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3章
年代:我有一扇兩界門 作者:小魚吃大魚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叔,您這好像有些不厚道吧?阿姨再怎麽說也是婉婷的媽媽!”
等人走了,王青鬆看著杜明海,笑著問了一句。
杜明海尷尬的笑了笑。
隨後說道:“婷婷她媽平時不管公司的事情,也不過問公司的事情,我也就沒說,沒其他的意思。倒是你,東方航運是什麽情況?”
他可不信,隻是關係就能讓人讓出股份。
王青鬆舉起酒杯說道:“叔,那個公司的婉婷在處理,是我們自己的公司,隻是我們沒有自己專業的團隊,就讓別人幫我們管理,讓出一小部分股份。”
“你的公司?”
杜明海哪怕心裏有些猜測,感覺王青鬆在公司有不少的股份,但是沒想到居然是他的公司。
王青鬆輕輕點頭:“是啊,我很看好航運公司,其實那個唐修文說的是對的,二戰以後,全球都在休養生息,也差不多進入高速發展的時候了,航運是沒辦法避免的事情。以後航運大有可為。”
承認別人優秀也不是什麽丟人的事情。
事實也是如此。
房地產是真的賺錢,但這都是靠著房地產年年溢價。
而航運公司未來可是下金蛋的母雞。
包家當年就是靠著這七年的時間,奠定了世界船王第一的寶座。
也是靠著這幾年,包船王穩坐世界七大船王第一把交椅。
是的,世界第一。
杜明海聞言皺著眉頭:“可是……公司的股份不是開玩笑的。”
王青鬆嗯了一聲:“這個我知道,放心不會的。”
他也有自己考慮。
自己的資金量實在是太大了,同鄉會那邊有些跟不上。
如果同鄉會那邊持有的股份太低了,到時候不一定會太用心。
杜明海加入的話,也算是引進了一個股東。
如果賣魚陳那邊有什麽心思的話,他把那些人給收拾了,總要有人來接手,他可不想親力親為。
而且以後東方航運那邊,他也會讓杜婉婷塞一些自己的人去管理層。
完全把公司讓給對方也是不可取的。
當然了,這都是他能和賣魚陳能相安無事的前提下。
他不想把人想的太壞,但是也不想把雞蛋全都放在一個籃子裏,總有些不安全。
哪怕影響不大,不會動搖他的根本。
杜明海沉吟了一下,在那裏低頭思索著。
隨後說道:“那你說房地產呢?為什麽長期投資不合適?我感覺港島的房地產非常有前景。”
聽到這話,王青鬆在那裏斟酌著。
他總不能說未來的事情。
整理了一下語言,這才說道:“叔,您想進房地產,我不反對,不過您如果有路子的話,最好是能打聽一下最近港島有多少新增的樓盤,這些貸款的額度是多少。
這些貸款又占據了儲蓄多少比例,如果一旦出現擠兌呢?”
港島的房子一直是稀缺,哪怕是這麽多人蓋房也會有人買。
所以蓋了賣不了,這不是根本問題。
最終的問題是出現在銀行的擠兌潮上。
杜明海則是不太讚同:“銀行方麵應該沒什麽大的問題吧?”
王青鬆搖了搖頭。
想到後世的一篇關於金融的分析。
這次的金融擠兌潮可能是英資的手段。
想到這裏,他便問道:“叔,現在華資銀行在港島看擴張好像有些太快了吧!您知道現在銀行的一年期存款利率到了多少?”
杜明海皺著眉頭,沒說話。
王青鬆見狀比劃了一個手勢:“8%。年率化8%,這是什麽概念,不說其他的,就拿製衣廠和紡織廠來說,現在很多都是小作坊,去掉成本,一年的利率才多少?
這麽多家房地產同時開工,如果銀行一旦出現一點問題,就會席卷整個港島。
而且,您感覺港島的英資資本,會完全放任這種情況出現嗎?”
