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頓酒宴從傍晚吃到月上中天才完,袁潤回到衙門就吩咐去白水村。
衙門裏此時當值的隻有八個衙役,聽到這個命令都是吃了一驚,但是袁潤是縣令大人,吩咐下來,心裏縱有不服,也隻得遵命。
叫了衙門裏的轎夫過來,然後一抬四人轎,然後還有四個衙役跟著,趕赴白水村。
一路上依然是暢通無阻,到得白水村,已然是深夜過了子時了。
“什麽人!”
輪值的壯丁上前問道——衙役有限,不可能到處布防,隻能讓壯丁注意四周動靜了,若是有事再通知附近的衙役。
“知縣大人來了!蘇都頭呢?李捕頭呢?阮師爺呢?”一個衙役過來大聲喝道。
那壯丁嚇了一跳,忙道:“請諸位稍待,我這就去通知三位大人。”
這壯丁說著讓邊上的兩個人繼續看著,轉身便去叫人。
袁潤這時也掀開了轎簾出來,看著不遠處拉起的籬笆也挺滿意——雖然不能抵禦多人的衝擊,但對麵的不是敵人,而是本國的百姓,誰會來走對抗官府的路子呢?
所以基本上做個樣子就行了,這邊的道路上設的卡才是重頭戲,要跟裏麵李王兩家打交道的,全在這裏。
這裏火把眾多,把個夜晚照得如同白晝,在籬笆之外,幾百名壯丁正幹得熱火朝天,一條壕溝正在形成。
不多時,阮玉珠和李雲燕就來了,李雲燕上前見禮,阮玉珠卻隻是對袁潤點點頭。李雲燕看得心裏很不爽,但也無可奈何——師爺是知縣的私人幕僚,人家之間的禮儀互動,犯得她來說?
“李捕頭,這邊怎麽樣了?”袁潤問。
李雲燕道:“回秉大人,蘇都頭已經著人進去,把這裏麵的幾戶不屬於李王兩家的百姓都遷了出來,而李王兩家的人似乎並沒有到這邊來過。”
“那可有再發生械鬥?”
“沒有。”
“那雙方今日裏可有再接觸?”
“也沒有。”
袁潤皺皺眉,看向阮玉珠,阮玉珠道:“我對這兩家的主事人並沒有什麽性格上的研究分析,所以也無從談起。不過我想他們今天沒有接觸,還是應該是知道了我們這邊的動作罷了。沒有動作,也隻是在觀望我們這邊。他們並不知道你已經上任,所以還以為這邊主事的隻是蘇都頭,所以也就沒派人來交涉——他們不相信一個都頭會有多大的膽子和權限對他們動手。”
袁潤笑:“那知縣有沒有?”
李雲燕見阮玉珠侃侃而談,心裏早就不爽了,忙上前道:“先前蘇都頭已經知會過兩家,讓他們克製,不要鬧出不愉快的事。但他們最終還是動了手,而且是上千人的械鬥——按本朝律例,雙方人數超過或達到十五,單方人數在七人以上,那就是有規模的械鬥,凡參與者皆杖責五十,罰苦役三年,組織者要罰銀一百兩,其一方參與人數超過十人的,每超過一人,加罰銀十兩,而且組織者還要杖責一百,罰流遷邊關十年。”
袁潤笑道:“李捕頭對本朝律例很熟呀。”
李雲燕臉上一紅:“這都是蘇都頭說的——他們發生械鬥的時候,蘇都頭還帶人上前幼阻了,結果被打了回來。”
袁潤臉色一沉:“我不是問你們可以損傷,你們當時不是說沒有嗎?”
李雲燕忙拱手道:“我們是官差,對方也沒敢下手太狠,打到的地方也是皮糙肉厚的部位,所以也都沒傷到什麽筋骨。”
袁潤道:“這怎麽行,快擬個名單上來,當時沒有傷,日後可難說呢,說不定有什麽暗傷的!到時候這筆醫療費,可都得這兩家出!”
李雲燕知道這是袁潤要敲竹杠了,不過這種事在古代也好,現代也好,都是常見的,所以也沒往心裏去,低頭應了一聲便罷。
接著袁潤問阮玉珠:“這壕溝怎麽樣了?”
