帶來的防守吸引能力,遭到包夾後及時分球,給隊友創造機會。
如果製定一個規則,甘國陽比賽中不能出手,他的助攻數據肯定會直線下滑——這點喬丹和甘國陽差不多。
有些球員,像斯托克頓,本身也有進攻威脅,但他們的傳球很多時候不依賴自己的防守吸引力。
在進攻戰術發起前,他們就很快思考好下一步怎麽打,要選擇什麽戰術發起,然後把球傳給正確的人做戰術起手式。
還有些球員,像伯德、皮蓬,不僅一傳強,在戰術發起之後,還能快速判斷下一步的趨勢和變化,用二次傳球及時做出調整。
a計劃失敗,他們能快速切換到b計劃,甚至在人縫中發現別人看不到的c計劃和d計劃,最後卻又能用神來之筆實現e計劃,幫助隊友完成得分。
這不僅僅需要經驗積累和技巧訓練,更重要的還是那一點天賦,這是積累不來的。
以甘國陽的天賦,在傳球上他最多看到c,a和b來回切換,已經是他想象力極限了。
當然,對他個人而言,他曆史第一的攻擊力根本不需要這麽多傳球選項。
選項太多反而會幹擾他進攻的決心。
對開拓者的進攻來說,缺少一個一傳、二傳手,他們的進攻難免變得刻板、單調。
這種缺點在西決暴露無遺,開拓者的進攻套路被爵士完全猜透,甘國陽遭到最恐怖的多人圍剿,其他人無法提供幫助。
薩博尼斯和穆林的到來不僅僅提供了火力、防守、經驗上的幫助,最主要的還是填補了開拓者戰術體係上的功能缺漏。
中場休息在更衣室,裏克-卡萊爾再度強調了“流動進攻”的重點,側翼的走位,底線的移動,縱向的切入等。
卡萊爾希望將開拓者曾經的普林斯頓戰術基因重新激發出來,上個賽季到季後賽開拓者的進攻可以用呆板、粗暴來形容。
他希望自己的flow理想能在開拓者身上得到實現。
一個球隊的進攻不再依賴固定的戰術套路,而是在遵循一些基本原則的情況下,球員根據防守情況,隨機應變,完成多種多樣的配合。
這點和三角進攻很像,不過三角進攻很講究站位,對陣型有嚴格要求,而flow更加自由,更需要球員運動起來。
從這點來說,流動進攻屬於三角進攻進一步升級的版本。
當然,戰術不是說“升級”就比之前的更高級更厲害,隻是理念的演變而已。
在90年代末期,這種戰術思路並不符合時代潮流,因為整個nba都在朝著極致的防守化推進。
1997年總決賽爵士vs公牛,爵士那麽流暢的團隊進攻,磨合了10年的默契,到了緊要關頭最常用的戰術還是拉開讓卡爾-馬龍單打。
尤其是係列賽深入到很激烈的階段,一打四看已經成為nba賽場常態。
單打雖然單調,可是失誤率低,容錯率高,還能節省角色球員體能讓他們投入防守。
上個賽季,拉裏-伯德讓卡萊爾大膽嚐試這種進攻思路,一直到常規賽末終於有了起色。
可是到了季後賽,隨著係列賽深入對手越來越強,開拓者的進攻資源越來越朝甘國陽集中。
所謂的流動進攻,自然不再流動了。
新賽季,卡萊爾繼續執行這套體係,大家心裏頗為疑慮。
尤其是新加入的老將,穆林和布雷洛克擔心他們難以適應。
甘國陽站出來大力支持卡萊爾的策略,他說:
“如果我們隻想要一個冠軍,那我想用任何戰術,我們都可以達成這個目標。但如果我們想長期保持競爭力,再創立一個王朝,我想裏克的戰術體係會起到關鍵作用。”
情況和1990賽季鮑比-貝爾曼引入普林斯頓體係時一樣。
一個堅實、有效、可靠的戰術體係,是球隊長期保持競爭力的保證。
今年甘國陽33歲,即將要34歲,他認為自己的狀態足夠再奮鬥個四五年的。
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把地基、營盤打牢靠了,未來科比等年輕人成長起來,說不定還能再爭個五六年。
這樣,隻要不再出現1993年那樣的意外,隻要老爹身體健康,未來10年時間,甘國陽都可以和開拓者一起逐鹿中原。
退休?甘國陽暫時沒想過,那兩年退役丟失的時光,他恨不得立刻補回來。
下半場比賽開始,第三節,開拓者開始上強度。
經過上半場的熱身,球員們身體狀態,注意力都達到了最佳。
第三節一開始,甘國陽就助攻克裏斯-穆林三分命中。
接著又守住了蒂姆-哈達威的突破上籃,反擊中再助攻布雷洛克命中三分!
開拓者今晚的外線三分命中率相當高,看得出球員們狀態很好。
本賽季聯盟做出了規則修改,縮短的三分線重新延長回到了23英尺9英寸(大約7.24米,之前縮短到了6.7米)。
因為聯盟發現,三分線縮短後,大家三分投的多,一定程度影響比賽的精彩程度。
太多的外線投籃,太少的內線突破上籃,引起了一些硬派球迷的反感。
當三分線回到過去的長度後,聯盟的三分出手數和命中率肯定會下降。
不過對開拓者而言,他們的三分球應該會不減反增。
穆林、布雷洛克都是三分高手,薩博尼斯同樣有三分能力。
甘國陽更是上個賽季的投中三分最多的球員,命中率也最高。
如果把三分數據也算入標準數據統計,甘國陽就是數據五冠王。
第三節開拓者連續的三分投的熱火無所適從,萊利不得不叫了暫停。
卡萊爾看著這批老將在場上的表現,暫停時他覺得真沒什麽可說的。
“我們沒問題,繼續前進吧,夥計們。”卡萊爾用自信的口吻說道。
隨後的比賽,開拓者越打越放鬆,而熱火顯然沒有從失去奧拉朱旺的傷痛中走出來。
即便奧拉朱旺這兩個賽季逐漸下滑,他依舊是聯盟最好的中鋒之一,並且有著豐富的抗甘經驗。
如果他在,查爾斯-巴克利大概率不用在比賽中被甘國陽全程盯著,這種感覺要多難受有多難受。
巴克利在他狀態最好的時候,可以利用靈活性和投射和阿甘對抗。
現在他的投射水準下降的厲害,今年三分線又加長,更要了他的老命。
300磅的體重欺負聯盟任何一個內線都綽綽有餘,甚至碰到奧尼爾他都不懼。
偏偏對付阿甘,300磅也沒用,反而導致巴克利沒有了最重要的爆發和速度。
越打越是狼狽,分差逐漸拉開,到第四節開始時,開拓者已經領先20分了。
巴克利很沮喪,在一次正麵對抗中他嚐試背身強吃阿甘,結果擠了半天硬是沒擠動。
還被裁判吹了一個走步,這讓巴克利非常惱火,汗水布滿了他光溜溜的腦袋。
他吐掉牙套,和裁判解釋自己沒有走步,但裁判置之不理,現場球迷不停的噓他。
巴克利申辯無果,接下來防守中,連續兩次對甘國陽犯規,把犯規數疊到了五次。
萊利一看,這家夥是不想打了,故意犯規呢。
對此,萊利無動於衷,並沒有把巴克利換下去休息的想法。
巴克利終於火了,朝著萊利吼道:“還把我留在場上幹什麽?!”
