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洛出生在深淵資訊最為發達的一個時代。


    深淵的降臨雖然已經過去了許多年,但人類對深淵探索的熱情並沒有消散,在人類的不斷探索下,也了解了許多關於深淵的信息,那個巨大的深坑對於人類來說不再是完全的未知。


    這些信息像是一場席卷全球的風暴,即便不去主動接收,也能被動地獲取到很多。


    黎洛就是這樣,她雖然大部分時間都被關在家裏,但依然能接受到這些信息。


    圍牆外路過打鬧的小孩子們會討論哪件遺物更厲害,會爭論什麽樣的深淵生物最強大,會用他們不多的詞匯盡可能地描述出深淵的詭譎。


    小黎洛經常會趴在圍牆邊,聽著外麵的吵吵鬧鬧,有時還會忍不住加入討論,可那些小孩子聽到突然多了一個聲音之後,都會害怕得四散逃開,然後再也不敢靠近圍牆。


    後來小黎洛也學聰明了,隻偷聽,不插嘴。


    媽媽也會在玩遊戲的時候教給黎洛很多關於深淵的知識,比起從圍牆旁偷聽到的那些片麵的信息,媽媽介紹的那些知識更加全麵且具體。


    本就沒什麽娛樂活動的小黎洛如饑似渴地汲取著這些知識,對她來說,深淵裏的那些奇怪事物就像一個個“奇幻故事”,隻要能夠聽到,就足以令她感到開心。


    後來,她和媽媽搭積木的時候,也會經常搭出深淵裏的場景。


    她雖然沒有親自到過深淵,但也已經在那積木塑造的世界裏遨遊了不知多少遍。


    說來倒是奇怪,一向嚴厲的爸爸,在麵對這些用積木搭出的深淵場景時,也不會像平常一樣板著臉,反而會饒有興致地點評著這些場景。


    可他的點評總是帶有極強的專業性,那時候的黎洛基本上什麽都聽不懂。


    他會講到各種奇怪的科學原理,會講到一些沒被證實的深淵猜想,還會說起一些遺物的相生相克、深淵地帶的成型原因、生物的變遷曆史……


    小黎洛雖然也對這些知識很好奇,但沒有理論基礎的支撐,這些專業性極強的知識對於她而言,就成了天書。


    不過媽媽倒是挺喜歡聽的,有時候還會點點頭,附和幾句,甚至還能糾正出爸爸的缺漏。


    小黎洛那時就產生了疑惑:“媽媽不是沒去過深淵嗎?為什麽她會知道這麽多?”


    有一次搭積木的時候,她就問了媽媽這個問題。


    聽到她的詢問後,媽媽笑了笑,神秘兮兮地說道:“沒去過不代表不知道……”


    對於成年人來說,的確有更多的渠道去獲取信息。


    深淵降臨已經這麽多年了,各種關於深淵的資訊早就已經鋪天蓋地。


    那時的黎洛並沒有多想,隻是讓媽媽告訴自己更多關於深淵的知識,她還想搭出更好看的積木,搭出更多好玩的場景。


    孩童往往對危險的感知較為遲鈍,小黎洛也不例外,在她與媽媽一起搭出各種各樣的深淵場景時,她感到的不是害怕,而是興奮,這與她所熟知的世界完全不同,沒有現實中的條條框框,“規矩”隨時都可以改變。


    黎洛是向往自由的,積木裏呈現的那些差異化的世界就能讓她被拘束的思想短暫地獲得自由。


    在她的思想遨遊之際,她也記住了那一個個與眾不同的深淵場景,記住了它們特有的“邏輯”。


    規則之外,也是規則。


    深淵之中的那些無法理解的地帶,也存在著它們各自的規則,就像是森林、草原、雪山的區別一樣:


    有的地方樹多,有的地方草多,有的地方雪多。


    有的地方狹隘,有的地方空曠,有的地方崎嶇。


    有的地方溫暖,有的地方濕潤,有的地方寒冷。


    ……


    隻不過深淵地帶相較於常見的環境,“區別”更多罷了。


    這些“區別”都能在搭建的過程中呈現出來。


    方塊的數量、大小、堆疊方式、搭接手法……


    當構建一個擁有“特點”的世界時,特點並不是憑空產生的,而是一個個搭建世界的基石,在原有的正常搭建方式上,慢慢“偏移”出來的。


    量變引起質變,每一個方塊都改變一點點,整個積木世界的性質就會發生巨大的改變,不同世界之間也會因為“偏移”的方向不同而產生差別。


    而這些小小的“偏移”,就在一次次的積木搭建過程中,被黎洛記在了腦子裏。


    她記住了這“一整盤棋”是怎麽下出來的,因此隻要一看到最開始的幾個“落子”,就提前預見了終盤。


    過去的記憶,正在不斷地重現……


    黎洛看著那些熟悉的場景不斷出現又消失,思緒也在過去與現在之間來回穿梭。


    一些早該遺忘的畫麵變得越來越清晰,她的腦海中又響起了那曲調有些古怪的童謠:


    “小小方塊,飛啊飛,越過森林越過海。”


    “沉迷夢境沉迷愛……”


    “高高的人,轉啊轉,為了欲望為了財。”


    “墜入深淵墜入災……”


    “無序的蝶,逃啊逃,成了禍亂成了害。”


    “再重新生再重來……”


    “絕望的字,變啊變,誰來書寫誰來改。”


    “化作烏雲化作霾……”


    對於黎洛來說,媽媽是溫柔的,唱的歌也是溫柔的,可所有的溫柔匯聚在一起,卻變成了痛苦的回憶。


    她實在是不想記起這首歌,可記憶是由不得人的。


    過去在重現,也在一遍又一遍地喚起她刻意遺忘的那些細節,方塊的軌跡在她腦海中勾勒出了一句句歌詞,不斷地提醒著她,是時候該想起來了……


    她不想記住家裏的規矩,卻依然記得清清楚楚。


    她不想記住如何搭建那些方塊,卻依然記得清清楚楚。


    她不想記住母親哼唱的童謠,卻依然記得清清楚楚。


    她想忘掉一切,可越是想要遺忘,就越刻骨銘心。


    她的周圍是正在崩塌的積木世界,她在摧毀這些世界,也在試圖摧毀掉自己的過去。


    可記憶怎麽能摧毀記憶呢?


    方塊世界的神,僅僅用言語,就能讓整個世界不斷地破碎與重構,但神卻不能重構自己,隻能不斷地在記憶的螺旋中掙紮,被無法遺忘的過去所束縛,陷得越來越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被困在方塊之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狂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狂喜並收藏我被困在方塊之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