阮玉珠道:“白天挖了一半,兩米半寬,現在正在加工,天亮之前要加到兩米深五米寬。最遲不能超過卯時末。”
阮玉珠說到前半句的時候,已經發現李雲燕看自己的眼神不對了,立即明白自己又說錯話了——“米”這個單位,不應該是這個時代的人能說出口的,所以後麵添的那一句,趕緊把單位改成古代計時單位,別順嘴又出來個“七點鍾啊蹦薔透閾a恕
阮玉珠的尷尬,袁潤也明白,看她臨時改口的樣子,袁潤心裏也是暗笑不已——
話說這個世界之前難道就沒有一個穿越強人?看某些法律的製定,不一定是僅因為這個國家是“平等”型的吧,應該也有穿越前輩在這裏留下痕跡的,怎麽就沒把這落後的度量衡給改了?就連阿拉伯數字都沒出現,不應該啊……
不過好歹這重量單位是十進製的,如果是十六進製,那可更麻煩……
在心裏吐槽了幾句,然後道:“既然工程很順利,那就算了。大夥兒今晚完成,一天算兩天的勞役天數。”
古代服勞役也是一種交稅的手段,官府這邊隻管飯,是沒有工錢的,所以也就隻能如此了。不過這消息也同樣讓在工作的壯丁們振奮了一小下,這也算是加班工錢加倍吧!
阮玉珠道:“你趕過來就為了監工?這裏連個過夜的帳篷都沒有,你怎麽睡?快回去,別忘了明早還要跑……跑個一百五十丈的呢。”
差點一不留神,又出現三千米這個長度來——經過之前的工程監督,阮玉珠也明白了,這個世界的一尺,大約是二十五公分不到一點,一米大概是四尺多五尺不到,三千米就是一千三百多尺的樣子,按十尺一丈,那就是一百三四十丈,為了湊個整,那就一百五十丈吧。
袁潤臉皮抽了抽——也懶得理會這個,而是把阮玉珠拉到一邊,對她說了莫誠臣一案的大略。
阮玉珠奇道:“你看這卷宗,應該知道這案子當時是誰經辦的吧?怎麽找我說,再怎麽也該找當時辦這案子的人吧?”
袁潤道:“我這不是想先聽聽你的看法嘛!”
阮玉珠笑:“你自己就是偵探,還問我?”
袁潤道:“你也是刑警嘛,給點意見。”
阮玉珠道:“你既然懷疑這個李德,自然就要對他調查一下。不過,在直接調查他之前,最好做個維持原判的舉動,安安他的心。”
袁潤道:“對,你說得太對了,唉,還是你這個混機構的人會想,我根本就沒這個想法。嘿,行了,我接下來就找李雲燕問話了。”
阮玉珠一怔,隨即笑道:“這案子是她經手的?”
袁潤道:“是她。不過也不能怪她,從正常的思路,莫誠臣的確是第一嫌犯。”
阮玉珠道:“那你問她去吧,我加去當監工了。”說著轉身走過去,來到李雲燕的身旁,對她道,“行了,輪到你了。”
李雲燕心中奇怪——自己在這裏就是防止裏麵的人暴動的,具體的工程進度什麽的,自己也不懂啊,剛才該說的都說了,還要問自己什麽呢?
心中疑惑地走了過去,結果發現袁潤居然問自己有關於莫誠臣一案的事。
對於袁潤為何要過問這件案子,李雲燕倒沒有多想——這是上麵發回來說要重審的,縣令大人自然是要了解一下的。不過,縣令大人居然真的認為這案子有問題,這可就怪了——這案子證據確鑿,還有什麽可置疑的嗎?
想到剛才阮玉珠跟自己說話時嘴角掛著的那可疑的笑容,李雲燕立即猜到——準是這外行在知縣大人麵前說什麽了,倚仗知縣大人的信任,就可以亂說話了!?
雖然自己一直沒給她好臉色,但也沒有耽誤公事啊,她怎麽就能這樣!
李雲燕火冒三丈,但也沒法轉身去找她,隻能麵對知縣大人慢慢解釋當初是怎麽辦的這案子。
“你當時有沒有查過李德?”袁潤問。
李雲燕道:“當然也查了,不過他那晚陪莫誠臣回去後就回家了,也不知道莫誠臣到底是怎麽下的手。”
袁潤翻了翻眼:“那把凶器你們查了嗎?我沒看到有關於凶器的調查。”
李雲燕道:“這個我們其實也查了,但這刀子就是一把普通切肉的刀,而且是嶄新的,估計也應該是廟會期間買的。我們查了幾家賣刀的鐵器鋪子,這個式樣的倒有,但都說沒有看到過莫誠臣來買過刀,後來在廟會時查了一下,有好幾個地攤上也都有這樣的刀,不過廟會時人多,這些擺攤的也就更記不清誰買過自己的刀了。”
袁潤心想——記不得莫誠臣是否買過,那是否會記得李德呢?可這事已經過去一年多了,肯定沒人記得了吧……
衙門裏此時當值的隻有八個衙役,聽到這個命令都是吃了一驚,但是袁潤是縣令大人,吩咐下來,心裏縱有不服,也隻得遵命。
叫了衙門裏的轎夫過來,然後一抬四人轎,然後還有四個衙役跟著,趕赴白水村。
一路上依然是暢通無阻,到得白水村,已然是深夜過了子時了。
“什麽人!”