萊利反擊道:“你是球員,打球是你的職責!留在場上!”
巴克利抬頭看看比分,都他媽落後20分了,根本沒希望了。
還把300磅的他放在場上幹嘛?幫助減肥呢?
巴克利也不客氣,隨後拿球進攻端又一個犯規,六犯,直接罰下了。
被罰下的巴克利沒有回替補席,而是直接回了更衣室。
他和臉色鐵青的帕特-萊利擦肩而過,賽季第一場比賽,兩人的關係就緊張了起來。
巴克利雖然無法擊碎阿甘的防線,但他靠著經驗和殘存的能力,依舊拿下了16分14個籃板球,是熱火內線可靠的進攻支點。
他一下場,熱火徹底失去了抵抗意誌,第四節的時間流逝很快,比分定格在了114:95。
開拓者揭幕戰以19分的優勢,主場大勝邁阿密熱火,拿下了賽季開門紅。
甘國陽實現了自己的承諾,全場拿下了30分,21個籃板球,就是助攻不合格,隻有4個。
當你的隊友都是能傳球的好手時,甘國陽更專注於得分和籃板球,助攻自然就下降不少。
裏克-卡萊爾在賽後的新聞發布會上還開玩笑,說:“桑尼賽前說要拿30分20個籃板10個助攻的三雙,很遺憾,他沒能完成任務,我要罰他五百塊錢。”
一旁跟著一起參加發布會的甘國陽都笑了。
看樣子,卡萊爾對自己代理主教練的職位適應的不錯。
另一邊,帕特-萊利對球隊表現非常不滿意。
雖然沒有在發布會上點名批評巴克利,但他已經表達了自己不滿。
隨後熱火隊內就傳來消息,萊利對巴克利進行了禁賽一場的處罰。
並且萊利要求巴克利必須減肥,將體重降到280磅左右才行。
而巴克利的大嘴巴怎麽可能輕易屈服,他立刻通過媒體渠道發聲,說:“我是來熱火打籃球拿冠軍的,不是來受折磨的!我和克萊德都上了年紀,我們在訓練、比賽等方麵需要得到一些保護,而不是用更高的要求製約我們!”
萊利對此的回應是:“拿更多錢,就應該以更高的要求被對待。”
巴克利:“我他媽的就沒拿多少錢!”
巴克利本賽季的工資隻有225萬美元,連皮蓬都不如。
在奧拉朱旺和萊利發生矛盾逃離後,巴克利在熱火的日子也不會太長了。
被禁賽的日子裏,巴克利並沒有專心減肥,而是用酒精麻痹自己,不停的喝酒。
職業運動員非常容易被藥物和酒精成癮纏繞,生活習慣和社交圈是一方麵,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在於職業體育帶來的身體病痛和精神壓力,讓他們不得不通過藥物和酒精麻痹自己。
不是每個人都是阿甘,有生化人一樣的身體素質和無窮的體能。
巴克利曾經說過,當他走進籃球訓練館的那一刻開始,傷病就常伴吾身。
病痛日積月累,大部分在nba工作10年以上的老將,渾身上下從頭到腳基本都受過傷。
大的韌帶、骨骼傷,小的挫傷、拉傷、淤青等,不勝枚舉。
一個成功的運動員必然是傷痕累累,有些人不得不靠止痛藥過活。
酒精和止痛藥起著差不多的作用,在nba聯盟大力打擊違禁藥品後,合法的酒精成了很多球員的歸宿。
當下這個聯盟,酗酒的球員不勝枚舉,有些球員在比賽的時候都能聞到他身上的酒氣。
開拓者這邊,穆林和布雷洛克都是受到酒精成癮困擾的球員,這令開拓者管理層感到擔心。
總經理巴克沃爾特一直密切關注著穆林和布雷洛克的場外動態,期望他們不要輕易沉溺在酒精的迷醉中。
不過和酒精的迷醉相比,贏球勝利的迷醉更容易使人上癮,隻是穆林和布雷洛克體驗的勝利還太少了。
第一戰開拓者輕鬆擊潰熱火拿下賽季首勝,隊內的氛圍輕鬆愉快。
在主教練缺席的情況下,因為阿甘的存在,球隊的一切都正常運轉。
甘國陽的回歸影響的不僅僅是隊內氛圍,連帶著他們11月份的賽程都變得輕鬆許多。
1996-1997賽季,甘國陽複出,但聯盟沒有足夠準備,給他們11月安排了很艱難的賽程。
甘國陽好一通抱怨,到了1997-1998賽季,開拓者11月的賽程又變得輕鬆起來。
一個月時間,14場比賽,有12場在主場進行,僅2個客場,一個在菲尼克斯,一個在西雅圖,沒有東部客場之旅。
這樣的賽程對開拓者這種老將球隊無疑很友好,尤其是給了拉裏-伯德足夠的休息康複時間。
有強援入主,老將回歸,外加年輕人成長,開拓者賽季開始後簡直是勢如破竹。
第一戰擊敗熱火不過是小試牛刀,第二場客場對陣老對手西雅圖超音速,開拓者顯露出了他們的鋒銳。
超音速上個賽季首輪遭到湖人淘汰,聰明反被聰明誤,隨著尤因年齡日漸增高,超音速的士氣、戰鬥力在下滑。
當然,隻要尤因和佩頓在,他們依舊是西部強手,畢竟就在一年多前,他們還是兩屆西部冠軍,底子還在。
而且和其它球隊相比,超音速一直都是最為癲狂,最令人感到頭疼的一支球隊,他們的防守和主場的狂熱氛圍,以及墨綠色的環境,總是令對手感到不適。
然而這一戰,開拓者用穩健的進攻牢牢壓製住了超音速,從第一節第一分鍾開始就維持著5分以上的領先。
超音速強有力的撕咬防守和拚搶麵對開拓者絲滑、快速的進攻,顯得徒勞無功。
他們在首節就打了超音速一個35:23,單節轟下超過30分,並取得了兩位數的領先。
喬治-卡爾明顯被開拓者流暢無比的進攻給打蒙圈了,賽前他根本沒有準備。
整個休賽期,卡爾都在忙著和超音速管理層就合同續約問題進行爭吵、博弈、拉鋸。
他覺察到自己在西雅圖的日子不會太多了,天下無不散的宴席,卡爾帶領超音速抵達高峰,但難以取得實質性突破,在核心球員尚有餘威時,更換主教練是常見的手段。
對於喬治-卡爾來說,他也想換個環境,在這裏他已經很難再取得更大突破。
能用的手段都用了,能交易到的人才都交易到了,你又沒有阿甘,能有什麽辦法?