他看到的報道裏。
這次的港島房地產危機,就是因為華資銀行在港島的擴張速度實在是太快了。
引起了英資銀行的忌憚。
聯手做局。
具體真假不知道。
但是他查到過,幾年以後的港島房地產泡沫中,倒黴的基本上都是華資銀行。
而且倒黴的房地產,絕代大部分都是華資建築商。
那些英資銀行因為資本雄厚,不怕擠兌。
同時,英資的房地產可以按時完成交付,哪怕不賺錢也不至於虧錢。
反而趁著這個機會大肆的收購華資的地皮。
當然了,在這期間也有一些資本雄厚的華資建築公司沒有被波及也下場購買地皮。
其中有愛國商人,也同樣有黃皮白芯有英資靠山的華資,例如李某人。
不管是不是真的和英資有關係。
但是接下來幾年的房地產泡沫波及最廣,損失最慘的基本上都是華資商人。
杜明海聽完以後,心裏在那裏琢磨著。
想了一下,說道:“那港府呢!應該不會看著這個事情發生吧?”
如果房地產受到波及,對整個港島各行各業都是打擊。
王青鬆笑道:“叔,您都在這裏待了這麽久了,你感覺那些英資資本家,會在乎這個嗎?一切有可能會動搖他們地位的事情,都想要扼殺在搖籃裏,金融手段,不就是他們最常用的嗎?”
頓了一下,隨後說道:“而且您要是有認識的人,應該能打聽到一個消息,港島有意加大公屋的計劃。”
他記得。
港島在後年年初,會發表房屋政策的白皮書,宣布要在10年內建成190萬個徙置單位和29萬個廉租屋,並放寬入住徙置屋的資格。
這本來是好事情。
反而會給房地產加熱。
但是被這些人利用,更多的人加入了房地產,加速了房地產泡沫的進程。
於是在這個事情的一年後,點燃了藥引子,引爆了這個事情。
導致了銀行擠兌的事情。
其實一開始擠兌不是很嚴重,隻是因為一起支票取錢被拒絕。
本來銀行是準備調集資金兌付的。
但也就是第二天,港島的各大報紙都出現了這起拒兌的事情。
恐慌情緒在港島蔓延,老百姓紛紛去銀行排隊取錢。
造成了各大銀行都出現了擠兌現象。
從此跟雪崩一樣一發不可收拾。
杜明海畢竟沒有涉足銀行業,對這個不是很了解,所以一時間沒辦法理解王青鬆的話。
但是王青鬆能說出來這個事情,說明他有自己的路子。
隨後問道:“那可以先投資試試?那以後就不能投資房地產了?”
“可以,幹一波,賺一波快錢,後麵再看看。”
王青鬆在那裏勸說著。
因為65年的擠兌事情以後,英資本來是準備趁著港島房地產低迷的時候下場開始收割。
但是他們也出現了意外。
這個意外是來自內地。
自然是一年以後大家熟知的事情。
這個事情其實也波及到了這裏,很多英資資本擔心會打過來收回這裏,很多資本都開始拋售產業。
地產自然也是其中之一。
內地的事情打亂了他們的計劃。
而那些有資本的華資,正是這個時候趁亂下場,火中取粟。
這才造就了未來的港島的幾個大的家族和財團。
稍微改變了華資在港島的地位。
也算是一種進步。
……
“婷婷,那個王子軒到底是什麽人?”
屋裏,杜母在那裏對著杜婉婷詢問著。
杜婉婷聽到母親的盤問,遲疑了一下,還是說道:“能是什麽人啊!你估計也猜測到了,你知道上次家裏紡織廠的危機嗎?”
“這我知道啊!怎麽了?”
“就是他出手的,咱們家紡織廠,他占了55%的股份,我現在工作的公司就是他的,一棟商業大樓,還有一個300萬平呎的工業園區,東方航運也是他的,他占據的絕大部分股份。”
沒有說銀行的事情。
杜母聞言皺著眉頭在那裏思索著。
隨後不滿的說道:“那他剛剛跟我們說的都是騙我們的?不然他哪裏來的這麽大產業?”