輪值的壯丁上前問道——衙役有限,不可能到處布防,隻能讓壯丁注意四周動靜了,若是有事再通知附近的衙役。
“知縣大人來了!蘇都頭呢?李捕頭呢?阮師爺呢?”一個衙役過來大聲喝道。
那壯丁嚇了一跳,忙道:“請諸位稍待,我這就去通知三位大人。”
這壯丁說著讓邊上的兩個人繼續看著,轉身便去叫人。
袁潤這時也掀開了轎簾出來,看著不遠處拉起的籬笆也挺滿意——雖然不能抵禦多人的衝擊,但對麵的不是敵人,而是本國的百姓,誰會來走對抗官府的路子呢?
所以基本上做個樣子就行了,這邊的道路上設的卡才是重頭戲,要跟裏麵李王兩家打交道的,全在這裏。
這裏火把眾多,把個夜晚照得如同白晝,在籬笆之外,幾百名壯丁正幹得熱火朝天,一條壕溝正在形成。
不多時,阮玉珠和李雲燕就來了,李雲燕上前見禮,阮玉珠卻隻是對袁潤點點頭。李雲燕看得心裏很不爽,但也無可奈何——師爺是知縣的私人幕僚,人家之間的禮儀互動,犯得她來說?
“李捕頭,這邊怎麽樣了?”袁潤問。
李雲燕道:“回秉大人,蘇都頭已經著人進去,把這裏麵的幾戶不屬於李王兩家的百姓都遷了出來,而李王兩家的人似乎並沒有到這邊來過。”
“那可有再發生械鬥?”
“沒有。”
“那雙方今日裏可有再接觸?”
“也沒有。”
袁潤皺皺眉,看向阮玉珠,阮玉珠道:“我對這兩家的主事人並沒有什麽性格上的研究分析,所以也無從談起。不過我想他們今天沒有接觸,還是應該是知道了我們這邊的動作罷了。沒有動作,也隻是在觀望我們這邊。他們並不知道你已經上任,所以還以為這邊主事的隻是蘇都頭,所以也就沒派人來交涉——他們不相信一個都頭會有多大的膽子和權限對他們動手。”
袁潤笑:“那知縣有沒有?”
李雲燕見阮玉珠侃侃而談,心裏早就不爽了,忙上前道:“先前蘇都頭已經知會過兩家,讓他們克製,不要鬧出不愉快的事。但他們最終還是動了手,而且是上千人的械鬥——按本朝律例,雙方人數超過或達到十五,單方人數在七人以上,那就是有規模的械鬥,凡參與者皆杖責五十,罰苦役三年,組織者要罰銀一百兩,其一方參與人數超過十人的,每超過一人,加罰銀十兩,而且組織者還要杖責一百,罰流遷邊關十年。”
袁潤笑道:“李捕頭對本朝律例很熟呀。”
李雲燕臉上一紅:“這都是蘇都頭說的——他們發生械鬥的時候,蘇都頭還帶人上前幼阻了,結果被打了回來。”
袁潤臉色一沉:“我不是問你們可以損傷,你們當時不是說沒有嗎?”
李雲燕忙拱手道:“我們是官差,對方也沒敢下手太狠,打到的地方也是皮糙肉厚的部位,所以也都沒傷到什麽筋骨。”
袁潤道:“這怎麽行,快擬個名單上來,當時沒有傷,日後可難說呢,說不定有什麽暗傷的!到時候這筆醫療費,可都得這兩家出!”
李雲燕知道這是袁潤要敲竹杠了,不過這種事在古代也好,現代也好,都是常見的,所以也沒往心裏去,低頭應了一聲便罷。
接著袁潤問阮玉珠:“這壕溝怎麽樣了?”