看看隔壁的開拓者,卡爾夏天一聽到薩博尼斯回歸,就知道新賽季西部又將是開拓者的天下。
更不用說還有穆林、布雷洛克的到來,除非阿甘突然死了,不然卡爾想不到任何理由,開拓者會在西部折戟。
1994年和1995年阿甘不在的兩年,是超音速最好的機會,可惜他們沒有把握住。
沒有精心準備比賽的超音速半場被開拓者打崩,對於習慣了90年代末慢節奏、單打多的球隊而言,開拓者這種多掩護、多跑動,無固定套路的戰術打法,著實讓超音速很不適應。
甘國陽和薩博尼斯站在三秒區兩肋,高低切換,不停給隊友掩護、做球,或者自己持球攻,變化著實是多。
薩博尼斯在歐洲的四年不算浪費光陰,歐洲籃球的水平在進步,而且歐洲各支球隊都是打的團隊進攻,薩博尼斯的各種小技巧已然練得非常圓熟。
半場70:50,開拓者直接捅穿了超音速的防線,打得一向瘋狂的鑰匙球館死氣沉沉。
下半場超音速沒有任何翻盤點,並且第三節成為了科比的表演舞台。
首戰沒有獲得太多機會的科比,本場比賽獲得了更多的出場時間。
當科比登場時,開拓者的進攻畫風為之一變,這家夥打得很是自我。
外線持球突破,接球急停跳投,反擊衝殺籃筐。
夏天球技顯著提高的科比,肆意揮灑自己的進攻才華,在聯盟最好的防守球隊頭上取分。
裏克-卡萊爾見到科比這樣連連搖頭,想把他換下場,或者叫個暫停訓斥他一下。
可是迪克-哈特卻說:“拉裏說,要給科比更多自由發揮的空間。”
“他打得太自私了。”
“一個無私的團隊裏,有那麽一點自私的色彩,未嚐不是一件好事。”
哈特這麽說,卡萊爾不以為然,但既然是伯德的要求,他隻能遵從。
開拓者客戰西雅圖,再度121:99大勝對手22分,取得兩連勝。
科比下半場拿下14分,全場砍下了18分,並且命中率相當高。
兩連勝隻是一個開始,看起來平平常常,普普通通。
但很多偉大的成就,往往都有一個微不足道的開始。
開拓者球員們沒有想太多,他們隻是覺得勝利來的很輕鬆。
特別對穆林、布雷洛克這兩個從未取得很大成就的球員而言。
穆林發現在開拓者和阿甘一起比賽,壓力很小,自己可以打得更加自如。
而布雷洛克第一次感覺做控球後衛這麽簡單,運球過半場外加好好防守就可以。
隻有薩博尼斯,打完兩場開始抱怨,說好累,還是在歐洲打比賽舒服——但他簽了三年合同,暫時回不去了。
打完這個客場,開拓者回到主場,接下來是連續六個主場比賽,這樣的賽程安排給了球員充足時間去調整、訓練、磨合。
11月3日,主場迎戰國王,124:98,輕鬆戰勝對手,三連勝。
11月5日,主場迎戰快船,131:94,大勝37分,四連勝。
11月6日背靠背,菲尼克斯太陽隊來訪,從凱爾特人被交易來的安托萬-沃克領銜。
今年太陽經過整合,其實頗有戰鬥力,但在開拓者麵前不夠看,118:97,又是一場大勝。
接連幾場比賽,人們發現,對手的得分在當下環境裏不算太低,90多分還是馬馬虎虎可以的。
問題是,開拓者的進攻太順暢了。
《俄勒岡人》在開拓者取得五連勝後,發表了文章,標題是《全新的波特蘭開拓者,為何如此順滑?》
文章簡單總結了開拓者最近的良好態勢,並和1990年代初的開拓者進行了一番對比。
90年代初期,開拓者完成陣容搭建後,賽季開始後也有過一波進攻狂潮,而且得分比現在還要誇張。
動輒140分、150分,火力相當恐怖。
現在開拓者火力沒有那麽生猛,得分沒有那麽瘋狂,但他們的進攻威力一點都不小。
記者用了“順滑”這個詞來形容開拓者現在的進攻。
“他們並不快,畢竟隊內有不少老球員,跑跳能力大不如前。但他們非常非常順暢,完美的陣地進攻配合,大量的掩護和跑動,讓我想起了曾經的普林斯頓體係,但又和普林斯頓有所區別。據說這是代理主教練裏克-卡萊爾帶來的流動進攻。”
“很難想象,這套陣容是夏天剛剛搭配的,他們仿佛已經合作了小半個世紀,從60年代就開始一起打球了。”
文章難免有些誇張,但開拓者這種順滑的進攻模式,無疑是90年代末期nba世界的一股清流,一個異數。
在球迷們看慣了肌肉對抗,看多了低位單打,對肉搏打法略有些審美疲勞時,開拓者和阿甘再度給人驚喜。
開拓者不是沒有對抗,他們的內線依舊是聯盟對抗最強的組合。
但更吸引人的是他們流暢的,具有想象力和創造性的進攻。
因為大家磨合的太好,加上整體實力強,所以比賽中屢屢有精彩非凡的團隊配合。
甘國陽和薩博尼斯這對曾經的好搭檔,經曆歲月磨礪後,散發了更為美妙的香氣。