不說其他的,光是自己家的紡織廠股份就有對方一半以上。
更別提其他的了。
杜婉婷見狀解釋道:“怎麽說呢!其實他父母已經都不在了,隻有幾個兄弟姐妹在內地,這些錢他是怎麽來的,我是真的不知道,反正我認識他的時候,他就有這麽錢了。”
撒謊撒不了太多。
隻能半真半假的說了出來。
杜母聞言也收起了怒氣,感歎道:“也是個可憐的人啊!但是媽還是希望你能考慮一下阿文,聽媽的勸啊!”
這話讓杜婉婷一陣的不滿。
“媽,為什麽?你之前嫌棄他家境不好也就算了,現在情況都告訴你了,你怎麽還不同意。”
杜母聞言一連無語的表情:“我什麽時候是嫌他家庭不好了?
是,我是想給你找個門當戶對的,但也也不全是家庭問題。
你也知道我們和唐家的關係,你們兩個從小就一起玩,阿文的品性我也了解,你和阿文的親事是我和你爸幾年前就答應你唐叔叔一家的。
當年唐修文出國留學這事情我們就沒提過,你自己又不是知道。
後來他回來了,就進了他爸的公司,他忙,你也剛畢業。
就沒提這個事情。
誰知道你,不啃聲就找了個男朋友,還同居了。
這事情能怪我嗎?
唐家河我們的關係,也算是門當戶對,你小時候和阿文是一起玩到大的,他在我們家還待了幾年。
如果可以的話,我寧願選阿文。”
杜母劈裏啪啦的說道,歇口氣繼續說道:“再說了,你說我嫌平愛富。
你爸看到那個……王……
哦,對,叫王子軒。
你爸看到那個王子軒條件好,就忘記他和唐家的約定了,那他這算什麽?
你知道嗎?
人無信不立!當年答應的事情,現在反而後悔了,他這叫背信棄義。
以前在上海的時候,你爸做出這樣的事情,會被人恥笑的。
都沒人跟我們做生意了,你知道嗎?
當年我不就是這樣嗎?
我也看不上你爸,但是我們兩個有婚約,最後不還是嫁給你爸了嗎?”
杜婉婷聞言一陣的無奈:“媽,你怎麽還拿以前的事情說啊,那你還想你女兒跟你走一樣的路啊!
再說了,我早就跟你們說了,我的婚事不需要你們做主,我要是找不到心儀的,就陪在爸媽身邊一輩子不嫁。”
一邊說,一邊摟著母親的胳膊。
她知道,杜母還是按照以前的老規矩來處事。
杜母被她的話氣的不行。
提醒道:“難道在港島就不要這樣嗎?我告訴你,在港島這種規矩更嚴。”
這話讓杜婉婷皺著眉頭。
確實。
因為港島經過二戰的事情,這裏的富豪都被鬼子給搜刮的差不多了。
富商該跑的跑了。
跑不掉的富商,基本上產業都被鬼子給糟蹋的差不多了。
後來的港島有錢人,絕大部分都是從內地過來的。
這些人要麽是封建時期的官僚,要麽是世家,又或者是富商,乃至逃離到這裏的軍閥。
來了這裏開始買地做生意。
他們這些人的規矩,還是沿襲以前的老傳統規矩。
確實規矩挺多的。
隨後收回了思緒說道:“那我不管,媽,人我都帶回家了,你認也得認,不認也得認,除非哪天我和他分開了,不對,就算分開了我也要自己找,你們幫忙把把關就行了。”
“你……你是要氣死我啊!”
杜母拍了拍自己的胸口。
隨後胳膊支撐在茶幾上,手捏著太陽穴。
屋裏一時間,陷入了僵局。
杜婉婷則是不著急。
她知道,隻要自己堅持,自己父母肯定會妥協的,總不能逼自己嫁人吧!
別忘記了,自己學的是什麽。
律師!
而且她相信自己母親也不會硬逼著自己。
隻會和自己說道理。
說道理的話,她可從來沒有怕過。
杜母緩了緩,重新平複了一下情緒,說道:“該說的,我也跟你說了,你自己好好考慮一下吧!對了,他的事情,你怎麽也不提前告訴我一聲?”