阮玉珠道:“白天挖了一半,兩米半寬,現在正在加工,天亮之前要加到兩米深五米寬。最遲不能超過卯時末。”
阮玉珠說到前半句的時候,已經發現李雲燕看自己的眼神不對了,立即明白自己又說錯話了——“米”這個單位,不應該是這個時代的人能說出口的,所以後麵添的那一句,趕緊把單位改成古代計時單位,別順嘴又出來個“七點鍾啊蹦薔透閾a恕
阮玉珠的尷尬,袁潤也明白,看她臨時改口的樣子,袁潤心裏也是暗笑不已——
話說這個世界之前難道就沒有一個穿越強人?看某些法律的製定,不一定是僅因為這個國家是“平等”型的吧,應該也有穿越前輩在這裏留下痕跡的,怎麽就沒把這落後的度量衡給改了?就連阿拉伯數字都沒出現,不應該啊……
不過好歹這重量單位是十進製的,如果是十六進製,那可更麻煩……
在心裏吐槽了幾句,然後道:“既然工程很順利,那就算了。大夥兒今晚完成,一天算兩天的勞役天數。”
古代服勞役也是一種交稅的手段,官府這邊隻管飯,是沒有工錢的,所以也就隻能如此了。不過這消息也同樣讓在工作的壯丁們振奮了一小下,這也算是加班工錢加倍吧!
阮玉珠道:“你趕過來就為了監工?這裏連個過夜的帳篷都沒有,你怎麽睡?快回去,別忘了明早還要跑……跑個一百五十丈的呢。”
差點一不留神,又出現三千米這個長度來——經過之前的工程監督,阮玉珠也明白了,這個世界的一尺,大約是二十五公分不到一點,一米大概是四尺多五尺不到,三千米就是一千三百多尺的樣子,按十尺一丈,那就是一百三四十丈,為了湊個整,那就一百五十丈吧。
袁潤臉皮抽了抽——也懶得理會這個,而是把阮玉珠拉到一邊,對她說了莫誠臣一案的大略。
阮玉珠奇道:“你看這卷宗,應該知道這案子當時是誰經辦的吧?怎麽找我說,再怎麽也該找當時辦這案子的人吧?”
袁潤道:“我這不是想先聽聽你的看法嘛!”
阮玉珠笑:“你自己就是偵探,還問我?”
袁潤道:“你也是刑警嘛,給點意見。”
阮玉珠道:“你既然懷疑這個李德,自然就要對他調查一下。不過,在直接調查他之前,最好做個維持原判的舉動,安安他的心。”
袁潤道:“對,你說得太對了,唉,還是你這個混機構的人會想,我根本就沒這個想法。嘿,行了,我接下來就找李雲燕問話了。”
阮玉珠一怔,隨即笑道:“這案子是她經手的?”
袁潤道:“是她。不過也不能怪她,從正常的思路,莫誠臣的確是第一嫌犯。”
阮玉珠道:“那你問她去吧,我加去當監工了。”說著轉身走過去,來到李雲燕的身旁,對她道,“行了,輪到你了。”
李雲燕心中奇怪——自己在這裏就是防止裏麵的人暴動的,具體的工程進度什麽的,自己也不懂啊,剛才該說的都說了,還要問自己什麽呢?
心中疑惑地走了過去,結果發現袁潤居然問自己有關於莫誠臣一案的事。
對於袁潤為何要過問這件案子,李雲燕倒沒有多想——這是上麵發回來說要重審的,縣令大人自然是要了解一下的。不過,縣令大人居然真的認為這案子有問題,這可就怪了——這案子證據確鑿,還有什麽可置疑的嗎?
想到剛才阮玉珠跟自己說話時嘴角掛著的那可疑的笑容,李雲燕立即猜到——準是這外行在知縣大人麵前說什麽了,倚仗知縣大人的信任,就可以亂說話了!?
雖然自己一直沒給她好臉色,但也沒有耽誤公事啊,她怎麽就能這樣!
李雲燕火冒三丈,但也沒法轉身去找她,隻能麵對知縣大人慢慢解釋當初是怎麽辦的這案子。
“你當時有沒有查過李德?”袁潤問。
李雲燕道:“當然也查了,不過他那晚陪莫誠臣回去後就回家了,也不知道莫誠臣到底是怎麽下的手。”
袁潤翻了翻眼:“那把凶器你們查了嗎?我沒看到有關於凶器的調查。”
李雲燕道:“這個我們其實也查了,但這刀子就是一把普通切肉的刀,而且是嶄新的,估計也應該是廟會期間買的。我們查了幾家賣刀的鐵器鋪子,這個式樣的倒有,但都說沒有看到過莫誠臣來買過刀,後來在廟會時查了一下,有好幾個地攤上也都有這樣的刀,不過廟會時人多,這些擺攤的也就更記不清誰買過自己的刀了。”
袁潤心想——記不得莫誠臣是否買過,那是否會記得李德呢?可這事已經過去一年多了,肯定沒人記得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