11月8號,開拓者遭遇強敵紐約尼克斯,上個賽季被“殺死”的傑夫-範甘迪再度帶隊訪問。
人們期待尼克斯的鐵血防守能否阻止開拓者順滑進攻的車輪,而結果自然是否定的。
時隔快一年重新玫瑰花園,傑夫-範甘迪依舊心有餘悸,賽前根本不敢說任何挑釁的話。
反而是大力誇讚開拓者最近的表現,說:“他們的進攻具有開創性,賞心悅目,我一直在看他們的比賽錄像。”
範甘迪沒說謊,他真的在看,希望能找到一些辦法來遏製開拓者的進攻。
但真正到了比賽發現:沒有辦法。
開拓者沒有固定的套路,雖然他們的進攻有章法,可不像傳統戰術那樣有線路圖。
當初普林斯頓進攻也是有線路圖的,球員們跑的大差不差,要根據走位來完成進攻。
現在開拓者的流動進攻舍棄了線路,就是憑球員在場上的感覺和經驗,照著進攻的基本原則去走。
走著走著,出現機會了,把球給到機會最好的球員手裏,將球送進籃筐。
說白了,開拓者球員自己都不知道,隨後他們要完成一次什麽樣的進攻,由誰來完成。
這種不可預測性,既給防守者帶來巨大壓力,同時也給了進攻方很多樂趣。
大家都有機會,誰都有可能成為某次進攻中的主角,這樣就很有意思了。
當然,也有不能體會和理解這種樂趣的,比如科比。
這幾場科比依舊是替補,他替補登場,隻要阿甘不在,他就自動認為自己是主角。
阿甘在,他會往後稍稍,把自己當做二號角色執掌外線控球權。
不過這樣的機會不是很多,開拓者的老將們也很寬容,給他機會去表演。
這一場對陣尼克斯,麵對紐約人強硬的防守,替補登場的科比拿下了賽季最高的27分。
本賽季,科比和新秀賽季相比真的有了很大進步,他的身體強壯了許多,看起來成熟了。
身體素質的提高是最重要的,沒有強壯耐造的身體,想在nba闖出名堂完全不可能。
開拓者也是110:92,18分的優勢大勝尼克斯,取得了六連勝。
傑夫-範甘迪的眼圈變得更黑了,他意識到開拓者可能又要顛覆聯盟,作為防守專家的他毫無辦法。
戰勝尼克斯後,開拓者的連勝還在繼續,並且他們的進攻勢頭有一種難以阻擋的癲狂感。
仿佛卸掉了刹車的重卡走下坡道,勢不可擋,誰擋誰死。
六個主場全部勝利,八連勝,接著來到菲尼克斯打客場,輕鬆擊敗太陽,九連勝。
緊跟著又是連續六個主場,友好的賽程讓開拓者的勝利顯得毫不費力,球員的體能恢複完全沒有問題。
擊潰魔術,擊敗森林狼,狂掃灰熊,大勝活塞,大勝國王,擊敗老鷹,又是連續六場勝利。
10月底的揭幕戰,加上11月的14場比賽,開拓者竟然取得了全勝,拿下了15連勝的超級開局。
而且這15場比賽幾乎場場都是大勝,分差最小的一場是對陣森林狼,也贏了狼隊11分,20分的勝利比比皆是。
15連勝追平了nba曆史最佳開局,上一個做到開局15連勝的是1994-1995賽季的邁阿密熱火。
熱火那年臥薪嚐膽,取得了爆發,最終摘得總冠軍。
但熱火也沒辦法像開拓者這樣,每一場都贏這麽多分數。
一個月的時間,開拓者就沒輸球,直接等到了拉裏-伯德複出。
伯德心情很複雜,他一直密切關注著開拓者的動向。
他知道補充了三個強援,加上年輕人成長,今年開拓者一定會戰績爆發。
但沒想到這個爆發如此迅猛,迅猛到阿甘說的對,有他沒他都一樣啊!
現在伯德回來工作,萬一一回來球隊就輸球,15連勝終結,豈不是證明有他還不如沒他嗎?
伯德挑選的複出時間點也很不湊巧,開拓者正好要結束甜蜜的11月,開啟12月的東部客場之旅。
第一戰不是別的地方,正是波士頓,開拓者要客場挑戰凱爾特人隊。
巴克沃爾特勸伯德等打完客場之旅,回波特蘭比賽再複出。
但伯德還是堅持12月複出打凱爾特人,一來他實在閑不住,不想看著球隊贏球自己毫無參與感。
二來,凱爾特人將在這場比賽中退役羅伯特-帕裏什的球衣,伯德肯定要參加老隊友的球衣退役儀式。
所以12月1號這天,他直接出現在了波特蘭飛往波士頓的專機上,在大家詫異又驚喜的目光中,回歸了崗位。
伯德一直不動聲色,直到看到阿甘,他才笑眯眯地上去握手,告訴甘國陽自己回來了。
“歡迎回來拉裏!我早就說了,你根本不用擔心,我們會一直贏球。”
“謝謝你桑尼,把球隊帶的很好。”
兩人寒暄一番,伯德突然問道:“桑尼,我怎麽聽說,你到處和人說我死了,還給我擺相片?”
甘國陽忙否認,道:“誰在胡說八道,散播謠言?!我…我隻是怕大家不習慣,讓你陪伴著我們。”
“法克魷,桑尼。”伯德給了甘國陽一個中指,又問:“你從哪裏弄來的我的照片?”
