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依在趙匡胤的懷裏,拉著他的手去撫摸腹中的孩子,歲月靜好大抵就是現在這般了。“陛下。”。他笑看著我,“嗯?”。我臉上仍舊掛著淚痕道:“青青絕沒有下毒。”。他用手揉了揉我的頭,“朕知道了。”。“那為何?”。“正因為毒不是你下的,才說明你有危險。而你的危險來自朕對你的好。”。還需要說什麽呢,我所有的所有都是為了他,而他沒有辜負我的所有。
“武哥哥此行會有危險麽?”。“會。但朕給了他實權,必要的時候他可以保護自己,更可以保護的了你。”。“陛下一定知道我出宮的事了。”。他瞪著我,“知道。”。我小心的觀察他,緊張的道:“陛下在生氣。是因為晉王爺。”。他扁了扁嘴,“他隱忍了這麽久,想什麽朕不是不知道,隻是不忍。”。和趙光義相比,趙匡胤確實太過溫厚了。“小心。”。“朕會的,召成武如京便是想用成武來牽製住他,也唯有成武是朕能放心將你托付之人。”。他一字一句聽上去都像是話別,我聽不下去,連忙伸出手指抵在他的唇上,“青青哪也不去,就留著宮裏陪著陛下。”。他輕咬了一下我的手指道:“等咱們孩子一出生,你的眼裏就怕隻有孩子沒有孩他爹了。”。
前朝之上,武哥哥行事列厲風行,前後參奏五品以下貪官汙吏十餘人,其中有一些是趙光義的人,還有一些是前朝留下的官員黨羽。眾人隻道他是新官上任三把火,等過些時日,這火燒滅了,他們再去和武哥哥翻翻賬。
不過還沒等那些人翻舊賬,趙光義和趙匡胤就明確表示很是讚賞武哥哥的舉動,趙光義更是請旨從旁一並協助武哥哥。堂堂王爺,又是開封府尹都願屈居負位,力挺稽察院,一時之間朝堂之上格局重組。那些與武哥哥同樣因恩科位列朝班的大臣,自動站到武哥哥身後,成為一派,前朝老臣以及開國功勳則結為一派,而趙光義則權衡再三,最後保持中立自成一派。
趙匡胤為了護我周全,表麵上對我仍舊是淡淡的,我也不再去紫宸殿請安。**中,皇後靜觀其變的看著前朝風卷雲湧,私下裏,卻默默的為著自己盤算著一切。
三月天,桃花依約綻放,禦花園中一片嬌紅似海,宮中的美人時而在花海裏穿行,當真是人麵桃花相映紅。我看著申蘭領著小宮女,抱著一簇一簇剛折下的桃花進來,笑道:“好好的桃之夭夭,遇上申蘭可就變得逃之夭夭了。”。申蘭隻當我在誇她,翻出幾個花瓶自己坐在凳上開始插花,一會功夫插好了三瓶,又撿了幾隻開的正好的插到窗下的壁瓶裏。我遞給她一塊糕點,“你到會摘,這含苞待放的,花開正豔的都叫你折來了。”。她幹噎了兩口道:“娘娘不知,咱們都去晚了。滿院裏那些開得好的早就叫其他宮裏的娘娘揀去了,這些個還是奴婢跑遍了禦花園才撿出來的。”。我把茶盞推向她道:“你辛苦了。你把剩下的桃花拿去給惜蘭,叫她製成桃花汁,回頭自己留兩盒就是了。”。“謝娘娘賞賜。”。我望向桌上的三瓶桃花,又像是少女懷春一般臉上緋紅,“挑一瓶送到紫宸殿去。”。
涼月如眉掛柳灣,越中山色鏡中看。
蘭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鯉魚來上灘。