杜婉婷知道她說的是王青鬆,便無奈的說道:“媽,我天天忙的要死,你自己也有生意在做,難得聚在一起吧,就是你和爸在吵架,我哪裏有心情說這個事情。”
等人走了,王青鬆看著杜明海,笑著問了一句。
杜明海尷尬的笑了笑。
隨後說道:“婷婷她媽平時不管公司的事情,也不過問公司的事情,我也就沒說,沒其他的意思。倒是你,東方航運是什麽情況?”
他可不信,隻是關係就能讓人讓出股份。
王青鬆舉起酒杯說道:“叔,那個公司的婉婷在處理,是我們自己的公司,隻是我們沒有自己專業的團隊,就讓別人幫我們管理,讓出一小部分股份。”
“你的公司?”
杜明海哪怕心裏有些猜測,感覺王青鬆在公司有不少的股份,但是沒想到居然是他的公司。
王青鬆輕輕點頭:“是啊,我很看好航運公司,其實那個唐修文說的是對的,二戰以後,全球都在休養生息,也差不多進入高速發展的時候了,航運是沒辦法避免的事情。以後航運大有可為。”
承認別人優秀也不是什麽丟人的事情。
事實也是如此。
房地產是真的賺錢,但這都是靠著房地產年年溢價。
而航運公司未來可是下金蛋的母雞。
包家當年就是靠著這七年的時間,奠定了世界船王第一的寶座。
也是靠著這幾年,包船王穩坐世界七大船王第一把交椅。
是的,世界第一。
杜明海聞言皺著眉頭:“可是……公司的股份不是開玩笑的。”
王青鬆嗯了一聲:“這個我知道,放心不會的。”
他也有自己考慮。
自己的資金量實在是太大了,同鄉會那邊有些跟不上。
如果同鄉會那邊持有的股份太低了,到時候不一定會太用心。
杜明海加入的話,也算是引進了一個股東。
如果賣魚陳那邊有什麽心思的話,他把那些人給收拾了,總要有人來接手,他可不想親力親為。
而且以後東方航運那邊,他也會讓杜婉婷塞一些自己的人去管理層。
完全把公司讓給對方也是不可取的。
當然了,這都是他能和賣魚陳能相安無事的前提下。
他不想把人想的太壞,但是也不想把雞蛋全都放在一個籃子裏,總有些不安全。
哪怕影響不大,不會動搖他的根本。
杜明海沉吟了一下,在那裏低頭思索著。
隨後說道:“那你說房地產呢?為什麽長期投資不合適?我感覺港島的房地產非常有前景。”
聽到這話,王青鬆在那裏斟酌著。
他總不能說未來的事情。
整理了一下語言,這才說道:“叔,您想進房地產,我不反對,不過您如果有路子的話,最好是能打聽一下最近港島有多少新增的樓盤,這些貸款的額度是多少。
這些貸款又占據了儲蓄多少比例,如果一旦出現擠兌呢?”
港島的房子一直是稀缺,哪怕是這麽多人蓋房也會有人買。
所以蓋了賣不了,這不是根本問題。
最終的問題是出現在銀行的擠兌潮上。
杜明海則是不太讚同:“銀行方麵應該沒什麽大的問題吧?”
王青鬆搖了搖頭。
想到後世的一篇關於金融的分析。
這次的金融擠兌潮可能是英資的手段。
想到這裏,他便問道:“叔,現在華資銀行在港島看擴張好像有些太快了吧!您知道現在銀行的一年期存款利率到了多少?”
杜明海皺著眉頭,沒說話。
王青鬆見狀比劃了一個手勢:“8%。年率化8%,這是什麽概念,不說其他的,就拿製衣廠和紡織廠來說,現在很多都是小作坊,去掉成本,一年的利率才多少?
這麽多家房地產同時開工,如果銀行一旦出現一點問題,就會席卷整個港島。
而且,您感覺港島的英資資本,會完全放任這種情況出現嗎?”