“《體育畫報》上麵剪下來的。”
“……”
兩個人生涯的助攻數都不是很多,薩博尼斯最好的賽季,場均助攻也才3.5個,穆林最好的賽季是5個。
單論數據,兩人最好的賽季加起來都不如甘國陽助攻王賽季拿的多。
可是助攻這個數據是具有一定迷惑性,欺騙性的,因為所謂助攻本質上就是出手得分前的最後一次傳球而已。
一個戰術從發起,到運行,到最後終結,肯定不隻是最後一次傳球在起作用,可是計算數據時,隻計最後一次。
事實上在陣地進攻當中,一傳、二傳的作用,往往比形成助攻的最後一傳還要重要。
一傳決定了戰術打法的走向,是低位,還是高位,是側翼,還是中路,一傳起到決策作用。
二傳則是體現戰術變化的時候,一傳選擇低位,低位接到球,是往外打內外連線,還是強側轉弱側,又或者給內切的球員。
一次成功的團隊戰術配合,前兩次傳球基本要能打出對方的防守縫隙,傳出比較清晰的戰術路線來。
一旦一傳、二傳失敗,時間被消耗大半,戰術失敗率會直線飆升,這時候就要考驗球員個人能力了。
甘國陽助攻數據很高,主要是依賴他強大的個人攻擊力帶來的防守吸引能力,遭到包夾後及時分球,給隊友創造機會。
如果製定一個規則,甘國陽比賽中不能出手,他的助攻數據肯定會直線下滑——這點喬丹和甘國陽差不多。
有些球員,像斯托克頓,本身也有進攻威脅,但他們的傳球很多時候不依賴自己的防守吸引力。
在進攻戰術發起前,他們就很快思考好下一步怎麽打,要選擇什麽戰術發起,然後把球傳給正確的人做戰術起手式。
還有些球員,像伯德、皮蓬,不僅一傳強,在戰術發起之後,還能快速判斷下一步的趨勢和變化,用二次傳球及時做出調整。
a計劃失敗,他們能快速切換到b計劃,甚至在人縫中發現別人看不到的c計劃和d計劃,最後卻又能用神來之筆實現e計劃,幫助隊友完成得分。
這不僅僅需要經驗積累和技巧訓練,更重要的還是那一點天賦,這是積累不來的。
以甘國陽的天賦,在傳球上他最多看到c,a和b來回切換,已經是他想象力極限了。
當然,對他個人而言,他曆史第一的攻擊力根本不需要這麽多傳球選項。
選項太多反而會幹擾他進攻的決心。
對開拓者的進攻來說,缺少一個一傳、二傳手,他們的進攻難免變得刻板、單調。
這種缺點在西決暴露無遺,開拓者的進攻套路被爵士完全猜透,甘國陽遭到最恐怖的多人圍剿,其他人無法提供幫助。
薩博尼斯和穆林的到來不僅僅提供了火力、防守、經驗上的幫助,最主要的還是填補了開拓者戰術體係上的功能缺漏。
中場休息在更衣室,裏克-卡萊爾再度強調了“流動進攻”的重點,側翼的走位,底線的移動,縱向的切入等。
卡萊爾希望將開拓者曾經的普林斯頓戰術基因重新激發出來,上個賽季到季後賽開拓者的進攻可以用呆板、粗暴來形容。
他希望自己的flow理想能在開拓者身上得到實現。
一個球隊的進攻不再依賴固定的戰術套路,而是在遵循一些基本原則的情況下,球員根據防守情況,隨機應變,完成多種多樣的配合。
這點和三角進攻很像,不過三角進攻很講究站位,對陣型有嚴格要求,而flow更加自由,更需要球員運動起來。
從這點來說,流動進攻屬於三角進攻進一步升級的版本。
當然,戰術不是說“升級”就比之前的更高級更厲害,隻是理念的演變而已。
在90年代末期,這種戰術思路並不符合時代潮流,因為整個nba都在朝著極致的防守化推進。
1997年總決賽爵士vs公牛,爵士那麽流暢的團隊進攻,磨合了10年的默契,到了緊要關頭最常用的戰術還是拉開讓卡爾-馬龍單打。
尤其是係列賽深入到很激烈的階段,一打四看已經成為nba賽場常態。
單打雖然單調,可是失誤率低,容錯率高,還能節省角色球員體能讓他們投入防守。
上個賽季,拉裏-伯德讓卡萊爾大膽嚐試這種進攻思路,一直到常規賽末終於有了起色。
可是到了季後賽,隨著係列賽深入對手越來越強,開拓者的進攻資源越來越朝甘國陽集中。
所謂的流動進攻,自然不再流動了。
新賽季,卡萊爾繼續執行這套體係,大家心裏頗為疑慮。
尤其是新加入的老將,穆林和布雷洛克擔心他們難以適應。
甘國陽站出來大力支持卡萊爾的策略,他說:
“如果我們隻想要一個冠軍,那我想用任何戰術,我們都可以達成這個目標。但如果我們想長期保持競爭力,再創立一個王朝,我想裏克的戰術體係會起到關鍵作用。”
情況和1990賽季鮑比-貝爾曼引入普林斯頓體係時一樣。
一個堅實、有效、可靠的戰術體係,是球隊長期保持競爭力的保證。
今年甘國陽33歲,即將要34歲,他認為自己的狀態足夠再奮鬥個四五年的。
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把地基、營盤打牢靠了,未來科比等年輕人成長起來,說不定還能再爭個五六年。
這樣,隻要不再出現1993年那樣的意外,隻要老爹身體健康,未來10年時間,甘國陽都可以和開拓者一起逐鹿中原。
退休?甘國陽暫時沒想過,那兩年退役丟失的時光,他恨不得立刻補回來。
下半場比賽開始,第三節,開拓者開始上強度。
經過上半場的熱身,球員們身體狀態,注意力都達到了最佳。
第三節一開始,甘國陽就助攻克裏斯-穆林三分命中。
接著又守住了蒂姆-哈達威的突破上籃,反擊中再助攻布雷洛克命中三分!