三月裏還有一件事,趙匡胤率群臣自東京出發,途經鄭州,謁安陵。到西京後,正值洛陽春暖花開時節,宮室壯麗,美景如畫,趙匡胤十分高興,詔加知河南府、右武衛上將軍焦繼勳彰德軍節度使,遂欲留居洛陽。鐵騎左右廂都指揮使李懷忠諫道:“東京有汴梁的漕運,每年從江淮運來百萬斛米,供給京師數十萬軍隊,而且東京根基巳固,不能動搖。”。趙匡胤不願聽言。晉王光義卻也極言遷都不便,趙匡胤道:“遷都洛陽,乃權宜之計。朕將都城西遷,為據山河之險,裁汰冗兵,依周、漢故事,統治天下。”晉王反駁道:“在德不在險。”趙匡胤不在說什麽。晉王出殿後,趙匡胤對左右大臣說:“晉王的話不錯,然而不出百年,天下民力必盡敝。”。
此事傳到宮裏的時候,趙匡胤早已班師回朝。早聞洛陽紙貴,他帶了些來我宮裏,我看著壘放在幾上宣紙道:“陛下的這五十刀宣紙青青要用到何時才能用完。”。他一邊逼著茶末子,一邊道:“慢慢用。”。“洛陽可好?”。他一抹壞笑的看著我,“明日朕就將你懷有子嗣之事昭告天下。”。“青青問陛下正事,陛下倒來打趣青青。”。“洛陽很好,易守難攻。光義阻礙朕遷都也並非全無道理,隻是,朕覺得他還有著其他的顧慮。”。“武哥哥怎麽說?”。“他叫朕,等。”。我想了想遷都卻是勞命傷財,而且趙匡胤建國之初才定下開封為都城,現在不過幾十年就要遷都恐民心不穩。可這些趙光義能想到趙匡胤也能想到,表麵上趙匡胤是因為生於洛陽,又喜洛陽美景而起遷都之心,實際上他要的是一個堅不可摧的皇城。那趙光義的反對也一定是為此。我悟到些什麽,瞬間驚慌的看著趙匡胤道:“他是開封府尹,整個皇城都在他的手裏。”。趙匡胤欣喜之下又帶著哀傷,“朕也作此想,他不願遷都的原因大抵是因為一旦離開開封,那麽他這些年布的局瞬間就會變得毫無意義。”。
我忽然想起之前在他府中聽見過一個名字,於是道:“邵太尉。”。趙匡胤心思一轉,“朕是察覺到他隱隱不安,看來朕估計不錯。”。如果真如趙匡胤所言,那麽我在晉王爺府裏見過的人,全部都有可疑。瑉,我忽然心下狂跳。他手握的是禦林軍,若他真是趙光義的幕僚那就意味著皇宮根本不安全。我強壓的驚恐和慌張,趙匡胤看著我有些心疼,“別想了。這些事都不是你需要擔心的,眼下好好養胎,為朕生兒育女才是你要費心的事。”。我抽神笑對他道:“是,青青遵旨。”。
趙匡胤走後,我更加心神難定。如果瑉站在趙光義那一邊,趙匡胤就算給武哥哥再大的兵權,一旦宮變,也是遠水救不了近火。可瑉真的會造反麽?從小到大他總是不愛強出頭的那個,打架也不會,幼年的瑉就像草原上的羔羊溫柔至極。可轉念一想,我們畢竟分開了十餘年,我更不能拿著趙匡胤的命去賭。已經思量後,我決定去找瑉,至少應該弄明白他和趙光義是不是一夥的。
華燈初上,我確定今夜趙匡胤不會來我宮裏後,換了身衣裳,披了件暗色的袍子前往神武門。芝蘭一路送我到前殿,我才對她道:“留在此處等我,若兩個時辰後我仍舊未歸,立刻告訴陛下清換禦林軍。”。芝蘭麵帶擔憂的點了點頭。
我孤身一人邁步而出,剛走到宮門前的空地上,就有禦林軍戒備的手持兵刃相對,一人道:“是何人?”。我拿出一個纓絡扔給問話之人道:“我要見沈大人。”。
半柱香後我才被請去見瑉。我坐在屋裏,屋外來來回回走過了好幾班人,桌上的茶也是熱乎乎的端來,冷冰冰的端走。一個內侍不帶情緒的又來為我換茶盞,這已經是第四杯了。我深呼吸,看先門外道:“沈大人何時能來?”。屋外沒有一人作答,內侍換好茶盞後默不作聲的退了出去。
這都已經半個時辰了,我再傻等下去,隻怕還沒問出個所以然來,那邊芝蘭就要向趙匡胤呈報一切了。到時候就算我問明白,瑉並非趙光義幕簾隻怕也是來不及了。我揮手將桌上茶盞掃到地上,一聲脆響,殿外禦林軍仍是不動。我大步向屋外走去,禦林軍立刻端起兵刃擋住我的去路。瑉,你這算默認麽?