他看到的報道裏。
這次的港島房地產危機,就是因為華資銀行在港島的擴張速度實在是太快了。
引起了英資銀行的忌憚。
聯手做局。
具體真假不知道。
但是他查到過,幾年以後的港島房地產泡沫中,倒黴的基本上都是華資銀行。
而且倒黴的房地產,絕代大部分都是華資建築商。
那些英資銀行因為資本雄厚,不怕擠兌。
同時,英資的房地產可以按時完成交付,哪怕不賺錢也不至於虧錢。
反而趁著這個機會大肆的收購華資的地皮。
當然了,在這期間也有一些資本雄厚的華資建築公司沒有被波及也下場購買地皮。
其中有愛國商人,也同樣有黃皮白芯有英資靠山的華資,例如李某人。
不管是不是真的和英資有關係。
但是接下來幾年的房地產泡沫波及最廣,損失最慘的基本上都是華資商人。
杜明海聽完以後,心裏在那裏琢磨著。
想了一下,說道:“那港府呢!應該不會看著這個事情發生吧?”
如果房地產受到波及,對整個港島各行各業都是打擊。
王青鬆笑道:“叔,您都在這裏待了這麽久了,你感覺那些英資資本家,會在乎這個嗎?一切有可能會動搖他們地位的事情,都想要扼殺在搖籃裏,金融手段,不就是他們最常用的嗎?”
頓了一下,隨後說道:“而且您要是有認識的人,應該能打聽到一個消息,港島有意加大公屋的計劃。”
他記得。
港島在後年年初,會發表房屋政策的白皮書,宣布要在10年內建成190萬個徙置單位和29萬個廉租屋,並放寬入住徙置屋的資格。
這本來是好事情。
反而會給房地產加熱。
但是被這些人利用,更多的人加入了房地產,加速了房地產泡沫的進程。
於是在這個事情的一年後,點燃了藥引子,引爆了這個事情。
導致了銀行擠兌的事情。
其實一開始擠兌不是很嚴重,隻是因為一起支票取錢被拒絕。
本來銀行是準備調集資金兌付的。
但也就是第二天,港島的各大報紙都出現了這起拒兌的事情。
恐慌情緒在港島蔓延,老百姓紛紛去銀行排隊取錢。
造成了各大銀行都出現了擠兌現象。
從此跟雪崩一樣一發不可收拾。
杜明海畢竟沒有涉足銀行業,對這個不是很了解,所以一時間沒辦法理解王青鬆的話。
但是王青鬆能說出來這個事情,說明他有自己的路子。
隨後問道:“那可以先投資試試?那以後就不能投資房地產了?”
“可以,幹一波,賺一波快錢,後麵再看看。”
王青鬆在那裏勸說著。
因為65年的擠兌事情以後,英資本來是準備趁著港島房地產低迷的時候下場開始收割。
但是他們也出現了意外。
這個意外是來自內地。
自然是一年以後大家熟知的事情。
這個事情其實也波及到了這裏,很多英資資本擔心會打過來收回這裏,很多資本都開始拋售產業。
地產自然也是其中之一。
內地的事情打亂了他們的計劃。
而那些有資本的華資,正是這個時候趁亂下場,火中取粟。
這才造就了未來的港島的幾個大的家族和財團。
稍微改變了華資在港島的地位。
也算是一種進步。
……
“婷婷,那個王子軒到底是什麽人?”
屋裏,杜母在那裏對著杜婉婷詢問著。
杜婉婷聽到母親的盤問,遲疑了一下,還是說道:“能是什麽人啊!你估計也猜測到了,你知道上次家裏紡織廠的危機嗎?”
“這我知道啊!怎麽了?”
“就是他出手的,咱們家紡織廠,他占了55%的股份,我現在工作的公司就是他的,一棟商業大樓,還有一個300萬平呎的工業園區,東方航運也是他的,他占據的絕大部分股份。”
沒有說銀行的事情。
杜母聞言皺著眉頭在那裏思索著。
隨後不滿的說道:“那他剛剛跟我們說的都是騙我們的?不然他哪裏來的這麽大產業?”
不說其他的,光是自己家的紡織廠股份就有對方一半以上。
更別提其他的了。
杜婉婷見狀解釋道:“怎麽說呢!其實他父母已經都不在了,隻有幾個兄弟姐妹在內地,這些錢他是怎麽來的,我是真的不知道,反正我認識他的時候,他就有這麽錢了。”
撒謊撒不了太多。
隻能半真半假的說了出來。
杜母聞言也收起了怒氣,感歎道:“也是個可憐的人啊!但是媽還是希望你能考慮一下阿文,聽媽的勸啊!”