開拓者今晚的外線三分命中率相當高,看得出球員們狀態很好。
本賽季聯盟做出了規則修改,縮短的三分線重新延長回到了23英尺9英寸(大約7.24米,之前縮短到了6.7米)。
因為聯盟發現,三分線縮短後,大家三分投的多,一定程度影響比賽的精彩程度。
太多的外線投籃,太少的內線突破上籃,引起了一些硬派球迷的反感。
當三分線回到過去的長度後,聯盟的三分出手數和命中率肯定會下降。
不過對開拓者而言,他們的三分球應該會不減反增。
穆林、布雷洛克都是三分高手,薩博尼斯同樣有三分能力。
甘國陽更是上個賽季的投中三分最多的球員,命中率也最高。
如果把三分數據也算入標準數據統計,甘國陽就是數據五冠王。
第三節開拓者連續的三分投的熱火無所適從,萊利不得不叫了暫停。
卡萊爾看著這批老將在場上的表現,暫停時他覺得真沒什麽可說的。
“我們沒問題,繼續前進吧,夥計們。”卡萊爾用自信的口吻說道。
隨後的比賽,開拓者越打越放鬆,而熱火顯然沒有從失去奧拉朱旺的傷痛中走出來。
即便奧拉朱旺這兩個賽季逐漸下滑,他依舊是聯盟最好的中鋒之一,並且有著豐富的抗甘經驗。
如果他在,查爾斯-巴克利大概率不用在比賽中被甘國陽全程盯著,這種感覺要多難受有多難受。
巴克利在他狀態最好的時候,可以利用靈活性和投射和阿甘對抗。
現在他的投射水準下降的厲害,今年三分線又加長,更要了他的老命。
300磅的體重欺負聯盟任何一個內線都綽綽有餘,甚至碰到奧尼爾他都不懼。
偏偏對付阿甘,300磅也沒用,反而導致巴克利沒有了最重要的爆發和速度。
越打越是狼狽,分差逐漸拉開,到第四節開始時,開拓者已經領先20分了。
巴克利很沮喪,在一次正麵對抗中他嚐試背身強吃阿甘,結果擠了半天硬是沒擠動。
還被裁判吹了一個走步,這讓巴克利非常惱火,汗水布滿了他光溜溜的腦袋。
他吐掉牙套,和裁判解釋自己沒有走步,但裁判置之不理,現場球迷不停的噓他。
巴克利申辯無果,接下來防守中,連續兩次對甘國陽犯規,把犯規數疊到了五次。
萊利一看,這家夥是不想打了,故意犯規呢。
對此,萊利無動於衷,並沒有把巴克利換下去休息的想法。
巴克利終於火了,朝著萊利吼道:“還把我留在場上幹什麽?!”
萊利反擊道:“你是球員,打球是你的職責!留在場上!”
巴克利抬頭看看比分,都他媽落後20分了,根本沒希望了。
還把300磅的他放在場上幹嘛?幫助減肥呢?
巴克利也不客氣,隨後拿球進攻端又一個犯規,六犯,直接罰下了。
被罰下的巴克利沒有回替補席,而是直接回了更衣室。
他和臉色鐵青的帕特-萊利擦肩而過,賽季第一場比賽,兩人的關係就緊張了起來。
巴克利雖然無法擊碎阿甘的防線,但他靠著經驗和殘存的能力,依舊拿下了16分14個籃板球,是熱火內線可靠的進攻支點。
他一下場,熱火徹底失去了抵抗意誌,第四節的時間流逝很快,比分定格在了114:95。
開拓者揭幕戰以19分的優勢,主場大勝邁阿密熱火,拿下了賽季開門紅。
甘國陽實現了自己的承諾,全場拿下了30分,21個籃板球,就是助攻不合格,隻有4個。
當你的隊友都是能傳球的好手時,甘國陽更專注於得分和籃板球,助攻自然就下降不少。
裏克-卡萊爾在賽後的新聞發布會上還開玩笑,說:“桑尼賽前說要拿30分20個籃板10個助攻的三雙,很遺憾,他沒能完成任務,我要罰他五百塊錢。”
一旁跟著一起參加發布會的甘國陽都笑了。
看樣子,卡萊爾對自己代理主教練的職位適應的不錯。
另一邊,帕特-萊利對球隊表現非常不滿意。
雖然沒有在發布會上點名批評巴克利,但他已經表達了自己不滿。
隨後熱火隊內就傳來消息,萊利對巴克利進行了禁賽一場的處罰。
並且萊利要求巴克利必須減肥,將體重降到280磅左右才行。
而巴克利的大嘴巴怎麽可能輕易屈服,他立刻通過媒體渠道發聲,說:“我是來熱火打籃球拿冠軍的,不是來受折磨的!我和克萊德都上了年紀,我們在訓練、比賽等方麵需要得到一些保護,而不是用更高的要求製約我們!”
萊利對此的回應是:“拿更多錢,就應該以更高的要求被對待。”
巴克利:“我他媽的就沒拿多少錢!”
巴克利本賽季的工資隻有225萬美元,連皮蓬都不如。
在奧拉朱旺和萊利發生矛盾逃離後,巴克利在熱火的日子也不會太長了。
被禁賽的日子裏,巴克利並沒有專心減肥,而是用酒精麻痹自己,不停的喝酒。
職業運動員非常容易被藥物和酒精成癮纏繞,生活習慣和社交圈是一方麵,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在於職業體育帶來的身體病痛和精神壓力,讓他們不得不通過藥物和酒精麻痹自己。
不是每個人都是阿甘,有生化人一樣的身體素質和無窮的體能。
巴克利曾經說過,當他走進籃球訓練館的那一刻開始,傷病就常伴吾身。
病痛日積月累,大部分在nba工作10年以上的老將,渾身上下從頭到腳基本都受過傷。
大的韌帶、骨骼傷,小的挫傷、拉傷、淤青等,不勝枚舉。
一個成功的運動員必然是傷痕累累,有些人不得不靠止痛藥過活。
酒精和止痛藥起著差不多的作用,在nba聯盟大力打擊違禁藥品後,合法的酒精成了很多球員的歸宿。
當下這個聯盟,酗酒的球員不勝枚舉,有些球員在比賽的時候都能聞到他身上的酒氣。
開拓者這邊,穆林和布雷洛克都是受到酒精成癮困擾的球員,這令開拓者管理層感到擔心。
總經理巴克沃爾特一直密切關注著穆林和布雷洛克的場外動態,期望他們不要輕易沉溺在酒精的迷醉中。
不過和酒精的迷醉相比,贏球勝利的迷醉更容易使人上癮,隻是穆林和布雷洛克體驗的勝利還太少了。