我喊道:“讓開,本宮可是淑妃。”。禦林軍充耳不聞,可我再走一步他們就會真的對我動手。夜涼如水,幾月前我和瑉才久別重逢,彼此訴說著童年往事,當時瑉所說的每一句話對我來說都是暖心的話語,也正因為瑉,我才知道自己在宮裏無論多苦,始終不是我一人相對。可現在瑉避而不見,還想將我囚禁再此。我慘笑兩聲道:“就算我死,你也別想困住我。”,說完快步衝向一隅。
禦林軍一直防著我向門外衝,觸不及防我此時向一邊的宮牆跑去,連忙追了上來。我提著氣,隻想快些跑。一支冷箭擦著我的衣衫而過,最後直直的沒進牆壁上,我根本不敢回頭。隻能一邊跑,一邊想該怎麽出去。又一支冷箭略過我的左臂,劃傷我後,再次釘入宮牆上。我逃無可逃背靠著宮牆,定眼看向暗中向我放冷箭的禦林軍。
夜再黑,可我仍能一眼認出,房簷上,手持彎弓,一身青衣的男子正是瑉。我冷笑的看著他,一手緩緩抬起,指著自己的眉心。再放下手時,眼睛裏略帶水汽的看著他,瑉,死你箭下,我認了。
“武哥哥此行會有危險麽?”。“會。但朕給了他實權,必要的時候他可以保護自己,更可以保護的了你。”。“陛下一定知道我出宮的事了。”。他瞪著我,“知道。”。我小心的觀察他,緊張的道:“陛下在生氣。是因為晉王爺。”。他扁了扁嘴,“他隱忍了這麽久,想什麽朕不是不知道,隻是不忍。”。和趙光義相比,趙匡胤確實太過溫厚了。“小心。”。“朕會的,召成武如京便是想用成武來牽製住他,也唯有成武是朕能放心將你托付之人。”。他一字一句聽上去都像是話別,我聽不下去,連忙伸出手指抵在他的唇上,“青青哪也不去,就留著宮裏陪著陛下。”。他輕咬了一下我的手指道:“等咱們孩子一出生,你的眼裏就怕隻有孩子沒有孩他爹了。”。
前朝之上,武哥哥行事列厲風行,前後參奏五品以下貪官汙吏十餘人,其中有一些是趙光義的人,還有一些是前朝留下的官員黨羽。眾人隻道他是新官上任三把火,等過些時日,這火燒滅了,他們再去和武哥哥翻翻賬。
不過還沒等那些人翻舊賬,趙光義和趙匡胤就明確表示很是讚賞武哥哥的舉動,趙光義更是請旨從旁一並協助武哥哥。堂堂王爺,又是開封府尹都願屈居負位,力挺稽察院,一時之間朝堂之上格局重組。那些與武哥哥同樣因恩科位列朝班的大臣,自動站到武哥哥身後,成為一派,前朝老臣以及開國功勳則結為一派,而趙光義則權衡再三,最後保持中立自成一派。
趙匡胤為了護我周全,表麵上對我仍舊是淡淡的,我也不再去紫宸殿請安。**中,皇後靜觀其變的看著前朝風卷雲湧,私下裏,卻默默的為著自己盤算著一切。