這話讓杜婉婷一陣的不滿。
“媽,為什麽?你之前嫌棄他家境不好也就算了,現在情況都告訴你了,你怎麽還不同意。”
杜母聞言一連無語的表情:“我什麽時候是嫌他家庭不好了?
是,我是想給你找個門當戶對的,但也也不全是家庭問題。
你也知道我們和唐家的關係,你們兩個從小就一起玩,阿文的品性我也了解,你和阿文的親事是我和你爸幾年前就答應你唐叔叔一家的。
當年唐修文出國留學這事情我們就沒提過,你自己又不是知道。
後來他回來了,就進了他爸的公司,他忙,你也剛畢業。
就沒提這個事情。
誰知道你,不啃聲就找了個男朋友,還同居了。
這事情能怪我嗎?
唐家河我們的關係,也算是門當戶對,你小時候和阿文是一起玩到大的,他在我們家還待了幾年。
如果可以的話,我寧願選阿文。”
杜母劈裏啪啦的說道,歇口氣繼續說道:“再說了,你說我嫌平愛富。
你爸看到那個……王……
哦,對,叫王子軒。
你爸看到那個王子軒條件好,就忘記他和唐家的約定了,那他這算什麽?
你知道嗎?
人無信不立!當年答應的事情,現在反而後悔了,他這叫背信棄義。
以前在上海的時候,你爸做出這樣的事情,會被人恥笑的。
都沒人跟我們做生意了,你知道嗎?
當年我不就是這樣嗎?
我也看不上你爸,但是我們兩個有婚約,最後不還是嫁給你爸了嗎?”
杜婉婷聞言一陣的無奈:“媽,你怎麽還拿以前的事情說啊,那你還想你女兒跟你走一樣的路啊!
再說了,我早就跟你們說了,我的婚事不需要你們做主,我要是找不到心儀的,就陪在爸媽身邊一輩子不嫁。”
一邊說,一邊摟著母親的胳膊。
她知道,杜母還是按照以前的老規矩來處事。
杜母被她的話氣的不行。
提醒道:“難道在港島就不要這樣嗎?我告訴你,在港島這種規矩更嚴。”
這話讓杜婉婷皺著眉頭。
確實。
因為港島經過二戰的事情,這裏的富豪都被鬼子給搜刮的差不多了。
富商該跑的跑了。
跑不掉的富商,基本上產業都被鬼子給糟蹋的差不多了。
後來的港島有錢人,絕大部分都是從內地過來的。
這些人要麽是封建時期的官僚,要麽是世家,又或者是富商,乃至逃離到這裏的軍閥。
來了這裏開始買地做生意。
他們這些人的規矩,還是沿襲以前的老傳統規矩。
確實規矩挺多的。
隨後收回了思緒說道:“那我不管,媽,人我都帶回家了,你認也得認,不認也得認,除非哪天我和他分開了,不對,就算分開了我也要自己找,你們幫忙把把關就行了。”
“你……你是要氣死我啊!”
杜母拍了拍自己的胸口。
隨後胳膊支撐在茶幾上,手捏著太陽穴。
屋裏一時間,陷入了僵局。
杜婉婷則是不著急。
她知道,隻要自己堅持,自己父母肯定會妥協的,總不能逼自己嫁人吧!
別忘記了,自己學的是什麽。
律師!
而且她相信自己母親也不會硬逼著自己。
隻會和自己說道理。
說道理的話,她可從來沒有怕過。
杜母緩了緩,重新平複了一下情緒,說道:“該說的,我也跟你說了,你自己好好考慮一下吧!對了,他的事情,你怎麽也不提前告訴我一聲?”
杜婉婷知道她說的是王青鬆,便無奈的說道:“媽,我天天忙的要死,你自己也有生意在做,難得聚在一起吧,就是你和爸在吵架,我哪裏有心情說這個事情。”