第一戰開拓者輕鬆擊潰熱火拿下賽季首勝,隊內的氛圍輕鬆愉快。
在主教練缺席的情況下,因為阿甘的存在,球隊的一切都正常運轉。
甘國陽的回歸影響的不僅僅是隊內氛圍,連帶著他們11月份的賽程都變得輕鬆許多。
1996-1997賽季,甘國陽複出,但聯盟沒有足夠準備,給他們11月安排了很艱難的賽程。
甘國陽好一通抱怨,到了1997-1998賽季,開拓者11月的賽程又變得輕鬆起來。
一個月時間,14場比賽,有12場在主場進行,僅2個客場,一個在菲尼克斯,一個在西雅圖,沒有東部客場之旅。
這樣的賽程對開拓者這種老將球隊無疑很友好,尤其是給了拉裏-伯德足夠的休息康複時間。
有強援入主,老將回歸,外加年輕人成長,開拓者賽季開始後簡直是勢如破竹。
第一戰擊敗熱火不過是小試牛刀,第二場客場對陣老對手西雅圖超音速,開拓者顯露出了他們的鋒銳。
超音速上個賽季首輪遭到湖人淘汰,聰明反被聰明誤,隨著尤因年齡日漸增高,超音速的士氣、戰鬥力在下滑。
當然,隻要尤因和佩頓在,他們依舊是西部強手,畢竟就在一年多前,他們還是兩屆西部冠軍,底子還在。
而且和其它球隊相比,超音速一直都是最為癲狂,最令人感到頭疼的一支球隊,他們的防守和主場的狂熱氛圍,以及墨綠色的環境,總是令對手感到不適。
然而這一戰,開拓者用穩健的進攻牢牢壓製住了超音速,從第一節第一分鍾開始就維持著5分以上的領先。
超音速強有力的撕咬防守和拚搶麵對開拓者絲滑、快速的進攻,顯得徒勞無功。
他們在首節就打了超音速一個35:23,單節轟下超過30分,並取得了兩位數的領先。
喬治-卡爾明顯被開拓者流暢無比的進攻給打蒙圈了,賽前他根本沒有準備。
整個休賽期,卡爾都在忙著和超音速管理層就合同續約問題進行爭吵、博弈、拉鋸。
他覺察到自己在西雅圖的日子不會太多了,天下無不散的宴席,卡爾帶領超音速抵達高峰,但難以取得實質性突破,在核心球員尚有餘威時,更換主教練是常見的手段。
對於喬治-卡爾來說,他也想換個環境,在這裏他已經很難再取得更大突破。
能用的手段都用了,能交易到的人才都交易到了,你又沒有阿甘,能有什麽辦法?
看看隔壁的開拓者,卡爾夏天一聽到薩博尼斯回歸,就知道新賽季西部又將是開拓者的天下。
更不用說還有穆林、布雷洛克的到來,除非阿甘突然死了,不然卡爾想不到任何理由,開拓者會在西部折戟。
1994年和1995年阿甘不在的兩年,是超音速最好的機會,可惜他們沒有把握住。
沒有精心準備比賽的超音速半場被開拓者打崩,對於習慣了90年代末慢節奏、單打多的球隊而言,開拓者這種多掩護、多跑動,無固定套路的戰術打法,著實讓超音速很不適應。
甘國陽和薩博尼斯站在三秒區兩肋,高低切換,不停給隊友掩護、做球,或者自己持球攻,變化著實是多。
薩博尼斯在歐洲的四年不算浪費光陰,歐洲籃球的水平在進步,而且歐洲各支球隊都是打的團隊進攻,薩博尼斯的各種小技巧已然練得非常圓熟。
半場70:50,開拓者直接捅穿了超音速的防線,打得一向瘋狂的鑰匙球館死氣沉沉。
下半場超音速沒有任何翻盤點,並且第三節成為了科比的表演舞台。
首戰沒有獲得太多機會的科比,本場比賽獲得了更多的出場時間。
當科比登場時,開拓者的進攻畫風為之一變,這家夥打得很是自我。
外線持球突破,接球急停跳投,反擊衝殺籃筐。
夏天球技顯著提高的科比,肆意揮灑自己的進攻才華,在聯盟最好的防守球隊頭上取分。
裏克-卡萊爾見到科比這樣連連搖頭,想把他換下場,或者叫個暫停訓斥他一下。
可是迪克-哈特卻說:“拉裏說,要給科比更多自由發揮的空間。”
“他打得太自私了。”
“一個無私的團隊裏,有那麽一點自私的色彩,未嚐不是一件好事。”
哈特這麽說,卡萊爾不以為然,但既然是伯德的要求,他隻能遵從。
開拓者客戰西雅圖,再度121:99大勝對手22分,取得兩連勝。
科比下半場拿下14分,全場砍下了18分,並且命中率相當高。
兩連勝隻是一個開始,看起來平平常常,普普通通。
但很多偉大的成就,往往都有一個微不足道的開始。
開拓者球員們沒有想太多,他們隻是覺得勝利來的很輕鬆。
特別對穆林、布雷洛克這兩個從未取得很大成就的球員而言。
穆林發現在開拓者和阿甘一起比賽,壓力很小,自己可以打得更加自如。
而布雷洛克第一次感覺做控球後衛這麽簡單,運球過半場外加好好防守就可以。
隻有薩博尼斯,打完兩場開始抱怨,說好累,還是在歐洲打比賽舒服——但他簽了三年合同,暫時回不去了。
打完這個客場,開拓者回到主場,接下來是連續六個主場比賽,這樣的賽程安排給了球員充足時間去調整、訓練、磨合。
11月3日,主場迎戰國王,124:98,輕鬆戰勝對手,三連勝。
11月5日,主場迎戰快船,131:94,大勝37分,四連勝。
11月6日背靠背,菲尼克斯太陽隊來訪,從凱爾特人被交易來的安托萬-沃克領銜。
今年太陽經過整合,其實頗有戰鬥力,但在開拓者麵前不夠看,118:97,又是一場大勝。
接連幾場比賽,人們發現,對手的得分在當下環境裏不算太低,90多分還是馬馬虎虎可以的。
問題是,開拓者的進攻太順暢了。
《俄勒岡人》在開拓者取得五連勝後,發表了文章,標題是《全新的波特蘭開拓者,為何如此順滑?》
文章簡單總結了開拓者最近的良好態勢,並和1990年代初的開拓者進行了一番對比。
90年代初期,開拓者完成陣容搭建後,賽季開始後也有過一波進攻狂潮,而且得分比現在還要誇張。
動輒140分、150分,火力相當恐怖。
現在開拓者火力沒有那麽生猛,得分沒有那麽瘋狂,但他們的進攻威力一點都不小。