三月天,桃花依約綻放,禦花園中一片嬌紅似海,宮中的美人時而在花海裏穿行,當真是人麵桃花相映紅。我看著申蘭領著小宮女,抱著一簇一簇剛折下的桃花進來,笑道:“好好的桃之夭夭,遇上申蘭可就變得逃之夭夭了。”。申蘭隻當我在誇她,翻出幾個花瓶自己坐在凳上開始插花,一會功夫插好了三瓶,又撿了幾隻開的正好的插到窗下的壁瓶裏。我遞給她一塊糕點,“你到會摘,這含苞待放的,花開正豔的都叫你折來了。”。她幹噎了兩口道:“娘娘不知,咱們都去晚了。滿院裏那些開得好的早就叫其他宮裏的娘娘揀去了,這些個還是奴婢跑遍了禦花園才撿出來的。”。我把茶盞推向她道:“你辛苦了。你把剩下的桃花拿去給惜蘭,叫她製成桃花汁,回頭自己留兩盒就是了。”。“謝娘娘賞賜。”。我望向桌上的三瓶桃花,又像是少女懷春一般臉上緋紅,“挑一瓶送到紫宸殿去。”。
涼月如眉掛柳灣,越中山色鏡中看。
蘭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鯉魚來上灘。
三月裏還有一件事,趙匡胤率群臣自東京出發,途經鄭州,謁安陵。到西京後,正值洛陽春暖花開時節,宮室壯麗,美景如畫,趙匡胤十分高興,詔加知河南府、右武衛上將軍焦繼勳彰德軍節度使,遂欲留居洛陽。鐵騎左右廂都指揮使李懷忠諫道:“東京有汴梁的漕運,每年從江淮運來百萬斛米,供給京師數十萬軍隊,而且東京根基巳固,不能動搖。”。趙匡胤不願聽言。晉王光義卻也極言遷都不便,趙匡胤道:“遷都洛陽,乃權宜之計。朕將都城西遷,為據山河之險,裁汰冗兵,依周、漢故事,統治天下。”晉王反駁道:“在德不在險。”趙匡胤不在說什麽。晉王出殿後,趙匡胤對左右大臣說:“晉王的話不錯,然而不出百年,天下民力必盡敝。”。
此事傳到宮裏的時候,趙匡胤早已班師回朝。早聞洛陽紙貴,他帶了些來我宮裏,我看著壘放在幾上宣紙道:“陛下的這五十刀宣紙青青要用到何時才能用完。”。他一邊逼著茶末子,一邊道:“慢慢用。”。“洛陽可好?”。他一抹壞笑的看著我,“明日朕就將你懷有子嗣之事昭告天下。”。“青青問陛下正事,陛下倒來打趣青青。”。“洛陽很好,易守難攻。光義阻礙朕遷都也並非全無道理,隻是,朕覺得他還有著其他的顧慮。”。“武哥哥怎麽說?”。“他叫朕,等。”。我想了想遷都卻是勞命傷財,而且趙匡胤建國之初才定下開封為都城,現在不過幾十年就要遷都恐民心不穩。可這些趙光義能想到趙匡胤也能想到,表麵上趙匡胤是因為生於洛陽,又喜洛陽美景而起遷都之心,實際上他要的是一個堅不可摧的皇城。那趙光義的反對也一定是為此。我悟到些什麽,瞬間驚慌的看著趙匡胤道:“他是開封府尹,整個皇城都在他的手裏。”。趙匡胤欣喜之下又帶著哀傷,“朕也作此想,他不願遷都的原因大抵是因為一旦離開開封,那麽他這些年布的局瞬間就會變得毫無意義。”。
我忽然想起之前在他府中聽見過一個名字,於是道:“邵太尉。”。趙匡胤心思一轉,“朕是察覺到他隱隱不安,看來朕估計不錯。”。如果真如趙匡胤所言,那麽我在晉王爺府裏見過的人,全部都有可疑。瑉,我忽然心下狂跳。他手握的是禦林軍,若他真是趙光義的幕僚那就意味著皇宮根本不安全。我強壓的驚恐和慌張,趙匡胤看著我有些心疼,“別想了。這些事都不是你需要擔心的,眼下好好養胎,為朕生兒育女才是你要費心的事。”。我抽神笑對他道:“是,青青遵旨。”。