記者用了“順滑”這個詞來形容開拓者現在的進攻。
“他們並不快,畢竟隊內有不少老球員,跑跳能力大不如前。但他們非常非常順暢,完美的陣地進攻配合,大量的掩護和跑動,讓我想起了曾經的普林斯頓體係,但又和普林斯頓有所區別。據說這是代理主教練裏克-卡萊爾帶來的流動進攻。”
“很難想象,這套陣容是夏天剛剛搭配的,他們仿佛已經合作了小半個世紀,從60年代就開始一起打球了。”
文章難免有些誇張,但開拓者這種順滑的進攻模式,無疑是90年代末期nba世界的一股清流,一個異數。
在球迷們看慣了肌肉對抗,看多了低位單打,對肉搏打法略有些審美疲勞時,開拓者和阿甘再度給人驚喜。
開拓者不是沒有對抗,他們的內線依舊是聯盟對抗最強的組合。
但更吸引人的是他們流暢的,具有想象力和創造性的進攻。
因為大家磨合的太好,加上整體實力強,所以比賽中屢屢有精彩非凡的團隊配合。
甘國陽和薩博尼斯這對曾經的好搭檔,經曆歲月磨礪後,散發了更為美妙的香氣。
11月8號,開拓者遭遇強敵紐約尼克斯,上個賽季被“殺死”的傑夫-範甘迪再度帶隊訪問。
人們期待尼克斯的鐵血防守能否阻止開拓者順滑進攻的車輪,而結果自然是否定的。
時隔快一年重新玫瑰花園,傑夫-範甘迪依舊心有餘悸,賽前根本不敢說任何挑釁的話。
反而是大力誇讚開拓者最近的表現,說:“他們的進攻具有開創性,賞心悅目,我一直在看他們的比賽錄像。”
範甘迪沒說謊,他真的在看,希望能找到一些辦法來遏製開拓者的進攻。
但真正到了比賽發現:沒有辦法。
開拓者沒有固定的套路,雖然他們的進攻有章法,可不像傳統戰術那樣有線路圖。
當初普林斯頓進攻也是有線路圖的,球員們跑的大差不差,要根據走位來完成進攻。
現在開拓者的流動進攻舍棄了線路,就是憑球員在場上的感覺和經驗,照著進攻的基本原則去走。
走著走著,出現機會了,把球給到機會最好的球員手裏,將球送進籃筐。
說白了,開拓者球員自己都不知道,隨後他們要完成一次什麽樣的進攻,由誰來完成。
這種不可預測性,既給防守者帶來巨大壓力,同時也給了進攻方很多樂趣。
大家都有機會,誰都有可能成為某次進攻中的主角,這樣就很有意思了。
當然,也有不能體會和理解這種樂趣的,比如科比。
這幾場科比依舊是替補,他替補登場,隻要阿甘不在,他就自動認為自己是主角。
阿甘在,他會往後稍稍,把自己當做二號角色執掌外線控球權。
不過這樣的機會不是很多,開拓者的老將們也很寬容,給他機會去表演。
這一場對陣尼克斯,麵對紐約人強硬的防守,替補登場的科比拿下了賽季最高的27分。
本賽季,科比和新秀賽季相比真的有了很大進步,他的身體強壯了許多,看起來成熟了。
身體素質的提高是最重要的,沒有強壯耐造的身體,想在nba闖出名堂完全不可能。
開拓者也是110:92,18分的優勢大勝尼克斯,取得了六連勝。
傑夫-範甘迪的眼圈變得更黑了,他意識到開拓者可能又要顛覆聯盟,作為防守專家的他毫無辦法。
戰勝尼克斯後,開拓者的連勝還在繼續,並且他們的進攻勢頭有一種難以阻擋的癲狂感。
仿佛卸掉了刹車的重卡走下坡道,勢不可擋,誰擋誰死。
六個主場全部勝利,八連勝,接著來到菲尼克斯打客場,輕鬆擊敗太陽,九連勝。
緊跟著又是連續六個主場,友好的賽程讓開拓者的勝利顯得毫不費力,球員的體能恢複完全沒有問題。
擊潰魔術,擊敗森林狼,狂掃灰熊,大勝活塞,大勝國王,擊敗老鷹,又是連續六場勝利。
10月底的揭幕戰,加上11月的14場比賽,開拓者竟然取得了全勝,拿下了15連勝的超級開局。
而且這15場比賽幾乎場場都是大勝,分差最小的一場是對陣森林狼,也贏了狼隊11分,20分的勝利比比皆是。
15連勝追平了nba曆史最佳開局,上一個做到開局15連勝的是1994-1995賽季的邁阿密熱火。
熱火那年臥薪嚐膽,取得了爆發,最終摘得總冠軍。
但熱火也沒辦法像開拓者這樣,每一場都贏這麽多分數。
一個月的時間,開拓者就沒輸球,直接等到了拉裏-伯德複出。
伯德心情很複雜,他一直密切關注著開拓者的動向。
他知道補充了三個強援,加上年輕人成長,今年開拓者一定會戰績爆發。
但沒想到這個爆發如此迅猛,迅猛到阿甘說的對,有他沒他都一樣啊!
現在伯德回來工作,萬一一回來球隊就輸球,15連勝終結,豈不是證明有他還不如沒他嗎?
伯德挑選的複出時間點也很不湊巧,開拓者正好要結束甜蜜的11月,開啟12月的東部客場之旅。
第一戰不是別的地方,正是波士頓,開拓者要客場挑戰凱爾特人隊。
巴克沃爾特勸伯德等打完客場之旅,回波特蘭比賽再複出。
但伯德還是堅持12月複出打凱爾特人,一來他實在閑不住,不想看著球隊贏球自己毫無參與感。
二來,凱爾特人將在這場比賽中退役羅伯特-帕裏什的球衣,伯德肯定要參加老隊友的球衣退役儀式。
所以12月1號這天,他直接出現在了波特蘭飛往波士頓的專機上,在大家詫異又驚喜的目光中,回歸了崗位。
伯德一直不動聲色,直到看到阿甘,他才笑眯眯地上去握手,告訴甘國陽自己回來了。
“歡迎回來拉裏!我早就說了,你根本不用擔心,我們會一直贏球。”
“謝謝你桑尼,把球隊帶的很好。”
兩人寒暄一番,伯德突然問道:“桑尼,我怎麽聽說,你到處和人說我死了,還給我擺相片?”
甘國陽忙否認,道:“誰在胡說八道,散播謠言?!我…我隻是怕大家不習慣,讓你陪伴著我們。”
“法克魷,桑尼。”伯德給了甘國陽一個中指,又問:“你從哪裏弄來的我的照片?”
“《體育畫報》上麵剪下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