趙匡胤走後,我更加心神難定。如果瑉站在趙光義那一邊,趙匡胤就算給武哥哥再大的兵權,一旦宮變,也是遠水救不了近火。可瑉真的會造反麽?從小到大他總是不愛強出頭的那個,打架也不會,幼年的瑉就像草原上的羔羊溫柔至極。可轉念一想,我們畢竟分開了十餘年,我更不能拿著趙匡胤的命去賭。已經思量後,我決定去找瑉,至少應該弄明白他和趙光義是不是一夥的。
華燈初上,我確定今夜趙匡胤不會來我宮裏後,換了身衣裳,披了件暗色的袍子前往神武門。芝蘭一路送我到前殿,我才對她道:“留在此處等我,若兩個時辰後我仍舊未歸,立刻告訴陛下清換禦林軍。”。芝蘭麵帶擔憂的點了點頭。
我孤身一人邁步而出,剛走到宮門前的空地上,就有禦林軍戒備的手持兵刃相對,一人道:“是何人?”。我拿出一個纓絡扔給問話之人道:“我要見沈大人。”。
半柱香後我才被請去見瑉。我坐在屋裏,屋外來來回回走過了好幾班人,桌上的茶也是熱乎乎的端來,冷冰冰的端走。一個內侍不帶情緒的又來為我換茶盞,這已經是第四杯了。我深呼吸,看先門外道:“沈大人何時能來?”。屋外沒有一人作答,內侍換好茶盞後默不作聲的退了出去。
這都已經半個時辰了,我再傻等下去,隻怕還沒問出個所以然來,那邊芝蘭就要向趙匡胤呈報一切了。到時候就算我問明白,瑉並非趙光義幕簾隻怕也是來不及了。我揮手將桌上茶盞掃到地上,一聲脆響,殿外禦林軍仍是不動。我大步向屋外走去,禦林軍立刻端起兵刃擋住我的去路。瑉,你這算默認麽?
我喊道:“讓開,本宮可是淑妃。”。禦林軍充耳不聞,可我再走一步他們就會真的對我動手。夜涼如水,幾月前我和瑉才久別重逢,彼此訴說著童年往事,當時瑉所說的每一句話對我來說都是暖心的話語,也正因為瑉,我才知道自己在宮裏無論多苦,始終不是我一人相對。可現在瑉避而不見,還想將我囚禁再此。我慘笑兩聲道:“就算我死,你也別想困住我。”,說完快步衝向一隅。
禦林軍一直防著我向門外衝,觸不及防我此時向一邊的宮牆跑去,連忙追了上來。我提著氣,隻想快些跑。一支冷箭擦著我的衣衫而過,最後直直的沒進牆壁上,我根本不敢回頭。隻能一邊跑,一邊想該怎麽出去。又一支冷箭略過我的左臂,劃傷我後,再次釘入宮牆上。我逃無可逃背靠著宮牆,定眼看向暗中向我放冷箭的禦林軍。
夜再黑,可我仍能一眼認出,房簷上,手持彎弓,一身青衣的男子正是瑉。我冷笑的看著他,一手緩緩抬起,指著自己的眉心。再放下手時,眼睛裏略帶水汽的看著他,瑉,死你箭下,我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